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性痴呆是怎么回事

    作者:闵青

    也许大家听说过阿尔茨海默病,但对于血管性痴呆,想必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魏翠柏主任,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什么是血管性痴呆我们都知道,以前通常说的“老年痴呆症”,学名是“阿尔茨海默病”.那么,血管性痴呆有没有什么学名呢?魏主任解释说,血管性痴呆本身就是个学名,它属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一部分.

  • 茶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海燕;张新卿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VCI大部分由脑血管病引起,血管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嗜烟、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和个人特征包括老龄、低教育程度以及种族、遗传等都可能与VCI的发生有关[1].茶叶是世界上普遍饮用的天然饮品,含有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色素、咖啡因、矿物质和维生素类等物质.

  • 中国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作者:黎明全;艾春玲;赵建军;谢雁鸣;张允岭;廖星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1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 3.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2 3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2 371例患者脾肾亏虚证候分布频率为0.70[95% CI(0.57,0.80)],痰浊蒙窍证0.41[95%CI(0.32,0.52)],瘀阻脑络证0.35[95% CI(0.26,0.45)],阴虚阳亢证0.21 [95%CI(0.15,0.29)],气血不足证0.20 [95%CI(0.15,0.26)],腑滞浊留证0.12 [95%CI(0.08,0.19)],热毒内盛证0.11 [95%CI(0.06,0.17)].亚组分析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中医证候分布频率分别为0.68 [95%CI(0.53,0.79)],0.38 [95% CI(0.24,0.54)],0.37 [95%CI(0.26,0.49)];中部地区分别为0.76 [95%CI(0.61,0.86)],0.52 [95%CI(0.48,0.55)],0.41 [95%CI(0.35,0.47)].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是我国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不同地区间证候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 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晓林;路屹;李强;张郁文;陈齐鸣;屈洪党;吴国林;韦道祥;钱伟东

    目的: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采用开放、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比较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49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治疗及血管性认知功能测试.结果:随访49例,有不同程度认知障碍者39例(79.6%),其中30例为轻度认知障碍(76.9%).治疗前MMSE(25.41±3.10)分,治疗后4周及12周时MMSE分别为(26.84±6.18)分和(28.16±3.60)分,治疗前后MMSE分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脑卒中后1~3个月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普遍存在,治疗效果显著.

  • 丁苯肽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作者:包纪盛;陈亚萍;林志;陈燕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Bowler早提出,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或与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VCI病程进展缓慢,病情起伏不稳,由不同部位脑组织血管损伤表现出相应症状和体征.认知功能显著随增龄性减退,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VCI患者也日渐增加,对其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使之成为家庭、社会日益加重的负担.近年来,我们采用丁苯肽胶囊对高龄VCI患者进行治疗,以探讨其疗效,报道如下.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专家共识

    作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专家共识组

    一、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定义和概念1.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1]:由血管因素导致或与之伴随的认知功能损害,可单独发生或与Alzheimer病(AD)伴发.

  •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作者:徐群;林岩;耿介立;李红伟;陈莺;施国文;李焰生

    目的 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门诊连续登记的5261例发病3个月后的卒中患者入选该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多种神经心理学和功能量表评定以及神经影像学评估,并记录人口学资料、卒中临床特点和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526例患者中,SIVD患者110例(20.9%),其中男性占61.8%,平均年龄66.8±10.5岁.高血压是常见的危险因素(80.0%),其次是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分别为52.7%和40.9%,有57.5%的惠者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32.7%的惠者有抑郁障碍.Lawton FAQ量表评定显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SIVD患者55人(48.0%),用Barthel指数(引)测定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14人(12.8%).49例(44.5%)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其中26例(25.6%)符合血管性痴呆标准.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中,SIVD约占1/5,SIVD患者认知损害、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累较常见,并伴有多种危险因素.

  • 再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

    作者:李焰生

    随着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概念的推广和接受,VCI概念在认知障碍领域中的科学地位和意义愈显重要,它是对传统血管性痴呆(VaD)概念的根本突破.同时,因其含有预防理念,临床医生和制药企业更是趋之若骛.然而,VCI概念的笼统性和缺乏公认的具体可操作性诊断标准,常使临床医生感到难以适从和困惑,更难堪的是一些非学术动机不严谨的VCI治疗宣传"混淆视听",使人一头雾水.

