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辅助性放疗

    作者:孟岩;张柏和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或称高位胆管癌(upper or proximal bile duct cancer)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左右肝管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stin瘤,占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EHBDC)58%~75%[1];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其根治的惟一方法.该病发病较隐匿,确诊时多为晚期;加之肝门部特殊的解剖关系,因此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及切净率均较低.以往放疗多用于无法切除、复发病人的姑息性治疗,治疗增益有限,由此认为胆管癌具有放射抗拒性.近10余年来,随着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技术方法的改善,放疗设备更新及技术方法的提高,放疗在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亦增多.多数文献显示其做为手术辅助性治疗手段,对改善病人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是有益的.我们就近10余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X线反复照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的生物效应研究

    作者:张力;李海英;吴式琇

    目的 建立人食管鳞癌放射抗拒性细胞系,并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以期了解肿瘤干细胞与放射抗拒性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次照射建立人食管鳞癌放射抗拒性细胞系KYSE-150R,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差异,用G显带法进行染色体分析.用成克隆实验验证KYSE-150和KYSE-150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它们的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它们中肿瘤干细胞(CSCs)标志物β-catenin和Integrin-β_1的表达.结果 KYSE-150R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长于亲代细胞KYSE-150[(25.90±0.55)h:(23.62±0.23)h,t=6.62,P=0.00].KYSE-150R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增加,并观察到染色体畸变.KYSE-150R细胞SF_2、D_0、D_q及N值均高于KYSE-150细胞,Dn值比为1.2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KYSE-150细胞照射后S期比例增加(45.35%±4.03%:55.09%±1.70%,t=-3.86,P=0.02),G_2+M期比例下降(9.91%±3.83%:1.15%±0.32%,t=3.95,P=0.02),而KYSE-150R则变化不大.Western Blotting结果 显示KYSE-150R中的β-catenin和Integin-β_1的表达量约为KYSE-150细胞的2倍.结论 新细胞系KYSE-150B比其亲本更具放射抗拒性,其含有的CSCs比例也较其亲本高,证明CSCs与放射抗拒性产生机制有关.

  • 肝门部胆管癌放射治疗的进展

    作者:孟岩;张柏和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高位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左右肝管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stin瘤,占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EHBDC)的58%~75%[1].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其根治的惟一方法.由于其发病隐匿,确诊时多为晚期,以及肝门部特殊的解剖关系,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及切净率均较低[2].放射治疗以往多用于无法切除、复发患者的姑息性治疗,由于治疗增益有限,故认为胆管癌具有放射抗拒性.近10余年来,随着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技术方法的改善,放射治疗设备更新及技术方法的提高,放射治疗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亦增多,笔者就近10余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放射抗拒性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R的建立

    作者:王亚利;王西京;王中卫;金迎迎;李毅

    研究表明癌细胞经射线反复照射后能产牛放射抗拒性,但鼻咽癌细胞是否可通过射线反复照射方法在分子水平获得稳定的具有放射抗拒性的新细胞系?

  • 对恶性黑色素瘤是否还提倡做大面积放射治疗

    作者:顾仲义

    对贵刊的“八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放射治疗”(2000,9(1):66-67)一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从该文的治疗方法及末尾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作者仍推崇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恶黑)做大分割少分次放射治疗。对恶黑做大分割放射治疗确实曾一度非常风行,这主要是国外70~80年代一些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为大分割放射治疗提供了证据。这些临床结果的根本缺陷是肿瘤大小不均质,可比病例数少,均为转移性恶黑的姑息治疗,而且随访期又很短。后对较早提出大分割放射治疗的Overgard的资料严密检查后发现,做低分割者,总剂量太低。这种剂量对控制任何肿瘤均太低。放射治疗剂量低于50?Gy(2.5?Gy/次)的12例均失败。在剂量为55~60?Gy(2.5?Gy/次)的9例中,5例获完全缓解(CR)。该组多数患者的分次量为5?Gy,照射25?Gy左右者CR占2/5,40?Gy左右者占13/18,60?Gy左右者占3/6。因此说明大分割放射治疗也未建立明确的剂量效应。其实,就在70~80年代风行大分割放射治疗时,就有不少报道表明大分割放射治疗并无优点。鉴于这种争论,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于1983—1988年进行了RTOG 83-05前瞻性随机研究。对软组织、皮肤和淋巴结等恶黑病变准确测量病灶大小,分为<5?cm和≥5?cm两种,再随机分为两组。62例分次量为8?Gy,照射4次(第0、7、14、21d);64例分次量为2.5?Gy,照射20次(5次/周)。结果总有效率相似,分别为60%和58%;两组CR率和部分缓解率也均相似。说明大分割少分次放射治疗并无益处。该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恶黑并非是放射抗拒性肿瘤。恶黑放射治疗有效率近60%,而标准化疗方案有效率很少超过20%。值得注意的是大分割少分次放射治疗将引起较严重的晚期并发症,而且大分割放射治疗也未为啮齿动物恶黑在体或离体放射生物学研究资料所证实。RTOG的研究于1991年在国际放射肿瘤杂志发表,该杂志还专发了社论,结束语为不宜推荐恶黑做大分割放射治疗。文中还指出,放射生物学家必须认清人类恶黑放射分割敏感性问题不能通过临床实验来解决,因为临床资料太不均一。

