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和内脂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教国;黄友敏;周永勤;吴家胤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和内脂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HMGB1和内脂素水平,同时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36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前血清HMGB1和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及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HMGB1和内脂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儿HMCB1与内脂素、CK-MB呈正相关(r=0.73,0.79,P<0,05),内脂素与CK-MB亦呈正相关(r=0.82,P<0.05).结论 HMGB1和内脂素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高迁移率蛋白-1的含量变化

    作者:严伟强;黄友敏;严旭;周永勤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含量变化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8 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内脂素和HMGB1 的水平;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内脂素和HMGB1 的变化,及其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血清中内脂素和HMGB1 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t 值分别为10.53 和11.24,P 均<0.01),且内脂素和HMGB1 的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分期有关,其中进行期患者组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组(t 值分别为12.47 和13.62,P 均<0.01);治疗后血清中内脂素和HMGB1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 值分别为12.72 和11.48,P 均< 0.01).内脂素的血清浓度变化与HMGB1 水平及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 评分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58 和0.67,P 均<0.01).结论 内脂素和HMGB1 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内脂素和HMGB1 的检测可作为反映寻常性银屑病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 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内脂素的关系

    作者:魏元元;张绍维;王巍;李鹏飞;张玉敏;罗雨葳;赵文州

    目的研究内脂素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组)、高脂饲料组(H组)、普通饲料糖尿病模型组(N+S组)及高脂饲料糖尿病模型组(H+S组)。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造模成功8周后,两组糖尿病大鼠再分别随机分出一组为V+N+S组和V+H+S组,腹腔注射内脂素重组蛋白。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骨骼肌GLUT4 mRNA表达,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GLUT4和PI3K蛋白表达。结果 N+S组与N组、H+S组与H组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GLUT4和PI3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明显减低( P<0.05)。 V+N+S组与N+S组、V+H+S组与H+S组比较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增加PI3K的蛋白表达影响GLUT4的基因表达,导致其蛋白表达增加,从而降低血糖。

  • 血浆内脂素及脂联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卫东;杨钦娟;万宝红;邢林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IMT增厚组40例和颈动脉IMT非增厚组60例.分析各组受试者的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的水平及其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 结果 颈总动脉IMT增厚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为(40.6±3.9)μg/L,颈动脉IMT非增厚组为(28.9±3.6)μg/L,均高于对照组(19.1±2.8)μg/L(P<0.05),且颈总动脉IMT增厚组高于颈动脉IMT非增厚组(P<0.05);颈动脉IMT增厚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为(610±170)mg/L,颈动脉IMT非增厚组为(930±210)mg/L,均低于对照组(1 590±330)mg/L(P<0.05),且颈总动脉IMT增厚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颈动脉IMT非增厚组(P<0.05).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21,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688,P<0.05). 结论 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相关,可能成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标志物.

  •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龙厚隆;车向明;毕铁强;李海军;刘俊松;李铎伟

    目的 探讨胃癌中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胃癌组织和其中59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ampt、VEGF-A的表达情况,并对68例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Nampt在正常胃黏膜(6±3)及胃癌组织(13±5)中均表达,但胃癌组织表达显著升高(t=7.46,P<0.01);胃癌中Nampt的表达程度与浸润深度(F =4.693,P=0.034)、淋巴结转移(F =4.027,P=0.049)及TNM分期(F=9.979,P=0.002)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中Nampt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Nampt表达升高,患者预后变差,Nampt、VEGF-A共表达升高,则患者预后更差.Nampt与VEGF-A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3,P=0.015).结论 Nampt与VEGF-A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在促进肿瘤发展、转移的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 脂联素和内脂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作者:尚丽新;唐庆玲;王晶;张舫;吴楠;王树鹤;李萍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脂联素和内脂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42例,其中分娩胎儿生长受限(FGR)儿14例(FGR组),分娩巨大儿14例(巨大儿组),分娩出生体重正常新生儿14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组产妇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脂联素和内脂素的水平,并分析新生儿脐血中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与产妇血中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FGR组产妇血中内脂素水平为(41.4±5.5)μ/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7±4.9)μ/L和巨大儿组的(37.3±4.4)μ/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巨大儿组产妇血中脂联索水平为(4.1±1.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1.5)mg/L和FGR组的(6.4±1.3)m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FGR组新生儿脐血中内脂素水平为(58.1±7.6)μ/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6±7.8)μ/L和巨大儿组的(48.5±9.1)μ/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巨大儿组新生儿脐血中脂联素水平为(6.5±1.3)mg/L,低于对照组的(7.7±1.5)mg/L和FGR组的(7.7±1.0)m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脐血中内脂素水平高于产妇血中的水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0,P<0.01);脐血中脂联素水平略高于产妇血中的水平,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301,P>0.05).结论 内脂索水平的升高可能与FGR的发生有关,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可能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

