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活体肝移植供受体术前评估的影像学技术

    作者:郭佑民;邓蕾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方法[1].肝移植分为尸体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两种.与尸体肝移植相比,活体肝移植成功率更高[2].术前对肝移植供体及受体进行系统的影像学评价是活体肝移植的关键步骤之一.目前,供、受体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检查、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本文就近年来活体肝移植术前影像学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

    作者:唐凤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而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和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人术后随访诊断的"金标准".在临床上部分患者目前对介入治疗还存在着种种顾虑,加上经济方面因素,使冠状动脉造影术尚不能普及.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SCT)的问世,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 60例急性胰腺炎螺旋CT诊断分析

    作者:樊昌艾;陈永成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60例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7例,急性出血型胰腺炎13例,合并胆系结石15例,胆囊炎9例、肝脏密度减低8例、肝内低密度改变1例,脾大2例.结论 CT能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提示及影响预后.螺旋CT可很好显示病变部位、坏死程度及各种并发症,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

  • 多层螺旋CT和经直肠超声术前评估中低位直肠癌预测手术方案选择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汪晓东;兰凯;吕东昊;高强;叶文;吴俊华;时莹瑜;李立

    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仍是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准确的术前分期有利于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预测.本研究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和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以及对手术方案选择的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明确诊断为直肠癌且肿瘤下缘距齿状线≤10 cm的170例患者.随机分为MSCT组和TRUS组各85例,术前分别接受MSCT检查和TRUS检查,据此进行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预测,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比较.结果:实际纳入患者163例,MSCT组(83例)和TRUS组(80例)间基线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T分期准确度MSCT组为69.88%,TRUS组为86.2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2).术前N分期准确度MSCT组为67.47%,TRUS组为61.2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407).对手术方案预测的准确度MSCT组为77.11%,TRUS组为92.5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6).分析手术方案选择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pT分期(P=0.002)、pM分期(P<0.001)、pTNM分期(P<0.001)和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P=0.001)与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相关.结论:TRUS对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高于MSCT,并且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 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减少伪影及放射剂量的参数优化研究

    作者:吴骏峰;杨长伟;李明;茅建辉;鸿玲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时管电压和管电流与金属伪影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当的方案以减少金属伪影和辐射剂量.方法 将4枚椎弓根螺钉植入人体腰椎L_4、L_5标本内制成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用丝线悬吊固定于伪影评价专用水模中央.对其使用不同扫描参数(主要是管电压及管电流)条件下的多层螺旋CT扫描,并测量椎弓根螺钉前端的放射状伪影长度以评价其伪影程度,记录辐射剂量.结果 多层螺旋CT管电流的变化并没有明显影响金属伪影,但管电压的变化对伪影程度有较大影响,随着管电压的增大(100~140 kV),伪影程度明显减小(P<0.05).辐射剂量随着管电流及管电压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能同时减少伪影和辐射剂量的方案是:高管电压(一般为140 kV)并保持不变,而管电流则使用低于250~270 mA常规使用值的电流.

  • 320排CT容积扫描法与螺旋扫描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许兵;路鹤晴;田冰;陈超;王敏杰

    目的 比较320排CT容积扫描法(volume法)与螺旋扫描法(helical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容积扫描组(n=72)和螺旋扫描组(n=56),分别采用CT容积扫描法及螺旋扫描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查时患者心率均低于65次/mi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 容积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患者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92.08±58.51) HU、(522.72±56.91) HU,图像噪声分别为(19.64±3.51) HU、(22.66±5.33)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节段优秀率分别为97.5%(632/648)、96.8%(488/504),合格率分别为99.7%(646/648)、99.2%(50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积扫描组、螺旋扫描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21±0.23) mSv、(13.27±2.39)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0~60 mL、80~90 mL.结论 低心率时320排CT容积扫描法与螺旋扫描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冠脉图像,但容积扫描法辐射剂量更低、造影剂用量更少,具有一定优势.