  • 2006年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作者:李焰生

    1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概念和统一标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s,VCI)作为涵盖各种血管性病因所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的概念,被越来越广地接受和应用[1,2].由于痴呆定义的Alzheimer化,强调记忆损害的重要,与多数的血管性病因导致的认知损害不符,因而国际老年精神协会(IPS)首先接受和采用了VCI的定义,它包括了血管性痴呆(VaD).然而,以Roman为代表的少数研究者则坚持将VCI与VaD区分,认为VCI仅是轻的认知功能损害,类似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而将VCI和VaD统归于血管性认知疾患(vascular cognitive disorders,VCD)范畴之下[2].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亚型研究进展

    作者:冯涛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概念是由Schdev提出的,其定义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严重到可以诊断的水平,包括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到血管性痴呆(VaD)的一系列疾病类型.在过去20年VaD的诊断标准不断发展,但准确的定义仍存在争议.以往根据Alzheimer病(AD)引申的VaD早期诊断标准着重于记忆的缺陷,而非与VaD密切相关的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的障碍.

  • 从血管性痴呆到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李林昕;董强

    本文通过回顾血管性痴呆的提出及争议,引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提出的背景及其必要性,阐述了其诊断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新近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比较血管性痴呆到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定义的演变说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这一定义的重要性,指出寻找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特异性的神经心理学表现、影像学特点、生物学标记以及病理学特点将是今后.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云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 [1].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张薇;王瑞萍

    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VCI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MoCA评分为(18.43±3.78)分,治疗后为(29.75±4.21)分,治疗后患者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减低部位数为(1.82±0.94),治疗后为(1.53±0.89),治疗后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减低部位数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灌注减低程度较轻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较为显著,脑血流灌注减低程度较重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程度改善不明显.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以改善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血管灌注减低高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疗效显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作为临床VCI患者的治疗用药.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作者:王元伟;陈孝东;王光胜

    卒中后记忆障碍时程呈非线性化,远期发展不良.有或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卒中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联,且认知损害随着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出现而加重.无痴呆、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既往卒中史可能使痴呆的风险增高.本文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基于慢性脑低灌注性脑损伤机制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新策略

    作者:章军建;刘晖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多,痴呆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与负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两个主要临床类型.目前在临床上针对AD与VaD的有效防治手段十分有限,需要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不论是AD还是VaD患者,其影像学都表现出脑组织低灌注[1-3].实验研究也证实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可以导致认知功能损害[3-4].

  • 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作者:顾超;沈婷;袁灿兴

    目的:观察银杏酮脂片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非痴呆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非痴呆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脑血管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银杏酮脂片,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MOCA、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ADL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酮脂片可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非痴呆型病人的认知功能,疗效与盐酸多奈哌齐相当,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较盐酸多奈哌齐有效。

  •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孙亮;张新卿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VCI较血管性痴呆更为广泛,它扩大了病因学范畴:其血管性因素不仅包括脑卒中,也包括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等不明显的脑血管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各种血管性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它们与认知能力损害的相关性、所致认知能力损害的特点及控制这些因素后认知能力的转归,对血管性痴呆的早期发现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张永云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年龄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底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6.0% VS 45.0%,P<0.05),两组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可将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看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血液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丽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据统计,在年龄高于65岁的人群中,大约有5%患有VCI[2],早期诊断和干预VCI被认为是延缓认知损害发展,阻止其进展成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mtia,VaD)的关键所在.目前,在临床工作中,VCI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标准化的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但任何一种量表或行为学检测工具都具有其局限性,只能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神经影像学检测结果、电生理、神经生化学检查结果等.

  • 行为认知疗法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敏;董津平;赵爱焕;孟丽娜;王姗姗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探讨行为认知疗法对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7-12月在解放军第254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422例,经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检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非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行为、认知疗法等多项护理措施.2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ND发生率为39.57%;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ND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包括心理护理等多项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