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焦性没食子酸抑藻效应及其模型分析

    作者:何宗祥;汪好芬;张庭廷

    目的 寻找能有效抑制水华蓝藻的物质,并根据其抑藻效应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焦性没食子酸抑制常见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并根据抑藻效果,在传统的Logistic模型基础上进行拟合,建立化感物质抑藻时的数学模型.结果 (1)焦性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效应,在实验的藻密度范围内,其第5天的半抑制浓度(EC50)为0.658mg/L; (2)拟合的数学模型能有效分析和预测焦性没食子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藻时藻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还可预测不同时间节点上,焦性没食子酸抑藻的EC50、小有效浓度(MIC).结论 焦性没食子酸具有开发成生物除藻剂的潜质,所拟合的数学模型对于指导利用化感物质抑藻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 龙眼果核中没食子酸的体外美白作用及机制探索

    作者:黄海潮;郑公铭;张小红;聂阳;巫玮

    目的:观察从龙眼果核中提取分离的没食子酸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作用及对其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利用不同质量浓度没食子酸处理一定时间,采用四甲基唑氮蓝(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变化,观察没食子酸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Hoechst33342染色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判断药物抑制细胞的作用方式以及对细胞中酪氨酸酶表达变化的影响,研究其减少黑色素分泌的作用机制.结果:当没食子酸质量浓度1~64 mg·L-1时,药物对B16细胞抑制作用变化明显,药物作用24,48,72 h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32.29,22.47,18.68 mg·L-1.没食子酸能明显减少B16细胞中黑色素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药物作用的质量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其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及黑色素分泌的影响在不同质量浓度下通过不同方式起作用,在较低质量浓度(≤16 mg·L-1)时,药物通过凋亡的方式起抑制作用,在较高质量浓度(>16 mg·L-1)时,其通过直接杀伤的方式起抑制作用;在没食子酸质量浓度≤32 mg· L-1时,能明显减少B16细胞中酪氨酸酶的表达.结论:没食子酸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细胞中黑色素的含量.没食子酸对B16细胞中酪氨酸酶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 构建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及相关化合物抑制活性的测定

    作者:江慧贤;罗超;卢钧雄;曹莹;庞建新

    目的:建立二肽基肽酶-IV( DPP-IV)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并测定相关化合物的抑制率.方法:提取Caco-2细胞中DPP-IV,测定酶不同活力单位的吸光度(A),绘制活性-吸光度相关性曲线评价酶的活性与A的相关性;以sitagliptin为阳性对照测定其半抑制浓度( IC50)验证本实验模型;以该模型测定sitagliptin衍生物及对DPP-IV有抑制作用化合物的抑制活性.结果: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与A成直线相关;以本模型测定的sitagliptin lC50为18.354 nmol·L-1;JD-1,JD-2 IC50分别为3.4,2.6μmol·L-1,相关化合物的抑制率在21.45%~27.77%之间.结论:使用本DPP-IV抑制剂筛选模型测定的sitagliptin IC50与文献报道的相近,证明本模型的有效性,所测化合物有一定抑制活性.

  •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试验

    作者:管庆霞;王利萍;刘振强;冯宇飞;温美欣;赵义军;封文静;吕邵娃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brucine-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B-SLN)对HepG2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情况.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B-SLN对HepG2细胞的毒性,利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细胞摄取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不同条件下的细胞摄取情况.结果:马钱子碱组和B-SLN组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时间延长和药物质量浓度增加而上升.马钱子碱组48,72 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8.5,78.5 mg·L-1,B-SLN组48,72 h的IC50分别为563.3,114.9 mg·L-1;药物质量浓度在125~500 mg·L-1时,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摄取量由50.2%增加到71.2%;温度在4℃和37℃条件下,细胞摄取量由43%增加到55.2%;摄取时间在30~240 min时,随孵育时间的增加,细胞摄取量由9.7%增加到56.4%.结论:SLN给药系统能显著提高马钱子碱对抗癌细胞的活性,且B-SLN具有增加药物被细胞摄取的能力.

  • 运用细胞代谢组学策略探究薯蓣皂苷元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作者:王华;胡佳慧;刘翠钗;刘敏;刘铮;孙立新

    目的:应用基于UPLC-MS/MS的细胞代谢组学研究策略,从肿瘤细胞整体层面探究薯蓣皂苷元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法考察薯蓣皂苷元对12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获得相应的半抑制浓度(IC50),检测分析薯蓣皂苷元干预48 h后细胞内的代谢物,采用化学计量学和多维数据统计方法比较干预后的细胞与空白组细胞代谢物的差异,并分析其代谢通路.结果:在薯蓣皂苷元的干预下,细胞内共有11种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氨酰-tRNA的生物合成,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5条代谢通路;薯蓣皂苷元对于不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丰富了薯蓣皂苷元的体外抗肿瘤谱,在体外细胞水平和代谢通路上提供了该药物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薯蓣皂苷元的后续肿瘤药理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成分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立华;唐民科;刘葭;黄建梅

