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중화풍습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480
  • 国内刊号: 1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53
  • 曾用名: 风湿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栗占国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义;李晶;李小霞;李林;李春;栗占国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抗CCP抗体与SLE患者关节炎及骨侵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3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并与SLE患者关节表现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抗CCP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3.8%(19/138).SLE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为50.7%,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20%)高于非关节炎组(7.4%)(P<0.05).在SLE关节炎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者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71.4%与14.3%)(P<0.01).而且,抗CCP抗体与RF之间显著相关(r=0.36,P=0.002).抗CC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73.7%与47.1%,P<0.05).138例SLE患者中有8例出现受累关节的影像学改变,与抗CCP抗体阴性患者相比,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表现出侵蚀性关节炎的比例显著为高(35.7%与5.4%,P<0.01).在8例表现为侵蚀性关节炎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抗CCP抗体和RF均阴性,而抗RA33抗体阳性.此8例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类标准.SLE相关其他临床指标分析显示,关节炎组.与非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3.8%的SLE患者体内存在抗CCP抗体.抗CCP抗体的出现与SLE患者关节炎和骨侵蚀密切相关,并对判断SLE关节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干扰素积分与临床相关研究

    作者:陈小青;扶琼;顾越英;叶霜;崔慧娟;郭彦芝

    目的 讨Ⅰ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G)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7例SLE患者及2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5个IFIG(OAS-1、Mx-1、Lv6e、IFIT1和IFIT4)的mRNA水平,计算IFN积分,并与相应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挑取17例患者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其血清IFN活性并与IFN积分行相关分析.结果 IFN积分在SLE患者中显著增高,并与血清IFN活性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积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此外,抗Sm、抗RNP抗体阳性的患者中存在IFN积分显著升高.结论 IFN积分与血清IFN活性密切相关,与SLE的疾病活动性及特定自身抗体表型相关,是反映SLE活动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水平的研究

    作者:张丽;戴勇;胡成效;张艳亮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组蛋白H3赖氨酸4(H3K4)三甲基化(Me3)水平.方法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10例SLE活动期患者、7例SLE稳定期患者和8名健康者的PBMCs,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芯片技术(CHIP-chip)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SLE患者及健康者的PBMCs组蛋白H3K4me3进行高通量的筛选.染色质免疫共沉淀一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ChlP-qPCR)验证芯片结果.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H3K4me3显著差异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0例SLE活动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较,鉴定出413个基因存在H3K4me3显著差异,其中137个基因显示H3K4me3程度增高,276个基因H3K4me3程度降低;7例SLE稳定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较,发现393个基因存在H3K4me3表达差异,其中有112个基因H3K4me3程度增高,281个基因H3K4me3程度降低.ChIP-qPCR验证结果与CpG岛芯片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SLE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PBMCs存在组蛋白H3K4me3显著改变.ChIP-chip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揭示SLE分子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13对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作者:孙正明;刘淼;张银刚;霍玉萍

    目的 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rhBMPl3对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1,9二甲基亚甲蓝比色法检测高(625 ng/ml)、中(125 ng/ml)和低(25 ng/ml)浓度组的rhBMP2和rhBMP13对软骨细胞硫化糖胺聚糖生成的影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3种不同浓度组的rhBMP2和rhBMP13对软骨细胞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的影响;用Hoechst Dve法检测不同浓度组的rhBMP2和rhBMP13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rhBMP2和rhBMP13促进软骨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NA的检测中,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组的rhBMP2和rhBMP13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BMP2和rhBMP13均能增加软骨细胞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rhBMP2比rhBMP13对软骨细胞基因表达有更大的正向调控作用.但rhBMP2和rhBMP13对软骨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干扰素诱导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曾庆娣;王书奎;沈敏宁;苏定雷;陈家梁;蒋华新;何帮顺;潘玉琴;杜同信;王自正;陈兴国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5个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T1、IFIT4、OAS1、OASL、ISG15)的表达及其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SYBRgreen dye 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76例SLE患者与54名健康对照人的IFIT1、IFIT4、OASL、OASL及ISG15 mRNA表达水平(以-AACt值表示),并且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等指标比较,分析IFIT1、IFIT4、OAS1、OASL、ISG15 mRNA表达水平以及上述常规检测指标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SL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SLE活动组与SLE缓解组比较,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增高(P<0.05);SLE组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P<0.05).②SLE组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水平均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P<0.05).③ESR、CRP、补体C3、C4、ANA与IFIT1、IFIT4、OAS1、OASL、ISG15 mRNA表达水平及SLEDAI积分均无相关性,抗dsDNA抗体与IFIT1、IFIT4、OAS1、OASL、ISG15 mRNA表达水平及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5,P<0.05).结论 SLE患者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的表达水平在SLE患者中显著增高,并且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对SLE患者病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度的判断均有较大价值,抑制这5个基因的表达可能为SLE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盘状结构域受体2与软骨破坏程度的相关研究

