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微循环学杂志

微循环学

微循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 미순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740
  • 国内刊号: 42-1321/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38-201
  • 曾用名: 微循环学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循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李艳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上调蛋白磷酸酯酶2A水平可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

    作者:申复进;郑红云;廖淑梅;许学先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在宫颈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培养Hela宫颈癌细胞,通过药物或质粒转染干预PP2A水平.药物实验中将Hela细胞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DMSO处理,n=6),DES组(10nM PP2A激动剂DES处理,n=6)和OA组(10nM PP2A抑制剂OA处理,n=6);质粒转染实验中将Hela细胞分为DsRed-vector组(n=6),DsRed-PP2Ac组(n=6)和DsRed-siPP2Ac组(n=6),按分组要求转染相应质粒.采用划痕实验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药物0h、24h、48h;转染0h、48h) Hela细胞迁移情况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药物或基因上调PP2A可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而药物或基因下调PP2A水平则明显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结论:PP2A在宫颈癌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可为宫颈癌的发展提供新的分子机制,亦可为宫颈癌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 连接蛋白43在远端缺血预处理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血脊髓屏障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张燕;张双霜;胡霁;袁芬;刘娇;戴军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Cx43)在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对血-脊髓屏障(BSCB)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按照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远端缺血预处理组(I/R+R组).分别于恢复灌注后48h行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及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TUNEL凋亡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脊髓组织Cx4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Cx4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脊髓结构损伤严重,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明显增加,Cx43 mRNA及Cx43、TNF-α、IL-1β和MMP-2/9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R+R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增高(P<0.05),脊髓损伤较轻,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凋亡神经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明显降低,Cx43 mRNA及Cx43、TNF-α、IL-1β和MMP-2/9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RIPC可以保护SCIRI时BSCB的完整性,减轻脊髓损伤,改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其保护机制可能与RIPC抑制Cx43的表达,从而下调TNF-α、IL-1β及MMP-2/9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抑制蛋白激酶D1表达水平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杨佳伟;胡沛;谢进;唐冰

    目的:探讨下调蛋白激酶D1(PKD1)对高糖环境下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5组:Control组(正常培养的H9c2细胞)、HG组(H9c2细胞高糖条件培养24h)、si-NC组(H9c2细胞转染siRNA control后高糖条件培养24h)、si-PKD1组(H9c2细胞转染PKD1 siRNA后高糖条件培养24h)和si-PKD1+ SB203580组[-H9c2细胞转染PKD1 siRNA 12h后加入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再高糖条件培养24h],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K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i-PKD1+SB203580组除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促凋亡蛋白Bc1-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细胞中p38MAPK及其磷酸化p-p38MAPK水平.结果:HG组细胞PKD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与HG组比较,si-PKD1组细胞中PKD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细胞中p-p38MAPK水平降低(P<0.01).与si-PKD1组比较,si-PKD1+ SB203580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进一步降低,细胞中Bax蛋白水平下降,p-p38MAPK、p-p38MAPK/p38MAPK水平降低(P<0.01).结论:高糖诱导心肌细胞PKD1表达,下调PKD1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减少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 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血瘀症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及水通道蛋白1、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向庆伟

    目的:研究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血瘀症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及水通道蛋白1 (AQP1)、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53只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血瘀症模型.48只成模大鼠再分为:糖尿病血瘀症组(B组)、甲钴胺治疗组(C组)、当归四逆汤低剂量治疗组(D组)和当归四逆汤高剂量治疗组(E组),每组12只.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含水量;背根神经节AQP1和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造模大鼠体重明显下降,血糖、血脂、血流变指标水平明显异常(P<0.01);B组大鼠坐骨神经含水量显著高于A组(P<0.01),C组与A组接近(P>0.05),E组与C组相当(P>0.05),好于D组(P<0.05);各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信号通路因子mRNA表达比较,B组AQP1高于A组,RhoA、ROCKⅡ低于A组(P<0.05),C组AQP1、RhoA、ROCKⅡ表达水平接近A组(P>0.05),E组接近C组(P>0.05),D组AQP1表达高于E组,RhoA、ROCKⅡ表达量低于E组(P<0.05),各组ROCKⅠ mRNA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大鼠信号通路因子蛋白表达,B组AQP1、RhoA、ROCKⅡ较A组显著下调(P<0.01),C组AQP1、RhoA、ROCKⅡ表达接近A组(P>0.05),E组接近C组(P>0.05),D组表达低于E组(P<0.05),各组ROCKⅠ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且高剂量组效果更好,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AQP1及RhoA/ROCK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有关.

  • 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董娟;陈永玲;邹惠安;陈耀光;梅冰

    目的:分析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数量(PLT)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依据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43例)和未出血组(49例),分析各组初诊时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异常状态和水平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T、FIB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凝血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诊时PL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LT越低越易发生出血.出血组患者FIB水平显著低于未出血组(P<0.05),两组其它四项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PLT临界值为39.50×109/L时诊断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敏感度为0.633,特异度为0.814.FIB判断患者出血的价值较差.结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LT、FIB水平与出血事件有关.

