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36
  • 国内刊号: 32-179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56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唐金海 曾庆琪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宫颈癌术后放疗联合奈达铂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汤锐明;刘殷红;王馨;宋慧胜;潘辉林;冯正富

    目的 比较在早期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奈达铂单周1次与3周1次方案的毒副反应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单周组和3周组各30例.化疗方案选用奈达铂单药,按需予30 mg/m2(单周组)或75 mg/m2(3周组)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放疗选用三维适形放疗±腔内后装放疗.盆腔放疗剂量为Dt 50 Gy/5 w,阴道切除长度不足2 cm者补充阴道腔内放疗25~ 30 Gy/4~5次,阴道残端见癌肿者补充阴道腔内放疗30~36 Gy/5~6次,淋巴结残留者局部加量至Dt 60 Gy.分析评定两组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6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具有高危因素.奈达铂单周组和3周组在血液学毒性、肝肾毒性、胃肠道毒性、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及神经毒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至2015年1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奈达铂单周1次与3周1次方案的毒副作用和近期疗效比较无差异.3周方案可减少门诊放化疗患者输液次数、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可作为早期宫颈癌术后的同步化疗方式之一.

  • WAVE3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肝转移的关系研究

    作者:牛瑞龙;王家宏;李小刚

    目的 探讨WAVE3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 3年6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按是否有肝转移分为非肝转移组(48例)和肝转移组(48例).对照组:48例为上述病例中数字法抽取的癌旁>5 cm的正常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WAVE3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肝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①WAVE3在结直肠癌不伴肝转移及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WAVE3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结直肠癌不伴肝转移的表达(P<0.05);②E-eadherin在结直肠癌不伴肝转移及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患者的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表达阳性率低于结直肠癌不伴肝转移的表达(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WAVE3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相关性(r=-0.199,P>0.05);④WAVE3的表达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 WAVE3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预后相关,联合检测WAVE3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

  • 乳晕弧形切口和乳房放射状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唐巍;龙梅;文桂琼

    目的 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和乳房放射状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乳晕弧形切口组,以及乳房放射状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结果 乳晕弧形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小于乳房放射状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PSQI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晕弧形切口组的术后PSQI和SDS评分低于乳房放射状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疗效确切,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 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力波;陈新岐;蔡永昌;邓镇威

    目的 对比分析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63例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腔镜组和开放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腔镜组与开放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低钙血症、胸壁积液等方面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腔镜治疗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安全有效,对于有美容要求的患者可进行腔镜治疗.

  • 干扰PRMT5表达肝癌细胞稳转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作者:季云;李小琴;赵婷玲;孙庆梅;严凌花;李莉

    目的 探讨干扰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表达肝癌细胞稳转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方法 针对PRMT5设计出该基因的有效短发夹RNA(shRNA)片段,选择合适慢病毒载体,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出PRMT5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重组载体,并通过PCR以及测序检测构建序列的正确性.将重组病毒载体在病毒包装细胞中大量生产后,用病毒原液感染PRMT5表达量相对较高的SMMC-7721、BEL-7402细胞,2d后,用低杀死浓度的嘌呤霉素进行筛选,得到克隆样生长的细胞,扩大培养后分别提取蛋白和RNA,Western印迹和qPCR检测PRMT5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出由人源性PRMT5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重组载体pLKO.1-sh-PRMT5,PCR及测序均证明构建序列的正确.Western印迹法和qPCR检测,pLKO.1-sh-PRMT5干扰组的PRMT5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低于pLKO.1-sh-GFP组(P<0.05),pLKO.1-sh-PRMT5载体具有良好的干扰效果.结论 运用慢病毒感染并筛选出稳转细胞株,在干扰效率及经济角度均优越于瞬时转染,为今后研究PRMT5在肝癌细胞中作用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工具.

