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림상수혈여검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587
  • 国内刊号: 34-123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26-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敦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应用MAP在4℃条件下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变化

    作者:王凯;陈新;张网兰;李丽君;周春燕;宋彩萍;旁丽花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是采用特定方法将冰冻红细胞溶解后,清除几乎所有甘油,并将红细胞悬浮于一定的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红细胞成分[1],该血液品种为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之一,用于稀有血型患者输血、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以及自体输血长期保存等.临床使用时必须提前预约,在有库存的情况下快也需要2~3 h制备.去甘油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悬浮保存,必须在24 h内输注[1],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临床输血情况日益复杂,往往造成急需紧急输血的患者等不及解冻制备的时间,而临床备血的患者(如产妇)常常备而不用.为延长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保存期,满足临床需求,笔者设计观察应用MAP(红细胞保存液)替代氯化钠注射液悬浮保存解冻红细胞在4℃保存条件下的质量变化,以探索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在4℃延长保存期的可能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梧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梁立飞;莫枝强

    梧州市地处粤桂两省交界处,是从广西进入粤港澳地区的主要通道,现有人口320多万,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交通便捷导致大量的流动人口广泛存在,梧州是广西HIV流行的高发区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采供血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大限度地降低经输血传播HIV,对本市2010~2013年无偿献血者的HIV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16例ABO亚型的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分析

    作者:徐路琼;马丽琼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及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为ABO血型系统的亚型导致[2].2012~2013年在本院输血科血型鉴定工作中发现16例ABO亚型,对其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 LBY-N7500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两种操作程序的比较

    作者:李友建;顾桂兰;王志勇;金灿灿;程清朗;李伟珍

    LBY-N7500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是根据人体生物工程学的原理设计组合式操作,由全自动旋转锥板仪和毛细管仪联机使用,为临床提供全血和血浆粘度检测.该仪器有两种操作程序,一是“组合”程序:先将标本1 000 r/min离心5 min,然后按顺序插入样品盘上,“组合”实验程序是先测血浆粘度,再测全血切变率.二是“分开”程序:将标本按顺序插入样品盘上,选择“全血”实验,测全血切变率;然后将标本3 500 r/min离心2 min后插入样品盘,选择“血浆”实验测血浆粘度.本文旨在观察这两种程序测定全血切变率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以期选择合适操作程序更好服务于临床.

  • 北京地区献血者HTLV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郭金金;张微;张文学;李天君;郭崇健;宋艳;张嘉洪;车进;张燕华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es,HTLV)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Poiesz[1]等和日本Miyoshi[2]等分别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ATL)和外周血培养的T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逆转录病毒.HTLV分为Ⅰ型和Ⅱ型,其感染分布广泛,并呈高度的地方性流行.在我国东南沿海和一些内陆地区有小规模流行或感染病例报道,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已将HTLV-Ⅰ/Ⅱ作为献血者筛查的常规项目.为了解北京地区HTLV-Ⅰ/Ⅱ感染状况,笔者对2013年10~11月正常献血样本中随机抽取1 696份样本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 血细胞分离机联合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作者:韩丽;陆沭华;徐蕾

    目的 探讨白细胞单采术联合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白细胞单采联合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15例临床疗效.结果 白细胞单采联合羟基脲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HGB和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单采术联合羟基脲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Rh C、c、E、e抗原在输血相容性中的意义

    作者:陈尚良;曾月婷;廖扬勋;余文潮;梁丽婷;陆倩文

    目的 研究C、c、E、e抗原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在输血相容性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PCR-SSP基因分型以及血清学方法,对152例样本进行Rh D、C、c、E和e分型,并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对本地区的输血人群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 C、c、E、e抗原在中国人群中呈多态性分布,而且在RhD阳性和阴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阳性人群中主要以c抗原阴性率62.5%(50/80),E抗原阴性率67.5%(54/80)为多态性的特征;在阴性人群中,C抗原阴性率为59.7%(43/72),c抗原阴性率为2.7%(2/72),E抗原阴性率为93.1%(67/72),e抗原阴性率为0;在检出32例同种抗体中,Rh血型系统26例,占81.25%,其中抗-E 18例、抗-D 5例,抗-cE 2例、抗-c1例.结论 在ABO、RhD同型输血实施后,应着力解决Rh系统其他抗原,特别是E、c抗原随机输注产生免疫性抗体的问题.