    目的:研究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有效成分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从正常SD大鼠晶状体中提取醛糖还原酶,以槲皮素为阳性对照,在含有还原型辅酶Ⅱ(NADPH)、醛糖还原酶、DL-甘油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10种成分单体,通过340nm处光密度的下降值计算各成分的半抑制浓度(IC50).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丹酚酸B、丹参酮I、隐丹参酮、黄芪甲苷、哈巴俄苷、槲皮素的IC50分别为:0.180、0.109、1.01、0.15、0.799、0.0652、0.0742、0.00385、0.315、0.205μmol/mL,人参皂苷Re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有效成分对醛糖还原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苯丙素甙对MKN45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机制

    作者:张方信;贾忠健;邓芝云;樊俊杰;陈嘉屿;吴汉平;赵春玲;魏亚明

    目的:探讨苯丙素甙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端粒酶PCR ELISA法,Sourthern blot杂交及流式细胞技术对苯丙素甙(verbascoside)在体外作用MKN45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及细胞周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苯丙素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5-27mg@L-1)抑制端粒酶活性,但不能直接抑制细胞上清中的端粒酶活性.用端粒酶半抑制浓度剂量作用细胞后,细胞出现端粒长度缩短(约1.1 kb)、G1亚u倍体峰(0.25)及G2/M阻滞(0.08).结论:苯丙素甙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可能是受端粒-端粒酶-细胞周期的依赖性调节,提示端粒酶抑制、端粒缩短及G2/M阻碍滞可作为肿瘤抑制靶向筛选的重要指标.

  • 隔夜管网水中细菌对典型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潘丁;周贺;周嵘;徐梦瑶;王双玲;苏进财;张明露

    目的 研究滞留过夜对管网水中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以实际管网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总异养菌数、抗性界定浓度下抗性菌数量和比例,分析滞留0h和12h时管网水中的细菌对不同浓度青霉素、四环素、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庆大霉素6种抗生素的耐受性.结果 在滞留时间为0h时,当抗生素在较低浓度时,耐药性细菌数量和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在滞留12h的水样中,除庆大霉素外,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和阿奇霉素,在浓度为4 mg/L时,就已经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耐药性细菌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52、52、21、46、38 CFU/100 ml和30.6%、30.4%、12.1%、26.9%、22.1%.与滞留0h比较,滞留12h的水样中,6种抗生素对细菌的半抑制浓度均下降.结论 滞留12h的管网水总异养菌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

  • 参麦注射液对犬冠状动脉环舒缩功能影响

    作者:李敏;李莉;蹇正清;郭俐宏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犬冠状动脉环舒缩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只犬麻醉处死后取冠状动脉并制成2mm宽的动脉环,将动脉环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参麦组,以去甲肾上腺素(NE)和氯化钾(KCl)分别灌流两组犬离体冠状动脉环,预激使之达到大收缩峰值,再分别加入10-5~10-1 mol/L不同浓度的参麦注射液,测定参麦注射液对犬冠状动脉环收缩及舒张张力,并计算其半抑制浓度(IC50).结果:10-310-1 mol/L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抑制NE和KCl引起的离体冠脉收缩,降低收缩及舒张张力.与药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抑制NE和KC1引起的冠脉收缩,具有α受体阻断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分布的受体操控钙通道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有关,有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的作用.

  • 下调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5β表达对PC9肺腺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胡皓;阙凯琳;彭昊;刘佳;韩宸;张娜;侯涛;胡春宏;马进安

    目的:探讨下调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5β(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inducible protein 45β,GADD45β)表达对PC9肺腺癌细胞及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GADD45β基因小干扰RNA(GADD45β-small interfering RNA,GADD45β-siRNA)序列,通过慢病毒介导将GADD45β-siRN转入PC9肺腺癌细胞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前后PC9肺腺癌细胞GADD45β的mRN及蛋白水平,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别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n,APC)双染流式细胞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内DNA含量,计算转染后细胞各周期时相百分率,分析转染对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通过计数克隆形成数检测RNA干扰对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PC9肺腺癌细胞的吉非替尼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筛选出5'-AAATCCACTTCACG CTCAT-3‘为GADD45β基因RN干扰的有效序列.转染GADD45β-siRNA 48 h后,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PC9肺腺癌细胞GADD45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均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且成瘤克隆数明显减少(P<0.05);PC9肺腺癌细胞位于S期及G2/M期细胞增多(P<0.05),吉非替尼的IC50明显下降(p<0.05).结论:PC9肺腺癌细胞转染GADD45β-siRNA后,能成功下调GADD45β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GADD45β表达可降低PC9肺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下调GADD45β表达可明显提高PC9肺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 健脾解毒方对大肠癌细胞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施利;毛丹;张绍钒;黄建华;刘新义;张英进;雷三林;马进安;向大雄;胡春宏;张四方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提法制作健脾解毒方提取物,利用超高效液相-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健脾解毒方的主要成分,MTT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Graphpad Prism5软件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hospho-mTOR、Phospho-P53和P21的蛋白表达。结果健脾解毒方能够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处理24、48、72 h 后四种大肠癌细胞系的 IC50值分别为 HCT116(6.894、5.668、3.648 mg/mL)、LoVo(14.65、8.737、7.849 mg/mL)、SW48(8.029、7.026、5.740 mg/mL)及HT29(13.06、9.646、8.448 mg/mL);健脾解毒方使大肠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能够下调Phospho-mTOR蛋白表达(P<0.05),上调Phospho-P53和P21蛋白的表达(P<0.05),使大肠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结论健脾解毒方可能通过mTOR-P53-P21途径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健脾解毒方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 1,2-二氯乙烷及其代谢产物对人星形胶质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赖关朝;罗国忠;曾丽海;张碧珠;李宏玲;葛怡琛;刘晓勇;黄振烈

