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国际内科学杂志

国际内科学

国际内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국제내과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2369
  • 国内刊号: 44-163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5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李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miRNA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运宝;杨惠玲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参与转录后调控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能够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并且某些miRNA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存在紧密联系.因此,miRNA作为一种新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可能成为研究肿瘤干细胞的新途径.

  • 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心肌纤维化机制探讨

    作者:韩奇杰;罗斌;马艺列;刘水平;唐双柏;阳宇;程灵犀;江东华;孔小平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急性期常因起病隐匿而以猝死为首要表现;恢复期和慢性期则伴有明显的心肌纤维化,部分患者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和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种因素参与心肌纤维化,本文就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如何调控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上心肌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韶辉;高东升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的多能细胞因子,受下丘脑-垂体控制,在调节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MIF在机体中分布广泛,并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年来MIF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倍受关注,研究证实MIF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虽然大多数研究承认MIF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仍存在许多争议,其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作者:崔芬;杨志寅

    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它不仅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生成,而且对出生后微血管新生、损伤血管内皮修复和功能维持中仍然有重要的作用.新近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呈反向线形关系.本文就其与炎症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管紧张素Ⅱ、尿酸作一综述.

  • 血红素加氧酶-1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阳南;刘晓城

    血红素加氧酶(HO)是血红素降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其主要功能是代谢血红素成为一氧化碳、胆绿素及铁离子.HO-1是HO的一种同工酶, 为诱导型HO.HO-1及血红素代谢产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扩张血管等生理作用.HO-1作为一种重要的应激蛋白,在急性肾脏损伤、肾小球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等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有效地调控其表达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 肥胖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石娟;洪洁

    肥胖症的产生是由遗传和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肥胖易感基因可以为肥胖症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视角.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出现为研究肥胖易感基因提供了重要的途径.GWAS近来已经发现与肥胖强烈相关的新的遗传学因素,如脂肪含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TO),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FKP)等.目前,通过GWAS发现的一些肥胖易感基因还存在着争议,有待更多具有统计效能的重复性试验来证实.

  • 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与他汀类药物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胜文;严光;任安

    内皮功能障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糖、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均能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途径如促炎症效应,内皮型一氧化氮(NO)合酶和NO活性改变,氧化应激,胰岛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异常等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而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这些途径从而在总体上调节T2DM患者的内皮功能.

  • 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的方法学进展

    作者:王燕慧;张灏

    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的金标准仍然是病理学方法.心肌酶法已完全被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好地肌钙蛋白所取代.以ST段测定的心电图方法适应于梗死初期,QRS计分方法适应与终末梗死面积的测定.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法可较准确地测算出梗死面积,与病理学方法吻合率高,但对下壁梗死面积估测准确性低.近年新出现的多层螺旋CT、比剂延迟增强核磁共振因其高度的组织分辨力,在测定梗死面积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目前仍缺少大规模的与病理学方法对比的研究资料.超声心动图法过高地估计梗死面积,不能作为独立的估测指标.

  • Caveolin-1、Caveolae和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定辉;钱孝贤

    Caveolae是细胞表面直径为50~100 nm的胞膜穴样内陷, 主要由胆固醇、糖基鞘磷脂、鞘磷脂和一些结构蛋白如Caveolin组成.Caveolin-1是Caveolae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与细胞骨架蛋白间接偶联来维持Caveolae的内陷形态.Caveolae和Caveolin-1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细胞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表面都有表达,它们通过对各种细胞功能和多个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参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信号肽酶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凤;张晓红

    信号肽酶是一组细胞内膜蛋白,在各种蛋白质的成熟过程中,通过切割前蛋白质的信号肽区域而促使其成为成熟的分泌型蛋白,从而发挥关键作用.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信号肽酶促进Pre-C基因初始产物P25前体向HBeAg的转化,进一步影响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转归.上述过程受阻时,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性,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随之升高.本文就信号肽酶及慢性HBV感染的关系进展作一综述.

  • 睾酮与脑卒中

    作者:王玉波;吴珊

    睾酮是人类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与人类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生理调节过程有关.近年研究发现,睾酮与脑卒中许多危险因素有关.如睾酮可加剧高血压的发展,可促进高血压性肾损害;睾酮可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还可加重脑卒中后脑损伤;并可能与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有关.本文对近年有关睾酮与脑卒中及脑卒中后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内质网应激与酒精性肝病

    作者:林琳;周俊英

    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内质网应激作为新的关注点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内质网应激是内质网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积聚所致,适宜的应激有利于细胞内环境的恢复,然而严重而持久的内质网应激将导致细胞凋亡.肝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是对内质网应激敏感的细胞之一,目前的研究也表明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内质网应激参与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过程.本文就内质网应激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链脲佐菌素在糖尿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夏旋;翁建平

    链脲佐菌素(STZ)是一种制造糖尿病模型的工具药.从40多年前发现它有致糖尿病作用以来,STZ诱导糖尿病的机制仍未明了.本文将从多种方面阐述其STZ的可能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理解化学诱导糖尿病模型,并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给与启示.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正负共刺激分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费凌霞;吴诗品;陈洪涛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正负共刺激分子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研究30例免疫清除期患者、10例免疫耐受期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2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清除期和免疫耐受期患者B7-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免疫清除期患者B7-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免疫耐受期患者(P<0.01).免疫清除期和免疫耐受期患者PD-L1的表达水平和PD-L1/B7-2比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免疫清除期和免疫耐受期患者PD-L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清除期患者PD-L1/B7-2比值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患者(P<0.01).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中,正、负共刺激分子的变化可能是机体对免疫反应的保护性调节的结果,终可能使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加深.

  • 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宇;魏盟;顾水明;邱建平;陆纪德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等的影响.方法将112例AMI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20 mg组(20 mg组)和普伐他汀40 mg组(40 mg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基本实验室检查、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炎性因子、MMP-2)、6 min步行试验(6-MWT).随访18个月时再次进行治疗前的各项检测.结果与20 mg组比较,40 mg组治疗后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40 mg组TNF-α、IL-6、MMP-2治疗后下降水平差值更大(P<0.05);普伐他汀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MMP-2改变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普伐他汀对AMI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益,且这种有益性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 84例成人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临床荟萃分析

    作者:郑东辉;莫颖倩;戴冽;张白玉;苏剑华

    目的了解成人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07年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共8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占64.3%,Hoffmann综合征占26.2%,不伴肌强直的肥大性肌病、不伴肌肥大的肌强直及肌萎缩3者共占9.5%.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患者都有四肢近端肌无力,57.7%有肌痛,33.3%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30%的患者肌活检见肌纤维肿胀断裂,40%有炎性细胞浸润.Hoffmann综合征患者都有肌肥大,68.4%有肌僵硬,36.8%的患者活动后有局部肌球形成,肌电图显66.7%示肌源性损害,16.7%出现肌强直(样)电位.所有患者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症状消失,肌酶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分为不同临床类型,表现多样,预后好,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治愈.临床对有肌病表现的患者应注意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

  • 原发性纵隔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作者:任慧;何泳谦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因"反复咳嗽、胸痛5 d"于2009年3月1日入院.患者于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前胸疼痛,胸痛时间长达3 h以上,可自行缓解,伴咳嗽,咳少量白痰.患者既往体健,有吸烟史2年,每天约10支.

国际内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