  • 放射增敏剂的研究趋势

    作者:沈瑜;董秀玥

    为了增加放疗疗效,数十年来人们花了大量的精力、物力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研究提高疗效措施的思路已有极大的发展.虽然总的还是以解决乏氧细胞的放射抗拒性为主,但已冲破以亲电子学说为主要思路寻找乏氧细胞增敏剂的范围,开始全方位考虑涉及一些其他作用原理的增效途径,如控制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改变肿瘤内微循环状态及其他可能消灭肿瘤细胞的措施.

  • 恶性黑色素瘤的放射生物学特点与放射治疗方案选择

    作者:唐启信

    阅读贵刊"八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放射治疗"(2000,9:66-67)与"对恶性黑色素瘤是否还提倡做大分割放射治疗"(2001,10:114)后体会如下. 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是迄今使用大分割方案放射治疗较多的恶性肿瘤,这与过去曾经认为恶黑为放射抗拒性有关,但是近年来已经认为就总体上而言,恶黑的放射敏感性与相当一部分恶性肿瘤并无特殊差异.恶黑的放射生物学特点为内在放射敏感性的异质性非常明显,其范围可能超过某些其他类型的癌肿,虽然其主要放射效应参数如D0、N、α/β、SF2等的平均值与大多数癌肿并无系统的差别.Rofstad离体研究10例恶黑患者原发瘤和1~3个远地转移灶的放射敏感性,以D0值为效应观察指标.结果第1组4例,原发瘤和转移灶均为放射抗拒性;第2组3例,原发瘤和转移灶均为放射敏感性;第3组3例,原发瘤放射敏感,转移瘤中的不敏感者为放射抗拒性(D0值分别为0.94、1.51?Gy,P<0.05).未发现转移瘤较原发瘤对放射敏感者.因此对恶黑患者躯体不同病灶的放射治疗方案应该个别化.Korabiowska等研究头颈部黑色素瘤DNA非整倍体所占的比例发现,非整倍体在普通痣中占8%,结构不良痣中占22%,面部黑色素瘤中占43%,口腔黑色素瘤中占65%,转移淋巴结中占40%,远地转移瘤中占66%.目前一般认同的意见是DNA二倍体放射敏感性较非整倍体者低,肿瘤细胞DNA倍数性对放射治疗效应和生存预后的影响不一致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恶黑在LQ模式剂量效应存活曲线的α/β比值范围很宽,视实验动物、方法和黑色素瘤的类型而定,为6~18?Gy.另有报道为2.5~15.0?Gy,以及其低值为0.57?Gy(95%可信限为-1.0~2.5?Gy)者.α/β比值小(≤5Gy)表明放射剂量效应存活曲线肩部宽,细胞系对放射性损伤的修复能力强,放射杀灭双击机制作用所占的比重较大,大分割放射有利于提高杀灭率,与MT模式细胞存活曲线外推值N值高的意义相仿.Rofstad(1986)复习文献中人体恶黑约40个细胞系的放射敏感性参数发现,在MT模式的外推值N≥10者有14/43例占32.6%,LQ模式的α/β比≤5?Gy者17/40例占42.5%. 综上所述可见:(1)恶黑具有很明显的放射敏感异质性,可存在于恶黑患者的不同个体之间和同一患者的不同病灶之间.(2)针对恶黑明显的放射敏感异质性,放射治疗设计的个体化(病例差异)甚至个别化(病灶差异)就显得具有更加重要的临床意义.(3)目前对恶黑放射治疗较为普遍可接受的意见是对于具有先天的异常低α/β比值者、或是对皮肤和可以接近的粘膜表面恶黑使用电子束或X射线口腔筒照射者采用大分割剂量进行放射治疗是可以考虑的.否则,从晚期正常组织损害出发考虑,不宜采用大分割放射治疗.

