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skull Base Surgery 중국이비인후저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520
  • 国内刊号: 43-124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71
  • 曾用名: 中国耳鼻咽颅底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田勇泉 肖健云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微波配合鸦胆子油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临床体会

    作者:曾旭东;何源萍

    自1996年以来,笔者运用微波配合鸦胆子油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23例并跟踪2年以上,取得了颇为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乳头状瘤 治疗
  •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诊治19例报告

    作者:樊韵平;陈舒琳;陈默;王静清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是一种以耳内胀满感、呼吸或吞咽时听到耳内有异样的吹气样声音、自听增强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咽鼓管经常处于完全开放状态所造成.PE并非罕见,但经常发生误诊误治.作者对1999~2004年诊治随访的19例病人进行总结,复习文献并报道如下.

    关键词: 咽鼓管 异常 诊治
  • 鼻内镜在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孙慧如;徐强;吴玉瑛;娄卫华

    我科从1999年7月~2004年7月共收治7例非喉源性疾病行气管切开术后不能拔管者,经鼻内镜检查发现于气管造口上方因肉芽增生致气管狭窄,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肉芽组织后顺利拔管,报道如下.

  • KTp激光治疗声带良性病变

    作者:董翠芬;史保院;张建华

    2000年3月~2003年3月,我科对85例声带良性病变在电视监视纤维喉镜下KTp激光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下行爆裂性眶内侧壁骨折整复术42例报告

    作者:王越茹

    以往对爆裂性眶内侧壁骨折的治疗均采用内眦皮肤切口,愈合后遗留瘢痕,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我院1999年7月~2003年9月开展鼻内镜下爆裂性眼眶内侧壁骨折整复术,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自制硅胶通气管在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曹文栋;安新山;张志梅;张玲染;单鑫;王勇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 如若引起鼻腔通气不良和影响鼻窦引流而导致各种症状时,常需手术治疗.自2002年6月以来,我科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218例,术后将自制鼻腔硅胶通气管和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放置于鼻腔,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甲状舌管囊肿(瘘管)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作者:覃扬达;梁建平;朱习平;司勇锋;尹曼莉;袁弘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是常见疾病,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术后复发.选择我院1991~2002年86例甲状舌管囊肿和31例甲状舌管瘘管术后复发的共23例病人进行总结,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以钩突、筛泡为标志的额窦手术

    作者:李国锦;杨建华;杨永绥

    鼻内镜下额窦手术因操作空间小,观察受限,毗邻复杂、解剖变异等因素,使鼻内镜下判断额窦开口和开放成为困难,我们试图通过鼻内镜下相邻解剖的观察,探讨鼻内镜额窦手术中较恒定的解剖标志.

  • 重症急性会厌炎的诊治及抢救体会

    作者:唐海红;张速勤;贾沛靓;李兆基

    急性会厌炎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有的可突发上呼吸道阻塞而危及生命,早期常因重视不够而导致严重后果.现报道3例重症急性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

    关键词: 会厌疾病 治疗 体会
  • 鼻内镜术后中鼻道黏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睿莉;孙树岩;安立峰;董震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中鼻道黏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34例,FESS术后1个月和3个月取其前筛区黏膜标本;以鼻中隔偏曲病人30例(既往无鼻窦炎病史)作为对照,于鼻中隔矫正术中取其钩突黏膜标本;均行光镜观察,IL-2、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糖精试验.结果①光镜观察:FESS术后1个月前筛区黏膜上皮有26例(76%)为鳞-柱交界上皮,8例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术后3个月前筛区黏膜34例基本恢复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②糖精试验:FESS术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FESS术后1个月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TR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FESS术后3个月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FESS术后1个月IL-2、TNF-α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FESS术后3个月IL-2、TNF-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鼻内镜术后中鼻道黏膜的恢复包括炎性反应和组织重塑.②术后及时应用糖皮质类固醇对预防复发非常重要.③术后随访应大于3个月或更长.