  • 全自动阅片机测定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洪骏;戴雯;王静;时永辉

    目的 探讨CELLDIFF BCM-2全自动阅片机测定血小板(PLT)计数与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手工计数法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随机选择300例抗凝全血,首先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阻抗法测定PLT值,按PLT数值将其分为低、中、高3组,再通过全自动阅片机计数法分别检测3组标本的PLT值,同时与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后以手工法作为参考方法对上述方法的PLT计数结果进x2初步评价.结果 在低、中、高PLT组中,阅片机计数法检测的PLT值与光学法的计数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阻抗法的计数结果相比,仅在中PLT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采用阅片计数法检测的PLT值与阻抗法(r=0.989,P<0.001)、光学法(r=0.992,P<0.001)、手工法(r=0.986,P<0.001)的计数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阅片计数法测定PLT可同时观察大PLT和PLT聚集的存在.结论 全自动阅片机测定PLT计数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阻抗法、光学法及手工法检测结果均具有高度相关性,能同时观察大PLT和PLT聚集现象,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感染性腹泻中沙门菌血清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高昆;韩倩;黄惠婷

    目的 了解本院2012年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沙门菌株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2年本院腹泻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x2检验分析季节差异,比较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检测2 423例标本,分离到69株沙门菌,阳性率为2.85%;共有13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68% (26/69)和31.88% (22/69).夏季阳性率高,为4.34%;冬季阳性率低,为1.02%.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15%.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对氨苄青霉索、磺胺甲基异唑 甲氧苄啶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鼠伤寒沙门菌为34.60%、11.50%和19.20%,肠炎沙门菌为65.0%、20.0%和5.0%,其他沙门菌为37.50%、37.50%和12.50%.结论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各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有所不同,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沙门菌感染的首选.

  • 头孢西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质粒型AmpC酶基因分析

    作者:徐学静;曹小利;张之烽;沈翰;宁明哲;周万青;张葵

    目的 对107株头孢西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流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12年4~9月头孢西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并与同期分离的头孢西丁敏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比对分析;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blaDHA、blaACT、blaCMY、blaFOX等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流行性.结果 头孢西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P<0.05).25株(23.3%)细菌携带质粒型ApmC酶基因.其中23株为blaCMY基因(17株为blaCMY-2,6株为blaCMY-42),2株为blaDHA-1.结论 头孢西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有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广泛流行,应加强监护,预防播散.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师红梅;王海宝;宋英伟;秦园园;李卉

    目的 评估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组织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调查现状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值,重点解析制定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制定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结果 选定紧张、空腹及紧张、空腹和疲劳的综合因素作为解决献血反应的主要解决方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献血反应发生率从1.7%降低至0.7%;紧张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率为1 53%,空腹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率为79%,综合因素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率为150%.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 应用ROC曲线评价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明;邓芳;张扬;陈少华;李婷婷;王保龙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s 19,CYFRA211)、糖类抗原125(Cytokeratins 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ma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对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肺癌组164例、肺良性疾病组64例的血清CEA、CYFRA211、CA125、NSE和SCC五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CEA、CA125、CYFRA211在肺癌组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CEA、CA125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SCC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以肺良性疾病为对照,在佳分界点时,对肺癌的诊断敏感度依次为CYFRA211>CA125>CEA>NSE>SCC,SCC曲线下面积为0.510,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A211、CA125、NS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793、0.611、0.579,相对来说,CYFRA211的诊断价值高.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肺癌诊断敏感性(81.7%).结论 SCC、NSE、CEA、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均有一定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特点,联合检测有利于对肺癌的鉴别诊断.

  • SSOP HD试剂HLA高分辨分型结果不确定的原因分析

    作者:吕蓉;邢昕;於娟;盛琪琪

    目的 使用SBT法对SSOP HD试剂分型结果不确定的22份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 对血液样本抽提DNA,按照SSOP HD试剂进行分型检测;针对结果不确定的样本采用SBT法复检,根据SBT法的测序结果分析22份样本SSOP结果不确定的可能原因.结果 2 000份样本经SSOP HD试剂检测后,结果不确定样本共有22份,A位点有6份,B位点有12份,DRB1位点有4份;SBT法检测均为明确的高分辨结果;分析原因可能为磁珠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影响软件结果判读;或HLA基因型为罕见型;或试剂的局限性导致两种基因型不能区分.结论 SSOP HD可完成大批量样本的HLA高分辨检测工作;对罕见基因型和磁珠假性反应调整后的结果,应结合SBT法进行核实,保证HLA基因高分辨分型结果的准确性.