  • 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吉勇;谢金昆;叶圳;梅丹;张静喆;顾宏刚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普外科组织病理学确诊初治晚期胃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序贯法分为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卡培他滨联合组)和卡培他滨单用组(卡培他滨组),4个疗程后比较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率及生活质量改善差异.结果 卡培他滨联合组疗效方面与卡培他滨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组不良反应率较高,与卡培他滨联合组比较,在减轻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卡培他滨联合组优于卡培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能显著增加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全腔镜与右胸三切口术治疗高龄食管癌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宏波;郝安林;王建正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行全腔镜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安阳肿瘤医院行全腔镜手术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126例(全腔镜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经右胸三切口手术的11 8例高龄(71~81岁)食管癌患者(右胸三切口组)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乳糜胸,吻合口瘘,无功能胃,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全腔镜组与右胸三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全腔镜组少于右胸三切口组(P <0.05);全腔镜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切口感染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右胸三切口组(P<0.05);但吻合口瘘、乳糜胸、无功能胃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行全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 刮吸解剖法和传统电刀法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居冠军;施民新;薛群;毛清华;陆海敏

    目的 比较刮吸解剖法和传统电刀法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行刮吸解剖法手术,为刮吸解剖组,其中乳腺癌14例、肺癌16例、食管癌18例;50例行传统电刀法手术,为传统电刀组,其中乳腺癌16例、肺癌17例、食管癌17例.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进行比较.结果 刮吸解剖组:乳腺癌术中出血量为(33.21 ±9.32)ml,手术时间为(65.71-±6.75)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14±2.32)个;肺癌术中出血量为(296.25±67.71) ml,手术时间为(104.38±13.02)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63 ±3.30)个;食管癌术中出血量为(271.67±48.40) ml,手术时间为(166.39±15.40)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78 ±2.02)个.传统电刀组:乳腺癌术中出血量为(51.25±10.72)ml,手术时间为(73.44±9.61) min,淋巴结清扫数日为(9.25±2.24)个;肺癌术中出血量为(397.65±72.40) ml,手术时问为(115.59±14.12)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7.06±2.86)个;食管癌术中出血量为(336.47 ±71.40)ml,手术时间为(191.76±15.1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06 ±2.01)个.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刮吸解剖组优于传统电刀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刮吸解剖法用于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安全,可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质量.

  •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的影响

    作者:孙孟青;韦达;许勤;王梅香;孟爱凤;符卜乐;邾萍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并已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健康信念模式(HBM),对照组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采用评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自我效能的各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后,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理论.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进疾病康复.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传杰;倪煜炜;胡歆;赵虎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包括精原细胞瘤(SGCT)与非精原细胞瘤(NSGCT),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从流行病学来看,婴幼儿常患胚胎瘤及畸胎瘤,青壮年常见各种类型肿瘤,老年人多发精原细胞瘤.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危险因素缺乏科学系统的总结,不利于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及预测病情转归.近年来,肿瘤标志物的筛查、组织病理分析及细胞学检测等研究发现了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肿瘤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该文就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预后危险因素的概况及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 长链非编码RNA对胃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许潇月;于韶荣;沈波;冯继锋

    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肺癌和胃癌依次排名前两位.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s)颇受关注,被视为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因子.长链非编码RNA在胃癌组织、细胞或胃液中表达异常,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肿瘤的增殖、进展和预后.早期诊断及预防复发和转移是成功治疗胃癌的关键.提倡“精准医疗”,深入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输尿管间嵴严重肥厚一例

    作者:王辉;李希文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排尿困难1月余,加重8小时”,于2016年7月24日人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尿困难,伴双下肢水肿,无血尿、尿痛,于当地医院查泌尿系彩超示:双肾内液性暗区,考虑肾囊肿可能,右肾集合系统分离,诊断为“右肾积水、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予留置Foley导尿管1个月,复诊拔除尿管后患者无法自行排尿,下腹胀痛明显,急诊以“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收入无锡亿仁肿瘤医院.体检:双侧肾区未见包块,膀胱区膨隆.直肠指检前列腺3.5 cm ×4.5 cm,质韧,中央沟消失,前列腺底不可及,两侧沟未及.

  • 结肠腺癌鼻腔转移一例

    作者:朴美慈;全雄男;崔春莲

    1 病历资料患者,男,58岁,鼻塞及鼻出血,偶有头痛2个月,近1周嗅觉及左侧视力略下降,于2016年7月8日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患者曾于201 1年在韩国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行辅助化疗6周期.耳鼻咽喉科检查:左侧鼻腔内见易碎的新生物填充,触之易出血,鼻窦CT示左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堵塞鼻前庭(图1).