  •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垂瘢痕疙瘩

    作者:张莉;杨持

    目的总结通过局部注射长效激素曲安奈德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经验.方法 6号注射针头抽吸曲安奈德沿耳垂瘢痕疙瘩的边缘组织进针,每一点注射药物0.1~0.2 ml,每15 d注射1次,共注射6~7次,时间3~4个月,若瘢痕已软化松解,即可停止注射治疗,若不理想再追加注射1~2次.结果 19例病人注射3~4次后瘢痕疙瘩开始变软,并逐渐松解,当注射6~7次后瘢痕组织基本松解,但大于2 cm以上的瘢痕疙瘩不易完全松解.结论治疗耳垂瘢痕疙瘩失败的原因,是手术、激光、微波等方法在耳垂部留有新的创面,带来了新的感染机会,给新创口带来了各种抗原,而大于2 cm的瘢痕疙瘩不能完全松解,必须先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瘤体再行注射.本法避免了新的变态反应的发生,并且通过曲安奈德在局部高效的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逐渐松解了原已形成的瘢痕.

  • 鼻内镜下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附19例报告)

    作者:沈志森;姜智南;赵侃;王波定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止.方法唇龈沟切口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蝶窦径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19例,16例微腺瘤施行全切,3例大腺瘤行囊内次全切除并用无水酒精烧灼,全部病人用唇筋膜和鼻中隔骨片重建鞍底.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3例.7例术前视力损害者6例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所有病例症状改善,术后除1例视力一过性减退和2例嗅觉一过性减退外,其余病例均无脑脊液漏和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16例肿瘤无复发,3例次全切除者肿瘤生长缓慢.结论鼻内镜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是切除垂体腺瘤的较理想径路,术中囊内烧灼可有效地防止或减缓术后肿瘤复发,术后唇筋膜和鼻中隔骨片重建鞍底可防止相应并发症.

  • 以颅底病变为主的鼻咽癌的诊断

    作者:赵素萍;章华

    目的提高对以颅底病变为主的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2004年收治的19例以颅底病变为主的鼻咽癌病例.结果 19例病例中,仅6例病人考虑为鼻咽癌,另13例误诊为脊索瘤和蝶窦恶性肿瘤,误诊率达68.4%.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这类病人的认识,以免引起误诊.

  • 215例喉癌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邰旭辉;徐振明;孙兴和;张萍;郭鉴

    目的分析影响喉癌术后病人生存时间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本院1992~1997年215例喉癌切除术后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选择26项可能对喉癌切除术后病人生存时间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包括11项临床病理因素及15项临床症状,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时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廓清、吸烟、体重下降(P<0.05)及T分期、N分期、病理分化、呼吸困难、颈部包块、声嘶(P<0.01)对喉癌术后生存时间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廓清、吸烟、T分期、N分期、病理分化等临床病理因素及呼吸困难、体重下降、颈部包块、声嘶等症状是与喉癌术后生存时间相关的临床因素,临床上联合应用可以力求使喉癌切除术后病人生存时间的判断更准确.

  • 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吴昆旻;李泽卿;王秋萍;周玫;王天友;程向荣

    目的探讨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 EM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年来收治的3例鼻腔、2例鼻咽、1例鼻窦EMP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6例病人中3例鼻腔EMP病人单纯手术治疗,2例鼻咽部EMP病人行单纯放疗,1例鼻窦EMP病人手术后放疗.随访2~11年,其中1例鼻咽部病人放疗后6年死于肺部感染,1例鼻窦EMP病人于放疗1年后失访,其余4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EMP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依据临床和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放疗和手术是治疗EMP主要方法.

  • 老年外耳道胆脂瘤(附34例报告)

    作者:伍启刚;戴熙善;付彦乔;余滋中

    目的探讨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外耳道胆脂瘤自发性者27例,外耳道狭窄所致者7例.以慢性耳钝痛及耳漏为主要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骨性外耳道侵蚀扩大,其中5例侵犯中耳乳突,面神经垂直段骨管破坏2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及外耳道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老年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多为自发性,须与外耳道恶性肿瘤、坏死性外耳道炎等相鉴别,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

  • 鼻腔结构不良综合征及其对策

    作者:况光仪;谭业农;易惠民;黎君翔

    目的提出鼻腔结构不良的基本概念.探讨鼻腔结构不良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通过对2000~2002年55例鼻腔结构不良的病例分析,介绍各种鼻腔结构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55例鼻腔结构不良中,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骨性肥大或内移3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骨下垂、下鼻甲内移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前庭狭窄6例,筛骨垂直板及筛泡过度气化5例,均经鼻窦内镜行鼻腔成形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1年,疗效满意.结论鼻腔结构不良应引起临床的充分重视.只有通过鼻内镜行鼻腔成形手术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报告

    作者:张朝晖;李志海;蔡志毅;肖学丰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包括术前病情评估,术后随访.结果随访2~7年,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术前鼻内镜、CT、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行传统鼻侧切开.