  • 内脂素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霍琰;刘素新;冯静;李红艳;范艳丽;靳颖;李丽

    目的 探讨内脂素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24~ 28周的单胎孕妇58例,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GDM组30例和健康妊娠(NGT)组28例;同期在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妇女14例作为高危对照组,糖耐量正常的健康未孕育龄妇女27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妇女空腹血糖(FPG)、餐后1h及2h血糖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妇女空腹胰岛素(FIN)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各组妇女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 (1)GDM组、高危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妇女的FPG水平[分别为(5.5±0.7)、(5.1±0.6)、(5.2±0.4)mmol/L]明显高于NGT组[(4.5±0.3)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GDM组妇女FIN水平[(14±6)mU/L]、HOMA-IR(4.0±2.0)、餐后1 h[(10.9±1.8) mmol/L]及2 h[(8.6±1.8) mmol/L]血糖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分别为(12±4) mU/L、2.0±1.0、(7.4±1.3)及(6.2±0.9)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GDM组妇女TC、TG、HDL及LDL水平分别为(5.5±0.9)、(2.8±0.8)、(1.8±0.4)及(3.3±0.8)mmol/L,NGT组妇女分别为(5.9±0.8)、(2.5±0.7)、(1.9±0.4)及(3.4±0.6) mmol/L,两组妇女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GDM组及NGT组妇女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为(43±10)、(45±12) μg/L]显著高于高危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9±9)、(36±7) μ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对照组妇女血清内脂素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妇女血清内脂素水平虽略低于NG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NGT组妇女内脂素水平与FPG、HOMA-IR和TC呈负相关(r=-0.38、-0.44、-0.47,P<0.05).GDM组妇女内脂素水平与FPG、HOMA-IR和TC均无相关性(r=-0.16、-0.01、0.33,P>0.05).而正常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FPG和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r=-0.48、-0.42,P<0.05).结论 内脂素可能是参与GDM妇女糖及脂肪代谢的重要脂肪因子,并与GDM发病和胰岛素抵抗相关.

  • 血清内脂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龙凤;胡金甫;袁运水

    目的 研究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5例PCOS患者及同期67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PCOS肥胖组(n=32,BMI≥25 kg/m2)、PCOS非肥胖组(n=33,BMI<25 kg/m2)、对照肥胖组(n=34,BMI≥25 kg/m2)及对照非肥胖组(n=33,BMI<25 kg/m2).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检测各受试者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内脂素等水平,同时计算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上述检测指标差异并分析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各组受试者年龄、身高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PCOS非肥胖组WHR、FINS、HOMA-IR及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非肥胖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肥胖组FINS、HQMA-IR及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肥胖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MI及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比较,PCOS肥胖组较PCOS非肥胖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肥胖组较对照非肥胖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与BMI呈正相关关系(r=0.434,P<0.05),而与WHR、FBS、FINS及HOMA-IR无相关性(r=0.126,0.114,0.172,0.133;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且与BMI呈正相关关系,故可作为辅助检测PCOS的实验室指标.

  • 脂肪细胞因子在早期自然流产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张小亚;王玉霞;杨海婷

    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脂素、白细胞介素(ILs)等脂肪细胞因子可影响胚胎种植、子宫内环境和母胎免疫平衡等进而引起早期自然流产,其中,脂联素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瘦素可通过中枢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途径,调控受精卵在母体内的生长和发育;TNF-α可通过调节滋养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胚胎发育;内脂素的促炎症反应作用有利于妊娠维持;IL间平衡失调导致母胎免疫异常。就脂联素、瘦素、TNF-α、内脂素、IL在早期自然流产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内脂素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

    作者:张艳红

    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estational metabolic syndrome,GMS)是妊娠期发生的体质量、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基础血压升高等多重代谢异常聚集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GMS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妊娠期糖尿病(GDM)、子痫前期、胎儿官内生长受限等,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目前对于G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诊断标准及危险因素,对于其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及防治策略,缺乏进一步研究.内脂素是一种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表达和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在糖脂代谢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可参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过程,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关系密切.近研究表明,内脂素与GMS的发病关系密切.

  • 内脂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妍;张慧英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内脂素是脂肪因子家族新成员,近年研究发现,内脂素在PCOS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升高,尤其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的患者中升高更为明显;内脂素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浆和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增加,肥胖和IR能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子宫内膜癌是PCOS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内脂素与PCOS中的IR、肥胖及远期并发症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内脂素可能是治疗PCOS的新靶点,为研究IR、PCOS提供新的思路。

  • 母血、脐血内脂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小满;孙礼强;林新生

    目的:探讨母体外周血和脐血中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妊娠妇女分为足月分娩小于胎龄儿组(SAG组)、适于胎龄儿组(AGA组)、大于胎龄儿组(LGA组),各组产妇择期剖官产术当日清晨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记录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母体外周血内脂素浓度呈增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0.04,P<0.05);3组脐血内脂素浓度呈增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69,P<0.05);母体外周血和脐血内脂素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8和0.609,均P<0.05).结论:内脂素作为新的脂肪因子,参与了胎儿官内生长发育,可作为预测胎儿体质量的指标.