  • 腘动脉解剖对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选择监测层面的影响

    作者:王国良;倪炯;张炜;陈惟;王培军

    目的 观察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扫描不同膝关节层面腘动脉的解剖走行,探讨下肢CTA的佳腘动脉监测层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47例(共94侧)糖尿病患者腘动脉图像,将其分为髌骨上缘组、髌骨正中组及髌骨下缘组.分析腘动脉与腘静脉的关系及腘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结果 髌骨上缘组中有76侧腘动脉位于腘静脉前内侧,11侧位于腘静脉正前方,1侧位于外前方,1侧位于正外方,5侧有血管干扰显示不清.髌骨正中组中有68侧腘动脉位于腘静脉前内侧,10侧位于腘静脉正前方,3侧位于外前方,1侧位于外后方,12侧有血管干扰显示不清.髌骨下缘组中有41侧腘动脉位于腘静脉前内侧,17侧位于腘静脉正前方,4侧位于外前方,1侧位于正外方,2侧位于外后方,29侧有血管干扰显示不清.经x2检验,髌骨上缘和正中层面的腘动脉稳定性较髌骨下缘层面高(P<0.05),血管干扰少(P<0.05).髌骨上缘层面腘动脉斑块发现率[44.68% (42/94)]高于髌骨正中层面[25.53% (24/94),P<0.05].结论 髌骨正中层面可作为下肢动脉CTA腘动脉监测的佳监测层面.当髌骨正中层面腘动脉辨认困难时,可选择髌骨上缘层面作为替代监测层面.

  • 320排螺旋CT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白崇峰;王云;罗强;范韶伟;黎涛

    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并发症[1],临床上通常采用X线检查确诊,但由于受投照条件、投照角度、腹腔脏器及并发症如血胸等因素影响,常出现漏诊[2].当前,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检查方法[3-4].新型320排螺旋CT具有更快的时间分辨率、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本研究比较分析新型320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

  • 颌面部三维及二维成像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作者:杨明;刘斌;储成凤;尹青山;陈龙桂;朱正秀

    目的:探讨颌面部三维及二维成像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方法:24例颌面部疾病患者经螺旋CT扫描后分别经三维及二维重建,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维成像在显示骨折数目、邻近软组织及颞颌关节间隙时差于二维成像,但是在立体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和程度方面明显优于二维成像.结论:三维和二维成像密切结合,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卵巢甲状腺肿18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陈林;蔡毅;岳建国;孙宗琼;齐晓薇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CT表现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CT资料,并与病理所见相对照。CT检查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至脐上或膈下水平。扫描时间为注射对比剂后70s行静脉期扫描。分析病变位置、大小、生长方式、密度、边缘及增强特征CT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均单侧发病,多房囊性7个,囊实性10个,实性1个。肿瘤指标检查:CA199增高5例,CA125增高5例。实性病灶均明显强化11例;脂肪病灶3例,钙化3例;少量腹水9例。结论:CT检查有助于卵巢甲状腺肿的定位、定性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 螺旋CT薄层扫描对45例肺孤立结节的临床应用

    作者:储成凤;徐秋贞;肖文波;杨明;张俭

    目的评价螺旋CT(SCT)薄层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肺内孤立结节45例,分别为肺癌30例,肺结核球10例,肺炎3例,肺错构瘤2例.病灶直径在4-cm以内.抽取23例肺癌和10例肺结核球的SCT薄层扫描和常规CT资料进行比较.SCT薄层扫描层厚以3-mm或5-mm为主.结果在病灶形态的显示方面两者相似;而对病灶的边缘征象、内部结构及其与相邻气管、血管的关系等方面,SCT薄层扫描优于常规CT.结论 SCT薄层扫描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病变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如细短毛刺、分叶征、小泡征及胸膜凹陷征同时出现,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定性价值较大,而钙化的形态及脂肪的检出对肺结核球和肺错构瘤的定性有帮助.

