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磺酸氨氯地平不同给药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瑜莹;谢柏梅;汤洪;拓步雄;刘薇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不同给药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早晨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晚间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24 h SBP、24 h DBP、血压晨峰值及心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24 h SBP、24 h DBP、血压晨峰值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LVST、LVDd、LPWT、LVMI及QTc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5).结论夜间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阿利沙坦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晨峰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晓欢

    目的:观察阿利沙坦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降低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10例存在晨峰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阿利沙坦酯24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为1次/日,口服,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及血压晨峰的变化.结果:经治疗6周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血压晨峰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利沙坦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有效控制晨峰血压.

  • 清晨血压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吴琼;顾宁

    通过检索近5年来关于清晨血压中西医治疗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西医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中医药通过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在降低清晨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西医治疗方法以其简便效廉的独特优势,让更多患者的清晨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得出结论,中西医在治疗清晨血压方面各有优势,在治疗领域当中西医结合,从而更好地控制清晨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 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现象从肝论治机理探讨

    作者:刘志军;金华;邵文雅;曹强;苏莉莉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复杂的临床心血管综合征,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及靶器官损害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未经治疗的患者清晨时段收缩压平均升高14~80 mm Hg(1 mm Hg=0.133 kPa)。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MBPS)[1]。研究表明,MBPS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独立于血压昼夜平均水平[2]。兹就MBPS从肝论治机理探讨如下。

    关键词: 血压晨峰 机理 中医
  • nCPAP治疗对OSAHS合并EMBPS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李丹;杨宇;罗荧荃;杨悦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血压晨峰(EMBPS)的高血压患者EMBP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多导睡眠图(PSG)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入选中重度OSAHS合并EMBPS的高血压患者34例,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4例.计算血压晨峰的平均收缩压( AvSP)、平均舒张压(AvDP)、平均动脉压(MABP).治疗组连续5晚使用nCPAP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实验第5日再次行ABPM检测以上指标.比较两组在观察前后血压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晨峰AvSP(30.03±7.77 mmHg)、血压晨峰MABP(24.61±8.19 mmHg)较治疗前(35.96±5.18、29.18±6.76 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可能是高血压EMBPS的促成因素之一.对合并高血压的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nCPAP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的此类临床患者,可进行PSG检查,筛查OSAHS,并对中重度患者进行nCPAP治疗.

  • 血压晨峰与冠心病心肌缺血事件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铁岭;孟凡华;范利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中血压晨峰(MBPS)与缺血事件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9年2月~2010年1月连续在本院门诊就诊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315例,在相邻的1周内行动态血压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照动态血压晨峰与否,分为晨峰组和对照组,比较血压晨峰和心肌缺血时间.结果 晨峰组患者年龄更高,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年龄、性别、吸烟等变量进行校正后,血压晨峰对于总心肌缺血和症状性心绞痛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压晨峰与冠心病心肌缺血事件密切相关,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晨峰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蒲超;白佳柠;袁锦;于江川;陈永忠;朱再志;许志忠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60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具有血压晨峰的患者为MBPS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睡前口服降压及干预血压晨峰,干预时间为12周.分别在干预前、后测定患者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 结果 ①MBPS组患者24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和年龄高于非MBPS组患者(t=4.518,P=0.001;t=15.361,P<0.001;t=5.338,P=0.000;t=2.472,P=0.013);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血红蛋白则低于非MBPS组患者(t=4.750,P=0.001;t=3.477,P=0.001).②治疗后MBPS组患者24hSBP、夜间平均收缩压(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t night,nmSBP)较前下降(t=4.518,P=0.001;t=5.964,P=0.001;t=5.964,P=0.001);MBPS、白昼平均收缩压(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t day,dmSBP)、晨起2h平均收缩压(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mSBP)下降更显著(t=7.280,P=0.000;t=8.547,P<0.001;t =9.002,P<0.001).③血压晨峰患者的QTd、LVMI、IMT明显异常,治疗后QTd、IMT降低(t=4.873,P==0.001;t =5.004,P<0.001).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具有较高谷峰比(trough to peak ratio,T/P)和平滑指数(smoothness index,SI). 结论 MHD患者存在血压晨峰现象.睡前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能有效干预血压晨峰.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

    作者:顾凤龙

    目的 探讨晨峰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患者给予除钙拮抗剂(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之外的降压药.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均呈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治疗者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日、夜平均收缩压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夜间舒张压下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对晨峰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血压晨峰对绝经后妇女靶器官的影响

    作者:邢华金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的血压晨峰,明确其对靶器官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70例绝经后妇女的血压,分为晨峰组及非晨峰组,常规检查空腹血糖、血脂及动态心电图等;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QT离散度(QTcd)等.结果 晨峰组的日夜平均收缩压均高于非晨峰组的动态血压监测水平;晨峰组的左室质量指数等均高于非晨峰组.结论 绝经后妇女的血压晨峰有显著的靶器官损害加重等表现.因此,应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减少血压晨峰对其靶器官的损害.

