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铁蛋白联合锌制剂在寻常型痤疮治疗中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张胜逆;冯元冲;彭鑫宇;张涛

    目的 评估乳铁蛋白(LF)联合锌制剂在痤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12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皮损情况、痤疮整体严重度评分标准(EGSS)、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锌浓度分别为(10.12±1.75)μmol/L、(10.35±1.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周后观察组血清锌水平为(15.09±1.336)μmol/L,对照组为(9.98±1.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2).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1β、IL-17浓度分别为(1.935±0.023)pg/mL、(3.68±0.08)pg/mL;对照组分别为(1.897±0.032)pg/mL、(3.71±0.06)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1).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17水平分别为(1.327±0.032)pg/mL、(2.48±0.06)pg/mL;对照组分别为(1.902±0.028)pg/mL、(3.62±0.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011);第4周起EG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EGSS评分(1.73±1.23)较对照组(2.29±2.77)明显降低(t=2.51,P=0.0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痊愈率观察组为45.0%,对照组为2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F和口服补锌联合应用后患者血清中锌水平上升、IL-1β、IL-17水平降低,痤疮EGSS评分改善明显.LF和口服补锌联合应用是治疗痤疮的探索性手段.

  • 白细胞介素-17及白细胞介素-10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影响的析因研究

    作者:张宏宇;毛祖豪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皮肤-裸鼠嵌合模型64只,按析因设计要求,使用不同时间和浓度IL-17及IL-10注射于裸鼠移植皮肤内,再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试移植人表皮细胞DNA综合荧光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着IL-17使用浓度增加和使用时间加长可致人表皮细胞DNA综合荧光值显著增高(P<0.05),IL-10使用浓度增加和使用时间加长可致人表皮细胞DNA综合荧光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IL-17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有促进作用,IL-10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有抑制作用.

  • IL-17在扁平苔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高丽娟;李俊艳;聂振华

    目的:探讨IL-17在扁平苔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扁乎苔藓患者应用雷公藤1mg/ (kg·d)治疗,分别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L-17水平.结果:扁平苔藓组外周血IL-17的水平(16.6±4.5)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7±2.8)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扁平苔藓组使用雷公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随病情好转IL-17水平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参与扁平苔藓的发病,其水平随着病情的缓解而相应降低,提示它可作为监测扁平苔藓病情变化及评价临床疗效的指标.

  • 哮喘患儿外周血RORC mRNA、IL-17水平及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研究

    作者:黄雪琼;檀卫平;王东烨;麦贤弟;吴葆菁;李静;蓝丹

    目的:研究Th17细胞上游调控基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C (RORC)mRNA及主要效应分子IL-1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就诊的中重度持续哮喘儿童45例,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25例,临床缓解期20例,以2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PBMC中 RORC mRNA和IL-17的表达;选取其中14例病程较长的临床缓解期患儿,采用高分辨螺旋CT进行胸部检测及支气管壁测量,并与同期IL-17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外周血PBMC 表达RORC mRNA、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缓解期患儿IL-17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ROR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哮喘患儿气道壁厚度、气道壁面积均明显增加,且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 分别为0.78、0.77,P<0.05)。结论转录因子RORC及IL-17参与儿童哮喘发病,其中IL-17水平升高与儿童哮喘气道重塑密切相关。

  • 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肺泡灌洗液中IL-17及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余虹;荣福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IL-17及肺功能的影响,同时对IL-17在AECOP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与肺功能的关系及氨溴索抗炎抗氧化作用在临床治疗中的实用价值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治疗后BALF中IL-17水平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泡灌洗液中IL-17水平与肺功能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水平均下降,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能显著降低AECOPD患者肺泡灌洗液中IL-17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显著改善通气功能.

  • 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关系

    作者:米存东;郭丹;赵铖;陈战瑞

    参考指标;②IL-17参与RA的发病和骨侵蚀,可能是RA治疗的靶标.

  • 麻风皮损中IL-17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林文聪;陆昊维;王艳;李德宪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麻风之间及其与皮肤结核间细胞免疫功能与白介素(IL) 17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首次确诊为麻风的患者34例、皮肤结核患者7例及皮肤健康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麻风患者根据免疫功能的强弱分为免疫力较强的结核样型麻风(TT型)(7例)、免疫力不稳定的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型)(6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型)(15例)及免疫力较弱的瘤型麻风(LL型)(6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患者皮肤标本中IL 17的表达.结果:各组IL-17的分布情况:TT型和BT型中IL-17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分布在结核结节样肉芽肿及其周围,BL型和LL型IL-17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肉芽肿间;皮肤结核组主要分布在结核结节及其周围;正常对照组中IL-17阳性表达细胞极少或无.L-17表达量为皮肤结核组>麻风患者组>正常对照组,且在麻风患者组中LL型>BL型>BT型>TT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7在麻风皮损中的表达水平与其免疫功能的强弱呈逆向分布,麻风病中这种反向性IL 17高表达可能是一种无效(或者无能)的表达,其发生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血清IL-15、IL-17测定在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中的作用