  • 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树水;曾国洪;庄建;张智伟;黄美萍;李渝芬;潘微;陈寄梅;何少茹

    目的 探讨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婴儿及新生儿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 d~12个月),其中13例并心内畸形.患儿均行胸片、心脏超声及螺旋CT榆查,其中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血管环松解术,1例行血管环松解术+心包补片扩大气管成形术.11例往术中同时治疗心内畸形.结果 肺动脉吊带5例(其中1例并气管环),右位主动脉弓/左侧韧带或迷走左锁骨下动脉8例,双主动脉弓1例,无名动脉压迫综合征1例,肺动脉吊带、左位主动脉弓/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形成2处血管环并气管环1例.超声心动图漏诊9例.16例CT检查均诊断为血管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受压.其中14例治愈或症状消失出院,2例并气管环者死亡.随访11例,其中5例术后仍间断有轻度喘息发作.结论 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多表现为气促、喘呜及呼吸困难,螺旋CT在该病诊治中具有蘑要作用.血管环松解术能使其呼吸道受压情况缓解,气管狭窄明显者应同时行气管成形术.

  • 四肢骨巨细胞瘤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作者:姬少绯;杨黎;牛军杰;岳瑞杰;张毅;程敬亮

    目的:探讨 X 线、CT 及 MRI 在四肢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患者的 X 线、CT 及 MRI 的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行 X 线检查患者中,病灶区均可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部分见骨皮质膨胀改变、溶骨性骨质破坏、“皂泡状”改变。17例行 CT 检查见偏心性生长、硬化边缘、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密度影及液-液平面征象,部分累及关节面。18例行 MRI 检查患者中,等长T1 WI /等长 T2WI 7例,等短 T1 WI /等长 T2WI 8例,等 T1 WI /等长 T2WI 1例,长 T1 WI /等长 T2WI 2例。STIR 呈稍高混杂信号6例,余 1 2例呈高信号。8例 CT 与 MRI 均检查出液-液平面的患者液平比与肿瘤良恶性的分布不同。结论综合运用 X 线平片、CT 及 MRI 可提高四肢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MRI 比 CT 在观察骨巨细胞瘤液-液平面表现上更具优势。

  • 婴儿先天性大血管疾病合并气道狭窄的研究

    作者:孙云霞;何少茹;郑曼莉;刘玉梅;庄建;钟劲;梁穗新;余宇晖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大血管疾病合并气道狭窄的围手术期评估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纤支镜及胸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确诊为气道狭窄的大血管疾病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及临床记录,纤支镜、心脏超声及胸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期内收治<1岁的婴儿大血管疾病236例,确诊为气道狭窄的34例大血管疾病患儿纳入研究,气道狭窄的发生率在同期收治的大血管疾病婴儿中为14.4%(34/236),其中男30例,女4例,中位年龄2.38个月(6 d~11个月)。新生儿10例,<3个月21例,中位体质量4.47kg(2.18~8.70kg);主动脉梗阻性疾病24例,其中主动脉缩窄18例,主动脉弓离断6例;血管环10例,都在确诊前行纤支镜检查,镜检发现有严重的气管、支气管狭窄、畸形,中下段气管狭窄合并左、右主支气管狭窄,完整气管环形成,镜下发现狭窄部位有明显血管搏动,提示血管环畸形,9例术前行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1例经手术证实为血管环,其中7例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不良;24例主动脉病变均在心血管矫治术前行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术前发现气管狭窄者仅5例,其中1例术前纤支镜显示气道狭窄,余19例均在术中或术后经纤支镜发现气道外压性狭窄。纤支镜检查24例主动脉病变中22例有左主支气管外压性狭窄,2例伴先天性气管狭窄,2例右主支气管狭窄,1例右下支气管狭窄。34例患儿中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32例,4例需行主动脉悬吊固定术缓解气道狭窄,2例放弃治疗。婴儿监护病房的中位停留时间34 d(5~158 d);痊愈或好转出院的25例,占73.5%(25/34);死亡7例,占20.6%(7/34)。结论 先天性大血管疾病合并气道狭窄发生率高,治疗较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更加困难,婴儿监护病房停留时间长,病死率高。部分患儿需手术干预缓解气道狭窄,纤支镜结合胸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这类患儿围手术期的气道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指导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

