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skull Base Surgery 중국이비인후저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520
  • 国内刊号: 43-124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71
  • 曾用名: 中国耳鼻咽颅底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田勇泉 肖健云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华小阳;高起学;甄宏韬;崔永华

    目的探讨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例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MFH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轮辐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的背景中多种细胞成分并存,瘤细胞异型性明显;②病情发展快,临床表现为面部肿痛,肿瘤体积大,术前无转移;③1例接受鼻侧切开术,术后4个月局部复发并发现肝脏转移;1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加放疗,术后1年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3年局部复发.结论原发于上颌窦的MFH是一种罕见病,有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临床表现多样性,病情发展快,治疗上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并联合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术后易于复发及转移,预后差.

  • 急性期周围性眩晕患者姿势晃动测试检查

    作者:刘萍;汤君彦;王泉良

    目的检测急性期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姿势晃动各类型值.方法 45例单侧周围性眩晕患者在急性期行重心动摇检查,得各项测试值.结果与国人正常值[1]比较,外周面积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姿势晃动测试对于眩晕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但无特异性,不能作为唯一诊断依据.

  • 显微外科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

    作者:杨卫忠;梁日生;曾涛;石松生;林于峰;何曦;陈建屏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合理手术入路,进一步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全组手术均在显微外科条件下完成.其中14例取枕下正中入路切除,8例取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结果本组全切除肿瘤18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讨论由于位置深在,解剖结构重要、复杂,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切除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性质选用枕下正中入路或枕下远外侧入路.枕下远外侧入路更适合于枕骨大孔区前方和前外侧方肿瘤的显微手术.

  • p53、MDM2对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雪萍;肖健云;王承龙

    目的探讨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p53、MDM2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p53、MDM2表达.结果①NPC初诊及复发组p53、MDM2阳性表达率与鼻咽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NPC复发组与初诊组比较,MDM2单阳与MDM2、p53联合表达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p53、MDM2,具有诊断、预测复发等临床意义;p53、MDM2的相互作用在鼻咽癌的复发中可能起着调控作用.

  • 头颈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与nm23-H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革平;林尚泽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表达产物NDPK(二磷酸核苷激酶)在人头颈鳞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染色方法检测106例头颈鳞癌原发灶组织中nm23-H1/NDPK的表达.结果 nm23-H1/NDPK表达在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头颈鳞癌原发灶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41%(46/61),在已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头颈鳞癌原发灶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5.56%(16/4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m23-H1/NDPK表达与头颈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与否呈显著负相关,可能在头颈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负性调控作用,可用于预估颈淋巴结转移出现的风险.

  • 喉癌中p53蛋白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功标;肖健云;赵素萍;王承龙;朱翌

    目的检测、比较分析喉癌中p53蛋白与VEGF的表达及平均瘤内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2例喉癌术后标本中p53蛋白和VEGF的表达,并计算其平均瘤内血管密度;同时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p53蛋白与VEGF的表达及瘤内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62例喉癌中,33例p53蛋白阳性,38例VEGF阳性,平均瘤内血管密度为(34.58±11.23)mv;p53蛋白阳性的33例中,25例VEGF表达阳性,平均瘤内血管密度为(39.65±10.66)mv;29例p53蛋白阴性的病例中,13例VEGF表达阳性,平均瘤内血管密度为(30.45±11.76)mv;统计学处理发现p53蛋白阳性的病例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的病例,平均瘤内血管密度高于p53阴性的病例.结论喉癌中VEGF的表达、平均瘤内血管密度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mut-p53基因可能具有促进喉癌中VEGF表达、促进喉癌中微血管形成,进而促进喉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的作用.