  • 内脂素与子痫前期

    作者:吴晶晶

    内脂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主要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结构复杂,存在基因多态性,具有调节糖脂代谢作用.内脂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熟、参与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子痫前期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病理妊娠,严重危害母要生命,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终发病并出现临床表现的根本原因.推测内脂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内脂素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 内脂素/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与妊娠

    作者:罗雪梅

    内脂素/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visfatin/PBEF)作为新发现的脂肪因子,主要在内脏脂肪和大网膜中表达.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功能.妊娠期妇女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能量代谢发生特征性改变.新观点认为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是妊娠妇女体内代谢功能紊乱所致.近年对visfatin/PBEF的结构和功能、其与代谢综合征、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儿生长受限关系的研究提示,visfatin/PBEEF可能参与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就近年关于visfatin/JPBEF和妊娠合并症的相天研究综述.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吴晶晶;颜建英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检和住院分娩的96例子痫前期妊娠妇女,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61例);另选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妇女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妊娠妇女血清内脂素与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临床相关指标,包括妊娠妇女入院时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和血糖水平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子痫前期组妊娠妇女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均P<0.05).②子痫前期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子痫前期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TG、SBP、DBP及HOMA-IR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进展相关;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患者内脂素表达升高有关,可能参与高内脂素促发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 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网膜素和TNF-α水平的变化

    作者:熊海亮;田凤石;雒瑢;赵紫琴;郑喜兰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网膜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初次诊断为T2DM的患者106例,分为T2DM组54例和T2DM合并高血压组(DM+H组)52例.所有受试者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血脂、尿酸,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与胰岛素激发试验,同时取血测定空腹与服糖120 min 血糖、胰岛素、内脂素、网膜素和TNF-α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与T2DM组相比,DM+H组空腹及服糖120 min血清内脂素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网膜素水平明显降低(P < 0.05).(2)内脂素和TNF-α均与收缩压、腰围、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呈正相关,而网膜素与舒张压、腰围、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呈负相关.(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水平是空腹与高糖刺激下内脂素的影响因素,而收缩压则主要影响空腹内脂素水平;空腹网膜素主要受HOMA-IR 和舒张压影响,而腰围、HOMA-IR、血尿酸是高糖刺激下血清网膜素的影响因素;空腹与120 min TNF-α 的影响因素分别为BMI和空腹胰岛素.结论 初发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网膜素和TNF-α水平明显改变,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病理过程.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的影响

    作者:邓震亭;刘芳;柴士伟;孟林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T2DM)病患者内脂素(visfatin)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服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应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外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16周.记录2组的血压、血糖、血脂、血清内脂素和ghrelin等指标.结果:治疗16周后,2组的血压、血糖、三酰甘油(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ghrelin水平升高,内脂素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血清内脂素水平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HOMA-IR呈正相关;而ghrelin水平与BMI、FPG、TG和HOMA-IR呈负相关.结论:罗格列酮具有升高血清ghrelin和降低内脂素的作用.

  •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肥胖成年女性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英佳;马骏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肥胖成年女性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肥胖成年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有氧运动组,每组30例.3个有氧运动组分别以大、中、小运动强度进行12周的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30 min),于试验前后检测4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试验前各组的BMI、HOMA-IR和血清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12周后,3个有氧运动组的BMI、HOMA-IR和血清内脂素较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下降明显,与大、小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BMI、HOMA-IR和血清内脂素水平在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肥胖成年女性血清内脂素水平.

  • 内脂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丽霞;黄绍烈

    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量"储存库",而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内脂素(Visfatin)、瘦素等,其中以分泌内脂素的作用为明显.研究表明内脂素与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是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又一预测因子.

  •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在内毒素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赵邦术;刘玲;刘新伟

    目的 评价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在内毒素(LPS)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12周龄,体重210 ~ 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LPS组和Nampt特异性抑制剂FK866组(F组).LPS组和F组腹腔注射LPS 4 mg/kg,然后F组腹腔注射FK866 10 mg/kg.给药结束后6h时,取腹主动脉血样,测定血清cTnI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TNF-α、IL-6、MDA的含量、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和F组血清cTnI浓度、心肌组织TNF-α、IL-6和MDA的含量、caspase-3活性均升高,GSH/GSSG比值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F组血清cTnI浓度、心肌组织TNF-α、IL-6和MDA的含量、caspase-3活性均降低,GSH/GSSG比值升高(P<0.05);3组间心肌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mpt激活后可诱发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参与了LPS致大鼠心肌损伤.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