  • 4 823份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秀芳;柴杰;王小扁;昝丽娜

    目的 监测和分析本院2013年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分离菌株使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4 823例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294株病原菌,阳性率为6.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76株,占59.8%;革兰阴性杆菌98株,占33.4%;真菌4株,占1.3%;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分别为25.2%、22.9%、17.3%、9.5%、4.9%.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本院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较高,需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的变化,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欣欣;蒋奔;宁一明;骆群

    目的 观察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常规和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以保证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和献血者的自身健康.方法 分别检测观察组(连续固定采集血小板时间大于1年,每次间隔15~20 d)与对照组(首次采集血小板或距上次采集时间超过1年)采血前后的血常规、TEG常规指标(R值、K值、α角、MA值)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采血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MPV、PDW均增大(P<0.05),而PLT及TEG各参数(R值、K值、α角、MA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血后较采血前K值、MPV、PDW增大(P<0.05),α角、MA值、PLT减小(P<0.05);对照组采血后较采血前K值、MPV增大(P<0.05),α角、MA值、PLT减小(P<0.05).结论 频采献血者MPV、PDW均增大,但其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仍在正常范围,即频采不会损害献血者的健康及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可以保证血小板输注疗效,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

  • 不同单克隆抗体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比较

    作者:莫扬;郝世勇;李晓芳;朱宇芳;吴国清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单克隆抗体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 使用BD公司及贝克曼-库尔特(BC)公司的复合CD4/CD8/CD3三色荧光抗体,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封闭抗体(Blocking antibody,BA)检测,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种抗体的差异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 经McNemar检验,当以BA单项阴性为需要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BA双项阴性为需要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体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0.2.结论 两种单克隆抗体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存在差异,实验室应明确使用抗体的厂家,尤其是对同一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封闭抗体变化时应使用相同厂家的抗体.

  • 化学发光法检测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复查策略的研究

    作者:邵春燕;王海平;卓海龙;骆群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患者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可行性,并制定化学发光法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复查策略.方法 首先采用CLIA试剂筛选出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S:CO(absorbance signal of sample:cutoff value,即样本吸光度值:临界值)>0.30的血清样本,再采用2种ELISA试剂复查,后以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reponema pallidum ha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对3种试剂均在临界值以上(S/CO≥0.80)或至少1种试剂临界值以上的标本进行确认.评估检测效果,制定复查策略.结果 应用CLIA试剂从5 000份标本中筛查出梅毒特异性抗体S/CO>0.30的血清样本141份,经2种ELISA试剂复查后,CLIA检测结果S/CO≥0.5、ELISA检测结果≥0.8的阳性率为92.5%;3种试剂或至少1种试剂检测结果S/CO≥0.8的72份标本,经TPHA确认阳性58份,其中2份标本CLIA检测结果0.8>S/CO>0.60.结论 CLIA与ELISA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存在一定不符合性;建议对CLIA检测结果S/CO>0.50标本采用ELISA联合检测,对S/CO>0.60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或TPHA法确证.

  • 临床合理用血十分制评价及结果分析

    作者:冯书礼;范文安;张雅萍;洪李霞;雷洁;李瑞;程庆芝;李响;刘丽

    目的 通过建立可靠、定量的评价方法,为临床用血管理提供客观和可接受的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十分制双专家独立评价法,评价33家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l 888份输血病历的5 455次血液成分输注.结果 5 455次血液输注的平均评价分值为6.24分,其中13.77%为完全不合理(0分),38.31%为完全合理(10分),合理输注比例为60.51%.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类成分制品输注平均评价分值分别为7.47、2.89、9.11分,其合理输注比例分别为78.15%、18.66%、95.89%.结论 安徽省33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用血合理输注比例以及不同评价要素之间的差异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十分制评价所产生的评价分值和分值区间比例,为评价结果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定量指标,可以更好地进行不同评价要素之间的比对.