    作者:邵亚望;张维;周金玲;沈开慧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15、IL-17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26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MPP组228例,重症MPP(SMPP)组37例,以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IL-15、IL-17水平.结果:MPP组和SMPP组急性期血清IL-15、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PP组恢复期血清IL-1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MPP组急性期血清IL-15、IL-17水平均高于MPP组(均P<0.05);SMPP组恢复期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PP严重程度与血清IL-15、IL-17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4,0.27,P<0.05).结论:MPP患儿血清IL-15、IL-17水平高于正常儿童,并随着病情加重而增高.

  • IL-17基因rs2275913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郭建;王方志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基因rs2275913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PubMed数据库、Wiley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网、中国知网数据库查全关于IL-17基因rs2275913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的文献,采用Stata1 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关于IL-17基因rs2275913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的文献,病例组共4625例,对照组共57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s2275913位点等位基因模型、显性基因模型、隐性基因模型和加性基因模型下均与胃癌相关[等位基因模型:OR =1.31,95% CI(1.20~1.43),P<0.01;显性基因模型:OR =1.29,95%CI (1.20~1.40),P<0.01;隐性基因模型OR=1.63,95% CI (1.31~2.04),P<0.01;加性基因模型:OR=1.75,95%CI (1.43~2.16),P<0.01)].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多态性与胃癌相关,且携带等位基因A是胃癌患者的危险因素.

  • 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35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彭琦;卢丹;陈丹丹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35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轻度子痫组),30例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17和IL-35水平.结果 重度子痫组和轻度子痫组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IL-35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17与IL-35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557,P<0.05;rs=-0.280,P<0.05);血清IL-17、IL-35水平与胎盘组织IL-17、IL-35水平均呈正相关(rs=0.400,P<0.05;rs=0.311,P<0.05).结论 IL-17和IL-35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白细胞介素-17及38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鑫;鲍文华;孙云晖;赵蕴伟;孙启玉;李丽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白细胞介素(IL)-17、IL-38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单次采集对照组患者的诱导痰上清,并分别于哮喘急性发作期与治疗缓解期时采集观察组的诱导痰上清.分别比较两组诱导痰上清中IL-17、IL-38水平,并分析观察组IL-17、IL-38与各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期时诱导痰上清中的IL-17水平高于缓解期水平及对照组,IL-38水平低于缓解期水平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治疗缓解期时IL-38水平也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中IL-17水平与IL-38水平呈负相关,IL-17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75%)、FEV1与预测值百分比、PEF与预测值百分比、FEF50%与预测值百分比呈负相关,IL-38水平与以上指标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临床缓解期哮喘患者IL-17、IL-38水平与以上各肺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IL-17水平升高,IL-18水平降低,IL-17、IL-38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

  • 广西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中IL-4和IL-17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太锋;农峰;陈松强;戚海;黄海超;罗春林;卢贤哲

    目的 通过检测广西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2016年2~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3例广西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6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血清IL-4和IL-17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分析观察组血清IL-4和IL-17水平的线性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IL-4和IL-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10+6.77) pg/ml vs (19.06 +3.29) pg/ml和(58.63 +7.88) pg/ml vs (20.57+4.2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L-4与IL-17的表达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 广西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4和IL-17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骨关节结核的发病机制.

  • IL-17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翔;李红文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常见的骨髓造血衰竭症,其发病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被认为疾病主要与患者骨髓增生能力降低,免疫异常和造血功能减少等有关.其中,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增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AA患者存在免疫异常,免疫细胞Th1/Th2失衡,向Th1偏移,Ⅰ型淋巴因子分泌增多,促进和导致造血负调控因子大量产生,从而直接或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终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随着临床对AA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认为AA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骨髓衰竭症.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是近发现的重要的促炎因子,研究发现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及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近有关IL-17在AA中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已有报道AA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 IL-17增高,可能参与AA的发生发展.

  • 来氟米特联合羟氯喹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7、IL-23、TGF-β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彩红;王小超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联合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的初诊RA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50例在门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来氟米特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3个月.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第3个月收集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7、IL-23、TGF-β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并记录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等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间IL-17、IL-23、TGF-β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来氟米特联合羟氯喹治疗RA患者前后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RA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TGF-β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个月后,RA患者外周血IL-17、IL-23、TGF-β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外周血中ESR、CRP、R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其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IL-17、IL-23、TGF-β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经来氟米特联合羟氯喹治疗3个月后,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临床观察指标也明显降低,提示来氟米特联合羟氯喹治疗可缓解RA的临床症状,同时可降低IL-17、IL-23、TGF-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丽;陈启红;李霞;丁小珍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以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口服,观察组口服甲氨蝶呤的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8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测定患者血清中IL-17、IL-23水平的变化,比较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5%(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17、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3水平分别为(1.42±1.15) ng/L和(254.7±152.6) ng/L,观察组分别为(0.95±0.81) ng/L和(184.2±105.4) ng/L,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29/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4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好,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及IL-23的水平。