    目的 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及其体内代谢产物对人星形胶质细胞(HAs)的毒性.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As建立离体细胞培养实验模型,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1,2-DCE(5.00、10.00、25.00、50.00、100.00 mmol/L)、2-氯乙醇(5.00、25.00、50.00、100.00、200.00 mmol/L)、2-氯乙醛(1.00、5.00、10.00、20.00、50.00 mmol/L)和氯乙酸(0.01、0.05、0.10、0.50、1.00 mmol/L)对HAs进行染毒,培养24 h后,采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As形态,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HAs的存活率和抑制率,估算24 h半抑制浓度(24 h-IC50),采用磷脂结合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染毒24 h后,1,2-DCE、2-氯乙醇、2-氯乙醛和氯乙酸均可使HAs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胞体变小、伪足变尖、胞内颗粒增多,细胞透明度下降,圆形悬浮细胞增多.随着1,2-DCE、2-氯乙醇、2-氯乙醛和氯乙酸染毒剂量的增加,HAs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0.01),细胞抑制率均增加(P<0.01),均呈剂量-效应关系;上述4种受试物对HAs的24 h-IC50分别为56.25、235.00、26.43和1.38 mmol/L.1,2-DCE、2-氯乙醇和氯乙酸均可诱导HAs凋亡,HAs的凋亡率与上述3种受试物的染毒剂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1,2-DCE及其代谢产物2-氯乙醇、2-氯乙醛和氯乙酸均可对HAs造成毒性损伤,并可诱导HAs发生凋亡,以氯乙酸毒性作用强.

  • 二乙酰二去水卫矛醇对5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吴余燕;刘华钢;徐佳佳;邓超澄;汤婷婷

    目的 探讨二乙酰二去水卫矛醇(DADAG)对人鼻咽癌细胞HNE-1、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SMCC-7721及胃癌细胞MGC-803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DADAG干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NE-1、A549、HepG2、SMCC-7721、MGC-803细胞,其中A549、HepG2、SMCC-7721细胞的药物干预浓度包括0μg/ml(空白组)、2.88 μg/ml、5.75 μg/ml、11.50 μg/ml、23.00 μg/ml、46.00 μg/ml,MGC-803、HNE-1细胞的干预浓度包括0μg/ml(空白组)、11.50μg/ml、23.00 μg/ml、46.00 μg/ml、69.00 μg/ml、92.00 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经DADAG作用后的细胞形态,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5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计算5种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DADAG对5种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结果 经DADAG作用后,5种细胞的形态发生不同程度改变.除11.50 μg/ml DADAG作用下的MGC-803细胞外,不同浓度DADAG作用下各细胞的A值均低于空白组(P<0.05).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5种肿瘤细胞抑制率也逐渐增加.各给药浓度下,5种细胞间的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DAG对SMCC-7721、MGC-803、HNE-1、A549、HepG2的48 h-IC50值分别为145.39 μg/ml、141.29 μg/ml、49.36 μg,/ml、47.75 μg/ml、28.52 μg/ml.结论 DADAG在体外对上述5种癌细胞均有抑制生长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及胃癌细胞MGC-803对DADAG敏感性较其他细胞差.

  • 不同方法测定黄嘌呤对Bacillus fastidiosus胞外尿酸酶抑制效力的比较

    作者:赵利娜;赵运胜;陶佳;廖飞

    筛选酶抑制剂常需测定米氏常数(Km)和大反应速度(Vm)来确定抑制常数(Ki)[1,2].双倒数分析法测定Ki效率低,且靶酶Km越高则成本越高.积分法[3,4]和线性动力学法[5,6]测定Ki所需底物浓度都高于Km,至今对高Km靶酶都测定极低底物浓度下的半抑制浓度,或再换算成抑制常数表示抑制效力.但测定低浓度底物下的初速度要求高灵敏度的定量方法.实际上在低浓度底物下用简化积分法也可测定Ki[7].Bacillusfastidiosus胞外尿酸酶Km接近0.2 mmol/L,黄嘌呤是其竞争性抑制剂[4~6].本文用低浓度尿酸,比较测定初速度确定黄嘌呤半抑制浓度和简化积分法测定黄嘌呤抑制常数的差异.

  • 砂海星(Luidia quinaria von Martens)皂苷的精制与细胞毒活性研究

    作者:潘广昌;郭承华;彭伟兵;董新伟

    采用经典溶剂法提取、大孔树脂AB-8柱层析、硅胶柱层析,从黄海产砂海星精制出砂海星皂苷,并进一步进行了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砂海星精制皂苷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半抑制浓度IC50在25μg/ml左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