  • 罕见p血型在冷链状态下引起血液外观异常现象分析

    作者:郑建勇;骆莺

    目的 从血液质量管理角度分析冷链状态下罕见p血型引起血液外观异常现象.方法 本血液中心在全血冷链运输过程中发现外观异常血液样本1例,经血型鉴定为罕见p血型.将该血液样本分别置于室温(25 C)、10℃和4℃条件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测,比较不同温度下红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 未经吸收—放散处理的血液样本在4℃贮存温度时,RBC计数、HCT明显低于25℃和10℃,而MCV、MCH、MCHC显著高于25 ℃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4℃下红细胞计数略有降低,与贮存温度为25 ℃和10℃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血型人体内抗-P1抗体也是导致血液在低温状态下血细胞凝集、红细胞计数降低的因素.在寻找导致血液质量异常原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献血者自身因素.

  • 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血液保存液对储存血液红细胞膜的影响

    作者:李大鹏;李震;王刚;任红;张永军;吕春雷;王凤娇

    目的 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血液保存液与ACD配方保存液对储存血液红细胞膜Na+K+ ATP、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标本分实验组A和对照组B,每组均为相对应的1~10管;A组保存液为ACD配方保存液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B组保存液为ACD配方保存液,比较两组采血后第1、3天红细胞膜Na+K ATP、Ca2+Mg2+-ATP酶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两组标本第1、3天分别测定红细胞膜Na K+ATP及Ca2+Mg2+ATP酶活性,其中A组Na+K+-ATP酶活性分别为16.51±5.23、11.60±5.11,B组为12.90±6.01、6.31±3.67,A组Ca2+Mg2+-ATP酶活性分别为16.09±6.03、11.75±6.70,B组为12.38±5.37、5.05±3.23,A与B两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配方血液保存液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制成血液保存液,与ACD配方血液保存液对存储血液红细胞膜Na+K+ ATP、Ca2+Mg2+-ATP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刈红细胞膜保护作用优于ACD配方保存液.

  • 不同检测系统凝血四项结果的可比性验证

    作者:吴际;郑卫东;李广华;郑洪

    目的 对同一实验室3台Stago凝血分析仪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等4项凝血指标的结果进行可比性验证,并评价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54-A指南文件的实用性.方法 参照C54-A文件,选择患者新鲜血浆作为比对样本,确定样本浓度(样本1和样本2)及重复检测次数,以室间质评允许总误差(TEa)的1/2作为PT、APTT和Fib比对结果的可接受标准(分别为7.5%、7.5%和10.0%),以实验室内部不精密度数据作为TT比对结果的可接受标准(4.6%),对3台凝血分析仪实施比对,计算比对偏差并分析结果可比性.结果 样本1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比对偏差分别为2.3%、6.8%、2.8%和1.8%,样本2的PT、APTT和Fib比对偏差分别为3.3%、4.0%和5.3%,均小于各自的可接受标准.结论 3台凝血分析仪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均通过验证.CLSI C54-A文件提供的比对方案简便直观易实施,结论较为可靠,可作为实验室内多个检测系统可比性验证的指南文件.

  • 洗涤红细胞保存期延长效果研究

    作者:王惟;谭菲;柴婷婷

    目的 探讨用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洗涤红细胞,观察洗涤红细胞的保存期能否延长.方法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00 ml(2 U)20袋用0.9%Nacl生理盐水洗涤后,终产品分别用0.9%Nacl生理盐水和红细胞保存液(MAP)4℃保存.在不同时间段分别无菌留样,检测血红蛋白、上清蛋白质、溶血率、无菌试验.结果 用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洗涤红细胞,分别对制备后9、18、23、27d的血液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盐水组和MAP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明显增加,无菌试验均(-),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要求,达到满意效果,可用于临床.结论 在闭合无菌环境中制备且后以红细胞保存液(MAP)混悬保存,洗涤红细胞保存期可适当延长.