  • 血清FKN、IL-8和IL-17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关系

    作者:周秩峤;徐何;杨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FKN)、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和34例COPD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进行监测,检测其肺功能,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比。结果 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的FKN、IL-8和IL-17的水平分别为(641.68±90.69) ng/L、(155.24±47.10) ng/L和(80.26±19.28) ng/L,治疗后分别为(412.45±63.67) ng/L、(118.66±39.60) ng/L和(37.90±10.75) ng/L;COPD组治疗前血清中的FKN、IL-8和IL-17的水平分别为(475.84±71.86) ng/L、(140.12±40.88) ng/L和(49.52±9.20) ng/L,治疗后分别为(234.86±53.80) ng/L、(101.92±43.32) ng/L和(31.77±9.82) ng/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FKN和IL-17的水平均显著性高于COPD组(P<0.01)。AECOPD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58.28±8.76)和(55.80±8.82),COPD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73.60±9.98)和(71.60±11.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患者治疗后的RV%pred为(122.89±11.68),COPD组为(116.67±12.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ECOPD组患者的FEV1%pred和FEV1/FVC%明显低于COPD组,RV%pred则明显高于COPD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与FEV1%pred (rFKN=-0.9861,rIL-8=-0.9600,rIL-17=-0.9109)和FEV1/FVC%(rFKN=-0.9673,rIL-8=-0.9047,rIL-17=-0.8688)均呈负相关,与RV%pred (rFKN=0.8942,rIL-8=0.9012,rIL-17=0.9074)均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均出现明显增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这些因子可能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关联。

  • 肺癌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成文;陈洪兴;庞子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IL-17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IL-17表达的测定使用ELISA法.结果 肺癌患者中IL-17的表达为(494.6±161.3)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平的(326.7±122.5)pg/ml (P<0.05).IL-17的表达在肺癌患者不同的年龄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表达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IL-17表达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肺癌分级、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EAE豚鼠外周血IL-17、IL-23水平的影响

    作者:于周;邱丽蓉;吕志宇;李作孝

    目的 通过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急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豚鼠外周血IL-17、IL-23水平的影响,探讨α-MSH对EAE发病保护作用及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和EAE高剂量治疗组、EAE低剂量治疗组,每组各10只.EAE对照组及EAE高剂量治疗组、EAE低剂量治疗组采用粗制髓鞘碱性蛋白(cMBP)诱发急性EAE,EAE高、低剂量治疗组自造模前7 d始分别按1 mg/(kg·d)及0.25 mg/(kg·d)予腹腔注射注射α-MSH直至试验结束.观察4组豚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并用ELISA法测定IL-17、IL-23水平.结果 EAE高剂量治疗组、EAE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较EAE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5),且EAE高剂量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EAE对照组及EAE低剂量治疗组豚鼠发病高峰期外周血IL-17、IL-23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1),EAE高剂量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7、IL-2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EAE高剂量治疗组与EAE低剂量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E各组豚鼠发病高峰期外周血IL-17、IL-23水平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呈正相关(r=0.79、P<0.05,r=0.84、P<0.01).结论 α-MSH对EAE豚鼠发病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IL-23生成发挥调节作用的.

  •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17和IL-2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田晓静;史兵伟;丁志祥;钱高潮

    目的:分析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5,IL-25)水平,探讨IL-17和IL-27在活动期RA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相关实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活动期RA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浓度,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抗环胍氨酸多肽抗体(CCP)浓度,用ELISA法测定健康体检者血清和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IL-17、IL-27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IL-17和IL-2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A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ESR、CRP、CCP呈正相关性,关节液中IL-17水平与ESR、CRP呈正相关性,与RF无相关性;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IL-27水平与ESR、CRP、RF和CCP无明显相关性;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IL-17与IL-27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IL-17和IL-27在RA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过度表达,提示IL-17和IL-27参与了RA的免疫性致病机制,其具体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NO、IL-17表达的影响

    作者:单君康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NO、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服用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奥美拉唑(中西药组)与奥美拉唑(西药组);Hp阳性者予三联1周根除疗法.Hp根除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剂量不变.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Hp根治和溃疡愈合情况.偶氮比色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胃镜下溃疡愈合率无明显差异,但中医证候疗效前者优于后者.使用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及西药治疗后,均可增加NO水平,降低IL-17的水平,并且中西药组NO水平高于西药组,IL-17水平低于西药组.结论 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加西药治疗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NO的表达水平,降低IL-17表达水平,从而通过调节黏膜保护因子/损伤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的愈合.

598 条记录 25/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