  • 鼻咽癌组织细胞死亡受体DR4和DR5 mRNA的表达

    作者:王光平;王行炜;王承龙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组织细胞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 DR)DR4和DR5 mRNA的表达.方法从NPC癌组织提取的细胞总RNA逆转录生成第一条cDNA链后,再用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经电泳、溴乙锭染色后,分析DR4和DR5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20例NPC癌组织有12例可检测到DR4 mRNA 的表达,表达阳性率为60%.而所有20例NPC癌组织均可检测到DR5 mRNA的表达.8例非NPC鼻咽组织也都可检测到DR5 mRNA的表达,但未能检测到DR4 mRNA的表达.结论 DR4受体mRNA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之间表达不同,而DR5受体mRNA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之间的表达无差别,提示DR4和DR5死亡受体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

  • 改良经颅径路行前颅底肿瘤切除

    作者:赵素萍;肖健云;刘志雄

    目的探讨合理的手术径路,进一步提高前颅底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改良经颅径路行10例前颅底肿瘤切除.结果 10例病人术后已随访1~9年,6例恶性肿瘤中3例死亡,其它病人健在.结论改良经颅径路手术的优点是免去面部切口,不影响面容;由于骨窗更接近前颅底,鼻窦暴露满意,并减轻了对额叶的牵拉作用;术野清晰,不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便于进行硬脑膜修复及颅底重建.

  • 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43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立人;郭庆明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的临床特点及经鼻内镜治疗的价值.方法总结1993-1999年在我院行鼻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ESS)治疗的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43例,分析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影响疗效和转归的因素.结果所有病例都在其霉菌团块中找到曲霉菌菌丝或孢子;双径路(经尖牙窝或下鼻道加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4.9周,而单径路(经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10.2周,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抗真菌剂冲洗术腔组的术后愈合期为6.6周,未使用抗真菌剂组的术后愈合期为7.3周,但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霉菌团块标本对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ESS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的有效方法,双径路疗效优于单径路;是否使用抗真菌剂冲洗术腔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刚;陈坚;王仲伟;郭孝龙;李龄

    目的提高对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9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采用枕下正中入路、枕下远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 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和脑神经保护率,枕下远外侧入路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有效手术入路之一.

  • 听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章翔;费舟;付洛安;张剑宁;顾建文;王占祥;杨利孙;陈义军;贺晓生;宋少军;郭衍;吴景文;屈延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小脑脑桥角区听神经鞘瘤(AN)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经CT或MRI证实、位于小脑脑桥角区的425例AN,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术后评估治疗效果,分别比较术前、术后的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结果 肿瘤全切率88.71%(377例);次全切除率8.24%(35例);部分切除率3.09%(13例);术后死亡率1.41%(6例).对382例平均随访4.3年,其中293例恢复良好,64例恢复较好,25例恢复较差,后者中有12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小脑脑桥角区听神经鞘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p16蛋白在喉癌前期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昌竹;李惠萍;宋伟;于博

    目的通过喉粘膜上皮中p16表达的实验,讨论p16蛋白在喉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S-P法检测106例喉癌前期病变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并设30例喉正常上皮和32例喉鳞癌作对照.结果 p16蛋白在喉正常粘膜上皮中阳性率为86.67%;喉癌前期病变中为75.47%,喉鳞癌中为3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喉癌前期病变随病变程度加重p16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单纯增生组(83.33%)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55.5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p16基因表达的缺失与喉癌的发生有关;p16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喉癌前期病变向恶性肿瘤转化危险性的一个参考指标.

  • 经岩骨入路面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作者:黄军;袁贤瑞;奚健;丁锡平;姜维喜

    目的为经岩骨入路保护面神经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对10具(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模拟经岩骨入路的手术操作,观测管段面神经的解剖及其与重要结构的关系.结果管段面神经分3段:迷路段长(3.2±0.9)mm,上下方向管径(1.1±0.2)mm;鼓室段长(11.7±1.5)mm,水平方向管径(1.4±0.1)mm,两段成角71.0°±11.7°;垂直段长(13.9±1.8)mm,前后方向管径(1.6±0.2)mm,与水平段成角106.6°±7.7°.管段面神经的解剖标志:①锥隆起是上膝部的标志,锥隆起与茎乳孔连线为垂直段的标志线;②面神经裂孔是膝状神经节的标志;③垂直段距离海伦嵴(15.0±1.3)mm.结论熟悉管段面神经的解剖特点和标志,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面神经.

