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症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段旭林;王建东;戚海;鄢晓琴;张禹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症.方法 硬膜外麻醉成功后,于患者病变腰椎平面,棘突中线旁开0.5~1.0 cm处,插入导针探查腰椎板间隙并行X光透视确认,沿导针置入逐级扩张管和工作通道,固定通道和取出逐级管,连接显示摄录像系统,在椎板间开窗,显露硬膜囊和受压神经根,摘除突出椎间盘骨核,用咬骨钳扩大狭窄椎管和神经根管,并做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28例中,15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13例术后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结论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 后路器械复位内固定短节段脊柱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19例报告

    作者:刘伟;薛向东;龙浩

    腰椎峡部不连或退行性腰椎滑脱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而脊柱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科1999年7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30例,其中19例采用后路器械复位内固定短节段脊柱融合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45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林金华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接受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90例接受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按照护理常规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全面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脊柱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贺绍财

    目的:探讨脊柱复位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疗效.方法:采用腰椎后路减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复位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结果:58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38例,良15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1.4%.结论:用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后路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对比

    作者:邱书清

    目的 对比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TLI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PLIF组患者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TLIF组患者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植骨融合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植骨融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后路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可作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首选方法.

  • 腰椎反角度CT扫描技术对椎弓崩裂并滑脱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博元;李春生;胡元明

    目的:评价腰椎反角度Ct扫描技术对椎弓崩裂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220例腰椎椎弓崩裂患者,病人行反角度惟弓CT检查.结果:腰椎椎弓峡部崩裂均可见椎弓宽窄不一的低密度裂隙,边缘不规则,椎竹骨性而表现环状骨质不连续,椎管横径变小,前后径变长.结论:反角度椎弓CT扫描是椎弓峡部崩裂诊断的一个可靠手段,可以将椎弓峡部崩裂与椎小关节同时清晰地展示于一个层而,对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对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上官新卫

    目的:探究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mis-TLIF)对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8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2).对照组施行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PLIF),实验组施行quadrant通道下mis-TLIF.观察两组术后腰椎功能(JOA)、生活质量(SF-36)及椎体融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实验组JOA、SF-36评分较高(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椎体融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is-TLIF用于腰椎滑脱症患者,可改善术后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椎间融合率高.

  • 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症57例

    作者:孙宏慧;邹宏恩;沈万安;侯林;唐农轩;范清宇

    目的:总结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症57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Steffee钢板法33例,RF技术24例.手术方式采用全椎板减压、器械复位固定、小关节突横突植骨或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43例,优19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达90.7%,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Steffee 73.4%,RF 90.8%.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在滑椎复位率上RF优于Steffee钢板;植骨融合方式上以椎体间植骨较为理想.

  • SRS与Cage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28例

    作者:韩国栋;沈晓钟;祁玉林

    随着脊柱复位、内固定技术、相应器械及植骨技术的发展,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日渐普及,但随之而来也出现各类相关并发症.我们对收治的28例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病例行SRS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隙植入Cage、横突间植骨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提拉钉复位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50例体会

    作者:张伟;常海宏;戚会宏;虎志伟;司瑞祥;汪玉良

    目的 探讨后路提拉钉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后路提拉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6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其中4例仍有劳累时腰部及臀部轻度疼痛.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问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了并发症,脊柱可获得长期稳定.

  • 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娄文杰;车彪;王凯;覃松;刘骏;喻忠斌;夏晓枫

    目的:研究和评价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外科技术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6例腰椎滑脱患者。男18例,女28例,年龄31~65岁,病程为8个月~34年(平均5.5年)。峡部裂性滑脱24例,退变性滑脱21例,创伤性滑脱1例。 I°滑脱18例,II°滑脱24例,III°滑脱4例。滑脱节段L419例、L527例。疗效评估:①影像学评估:观察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复位率,并观察术后椎间融合情况;②临床疗效评估:采用JOA评分系统,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结果46例螺钉及Cage融合器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46例均获16~57个月随访,平均36.7个月。本组术后滑脱椎体复位率平均为82.70%;根据Suk标准证实本组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5.70%,融合时间为3~24个月。疗效评定结果JOA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1)。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Cage融合器位置、形态正常。结论①对腰椎滑脱症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有较高的复位率和椎间融合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②治疗的关健在于:彻底的减压;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及神经减压基础上,尽可能将滑脱椎体复位;牢固的融合及坚强内固定。

  • 骨密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先章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变节段为L4~5、L5~S1。根据WTO骨密度含量标准分为两组,38例正常组和72例异常组。①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前、术后12月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②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结果①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前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后12月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正常组和异常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64.9±21.9min、409.2±42.7ml)、(183.6±24.8min、537.8±5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骨密度含量低下者,骨密度正常者在接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术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 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茜玲

    目的:总结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规范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康复满意。结论因老年患者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机体功能的减退等因素,影响着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各种遵医行为,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和基础护理,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 腰腿痛的牵引康复护理观察体会

    作者:姜青峰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腰腿痛不仅仅是老年人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会出现此症状.腰腿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另外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关节突综合征、腰背肌筋膜炎等也会引起腰腿痛.根据不同疾病,腰腿痛合并其它临床症状,结合X平片,CT和MRI不难鉴别.

  •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研究进展

    作者:郑小春;黄颂安;谢国平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腰椎滑脱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而且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改进与革新,临床治疗有效率也稳步提高,但是仍然有许多患者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问题,这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显著增加了致残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因此本组探究通过对近年来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与疗效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对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此来提高我国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效率,进而确保患者可以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孙银中;李明全;罗卓荆

    骨脱(soondylolistesis)是由希腊字spondylo(椎体)和Listhesis(滑移)结合而成.对其认识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782年比利时产科医师Herbiniaux首先描述L5椎体在骶椎上向前滑移,1854年Kilian将此症命名为腰椎滑脱症.现如今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1].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360°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25例

    作者:张彬;湛梅圣

    腰椎滑脱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常见于中老年人,但青壮年也不鲜见.其治疗方法很多,但减压、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是目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005年2月~2009年5月,我科采用即椎弓根螺钉+后路360°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T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

    作者:沈斐;王筱林;杨金华

    腰椎滑脱症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多数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获得较好疗效,但约有20%的患者经大于6个月的正规保守治疗无效,仍需手术治疗.术者自2006年10月~2009年08月应用经单侧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谢新景;贾世青

    腰椎滑脱症是常见骨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其治疗方式主要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但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时则须行手术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如选择不当,不仅疗效不佳,还有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会增加其经济负担。因此,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

    作者:邝继文

    目的:比较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组(A组)和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为32例和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术后植骨融合率、植骨效果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在融合率、复位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突间植骨是I度退变性滑脱的有效植骨融合方法,对I度以上退变性滑脱和真性滑脱椎间植骨融合术是首选疗法.

672 条记录 30/34 页 « 12...26272829303132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