  • 120例颅底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吴跃煌;祁永发;唐平章;徐震刚;郭京

    目的探讨颅底头颈肿瘤手术的适应证、手术入路、多学科合作、修复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处理侵及颅底肿瘤120例的经验.结果良性肿瘤25例手术后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各种类型恶性肿瘤95例,随诊3年以上者生存率64.6%,无瘤生存46.2%.恶性肿瘤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2.1%(2/9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6%(26/120).结论术前对颅底病变和手术适应证充分评估,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采取恰当的手术入路,同时相关学科间密切配合,可望进一步提高颅底肿瘤的治疗效果.

  •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作者:陈立华;陈凌;A.Samii;M.Samii;凌锋

    目的总结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72.7%),次全切除3例.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2例(18.2%),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处理岩斜区脑膜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该入路明显扩大对中颅窝和上斜坡的显露,是切除主体位于后颅窝,同时累及中颅窝的岩斜区肿瘤的良好途径,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和疗效.

  • 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官明;陈锐;刘亮;陈礼刚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总结1995年~2004年以来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23例,其中海绵窦原发肿瘤7例;毗邻侵及海绵窦的肿瘤16例,后者包括侵袭性垂体腺瘤7例,脑膜瘤6例,神经纤维瘤3例.回顾其术前CT及MRI特征、手术方法.结果 23例海绵窦区肿瘤经显微手术治疗,全切8例,部分切除15例,效果良好,无死亡.结论海绵窦区手术是神经外科的难题,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显微手术技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治疗

    作者:胡建道;廖建春;金国荣;吴海如;乐惠飞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在鼻内镜下对较大儿童及成人腺样体肥大经鼻行腺样体切除术48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0.5~2年,病人症状消失.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病变切除更加彻底,手术疗效明显,并发症少.

  • 颈段气管袖状切除的临床应用

    作者:邓毅;初亭;唐辉;吴元庆;陈荣荣;马俭

    目的探讨有关颈段气管病变行气管袖状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介绍1995年1月~2000年12月5例涉及颈部气管病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5例中2例气管原发肿瘤;2例甲状腺肿瘤侵犯气管;1例颈部挤压伤气管闭锁.分别采用了颈段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手术.结果 5例病例术后未发生气道狭窄和通气困难.结论颈段气管肿瘤或外源性肿瘤侵犯气管、外伤性气管闭锁,行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手术是重建和恢复气道好的方法.

  • 新城疫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管国芳;金春顺;金宁一;米志强;李霄;连海;孙丽丽;文连姬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机制及其体内抑瘤作用.方法采用基因组电泳法观察NDV感染对Hep-2肿瘤细胞基因组的影响.运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NDV感染对Hep-2肿瘤细胞内p53及Bcl-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DV感染后其新城疫病毒HN基因在Hep-2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另外,构建C57/BL小鼠荷H22模型,瘤内注射NDV,观察其对实体肿瘤的抑制作用,探讨NDV在动物模型体内所介导的抑瘤作用.结果 NDV可致Hep-2肿瘤细胞的基因组断裂,电泳呈梯状条带.NDV感染能够上调p53的表达,且不影响Bcl-2蛋白的含量.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NDV感染Hep-2肿瘤细胞后可在其表面表达大量新城疫病毒HN蛋白.动物实验结果说明,NDV可抑制实体肿瘤生长.结论 NDV可诱导Hep-2肿瘤细胞凋亡,且不受Bcl-2的影响;能够有效抑制体内实体肿瘤的生长.