  • 放射抗拒性食管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作者:张萍;周志国;高献书;卢付河;乔学英;宋永辉

    目的 观察食管癌细胞经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性的变化,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放射抗拒性食管癌细胞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E13经反复γ射线照射(累积剂量120 Gy),逐步筛选出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TE13R120.相差显微镜下观察TE13及TE13R120的形态学差异;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验证TE13及TE13R120两种细胞的不同放射敏感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它们的细胞周期分布特征;基因芯片分析两种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TE13R120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9.93 h,长于亲代TE13(33.94 h).TE13及TE13R120的放射敏感性明显不同(D0值分别为1.63和2.85 Gy,SF2值分别为0.55和0.64,Dq值分别为1.38和1.15 Gy,n值分别为2.33和1.49).两种细胞经4 Gy放射线照射后,出现不同的细胞周期分布改变,12~48 hTE13R120细胞周期变化不明显,而其亲代细胞TE13发生明显G1期阻滞.应用DNA芯片对2159个基因进行了筛选,TE13R120与TE13相比,上调基因96个,下调基因80个.结论 新的食管癌细胞系TE13R120比其亲本对射线更加抗拒,并且在基因水平上发生明显变化.4 Gy照射后12~48 hTE13R120细胞周期变化不明显,而其亲代细胞TE13发生明显G1期阻滞.

  • 乏氧诱导的A549细胞外泌体特征及其对放射抗拒性的影响

    作者:朱传东;王礼学;王国相;魏娟;张启佳;徐瀚峰;童金龙;郑勤

    目的 收集乏氧和常氧条件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观察常氧下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对X射线敏感性及侵袭性的变化.方法 分别在乏氧(1%O2)和常氧条件下(21%O2)培养A549细胞,超高速离心法收集在细胞分泌的常氧外泌体(N-EXO)和乏氧外泌体(H-EXO).NanoSight检测外泌体数量,扫描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外观和大小.蛋白印迹检测外泌体蛋白CD63.CCK8检测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荧光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对PKH67标记的外泌体的摄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加入不同的外泌体后细胞侵袭和侵袭性变化,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二种外泌体对细胞放射抵抗性的改变.结果 每ml细胞培养液中H-EXO的数量增多.H-EXO和N-EXO均呈现出典型的环饼状,H-EXO直径变小,粒径分布在30 ~ 200 nm,小于N-EXO的粒径(50 ~220 nm).H-EXO和N-EXO的CD63表达无明显差别.乏氧条件培养的A549细胞接受2 GyX射线后,细胞的增殖水平在4和6d时远高于常氧条件下的细胞.PKH67绿色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分布在细胞内部.12、24、48 h后,H-EXO组细胞划痕宽度远小于N-EXO组(t=2.96、6.76、3.35,P<0.05).H-EXO组细胞穿膜细数量大于N-EXO组和对照组(t=4.84、7.88,P<0.01).H-EXO组上清液中MMP2(t =4.70、3.21,P<0.05)和MMP9(t =5.61、3.76,P<0.0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N-EXO组均明显增高.对照组、N-EXO和H-EXO的Do值分别为2.614、2.552、4.850.H-EXO较N-EXO可以明显增强A549细胞的放射抵抗性.结论 乏氧条件下,A549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数量增多、粒径变小,乏氧外泌体可以促进常氧细胞的侵袭性,并且能够增强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

  • 放射抗拒性肿瘤细胞株构建研究进展

    作者:吴波;王勇;朱杰;应申鹏;吕佳铭;熊华才;胡洁;胡炜

    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疗,局部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放射抗拒性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明确潜在的放射抗拒相关机制至关重要,通过放射线构建放射抗拒性肿瘤细胞株是关键的工作基础.根据分割剂量、照射次数及不同分割剂量组合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归纳出4种典型的照射模式:常规照射模式、反复照射模式、梯度照射模式和其他照射模式.不同的照射模式在总照射剂量、构建周期上不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梯度照射模式随着细胞株放射抗拒性增强而逐步提高分割剂量,较好地平衡了分割剂量和照射后细胞恢复至指数期时间,优于其他3种照射模式.临床相关放射抗拒性细胞株具备放射抗拒性表型的同时,保持与亲本细胞株相同的基因型,是未来肿瘤放射抗拒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 伽玛刀治疗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凯新;张江灵