    作者:胡永红;郭晓娟;常栋;杨宏伟;刘沛霖

    目的 观察盘状结构域受体(DDR)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在膝骨关节炎(OA)大鼠不同时期软骨及滑膜中的表达,探讨DDR2与关节软骨破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制作OA大鼠模型,从蛋白水平检测造模后不同病理阶段关节软骨及滑膜中DDR2和MMP-13的表达规律和分布特点.结果 DDR2在各模型组关节软骨及滑膜中的表达较健康组增高(P<0.01),并且各组中软骨表达高于相应滑膜,MMP-13表达呈现与DDR2相同的特点,二者相关系数r=0.93(P<0.01).结论 初步证明"DDR2-MMP-13-软骨破坏"途径在OA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软骨和滑膜DDR2的表达升高共同促进软骨退变.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作者:青玉凤;周京国;杨明辉;袁国华

    目的 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血液系统损害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外周血和骨髓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出现血液系统改变的有25例(51%),其中贫血15例(31%),白细胞减少8例(16%),血小板减少10例(20%).同时两系受累6例,3系均受累2例.23例行骨髓穿刺检查,均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正常,3系细胞形态正常;15例贫血者,14例骨髓铁染色强阳性或阳性;10例血小板减少者,骨髓检查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7例.结论 pSS并发血液系统损害多见,以贫血为常见,并与铁代谢紊乱导致的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功能异常有关,而血小板减少与骨髓巨核细胞产板功能障碍有关.

  •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艳丽;李小峰;张莉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体外分离培养易取,细胞免疫原性低,易于被外源基因转染且表达稳定,已成为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研究中理想的种子细胞.且近年研究发现MSCs具有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作用,故其在风湿病领域的研究渐受到重视.然而,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迁移、定植、分布、分化等有赖于对干细胞的示踪和定量技术.因此,寻找一种稳定、高效、持续的标记分子成为MSCs的研究热点.

  • 韦格纳肉芽肿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一例

    作者:石韫珍;张晓;林华欢;李玲

    患者女,44岁.因进行性左耳听力减退2个月,于2006年4月3日入院,2个月前因左侧耳鸣、刺痛、流黄色分泌物及进行性听力减退,拟诊,"中耳炎"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既往1年前患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已愈.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2/7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耳听力丧失,右耳听力减退,心、肺、腹(-).白细胞24.64×109/L,血红蛋白88 g/L,血小板 849×1012/L,中性粒细胞0.827;

  • 神经鞘膜瘤长期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一例

    作者:熊焰;郑建国;张育红

    患者男,19岁.5年前在一次运动后出现腰背部疼痛,没有明显的加重及缓解因素,病初疼痛程度轻.1年后逐渐发现脊柱侧弯变形,在当地医院拍胸腰椎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骨盆正位片示骶髂关节明显狭窄,部分间隙消失、模糊(某医院X线报告单,未见X线片).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给予双氯芬酸钠、雷公藤片等口服,疼痛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出现腰部活动受限,且伴颈项部不适、呈持续性,夜间尤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AS"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 单纯双足跖趾关节受累的疑似类风湿关节炎一例

    作者:何菁;刘霞;栗占国

    患者女,21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双足多个跖趾关节肿胀、疼痛,晨起时明显,负重时疼痛加重,徒步活动受限.无双手及任何其他关节受累.多次查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抗核周因子(APF)均为阴性.3年来间断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既往体健,无相关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查体:无皮疹,心肺无异常.脊柱无畸形,各棘突无压痛.双足多个跖趾关节明显肿胀、压痛,其余关节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尿、粪便常规无异常,血生化、免疫球蛋白、补体、蛋白电泳、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正常,但抗突变型波形蛋白(抗MCV)290 U/L(正常值范围<25 U/L),双足X线片示多个跖趾关节虫蚀状或囊性改变.

  • 依那西普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炎一例

    作者:王婷燕;张莉芸;张改连;李小峰;梁力;曲世晶

    患者男,20岁.主因多关节肿痛5个月,皮疹1个月伴发热1周于2007年4月入院.2006年11月出现腰骶部疼痛,活动后减轻,左膝、踝关节肿痛,实验室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pondylitis,AS),给予口服"塞来昔布0.2 g,每日2次,来氟米特10 mg/d",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400 mg,每3周1次",症状改善,自行减药,未随访.4个月后病情加重,出现泛红色鳞屑样皮疹,伴瘙痒、疼痛,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对症及激素治疗,效差,1周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6~40.0℃,伴寒战,给予"塞来昔布、来氟米特、CTX",并"口服泼尼松30~40 mg/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d",疗效不佳入院.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脑脊髓脱髓鞘病变一例

