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3T MRI基础与临床第七讲脑部成像(三)
34脑部:瘤形成--介绍为了评价脑瘤形成的过程,同许多其它领域如解剖学和病理学一样,在采用3T时我们将面对的是:将提高的SNR用于提高空间分辨率还是用于降低扫描时间的两难抉择.临床上所采用的扫描方案常常是这两种极端条件的折中方案.对患有或怀疑患有脑部肿瘤性疾病的患者而言,不经意的运动常常会给扫描质量造成问题.请此类患者保持静止是指,对于平面内分辨率在0.5×0.5 mm2以下切片厚度为5毫米的扫描,在5分钟的扫描过程中患者的动作幅度不能超过半毫米,这根本不切实际.一种合理的折中方法就是采用3~5毫米的切片厚度,平面内分辨率大于0.5×0.5 mm2,因为3TFSE T2加权成像很稳定,这样就可以在1~2分钟内完成扫描.除了进行如内耳道检查或垂体检查等特殊检查之外,采用3T系统进行的5分钟T2加权扫描时提高空间分辨率不会再为我们增加任何重要的临床信息,因为被检查的疾病进程本身相对于像素分辨率而言通常偏大.
-
整肠生防治儿童白血病化疗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常见的肿瘤性疾病,治疗首选全身化疗,但全身化疗过程中,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导致身体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尤其胃肠道黏膜损害较为常见,易造成菌群失调致腹泻发生可能,部分病人因此被迫中断治疗而影响疗效.我科于2009年1~12月在58例次ALL患儿化疗期间应用整肠生口服防治化疗继发腹泻发生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
聚焦超声在非肿瘤性疾病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20世纪90年代末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靶向适形无创消融治疗肿瘤带来希望[1],并已成功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无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超声治疗在生物医学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以HIFU为代表的超声治疗成为全球科技重要的前沿问题和新千年声学的热点问题[2-3].
-
脑瘤误诊为脑囊虫病9例分析
脑瘤和脑囊虫病均为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有诸多共同症状,有的类型CT、MRI检查和病理阶段与脑囊虫病有酷似的影像显示;脑瘤的血清和脑脊液囊虫病免疫学IHA、ELISA和CAg检查有假阳性出现,脑肿瘤性疾病中胶质瘤和转移瘤与脑囊虫病易相互误诊。脑囊虫病误诊为脑瘤已见报道[1,2],脑瘤误诊为脑囊虫病报道甚少[3]。现将我院1984~1998年间9例脑瘤患者误诊为脑囊虫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9例误诊为脑囊虫病的脑瘤(胶质瘤和转移瘤)患者均为1984~1998年在我院接受抗囊虫病原治疗的患者。9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0~57岁。工人4例、干部3例、教师1例、农民1例。分别来自长春、吉林和白城市。病程10 d~6个月。均否认吃过“痘猪肉”和排过绦虫节片史。1.1 临床表现 癫痫5例,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3例,记忆力减退8例,眼前闪光、飞蝇症各1例,复视2例。肢体活动受限、走路不稳6例。一过性失语3例。定向力障碍2例。流涎1例,体表均未触及结节。
-
DNA疫苗非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DNA疫苗(DNA vaccine)又称为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将编码特异性抗原的基因构建在表达性质粒中,经某种方法导入体内后,利用宿主细胞表达系统合成相应的病原体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DNA疫苗自1990年发现以来,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诱导广泛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继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在人和动物的各种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及肿瘤性疾病等领域发挥作用.
-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内淋巴管肌瘤病一例
淋巴管肌瘤病( lymphangiomyoma ,LAM)是一种少见的,由淋巴管及其周围增生的淋巴管及细胞所组成的进行性肿瘤性疾病。 LAM常发生于肺,肺外LAM可见于肠系膜、子宫、阔韧带、网膜及纵隔、腹膜后等部位沿淋巴管分布的淋巴结。累及多部位或广泛发生者,则称为淋巴管肌瘤。原发于肺外的LAM十分罕见,我们报道1例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偶然发现的、原发于盆腔淋巴结内的肺外LAM,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
-
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免疫表型及电镜研究
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为肿瘤性疾病[1].我们选取骨的LCH病例,以期进一步了解骨LCH的免疫表型及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及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骨LCH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
重视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学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实质性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组异质性的肺部非肿瘤性疾病,在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和纤维化[1,2].