  • 采血车ALT初筛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张维

    目的 通过对采血车ALT初筛不同检测方法血液报废率的分析,探讨适用于采血车使用的ALT初筛方法,减少血液报废率.方法 首先将采血车分为2组,一组采用干式化学法进行ALT初筛,另一组采用速率法进行ALT初筛,比较2组采血车血液报废率.然后,将所有采血车更换为使用干式化学法进行ALT初筛,与以往使用速率法进行ALT初筛的血液报废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2.1~2012.6使用速率法初筛的采血车ALT报废率为1.80%,使用干式化学法初筛的采血车ALT报废率为0.41%.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98.1 P<0.01).将所有采血车更换为使用干式化学法进行ALT初筛后,比较两种初筛方法的报废率.2011.5~2011.11使用速率法进行ALT初筛,血液ALT报废率为2.07%,2013.5~2013.11使用干式化学法进行ALT初筛,血液ALT报废率为0.29%.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362.4 P<0.01).使用干式化学法较速率法进行初筛的采血车血液ALT报废率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外采环境两种ALT初筛检测方法的比较,干式化学法较速率法更适用于采血车环境血液初筛,能够明显降低血液报废率.

  • 部队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原因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杰;权红艳;于长江

    目的 分析部队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避免血液浪费.方法 整理2007~2012年驻连部队献血者登记信息,分为年龄因素组、体重指数组、疲劳运动组、饮酒组、肝炎病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选定符合该组条件的献血者100人,分别计算ALT均值及各组ALT值异常人数和所占比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组ALT平均值分别为年龄因素组(43.5±27.5) U/L,体重指数组(42.3±25.8) U/L,疲劳运动组(40.2±23.7) U/L,饮酒组(38.5±29.2) U/L,肝炎病毒组(27.8±15.1)U/L和正常对照组(25.5±10.8) U/L.除肝炎病毒组外,各组ALT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年龄因素组和体重指数组中ALT不合格比例高分别占该组的37%和33%.结论 导致部队献血者ALT值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其次为疲劳及饮酒,工作中通过合理筛选及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避免血液资源浪费.

  • 永州市中心储血点建设及输血管理情况分析

    作者:杨金柳;刘祖勇

    目的 了解中心储血点建设及输血管理情况,提高全市医疗机构用血安全水平.方法 对各中心储血点的组织管理、建筑设施、仪器设备、人员配置及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汇总分析.结果 中心储血点的建设及输血管理较规范,有4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各医院应加强培训、督导和质量管理并加大投入,保证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 血清TK1的分布及其与肿瘤标志物联合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程志祥;李树锦;储节华

    目的 对1 381例血清TK1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探讨TK1在肿瘤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241例健康体检组、1 136例住院患者组的血清TK1,并分析TK1的分布,验证参考值.分析67例恶性肿瘤组、21例炎症组、4例良性肿瘤组血清TK1的分布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来源肿瘤间TK1分布差异及其与不同肿瘤标志物间的相关性.结果 住院患者与健康体检组TK1分布呈偏态,偏度分别为10.44、1.54,健康体检组P97.5=1.96,符合参考值范围.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炎症组TK1的中位值与均值均高于健康体检组(中位值:3.31、3.32、3.58、0.56,均值:5.26、3.22、3.34、0.69,P<0.01).胃癌、其他消化道肿瘤、肺癌、肝癌、乳腺癌、泌尿系肿瘤、卵巢癌中TK1的分布与中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值:3.72、3.15、3.10、3.32,2.43、3.97、2.86,P>0.05),但胃肠道肿瘤发病率高,达36.08%,其TK1均值也高(8.25 pmol/L).各肿瘤标志物组间TK1分布与中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724组中TK1均值高(9.39 pmol/L).结论 血清TK1水平检测可用于体检、监测和随访肿瘤患者,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鉴别诊断价值,异常增高值提示不良预后.