  • 冠心病患者ADMA、eNOS和NO水平变化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沈云峰;张洪波;郭浩浩;刘波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206例心脏病住院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冠脉狭窄≤50%,n=84)和冠心病组(冠脉狭窄>50%,n=122);再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n=44)、双支病变组(n=43)和多支病变组(n=35).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血清ADMA、eNOS、NO水平,同时按照ACC/AHA指南对各组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各指标组间差异及ADMA、eNOS、NO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的ADMA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时依次升高;eNOS和NO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于病变冠脉增加时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6,P<0.05);eNOS及NO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435,-0.356,均P<0.05).结论:ADMA、eNOS和NO水平检测对冠心病辅助诊断和防治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老年肺炎抗菌药物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钱晓娟;周新明;鲁文育;胡风涛;袁雯婷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指导老年肺炎抗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5-05-2016-03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91例,人院时PCT>0.50ng/ml,CRP>6.00ng/ml,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7),两组患者均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依据患者体征、临床表现等变化,调整或停止抗生素的应用;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血清PCT和CRP的水平并结合临床表现调整或停止抗生素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CT、CRP、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沉(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CT、CRP、WBC和E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肺炎患者PCT、CRP、WBC与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短均呈显著正相关(r=0.684、0.720、0.430,P<0.01).结论:血清PCT、CRP检测指导老年肺炎抗菌治疗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冯锴;姜树朋;汪明;李艳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化转移酶COMT rs4680基因多态性.方法:针对COMT rs4680位点设计内外两对引物,建立两对交叉引物一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检测体系,经过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别基因型,后将该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比较,验证其准确性,并通过该方法检测28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性酒精中毒组)和348例健康对照人群(健康对照组)COMT基因型,分析COMT rs468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酒精中毒的关系.结果:COMT rs4680有GG型、AG型、AA型三种基因型,且PCR-CTPP方法可以准确检测COMT rs4680基因多态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酒精中毒组AA型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G、A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CTPP可成功鉴别COMT rs4680三种基因型,AA型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王兵;白梅;杜丽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呼衰)患者临床疗效、微循环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伴呼衰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与大剂量治疗组,各30例.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大剂量组5 000IU/次,3次/天;中剂量组5 000IU/次,2次/天;小剂量组5000IU/次,1次/天,连续7天.平行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包括管襻畸形率、白微栓数量、微血管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包括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和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变化以及各组出血发生率.结果: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小剂量组(P<0.05),中、大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治疗前、治疗后的甲襞微循环管襻畸形率、白微栓数量、微血管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白微栓数量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减少,微血管血流速度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加快(均P<0.01),但管襻畸形率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血黏度各指标及肺功能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FEV1、FEVl/FVC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各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随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剂量由小到大逐渐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1、-0.693、-0.446,P<0.05或P<0.01);FEV1、FEVl/FVC值随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1、0.633,均P<0.01).三组均未见明显颅内出血;大剂量组出血发生率36.67%(11/30),中剂量组13.33%(4/30),小剂量组10.00%(3/30),大剂量组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P<0.05),中小剂量与小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中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可提高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合并呼衰患者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提高肺功能,且出血风险较小.

  • 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赵鑫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6-2017-06本院接诊的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颈动脉斑块形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半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 vs 72.92%,P<0.05);两组胸闷、心悸、气短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 vs 12.50%,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9.09% vs 26.09%,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mTOR信号通路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晓红;刘明明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典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激酶相关激酶家族,主要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自噬.生理和病理状态下,mTOR信号通路在蛋白质翻译、合成、细胞代谢和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mTOR与特定的接头蛋白形成复合体mTORCI和mTORC2.近年研究表明,mTOR和mTOR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肌梗死)、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密切相关.因此,ATP竞争性mTOR激酶抑制剂、PI3K/mTOR双重抑制剂和mTORC1/mTORC2选择性抑制剂及mTOR和mTOR信号通路靶向抑制剂在上述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珂菲

    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前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虽能缓解疾病的症状、减缓疾病的进展,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研究表明能量代谢调节剂曲美他嗪(TMZ)能够使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

  • 几种常见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郭晓鹃

    对心肌缺血患者冠脉大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关注已成为临床常规,然而不少患者无大血管病变,或在大血管病变解除后,仍存在缺血症状和体征,对冠脉微循环的研究或将成为治疗该类患者的突破口.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存在发病率高、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识别困难等问题,本文旨在综述心脏X综合征、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女性冠心病及冠脉无复流现象等常见CMVD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鉴别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 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曹杰;张培;刘晨辰

    目的:系统评价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搜集从建库至2018-1-31所有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文献报道.应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6篇随机对照试验满足纳入标准,共计受试者508人.以总治疗有效率为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其合并效应值RR=1.28 (95%CI [1.17,1.39],P<0.01).与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组相比,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均数差MD=-3.82(95%CI[-5.21,-2.43]),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评分变化均数差MD=-4.39(95%CI[-6.97,-1.81]),Baroho1量表(B1)改变均数差MD=7.35(95%CI[4.56,10.15]),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阿加曲班及依达拉奉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患者短期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

  • 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张波;颜廷爽;李锋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8)、万方数据库(1999-2018)、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1994-2018)、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1995-2018)、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HLAP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要求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4篇RCT,共有93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HLAP的临床有效率[Z=5.51,OR =3.11,95%CI(2.08,4.65),P<0.01]显著高于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时间[Z=6.69,MD=-3.46,95%CI(-4.48,-2.45),P<0.01],血淀粉酶转阴时间[总效应Z=5.31,MD=-3.45,95%CI(-4.73,-2.18),P<0.01],住院时间[Z=2.68,MD=-4.99,95%CI(-8.65,-1.34),P=0.007]较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显著缩短,但甘油三酯(TG)降低水平[Z=1.36,MD=-3.25,95%CI(-7.94,-3.27),P=0.17]与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HLAP的疗效确切,且明显优于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

微循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