  • 初治Ⅳ期乳腺癌原发肿瘤手术研究现状

    作者:雷蕾;王娴;王晓稼

    虽然晚期初治乳腺癌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但是合理的综合治疗已使部分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作者综合大宗回顾性研究和ASCO会议三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结论,认为在保证全程有序、有效、可持续的系统性全身治疗前提下,年龄<55岁、激素受体阳性、肿瘤负荷轻、局部症状或体征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原发肿瘤手术.对于该类患者是选择先接受原发肿瘤手术还是全身治疗仍然存在争议,而通过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一定可以使患者的预后得到进一步改善.

  • 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超;刘兆芸;马清华;魏巍;卓培英;霍志军;贺科文;于志勇

    目的 探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F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学特征.应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进展相关凶素.结果 低ER水平(HR 5.59,95% CI:2.42~ 12.95,P <0.001)、低PR水半(HR0.19,95% CI:0.04 ~0.90,P <0.05)和高Ki-67增殖指数(HR 5.84,95%CI:1.91~17.85,P<0.05)的患者复发率更高.ER +/PR+患者与ER +/PR-患者在肿瘤体积(P <0.001)、病理分期(P<0.001)、Ki-67水平(≥20%)(P<0.001)、Her-2阳性表达(P<0.05)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 +/PR-乳腺肿瘤比ElR +/PR+乳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 混合现实技术在乳腺肿瘤精准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孙涛;邓飞;李建;唐金海

    目的 初步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例女性患者例行体检,超声检查发现右侧乳腺有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断,行多排CT胸部平扫、乳腺3.0TMR平扫+增强检查,获得CT和MRI DICOM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立体三维模型重构,而后运用混合现实技术显示.结果 基于CT、MRI影像学原始数据的高清混合现实显示技术能清晰显示乳腺解剖结构,标记肿瘤,明确诊断,使医患沟通简单、明了,手术路径清晰,在尽可能保全正常组织的同时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缩短.结论 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的医学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与医学有机融合,为临床诊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地改变,降低了对经验与想象力的依赖,为医生每一刀提供了三维精准数字化的科学依据,在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影响

    作者:王鑫;厉红元

    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晚期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能有效地消灭病灶癌细胞,临床降期,增加保乳手术率,是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同时,乳腺癌也是一种激素依赖型恶性肿瘤,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对于指导术后内分泌治疗及曲妥珠单抗治疗有重要意义.乳腺癌的治疗步入“精准化”时代,由于术后的全身内分泌治疗及曲妥珠单抗治疗主要基于上述标志物的状态,所以在新辅助化疗作用残余癌组织中,这些肿瘤标志物是否会发生改变还存在争议,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对于全身治疗方案的影响仍无定论.作者通过复习文献,总结归纳了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Her-2的变化情况.

  • Nampt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作者:周少杰;毕铁强;秦春新;杨小青;矫璐宇;于浩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的表达,及Nampt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化疗增敏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Nampt mRNA表达水平,并用噻唑蓝(MTT)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ampt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对其化疗增敏的作用.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内NamptmRNA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3.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K866干预24h,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但在48 h、72 h后,FK866(3~30 nmol/L)干预MCF-7细胞出现生长的抑制.随FK866的浓度增加,细胞克隆球数逐渐减少,相邻干预浓度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Nampt抑制剂能影响乳腺癌细胞生长,与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化疗增敏作用.

  • 高选择性大导管切除自体腺组织瓣成形术

    作者:邓飞;李建;唐金海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主因“左乳溢液10年,出现肿块1年余”于2016-06-12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间歇性左乳头溢液,为单孔,初为乳白色,后成清水状,量中等,未予处理,定期复查;1年前发现左乳晕下肿块,行乳腺超声检查示:左乳导管内占位可能,多处导管扩张,BI-RADS 3;继续观察随诊,期间肿块无明显变化.入院前门诊乳腺MRI检查示:左乳头后方导管扩张伴强化,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既往体健,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及肿瘤病史.

  • 2017年St.Gallen乳腺癌会议热点

    作者:胡夕春;赵燕南;王碧芸

    第十五届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于2017年3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该次会议围绕早期乳腺癌精准治疗概念下的“加法”和“减法”主题,从乳腺癌的手术、系统治疗、放疗以及病理检查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就会议的热点问题:早期乳腺癌手术边缘评估,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取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辅助卡培他滨及铂类的应用,淋巴结阴性患者辅助化疗疗程的调整,辅助靶向治疗的适用人群,辅助内分泌治疗时长及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使用等进行概述,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新进展.

中国肿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