  • 结直肠充气螺旋 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灿辉;孟悛非;李子平;余深平;许达生

    目的探讨结直肠充气螺旋 CT扫描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从 1998年 8月至 2002年 12月,对术前 64例经结肠镜活检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结直肠充气,然后行螺旋 CT扫描,采用 Dukes分期法,将螺旋 CT分期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结直肠充气螺旋 CT图像能清晰地显示全部结直肠肿块,对浆膜层浸润的敏感性为 95.2% (40/42),特异性为 40.9%( 9/22),准确性为 76.6%( 49/64);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性为 75.0%( 15/20),特异性为 90.9%( 40/44),准确性为 85.9%( 55/64);总的分期准确性为 64.1%.结论结直肠充气螺旋 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局限性.

  • 结肠癌螺旋CT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对照研究

    作者:胡学林;彭泽华

    目的 探讨结肠癌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怠者的螺旋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特点对照,分析螺旋CT诊断与Dukes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① 53例CT显示肠壁增厚、43例表现为肿块或结节,浆膜面模糊49例,39例病理证实为浆膜面受侵:②24例分化较好的肿瘤呈轻-中度均匀强化,29例分化差的肿瘤呈不均匀强化或分层状强;③CT发现淋巴结转移16例,主要CT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或中心低密度周围高密度,边缘不清晰,低密度区CT值小于60 Hu.CT漏诊4例;④对照术后病理Dukes分期,46例分期正确,7例分期错误.结论 螺旋CT扫描可有效显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可以准确的进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纤维蛋白原联合多层螺旋CT术前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作者:汪晓东;欧阳书睿;吕东昊;庄磊;蒋善明;邓磊;李峥艳;李立

    目的 建立联合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佳形态学标准评估结直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方法 纳入连续的690例接受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多层螺旋CT(MSCT)行全腹增强扫描.若发现异常局域淋巴结则测量其大短轴轴径(MSAD)、大长轴轴径(MLAD)以及轴径比(MSAD/MLAD),并计算每个分界值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联合术前血清FIB水平鉴别转移性或炎性淋巴结;MSCT联合FIB和单用MSCT两种策略的预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纳入有异常淋巴结显示的患者100例,其中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影像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D的佳分界值为6 mm,其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46.8%,特异度为68.4%,准确度为55.0%,阳性预测值为70.7%,阴性预测值为44.1%.MLAD的佳分界值为8 mm,其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43.5%,特异度为63.2%,准确度为51.0%,阳性预测值为65.9%,阴性预测值为40.7%.以高纤维蛋白原血症(FIB≥3.5 g/L)鉴别诊断MSAD<6 mm或MLAD<8 mm的转移性小淋巴结,其诊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Kappa=0.256,P=0.047).MSAD(6 mm)联合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单用MSAD(6 mm)相比敏感度更高 (79.0%比46.8%,P<0.001),但准确度相似 (66.0%比55.0%,P>0.05),特异度更低(44.7%比68.4%,P=0.037).与单用MLAD(8 mm)相比,联合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敏感度(80.6%比43.5%,P<0.001)和准确度 (66.0%比51.0%,P=0.031)都更高,且特异度没有明显降低(42.1%比63.2%,P>0.05).结论 本研究推荐采用MSAD≥6 mm或MLAD≥8 mm作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此外,联合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对淋巴结转移进行鉴别,可以提高术前分期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 多层螺旋CT联合纤维蛋白原或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直肠癌外科决策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汪晓东;高强;周小雁;吕东昊;纳飞飞;彭夏莹;吴俊华;李立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 (MDT)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或纤维蛋白原(FIB)和64排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评估对于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9年2~6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住院的直肠癌患者240例,随机均分为MSCT+SAA组(术前行MSCT和SAA联合评估)和MSCT+FIB组(术前行MSCT和FIB联合评估),将术前分期和预测手术方案分别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比较,并分析手术方案选择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实际纳入病例234例, MSCT+SAA组118例,MSCT+FIB组116例,2组基线情况一致(P>0.05).MSCT+SAA组的术前T、N、M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72.9%、83.1%、100%和80.1%; MSCT+FIB组的术前T、N、M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8.1%、75.0%、100%和74.1%.2组术前各分期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方案的预测符合率分别为99.6%及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pT分期(P<0.001)、pN分期(P<0.001)、pTNM分期(P<0.001)、术前血清SAA水平(P<0.001)、术前血清FIB水平(P<0.001)和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P<0.05)与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相关.结论 MSCT联合FIB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预测的准确度,但其临床价值可能并不优于MSCT联合SAA.