-
重视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理诊断
在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中肿瘤性疾病占有重要位置,因而受到了病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有关肿瘤病理诊断的知识不断更新,肿瘤病理辅助诊断手段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
-
我国呼吸系统病理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我国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及基础学科的迅速发展,我国在该领域的临床病理学和基础病理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肺癌驱动基因检测及分子病理学研究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且在某些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了国内病理学高水平的《中华病理学杂志》,10年来发表的各类呼吸系统病理学论文数量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展现出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现状及水平,以下就国内肺部肿瘤和肺非肿瘤性疾病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展望。
-
光动力作用与微循环损伤效应(二)
自Dougherty等[1-3]首次报道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恶性肿瘤以来,因其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和作用强度的可控性在临床上受到普遍的重视.通过对治疗区瘤体的观察,发现光动力作用所致的微血管损坏效应甚为明显[4-6],这种现象启发人们将PDT用于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PDT基础研究的不断进展,对光动力作用的微血管效应认识进一步深入,PDT的适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肿瘤性疾病,而广泛应用于多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如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治疗中,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同时对于PD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增生性瘢痕等其他增生性疾病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就光动力-微循环效应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新型光敏剂罗他泊芬的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末问世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2](如肺癌、皮肤癌、食管癌、膀胱癌、头颈部癌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鲜红斑痣[3,4]、年龄相关的黄斑病变[5]、银屑病[6]、类风湿性关节炎[7]、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8])的治疗,应用前景十分可喜.
-
针吸细胞学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针吸细胞学的诊断足以病理组织学为基础,通过"微观"肿瘤细胞的变化特点来确定其性质的一种诊断手段,其原则与组织学诊断相似,适应于多样性的标本来源及病变种类,其诊断主要通过观察单个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团内细胞的排列和生长方式,既能对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疾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又能对肿瘤的良、恶性及其组织学类型做出判断.
-
胆管错构瘤的CT和MRI表现
1 资料与方法搜集7例胆管错构瘤病人(男4例,女3例,年龄16~70岁,平均51岁)的CT和MR检查资料.其中,3例病人进行了CT、MRI和 MRCP检查,4例进行了MRI和 MRCP检查.这些患者中,3例病人无症状,因US体检发现肝脏多发低回声病灶就诊.4例因腹部疼痛行US检查,US提示胆总管扩张,要求CT或MR检查.影像检查拟诊本病后,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5例病人拒绝肝穿,接受了2~6年的临床随访,肝脏病灶的大小和分布无明显改变,临床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已排除感染与肿瘤性疾病.
-
国内前列腺癌的MRI和fMRI研究评价
前列腺癌是欧美老年男性常见的肿瘤性疾病,是致死率第二位的肿瘤.在中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都有明显的增加,已日益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前列腺癌的检出、分期、治疗后随访和评价疗效等方面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去甲基化在治疗相关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七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治疗相关白血病(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 TRL)为原发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中给予细胞毒化疗和(或)放疗后并发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治疗相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t-AML)]、治疗相关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t-MDS)]和治疗相关MDS和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t-MDS/MPN)][1],其中以t-AML、t-MDS多见。TRL约占全部白血病的10%~20%[2-3]。近年来,由于强烈化疗和放疗的应用,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放化疗后的白血病也随之增多。现报道我科收治的7例TRL。
-
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肥大细胞增生症(mastocytosis,MT)是由于异常的肥大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于一个或多个系统器官(如皮肤、骨髓、肝、脾、淋巴结和胃肠道等)而引发的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少见的肿瘤性疾病[1-7].2008年WHO将其分为皮肤型MT(cutaneous mastocytosis,CM)和系统型MT(systemic mastocytosis, SM)两大类[1,6,8].CM多见于儿童,SM多见于成人[2-5].由于MT诊断有赖于病灶组织免疫病理学检查,而与成人相比,儿童入侵性检查执行的比较少,因此儿童MT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累及脏器、病变严重性及预后等研究均落后于成人MT[9].现对我科诊断的儿童皮肤型和系统型MT各1例进行报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眼眶病眼肿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和眼眶部位发生的各种炎症性、血管性、结构性、外伤性及肿瘤性疾病;病变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与全身和眶周各系统器官关系密切,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后果非常严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外观及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
腹腔镜外科在非肿瘤性胃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已经步入到腹部外科疾病的每一个领域.从单纯的胆囊切除,到复杂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都可以看到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胃肠道肿瘤性疾病更是近来腹腔镜应用的热点,从早期肿瘤发展到进展期肿瘤的腹腔镜根治性手术,越来越多的研究单位正跨进腹腔镜外科这一领域.但纵观腹腔镜涉及的所有腹部外科疾病,能显示微创效果的仍然是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其他腹部外科疾病多数在探索和争议中.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回顾性总结腹腔镜在非肿瘤性胃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利弊,探讨腹腔镜外科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
腺腔内坏死碎片在大肠黏膜活检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腺腔内坏死碎片(intraglandular necrotic debris,IND)在大肠黏膜活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纤维结肠镜取活检的大肠黏膜标本113例(327块组织)和手术标本29例,观察IND与非肿瘤性疾病、腺瘤和腺癌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非肿瘤性疾病组中IND的出现率为4%、腺瘤组为11%、腺癌组为51%.IND的数量在非肿瘤及腺瘤组中少于5个,在腺癌组中大多数在5个以上.结论:IND与大肠肿瘤性病变有关,特别是与腺癌有关,IND在大肠黏膜活检早期癌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