  •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安洲;周永;李杰恩;谭颂华;黄东红

    目的分析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主动和被动开放功能.方法以正-负压平衡试验法,检测34耳外伤性鼓膜穿孔和57耳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后的咽鼓管功能.结果外伤性鼓膜穿孔耳的咽鼓管开放压分布在175~400kPa间,正压平衡试验时,经3次吞咽全部受检耳外耳道压力都降至所加压力的一半以下;负压平衡试验时,全部受检耳外耳道压力都有部分恢复.在57耳分泌性中耳炎耳中,咽鼓管开放压超过400kPa的11耳;正压平衡试验时,23耳不能恢复到压负荷的一半水平;负压平衡试验时,45耳经3次以上吞咽,外耳道鼓室压基本无变化.结论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以负压平衡试验障碍为主,表现为主动开放功能不良.

  • 豚鼠内耳前庭上皮发育过程IGF-1及ERK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锦玲;胡金玮;姜鸿彦

    目的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 IGF-1R)在豚鼠前庭上皮发育过程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及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1 and 2)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IGF-1和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发育期豚鼠前庭器中的表达情况及分布特点;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1及ERK2的活性变化.结果 IGF-1及其受体可在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表达,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ERK1及ERK2的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且ERK2的活性高于ERK1.结论 豚鼠正常发育过程内耳前庭上皮中有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为内源性的IGF-1,可能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其功能.壶腹嵴感觉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ERK1及ERK2的活性变化与细胞增殖相同步.

  • 液氮冷冻疗法在中耳癌和上颌窦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克文

    病例报告: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36~60岁.中耳癌2例,上颌窦癌5例.2例中耳癌均因左耳流血性分泌物,伴顽固性持续性头痛及1例出现患侧面瘫入院,病程3~6个月不等.CT检查:2例均见左侧中耳骨质破坏范围约1.6~2.0cm,听骨正常结构消失,中耳前上缘破坏与颅内相通,乳突呈致密硬化型.病理检查均为中度分化鳞状上皮癌.5例上颌窦癌中,3例左侧,2例右侧.均因鼻腔一侧进行性阻塞,血涕、头痛持续性加重,眼球外突,复视等症状入院.CT检查:4例原发上颌窦癌侵犯筛窦、鼻腔,1例原发上颌窦癌破坏眶下壁侵入眶内.病理检查未分化癌2例,大圆细胞癌1例,鳞状上皮癌2例.用1只干燥热水瓶装满液氮,1个漏斗,备术中使用.手术方法:2例中耳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行患耳侧Y形切口,翻起外耳道软骨部后切除颞骨的乳突部和部分鳞部以及切除颞骨岩部外侧部和肿瘤组织.2例在术中均发现鼓室天盖完全被破坏吸收.肿瘤侵犯硬脑膜直径达2~4cm不等,表面粗糙,用高频电刀彻底切除肿瘤,保留硬脑膜.冲洗术腔后,用液氮10~15ml灌注术腔内,反复冷冻3次,每次冷冻2~3min.5例上颌窦癌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2例行上颌骨全切加筛窦切除,2例行上颌骨部分切除加筛窦切除,1例行上颌骨切除加眶内容物剜除术.肿瘤切除后冲洗术腔,均用液氮灌注冷冻,反复冷冻3次,冷冻前用棉垫保护好皮肤,咽部及后鼻孔用凡士林纱条及干纱布一层层填塞防止液氮渗漏冻伤皮肤及咽部粘膜组织.7例患者术后3~5周均进行放疗,2例中耳癌术后60Co照射总量为55Gy,5例上颌窦癌术后60Co照射总量为55~65Gy.2例中耳癌术后6个月,进行了化疗,使用顺铂30mg、环磷酰胺0.6g、阿霉素50mg静脉滴注,每月1次,总疗程为4个月.2例中耳癌,1例术后已随访6年,1例随访2年,均健在.5例上颌窦癌,随访5年2例,1~3年3例.1例大圆细胞癌,术后1年半肿瘤复发死亡;1例未分化癌,术后5年复发,在重复放疗过程中死于急性肝炎;其余3例患者生活正常,能进行轻体力劳动.