  • 血压晨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作者:刘芳超;黄建凤

    正常人的血压在24 h内呈现一定的规律,表现为"双峰一谷"或"双峰双谷"的昼夜节律变化.血压晨峰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已经证实过高血压晨峰为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年龄是血压晨峰的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血压晨峰对靶器官的损害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现将血压晨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综述如下.

  • 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郝翠平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按ABPM有无晨峰现象分为晨峰组(67例)与非晨峰组(1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ABPM、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晨峰组白昼、夜间、24 h、晨峰平均收缩压(MSBP)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t依次为2.59、3.46、2.71、11.89,均P<0.05);晨峰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晨峰组(U=4.587 0, P<0.01);晨峰组Gensini总积分明显高于非晨峰组(t=41.8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晨峰(MBPS)、24 h平均舒张压(MDBP)、空腹血糖、年龄为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预测冠心病发生及严重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可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 血压晨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重构和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亚东;周国宝;李俭春;钱喆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LVH)以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动态血压检测(ABPM)结果,分为晨峰组(73例)和非晨峰组(120例),同步记录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分析24 h动态血压参数、2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超声技术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YMI)、左心房内径(LAD)等指标,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比较:LVMI分别为(117.9±19.6)g/m2vs.(93.5±11.6)g/m2,P<0.01;LAD分别为(46.1±10.4)mmvs.(38.4±8.8)mm(P<0.05);左心室肥厚(LVH)的检出率分别为64.4%vs.30.8%(P<0.01).房性早搏检出率分别为91.8%vs.81.7%(P<0.05);房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分别为54.8%vs.20.8%(P<0.01);心房颤动检出率分别为23.3%vs.O(P<0.01);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76.7%vs.55.8%(P<0.05)和5.5%vs.2.5%(P<0.05).44%的心律失常发作出现在06:00~12:00时间段,其中53%发作出现在清晨(06:00~08:00).结论 与无血压晨峰的高血压病患者比,具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更显著,心律失常更多见,且多出现在清晨.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

    作者:刘丹;陈艺莉;黄慧玲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01-01-2010-12-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住院和门诊高血压患者502例(年龄≥65岁).根据年龄分为4组,65~<70岁(n=188)、70~<75岁(n=141)、75~<80岁(n=101)和≥80岁组(n=72),另入选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199例作为对照组.计算所有患者的BPV指标和血压晨峰(晨峰收缩压=睡-谷晨峰收缩压值=醒后2h平均收缩压-夜间睡眠时低收缩压),并分析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强度及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心率、血压昼夜模式对血压晨峰的影响.结果 ①在≥65岁的人群中,75~<80岁的晨峰收缩压(29.0±13.4)mm Hg高,≥80岁的晨峰舒张压(15.9±8.6)mm H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其他4组相比,年龄≥80岁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明显升高,而白天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BMI<18.5 kg/m2患者比较,BMI 18.5~<25.0、25.0~<30.0和≥30.0 kg/m2的晨峰收缩压较高(P<0.01);与不吸烟患者比较,吸烟年限≤30、>30~40、>40~50、>50年的晨峰收缩压较高(P<0.01).④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吸烟年限、收缩压昼夜模式是晨峰收缩压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PV增大,晨峰收缩压也逐渐升高,BMI、吸烟年限和血压昼夜模式是其影响因素.

  • 广州军队高龄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作者:谢志泉;林仲秋;王银玲;冯国飞;钱云峰;吴自强;潘春梅;蔡艳军;邵尉;王晓会;周培毅

    目的 探讨广州军队高龄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方法 通过对长期定居广州的退役军人进行人群普查,选择65岁以上患者,按调查表实施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 min血压和心率)、动态血压监测,然后依不同年龄分组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认知度、体位性低血压(OH)及血压晨峰现象的发生率作比较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8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70.1%,知晓率为99.7%,治疗率为96.3%,控制率(血压<140/90 mm Hg)为58.1%.高龄老年高血压人群OH和血压晨峰的发生率均高于高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30.1%比19.1%;22.3%比14.3%,均P=0.001).结论 广州军队退役军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OH和血压晨峰现象常见,应重视其诊断和治疗.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冯品;王瑞英;杨婷;黄淑田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入选的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75例和非晨峰组62例,两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比较两组CCA-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差别.结果 ①晨峰组CCA-IMT(1.34±0:13)mm显著大于非晨峰组(0.98±0.43)mm,P<0.05;②CCA-IMT与年龄(r=0.276,P=0.001)、24 h平均收缩压(r=0.344,P<0.01)、空腹血糖(r=0.431,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r=0.333,P<0.01)及血压晨峰(r=0.822,P<0.01)呈正相关;③多无线性回归分析证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空腹血糖、LDL、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晨峰、CCA-IMT与血压晨峰和LDL有关,其中血压晨峰对CCA-IMT指标值影响多;④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明显增高[平均秩次.晨峰组:78.25比非晨峰组:57.81,P<0.01].结论 血压晨峰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重视晨峰血压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 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血压晨峰的影响