    关键词: 胸苷激酶1 肿瘤 预后
  • 血液计算机批放行与人工批放行的比较分析

    作者:莫海英;叶柱江

    目的 探讨血液计算机批放行在血站日常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实施计算机对血液及其成分进行批放行,对放行的每批血液数量准确率、放行记录完整率及数量核查时间等进行统计,并与人工批放行进行比较.结果 血液计算机批放行与人工批放行的数量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7,P<0.05);放行记录完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P<0.05);血液计算机批放行平均每批数量核查时间为39s,少于人工批放行的126 s.结论 血液计算机批放行数量准确、效率高、操作简单易行.计算机放行操作可规范化、标准化,降低了血液放行对人员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血站工作需求,对提高血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 血液 批放行
  • 两种滤除白细胞的方法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婵;程瑜静;李琦;陈婉璐;彭慧玲

    目的 探讨洗涤法、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9月临床使用的悬浮红细胞(规格1.5 U)共400袋,平均分为2组,每组标本200袋.悬浮红细胞滤白前留取标本为对照组,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白后的标本为检测组,观察对比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溶血率及携氧能力的变化.结果 除过滤法滤白后红细胞畸形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其余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门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过滤法应用于临床更加方便.

  • 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李翠;刘丽丽;宋丽芹

    目的 对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有效途径,进而采取措施,减少血液浪费.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站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血液报废常见的原因是血液过期报废,其后依次是脂肪血、破损、HBsAg、梅毒、抗-HCV、抗-HIV等.结论 为降低血液报废率,血站内部应加强质量管理,规范采供血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报废.

  • 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伍钢;杜海林

    目的 建立、评价和推广ABO疑难血型5步分析法在正反定型不一致导致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对205例因正反定型不一致导致疑难血型鉴定困难的样本,应用ABO疑难血型5步分析法进行分析、鉴定,并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44例是由人为因素造成;161例中影响血型定型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类:生理原因、临床治疗影响和疾病的影响;分析原因后采用不同的确诊试验分别进行鉴定分析判断,终均可确定血型.结论 ABO疑难血型5步分析法规范了实验室疑难血型鉴定步骤,缩短了实验时间,准确率高,值得基层血站和临床输血科推广应用.

  • 高峰期采血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君道;郑春玲

    高峰期采血工作是涉及到多科室、多人员的复杂过程,工作人员异常繁忙且沟通不畅,导致日常献血服务中很难显现的问题时有发生,给血液安全埋下隐患.笔者就近2年某血站高峰期采血发生的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2例机采血小板溶血现象原因分析

    作者:任晓梅;杨培琴;舒群峰

    机采血小板是经专用封闭式耗材连接血细胞分离机直接从献血者身体采集的血液成分[1].2013年本科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出现2例由于溶血导致采集不成功的现象,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献血者资料1.1 献血者1:男,37岁,身高175 cm,体重75kg,血型:O型,2013年2月10日在本站献机采血小板,本次为第18次自愿无偿捐献,属于固定无偿献血者.此次血液采集前严格按照《GB献血者健康体检标准》进行体检,Bp 17/11Kpa,脉搏70次/min,体温正常.

  • 抗-S同种抗体1例

    作者:夏爱军;王文婷;党盼玉;张献清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外伤致双下肢疼痛,瘀斑10d,休息无缓解来院急诊就诊,该患者有输血史,无输血反应史,患风心病20余年,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长期口服华法林,有牙龈出血症状.血常规:Hb 78 g/L,RBC 2.73×1012/L,血细胞比容0.252,WBC 5.16×109/L,PLT 230×109/L,APTT 19.40 s,PT 13.80 s,INR 1.18,凝血酶原活动度63%,诊断“凝血功能障碍,双下肢瘀斑待查,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给予预约申请输注血浆200ml,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时发现卡式抗体筛查阳性,经特异性抗体鉴定为IgG抗-S,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抗S IgG-抗体 MNS血型
  • 人白细胞介素24研究进展

    作者:郁心;夏卫

    人类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是近年发现的具有细胞因子特性的抗肿瘤基因,能够通过膜受体或非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此外,IL-24还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增强放疗敏感性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抗肿瘤效应,其腺病毒制剂INGN241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并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IL-24有望成为将来肿瘤治疗的新武器.

  • 红细胞储存损伤对输注后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耿鹏;姚根宏

    红细胞储存过程中所经历的生化和自身结构的改变称作“储存损伤”.有证据显示,红细胞制品储存越久,输注效果越差.目前,许多有关输血后发病率的研究并未考虑到红细胞的储存时间,而储存时间不同,其输注效果也不尽相同;另外,红细胞供求情况和储存管理方法尚未有完善的研究.而实行现代化的合理储存管理方案,将大幅度减少血液存储的时间[1].

    关键词: 红细胞 储存 进展
临床输血与检验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