  • 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5例误诊分析

    作者:赵鲁予;侯宪保;王学芳

    我科自1995年6月~1998年8月利用王永光(1997)研制的咽鼓管导管在间接鼻咽镜下治疗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时,检查出5例鼻咽癌病人,均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一般占鼻咽癌的12%~20%).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 Nd:YAG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作者:刘志辉;时意华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发病率高,约占全身血管瘤的50%以上,以海绵状血管瘤居多.我科从1995年起应用Nd:YAG激光治疗本病36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 咽喉异感症有关问题探讨

    作者:张伯垣

    从1999年3月~2000年3月,笔者对所碰到的"咽喉异感症"患者,进行了详询病史、认真地体检、X线食管钡餐透视及茎突正位断层摄影、血常规检查等几项观察,现将结果予以介绍.

  • 微波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附2300例总结)

    作者:张莉;李玲香;彭诗东

    微波的热效应可使组织内升温,达到凝固、止血、消炎、止痛的目的,藉此原理我们将微波用于治疗多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范围广泛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作者:郭梦和;李永贺;黄以乐

    鼻咽纤维血管瘤一般仅侵犯鼻咽部及鼻腔,特别巨大者可侵犯到前颅窝、鼻窦以及翼腭窝、眶内等,但较少见.我们曾治疗2例范围广泛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现介绍如下.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突发喉痉挛窒息救治体会

    作者:于海清

    1988~1999年我科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685例,其中发生喉痉挛窒息13例,抢救成功12例,死亡1例.为总结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 气管切开98例临床体会

    作者:高自强;唐培俊;陈福虎;张颖绯;朱才新;陈辉;张仪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我科自1988~1998年间行气管切开98例,现总结如下.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作者:李彬;伍淑文;刘维荣

    自1999年2月~2000年8月,本科对3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在鼻内镜下,利用微波热凝原理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乳突肌骨膜瓣在耳显微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燕;严月华;吕彦彬

    耳后乳突肌骨膜瓣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组织,可用于多种耳显微手术的修复和重建.包括乳突腔肌骨膜瓣填塞、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后裸露面神经的保护以及乳突切除术后外耳道后骨壁的营养等.本文收集了自1991年1月~1995年10月耳显微手术63例的资料,报告如下.

  • 细胞增殖和凋亡在鼻咽癌放疗中的预后价值

    作者:邹亚超;李国亮;张忠山

    目的研究增殖和凋亡在放射治疗鼻咽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放疗未控和根据临床病理与之配对的42例放疗治愈鼻咽癌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应用胶质银、原位细胞凋亡试剂盒及有丝分裂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放疗治愈组与未控组之间AgNOR(NOR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计数、凋亡细胞数、凋亡细胞数与分裂细胞数之比值(A/M)有显著差异.结论 AgNOR颗粒计数、凋亡细胞数以及A/M可作为预测放射治疗鼻咽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 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形术130例

    作者:刘锋;周水淼;彭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0例深在和高位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采用同侧弧形切口,粘骨膜下局限性切除偏曲部位.结果该法术野清晰,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结论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鼻中隔偏曲对鼻窦引流影响的深入研究,鼻中隔手术的适应证在扩大,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

    作者:卢连军;黄维国;邱建华;王锦玲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生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的病例资料.结果 6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病率为4.46%.术前8例(1.23%)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其中5例为胆脂瘤型,耳流脓史平均20.5年;术中12例(1.85%)为乳突根治术中损伤面神经所致,其中6例为胆脂瘤型中耳炎,6例为骨疡型中耳炎,损伤部位8例在面神经水平段,4例在锥曲段;术后9例(1.38%)为面神经水肿或炎症反应所致.结论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病程较长、面神经解剖标志不清、医师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面神经麻痹发生的因素.