  • 多模式术前评估系统对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方案选择的价值: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汪晓东;吕东昊;宋欢;严丽波;吴俊华;时莹瑜;李臻辉;李立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经直肠超声(TRUS)联合64排多层螺旋CT(MS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的多模式术前评估系统对中低位直肠癌诊疗的临床价值和对手术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住院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50例(肿瘤下缘距齿状线≤10 cm),随机均分为MPE组(术前行TRUS、MSCT和SAA联合评估)和MSCT+SAA组(术前行MSCT和SAA联合评估),将术前分期和预测手术方案分别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比较,并分析手术方案选择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实际纳入病例146例,其中MPE组74例,MSCT+SAA组72例,2组基线情况一致.术前T、N、M和TNM分期的准确度,MPE组分别为94.6%(70/74)、85.1%(63/74)、100%(74/74)和82.4%(61/74),MSCT+SAA组分别为77.8%(56/72)、84.7%(61/72)、100%(72/72)和81.9%(59/72);2组间术前N、M和TNM分期的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组手术方案的预测符合率分别为95.9%(71/74)及88.9%(6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分析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病理学T(r=0.216,P=0.009)、N(r=0.264,P=0.001)及TNM(r=0.281,P=0.001)分期,术前血清SAA水平(r=0.252,P=0.002)及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r=-0.261,P=0.001)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相关.结论 多模式术前评估系统可以实现准确的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分期,为手术方案的预测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 多层螺旋CT联合不同炎性反应指标对直肠癌外科决策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吕东昊;高强;汪晓东;邓磊;欧阳书睿;方超;李峥艳;李立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或C反应蛋白(CRP)与64排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评估对于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9年2~8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住院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MSCT+SAA组(术前行MSCT和SAA联合评估)和MSCT+CRP组(术前行MSCT和CRP联合评估),将术前分期和预测手术方案分别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比较,并分析手术方案选择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实际纳入病例165例,MSCT+SAA组83例,MSCT+CRP组82例,2组基线情况一致(P>0.05).MSCT+SAA组的术前T、N、M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74.7%、68.7%、100%和66.3%;MSCT+CRP组的术前T、N、M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72.0%、86.6%、100%和81.7%.MSCT+CRP组术前N分期和TNM分期准确度均高于MSCT+SAA组(P<0.05).2组手术方案的预测符合率分别为90.4%及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pT分期(P<0.001)、pN分期(P<0.001)、pTNM分期(P<0.001)、术前血清SAA水平(P=0.010)、术前血清CRP水平(P=0.042)和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P=0.011)与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相关. 结论 MSCT联合CRP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预测的准确度,其临床价值可能优于MSCT联合SAA.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