  • 大鼠前庭神经内侧核神经元的放电特性及分类

    作者:汪绪武;孔维佳

    目的探讨大鼠中耳腔冷热水刺激对前庭神经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通过向中耳腔灌注冰水(4℃)、热水(44℃)及温水(37℃),以细胞外记录的方式记录前庭神经内侧核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改变.结果冷热水刺激可引起该前庭神经元的不同变化,其中热水刺激兴奋、冷水刺激抑制的神经元类型多(A型),刺激停止后神经元放电很快恢复.结论冷热水刺激可引起前庭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改变,不同神经元的反应各不相同.

  • 热休克蛋白90β(HSP90β)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作者:刘涛;赵菊梅;梁传余;田聆;魏于全

    目的克隆人热休克蛋白90β(HSP90β)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HSP90β,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情况,为下一步研究鼻咽癌中HSP90β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鼻咽癌总RNA,并经RT-PCR获得hHSP90βcDNA.用纯化的hHSP90βcDNA与PGEM Easy T Vector连接,构建中间载体PGEM-hHSP90β.将PGEM-hHSP90β及pcDNA3.1(+)质粒经AflII和Xbal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体外连接酶切片段,构建hHSP90β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HSP90β.经酶切和测序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COS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P90β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hHSP90β与pcDNA3.1(+)体外重组成功,命名为pcDNA3.1(+)/hHSP90β.该表达质粒在体外转染COS细胞后可表达HSP90β分子.结论采用体外重组技术,成功地将人HSP90β插到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pcDNA3.1(+)/hHSP90β表达质粒能在体外表达HSP90β分子.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RF1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作者:章华;赵素萍;蒋卫红;谢志海

    目的通过检测EB病毒编码的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BARF1基因与鼻咽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BARF1基因在鼻咽癌、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及慢性鼻咽炎病人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BARF1基因在鼻咽癌、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及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4.4%和80%,三者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BARF1基因的相对表达强度中位数为11.87,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为0.07,慢性鼻咽炎组织为0.02.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与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及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RF1基因在各种组织中存在着普遍的表达,而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着较高的表达强度,提示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细胞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改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神经导管修复猫动眼神经缺损

    作者:陈伟明;袁贤瑞;刘峰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临床使用的神经导管,该导管能修复颅内段动眼神经缺损且方便局部用药,促进神经再生.方法家猫22只随机分成3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导管组(A组,10只)、改良PLGA导管组(B组,10只),对照组(C组,2只);右侧动眼神经制成4 mm缺损,A、B两组分别用PLGA导管、改良PLGA导管修复,同时局部给予生理盐水模拟给药,并记录修复神经所需时间;C组不修复.术后定期观察瞳孔对光和眼球运动,术后14周观察再生动眼神经的大体情况,并用光镜、电镜观察,测量神经纤维的数目、直径.结果术后14周时,A、B两组分别有6,7只猫动眼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且神经连续性恢复,光镜及电镜证实神经再生成功,轴突图像分析显示两组平均轴突直径及轴突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神经功能及连续性无恢复.结论改良PLGA导管和PLGA导管均能有效修复猫颅内段动眼神经缺损;改良PLGA导管操作更简单,制作材料更容易获得,更接近临床应用,方便局部应用药物促进神经再生.

  • 耳廓神经纤维瘤1例

    作者:陈伟军

    1 临床资料病人,女,35岁,因左耳廓无痛性肿块5年,增大2个月,于2003年5月10日入院.病人于5年前因戴耳环的需要,在耳轮上极打孔,3个月后左耳轮出现直径约0.5 cm大小肿块,皮肤稍有红肿,瘙痒.曾在诊所多次口服抗生素,无明显好转.2个月前因肿块明显增大,入院要求手术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可,左耳轮上极见2.5 cm×1.5 cm灰白色肿块.质地偏软,无压痛,表面皮肤挤压颜色无变化,穿刺无液体,耳道通畅,鼓膜标志正常.电测听、声阻抗检查正常.入院后在局麻下进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与耳廊软骨膜部分粘连,分离后完整切除肿块,无包膜,质韧,切开肿块为实性,灰白色.病理检查:左耳廓神经纤维瘤.随访1年,无复发.