  • 纤维喉镜气管插管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的应用——附29例分析

    作者:叶辉;关中;陈艳峰;彭书崚

    目的为解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气管插管困难,探讨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有效的气管内插管方法.方法选择OSAS患者35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结果麻醉咽喉镜气管插管9例,有5例失败.纤维喉镜引导气管内插管29例,其中28例(97%)成功,1例失败.本文描述了插管方法.结论在UPPP中应用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成功率很高的插管方法,可以解决OSAS患者全麻手术时气管插管困难,还可以适用于放疗后面部和颈部纤维化、张口困难、颈部不能后仰、颈椎不稳定、声门显露困难的患者.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应用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解军;谢民强;黄郁林;许庚;李源

    目的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范围、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997年1月~2000年7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704例中26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象异常15例、血压升高5例、两者兼而有之2例、消化道出血2例、结核病灶扩散2例.结论术前详询病史、完善检查、严格适应证、规范用药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 经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

    作者:孙树岩;于平;罗晶;于博;宋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疗法.方法经鼻内镜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4例中有3例术后视力增进;其中1例术后2个月由术前的光感增进至1.0.结论一旦确诊为视神经管骨折应尽早手术,经鼻内镜手术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 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附30例报告)

    作者:鲍学礼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诊断注意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30例患者均作鼻窦CT扫描并接受上颌窦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扩大中鼻道引流,8例同时行筛窦开放术,9例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部分病例术后配合抗真菌药物冲洗上颌窦.结果术后病理报告均见真菌菌丝.随访6个月至10年,无复发.结论鼻窦引流不畅是引起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原因,诊断中应注意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上颌窦恶性肿瘤区别,CT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 Hunt综合征(附24例报告)

    作者:毛明荣

    目的探讨Hunt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24例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中面瘫22例,治疗后17例完全恢复,5例伴有前庭症状者恢复较慢,且为不完全恢复.结论 Hunt综合征确诊后宜早期扩张血管、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治疗.

    关键词: 带状疱疹
  • 改良面中部翻掀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

    作者:蒋远慧;段炼;李刚;刘兆华

    目的提高鼻腔鼻窦肿瘤的治疗效果,消除该类手术瘢痕对面部美观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性面中部翻掀术.结果对面部美观无影响,手术操作术野大.结论该手术可以提高鼻腔鼻窦肿瘤的根治率,不影响面部美观.

  • 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2例

    作者:吕春雷;吴皓;李兆基;马超武;张素勤;朱明;孙广滨;周水淼

    目的探讨原发于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了2例原发于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并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描述.结果 2例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分别用迷路径路、颅中窝径路进行肿瘤彻底切除,其中1例行术中面神经改道吻合,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内听道内面神经鞘膜瘤在诊断上MRI检查是必要的.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以迷路径路、颅中窝径路或枕下径路为主.

  • 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相关结构和手术定位

    作者:陈合新;钟世镇;许庚

    目的简述了经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定位方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作综述性报道.结果经中颅窝径路内听道手术径路的定位方法,国外较为传统的有5种,国内有2种新的定位方法.结论在精细复杂的内听道手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定位内听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食管特殊金属异物2例报告

    作者:孙斌;汪立;王建刚

    食管异物尤其是某些尖锐的危险性异物,可致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现报告2例食管特殊金属异物.