    作者:周国宝;孙康云;李俭春;陈亚东;钱喆

    目的 评价单用替米沙坦与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ABP)、脉压(PP)、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80 mg/d,n=50)及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组(联合用药组,80 mg/1.5 mg,n=52),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监测24 h ABP,分别评估白天和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和凌晨5:00-8:00的血压及MBPS.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24 h的SBP,DBP和PP均较基线血压显著降低(均P<0.01),联合用药组24 h和白天SBP、DBP、PP的降幅均显著大于替米沙坦组(均P<0.05);联合用药组夜间SBP和PP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替米沙坦组(均P<0.01),但DBP的降幅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服药间歇的后4 h(凌晨5:00-8:00),两组SBP、DBP、PP均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替米沙坦组(P<0.01);联合用药组SBP和DBP的晨峰降幅亦显著大于替米沙坦组(P<0.01),MBPS减少百分比(31%)显著大于替米沙坦组的18%(P<0.01).结论替米沙坦和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均可显著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SBP、DBP、PP、凌晨血压和MBPS,联合治疗显著优于单用替米沙坦,特别是血压晨峰.

  •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血压晨峰的影响

    作者:姜红;柯元南;孙宁玲;荆珊;朱鼎良;初少莉

    目的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8~24 h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 mmHg],口服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rag/6.25 mg,4周后血压不达标者用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5.0 mg/6.25 mg继续治疗4周,应用ABPM评价治疗前后服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以起床后2 h内SBP增加≥23 mmHg,DBP>15 mmHg为晨峰阳性(MBPS)(+)组,低于以上值为MBPS(一)组.结果 1)入选84例患者,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治疗4周末,24 h SBP/DBP降低(10.8±1.7)/(8.6±0.8)mmHg,服药后18~24 h SBP/DBP降低(10.1±1.5)/(7.6±1.O)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d0.01).MBPS(+)和(一)患者的服药后18~24 h SBP/DBP分别降低(11.1±2.5)/(8.9±1.8)mmHg(n=26)和(9.9±1.5)/(8.0±2.O)mmHg(n=58)(组间比较,P<0.05).MBPS(+)患者的晨峰程度降低(14.1±2.7)/(10.5±2.5)mmHg(P<0.05),而MBPS(一)患者的晨峰程度未见明显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作者:康玉华;王瑞英;冯品;黄淑田

    背景 新近许多国内外研究显示,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压晨峰现象作为血压变异性的一种特殊类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日益受到关注.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的203例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106例)和非晨峰组(97例),两组均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及尿素氮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分别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α1微球蛋白(α1-MG)及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结果 晨峰组24 h平均收缩压[(155.8±16.3)mm Hg]、白昼平均收缩压[(159.9±16.3)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148.6±17.4)mm Hg]、收缩压晨峰[(34.3±6.9)mm Hg]、24 h平均脉压[(58.4±11.4)mm Hg]、白昼平均脉压[(59.1±14.6)mm Hg]、MAU[(56.8±13.4)mg/L]、尿α1-MG[(23.4±10.1)mg/L]及血CyS C[(1.89±1.15)mg/L]高于非晨峰组(均P<0.05);对血压晨峰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r=0.312,P=0.039)、空腹血糖(r=0.358,P=0.008)、LDL-C(r=0.421,P=0.002)、24 h平均收缩压(r=0.313,P=0.032)、24 h平均脉压(r=0.297,P=0.041)、MAU(r=0.625,P=0.001)、尿α<,1>-MG(r=0.607,P=0.001)及血CyS C(r=0.417,P=0.007)与血压晨峰呈正相关;血压晨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C、HDL-C、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MAU、尿α1-MG及血CyS C 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R2=0.725),其中血压晨峰对MAU影响多.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血压晨峰者较非血压晨峰者更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晨峰现象

    作者:齐连芬;胡元会;方业明;石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23.6 mmHg分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所有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时域参数大小.结果 (1)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2)按HRV时域参数SDNN≤50 ms程度统计,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3)按HRV时域参数100 ms>SDNN>50 ms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程度越大,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降低越明显,提示自主神经损害严重.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晨峰型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唐晓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动态血压检测符合血压晨峰标准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对照组给予口服吲达帕胺和替米沙坦;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与疗程期满时晨峰血压下降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均可有效的降低血压,服药后各组SBP、脉压、晨峰血压均明显低于服药前;且在服药后降低24小时平均SBP、脉压、晨峰血压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够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晨峰的现象.

227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