    作者:杜奉荣;姚媛;王吉波

    患者女,40岁.因肢体麻木、无力4个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8 d于2008年2月21日人住我院.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左胸腹部、双下肢及左上肢麻木,伴左下肢无力,于2007年11月20日到北京天坛医院就诊,做颈胸椎磁共振成像(MRI)示:颈2~7、胸4~5、7~8椎体水平脊髓内见纵行多发斑点状等长T1长T2信号影,报告为脱髓鞘改变.遂以炎性脱髓鞘病变待诊入住该院.住院后做颅脑MRI:右侧脑室旁及双额自质多个点状等长T1长T2信号影,右侧脑室颞角扩大.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报告为脱髓鞘改变(Fazekas 1级).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姚茹冰;沈思钰;董晓蕾;郭郡浩;蔡辉

    患者女,22岁.因皮下结节6个月,伴反复发热4个月于2005年4月11日入我科诊治.患者于2004年10月无明显诱因右上臂皮下出现2枚黄豆大小的结节,无瘙痒及疼痛,随后左上臂也出现类似结节,且上述结节逐渐增多增大,1个月后右上臂结节逐渐增大成核桃大小肿块,12月下旬出现发热,早晚体温较高,高达40.0℃,同时躯干、臀部、双下肢也出现许多类似的结节.曾在外院治疗,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低于正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增高,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骨髓像未见明显异常,右上臂结节病理提示"脂膜炎",给予抗感染、保肝、升白细胞、退热及对症支持等处理,疗效差.

  • 白藜芦醇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的抗炎作用研究

    作者:杜金烽;李芬;田静;谢希;陈进伟;高洁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CIA)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择牛Ⅱ型胶原(CⅡ)为免疫原,建立CIA模型.选取42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来氟米特(LEF)对照组;白芍总苷(TGP)对照组;甲氨蝶呤(MTX)对照组;白藜芦醇(Res)小剂量组;白藜芦醇中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AI)法对大鼠关节炎症程度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抗CⅡ抗体水平.结果 AI评分:低剂量白藜芦醇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0.5与12.8±0.4);高剂量白藜芦醇组低于中、低剂量组(6.0±0.6与8.2±1.0,12.3±0.5,P<0.01).高剂量白藜芦醇组低于白芍总苷组(6.0±0.6与8.8±0.8,P<0.01);LEF组低于TGP组、MTX组、3组白藜芦醇组(4.7±0.5与8.9±0.8,6.4+0.5,P<0.01);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LEF组、MTX组、TGP组及高、中剂量白藜芦醇组(0.928±0.021与0.391±0.016,0.503±0.010,0.525±0.015,0.507±0.01,0.570±0.021,P<0.01),而与低剂量白藜芦醇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28±0.021与0.908±0.026);高剂量白藜芦醇组低于白芍总苷组及低剂量白藜芦醇组(0.507±0.01与0.525±0.015,0.908±0.026,P<0.01);LEF组低于高、中剂量白藜芦醇组(0.391±0.026与0.507±0.010,0.570±0.021,P<0.01).结论 ①高、中剂量白藜芦醇能够缓解CIA的炎症症状,而低剂量白藜芦醇则无此作用.②中等剂量白藜芦醇对CIA大鼠的短期疗效与TGP相当,高剂量白藜芦醇的疗效强于TGP,但弱于LEF.③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血清抗CⅡ抗体的生成.

  •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兔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建林;刘世清;邱波;彭昊;明江华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Na-HA)对骨关节炎(OA)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Na-HA治疗OA的机制.方法 4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C两组行单膝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术后第5周开始,B组关节腔内注射0.3 ml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高分子量1%Na-HA,每周1次,连续5周.术后11周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股骨内髁软骨的病理变化,番红O染色观察软骨基质的改变,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软骨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体评分显示B组软骨退变的程度明显重于A组和C组(P<0.05);HE染色与A、C两组比较,B组软骨明显溃疡形成;番红O染色平均灰度值B组软骨基质染色明显高于A、c两组(P<0.05);B组软骨PPAR-γ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A、C两组(P<0.05);A、C两组大体评分和PPAR-γ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腔注射Na-HA可以抑制软骨PPAR-γmRNA表达,减轻软骨退变的程度,可能是其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 关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岩

    虽然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以及强直性脊柱炎(AS)一样是风湿科的常见疾病,但是SS的临床研究远远落后于上述疾病.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专业期刊上,本期<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就有3篇关于SS的临床研究文章刊出,一篇为安媛等报道的有关SS发生肺间质病变后临床特点的分析,一篇为青玉凤等报道的SS伴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另一篇则为杜奉荣等报道的1例SS合并脑脊髓脱髓鞘病.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文章拓展了医生对SS的认识,为更好地诊治SS提供了条件.目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有关SS的临床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英夫利昔单抗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血管弹性

    作者:牛红青;董海原

    英文Wong等学者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治疗可改善其动脉血管弹性.

中华风湿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