  • 颞骨内面神经纤维瘤误诊1例

    作者:刘咏虹;郑明秀

    颞骨内面神经纤维瘤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差异甚大,有些病例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故容易误诊.我科曾诊治1例以耳闷、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并被误诊为卡他性中耳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气管内神经鞘瘤1例

    作者:古庆家;梁传余;秦学玲

    神经鞘瘤发生于气管内极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进行性呼吸困难1年入院.患者于1999年2月始感呼吸困难,伴肺部哮鸣音,外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以支气管解痉药物治疗后无明显缓解.2000年3月9日症状加重.为查明原因来就诊.体格检查:急性病容,Ⅱ度喉阻塞,全身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既往史无特殊.间接喉镜检查见声门下有一新生物,表面欠光滑.因恐出血窒息,故未取活检.喉部CT提示声门下、气管上段软组织块影.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于3月18日在全麻气管切开插管下,将切口向上延长至第一气管环,术中见一包膜完整的新生物,上至声带下缘,下达第三气管环,根蒂位于第一气管环右前方,大小约1cm×2cm×3cm,表面欠光滑,质脆.以圈套器自根蒂部完整摘除,电刀烧灼根部止血,气管内置T型硅胶管.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术后以青霉素抗炎,6 d伤口拆线,愈合好.3个月后取出T形硅胶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双声带活动良好,声门下及气管内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随访至今已1年,未见复发.

  • 岩骨痛风病变累及颞下窝1例

    作者:冯永;张友伟;肖健云;赵素萍;刘季威

    裴某,女,64岁.因右耳闭塞感伴听力逐降下降,于1998年6月18日入院,患者诉自1995年以来,无明显自觉诱因,右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外院诊断为"右耳鼓室积液",并予抗炎及右鼓室抽液,短期缓解.1996年下半年起发现右外耳道狭窄,经CT扫描发现"右颞骨良性肿瘤合并外耳道狭窄",未采取特殊治疗.半年来自觉病情加重而来我院.门诊以"右颞骨肿块累及外耳道"收入院.起病以来,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正常.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记载,家族中无类似病例.体格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尚可,颈部及全身其它部位淋巴结未扪及,心、肺、腹等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右耳廓无畸形,乳突区无红肿、压痛,右颞颌关节区稍隆起,轻压痛.张口正常,颞颌关节区无弹响.右外耳道前上壁皮肤向后下方明显突起并堵塞外耳道,但皮肤完整,色泽正常,轻压痛.外耳道无分泌物,鼓膜不能窥及.左耳、鼻及咽喉等均未异常.实验室检查:CT检查报告示左颞骨岩锥鳞部骨质病变呈膨胀性生长,累及右外耳道及颞颌关节,边界清,其内正常骨纹消失,乳突、中耳内结构未见异常,良性病变可能大.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肝脾B超及心电图等均正常.

  • 貌似听神经瘤的神经纤维瘤病1例

    作者:刘苏辐;尹金淑

    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较为常见,但以双侧听神经瘤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却很少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鼻腔鼻窦血管外皮肉瘤1例报告

    作者:牟忠林;高奉浔;刘兆华;张利军;姬长友;关力谦;李学蕾;陈俐

    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干警,因右侧鼻腔反复出血2月余,于1998年11月27日入院.无鼻腔疼痛、鼻阻塞、头昏、头痛.鼻腔检查见右侧下鼻道有一淡紫红色新生物,约1.5cm×0.8cm,1%麻黄素不能使之收缩,下鼻道内有血迹.左侧鼻腔粘膜红润,通气可.鼻咽部正常.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鼻腔纤维血管瘤",遂于12月9日在全麻下经右上颌窦行同侧鼻腔外侧壁新生物切除术,术中未见骨质破坏,上颌窦内粘膜光滑.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鼻腔血管外皮肉瘤(T1N0M0)".行放疗,照射剂量为36Gy,内照射剂量为24Gy.1999年6月因右侧硬腭持续性疼痛,伴回吸涕血,无发热、头痛、面部麻木,于7月8日再次入院.查体:右下鼻甲肿胀,右鼻底隆起,右鼻腔狭小,对应的硬腭部压痛,粘膜完整.CT示右鼻腔上颌窦新生物,侵蚀右上颌窦内侧壁、前壁.7月21日予中子刀治疗2次,剂量为5Gy,1次/周.于8月3日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面中部翻掀扩大上颌骨切除术.术后1个月硬腭切口处新生物生长,活检报告证实为肿瘤复发,继续予中子刀治疗及外照射,表阿霉素化疗.7个月后因感染和全身衰竭死亡.光镜显示:肿瘤内瘤细胞弥漫排列,不作巢状,瘤细胞大多呈梭形、卵圆形或多角形,胞核大,染色深,异型性显著.胞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多集中在核膜下,核仁不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肿瘤内血管丰富,有薄壁血管分支,瘤细胞多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瘤细胞胞浆常呈嗜酸性.瘤组织中有出血坏死及一定数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诊断为血管外皮肉瘤.组织化学检测:Gomori网织纤维染色示网织纤维丰富.SP法免疫组化检测:Vimtin(++),CK(-),S-100(+),Des(-),CD34(+),SMA(-).