  • 突聋为首发症状的颅内病变2例报告

    作者:郑鹏凌;梁象逢;郑亿庆;丁忠祥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53岁,因左耳突发性听力下降3 d入院.3 d前在工作中突然自觉左耳听力明显下降,伴有闷胀感及持续性耳鸣,近2 d耳闷减轻,但听力及耳鸣无明显改变.发病以来无耳痛、耳漏、面瘫、眩晕、头痛、无畏寒发热.咽反应灵敏,悬雍垂无偏移.纯音电测听示左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声阻抗不能引出左耳同侧声反射.ABR检查:左耳反应阈80分贝,右耳50分贝,考虑蜗后病变;CT检查:左耳内听道较右侧稍扩大,余无异常.诊断为左突发性耳聋,经激素、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无明显好转.1周后行内听道MRI检查,回报左侧小脑角区类圆形阴影.考虑听神经瘤(图1).经迷路进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为左听神经瘤.

  • 口-鼻-蝶经路垂体瘤手术1例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徐兆水;刘贤买;杨长青

    1 临床资料病人,女,33岁.因闭经6年,头痛头昏4年,右眼视物不清1年余,于1993年7月1日入院.病人1986年初生育第1胎后即闭经.闭经后伴有肥胖、多汗、腋毛及阴毛脱落,乳汁分泌终年不止.1989年7月起头痛、头重、头昏,进行性加重.1992年3月起,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至同年9月右眼偏盲.1993年3月左眼视力亦开始下降,体重明显增加,有胸闷、乏力、嗜睡,活动时气短、易汗.检查:体重65 kg,较肥胖,说话及活动时有气促,腋毛及阴毛均脱落,视力左:0.8,右:眼前30 cm指数.右眼视野明显缩小,颞侧偏盲,瞳孔直径约4.5 mm,对光反应迟钝,视神经乳头轻度水肿;左眼底未见异常,双侧眼压正常.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造影:蝶鞍前后径明显扩大,鞍上及鞍池可见2 cm×2.8 cm密度增高的不规则环形肿块,肿块中央密度低,后床突及鞍底骨质吸收.提示"垂体腺瘤囊变".血浆黄体生成素(LH)7.2 IU/L,促卵泡激素(FSH)2.6 IU/L,催乳素(PRL)183.9 ug/L,雌二醇(E2)25.7 mmol/L.

  • 鼻结石误诊1例

    作者:李春华;黄忠华;白宪策;黎黎

    病人,女,24岁,因反复右鼻涕中带血伴鼻塞、头胀痛6个月,于2004年11月16日就诊.6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右鼻涕中带血,伴右鼻堵塞、流黄白色黏性涕、前额间断性胀痛、鼻臭等.曾在外院诊断为慢性鼻炎、鼻甲肥大;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等,予抗炎治疗,症状部分缓解,但仍反复发作.后怀疑为鼻腔肿瘤,活检提示"黏膜慢性炎症伴固有膜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查体:右鼻腔黏膜充血,有黄白色黏性分泌物及血痂附于前鼻孔,下鼻甲稍大,1%麻黄碱收缩后见下鼻甲中段及鼻中隔黏膜糜烂,清理鼻腔发现下鼻道中段质硬,占位性病变,有血迹,轻微活动,触之易出血;鼻窦无压痛,眼球活动可.X平片检查示右鼻腔内圆形密度增高影,CT检查示右下鼻道2 cm×2.5 cm高密度新生物,中隔软骨受压吸收.病人于11月19日局麻下经前鼻孔,以鼻骨咬钳部分咬碎新生物,并分次取出.新生物呈2 cm×2.5 cm不规则椭圆形,深褐色,核坚硬,周围机化组织包裹,病理检查示炎性钙化物伴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周复查,鼻腔黏膜光滑,术前症状完全消失.追问病史,病人幼年时有可疑异物吸入史及偶有涕中带血史.

  • 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吕胜青;杨辉;陈立华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呈缓慢浸润性生长.以往因其位置深在且对颅底重要神经结构广泛侵犯,颅底脊索瘤的治疗一直是颅底外科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肿瘤病理学和颅底外科学的发展,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及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分型和手术入路等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