  • 扁桃体滴虫等混合感染1例

    作者:张憨来;谭石林

    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因发现右侧扁桃体上白色分泌物伴咽微痛和异物感1个月,于2000年9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感右侧咽微痛,照镜子发现右侧扁桃体上有白色分泌物,经青霉素治疗20d无效.检查: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右侧扁桃体Ⅱ°大,慢性充血,表面无瘢痕;扁桃体上隐窝内可见白色干酪样分泌物,腭舌弓和腭咽弓慢性充血.在表麻下将右侧扁桃体上隐窝内之白色干酪样分泌物用无菌镊子全部取出,送病理科作涂片检查,结果报告:滴虫(+)、霉菌()、球杆菌().后诊断为滴虫性扁桃体炎.确诊后经抗滴虫、抗真菌、抗感染和口腔清洁疗法,采用甲硝唑口服,0.4g/次,3次/d,连服10d;制霉菌素口服,100万U/次,3次/d,连服10d;每日用0.2%甲硝唑液嗽口3次等治疗.2周后来我院复查:患者咽微痛等自觉症状消失.检查:右侧扁桃体上隐窝无白色干酪样分泌物,右扁桃体Ⅰ°大,慢性充血消退,腭舌弓和腭咽弓充血消退.

  • 侵入颅底的颈动脉体瘤切除1例报告

    作者:黄健男;利伟军;朱文敏

    患者,女,21岁,未婚.因声嘶呛咳1年,左上颈肿块6个月,于1999年11月8日入院.外院肿块活检,报告为颈动脉体瘤.入院后检查,一般情况好,左上颈可扪及搏动性肿块,但上界摸不清,左侧口咽、鼻咽壁隆起内移,表面光滑,左上睑下垂,瞳孔变小,悬雍垂右偏,咽反射迟钝.左侧声带位于旁正中位,伸舌偏左,左侧耸肩无力,入院诊断:左侧颈动脉体瘤,后组脑神经及交感干损伤.DSA检查显示肿瘤供血丰富,主要由颈外动脉系统供血,椎动脉亦有分支参与.颈动脉分叉部增宽,全部被包绕在肿瘤内,向上已进入颅内.CT检查:增强后显示肿瘤供血丰富,且有血窦形成,包绕颈动脉及椎动脉,但冠状扫描颈动脉骨管内尚未见肿瘤.CT诊断:左侧颈动脉体瘤侵及颅内.TCD检查:左颈总动脉断流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流速大致正常.但大脑中动脉频谱稍园钝,前动脉频谱紊乱有毛刺,疑有湍流.意见:脑侧枝循环尚可,但需锻炼.CDF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肿瘤包绕颈动脉、颈内静脉、颈内动脉稍变窄.1999年11月10日采用小儿肋骨牵开器行颈动脉体外压迫训练,每天4次,每次15min,以后逐渐至每次30min,训练34d后TCD检查:阻断左颈总动脉后左侧脑侧枝循环功能已建立良好.DSA检查,脑血管交叉试验显示大脑中、前动脉及脑底动脉环代偿功能建立良好,肿瘤的主要血供来自颌外动脉及枕动脉.行术前栓塞处理.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