    目的 评价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病灶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1例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研究生存时间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95%CI,7~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2.3%(10/31)及12.9%(4/31).总生存时间与肿瘤控制时间呈正相关(P<0.01),与转移灶数量呈负相关(P<0.05).脑转移灶疾病进展时间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P<0.05),而前期全脑放疗及治疗剂量与生存无相关性(P>0.05).结论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脑转移病灶并延长生存时间,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 氩氦刀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郭胜春;黄小桃;彭晓燕;孔垂燕;李水莲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vaginal 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发展迅速,转移早,预后差。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约占女性阴道恶性肿瘤的3%,国外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只有5%~21%,国内仅有散在的病例报道[1]。以往曾经认为恶性黑色素瘤为放射抗拒性肿瘤,近年有学者认为恶性黑色素瘤放射敏感性与相当一部分恶性肿瘤无特殊差异[2]。氩氦刀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国内罕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氩氦刀联合放射治疗,治疗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近期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癌细胞放射抗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美婷;山顺林;耿炜

    放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近年来因癌细胞产生放射抗拒性导致的放疗敏感性低下和(或)放疗后复发是放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对放射抗拒性机制的研究尚不全面,研究较多的是鼻咽癌、食管癌、神经母胶质瘤、肺癌、宫颈癌等的放射抗拒性机制.作者对鼻咽癌、食管癌、神经母胶质瘤、肺癌、宫颈癌、肠癌等放射抗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放射抗拒人鼻咽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拒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燕娴;曾木圣;麦海强;罗东华;杨婧;曹卡加;郭翔;莫浩元

    [目的]建立放射抗拒人鼻咽癌细胞系模型并观察人鼻咽癌细胞经X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性的变化及初步探讨其放射抗拒的机制.[方法]利用X射线对人鼻咽癌细胞HONE-1、SUNE2细胞系进行照射,采用剂量梯度法确定其亚致死照射剂量后,每次照射1次亚致死剂量,共照射5次或以上(HONE-1:6Gy×5次,SUNE2:4Gy×7次).采用克隆形成实验等测定所得的HONE-1-IR,SUNE2-IR细胞系及其亲代细胞HONE-1、SUNE2的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特征及SP细胞比例.[结果]与亲代细胞HONE-1,SUNE2相比,HONE-1-IR、SUNE2-IR细胞的D0、Dq及SF2值均增大,HONE-1-IR细胞的放射抗拒性(D0)是HONE-1细胞的1.336倍,SUNE2-IR的D0值为SUNE2的1.094倍,表现出一定的放射抗拒性;HONE-1-IR、SUNE2-IR的S期细胞比例较其亲代细胞HONE-1、SUNE2明显增高(HONE-1-IR ys HONE-1:43.56%vs 23.08%,P=-0.002;SUNE2-IR vs SUNE2:32.64%vs 19.20%,P=0.029),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HONE-1-IRvsHONE-1:13.65%vs29.51%,P=0.002;SUNE2-IR vs SUNE2:10.25%vs22.63%,P=0.026),而G0/G1期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差异(P=0.735,P=0.572);HONE-1-IR细胞的SP细胞比例较HONE-1细胞明显增高(3.96%vs 0.02%),而SUNE2-IR细胞与SUNE2细胞的SP细胞比例分别为0.27%、0.06%.[结论]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SUNE2经亚致死剂量X射线多次照射后而建立的后代细胞HONE-1-IR、SUNE2-IR具有一定的放射抗拒性;HONE-1-IR、SUNE2-IR细胞显示出与亲代细胞不同的细胞周期特征,放射抗拒性也可能与SP细胞比例增高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 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系的建立及抗拒机制研究

    作者:任建华;李瑞明;李超;熊奎;骆志国

    [目的]建立食管癌放射抗拒细胞系模型并观察食管癌细胞经射线反复照射后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60Coγ射线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系进行照射,每次2Gγ,共照射30次,采用克隆形成实验等测定所得的EC9706R60细胞亚系及其亲代细胞EC9706的放射敏感性,检测细胞周期特征、细胞凋亡率及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比例.[结果]与亲代EC9706细胞相比,EC9706R60细胞显示出明显放射抗性,其D0Dq及N值增大,细胞存活曲线肩区增宽,EC9706R60细胞的放射抗性(D0)是EC9706的1.375倍(P<0.05).EC9706R60细胞S期比例较其EC9706细胞明显增高(32.1% vs. 3.8%),G0/G1>期比例则明显下降(67.9% vs. 96.2%).食管癌细胞EC9706在经30Gy照射后12h细胞凋亡达到峰值11.17%,经60Gy照射后降低到低点0.99%.EC9706R60细胞SP细胞的比例较EC9706明显增高.[结论]EC9706R60细胞显示出与亲代细胞不同的细胞周期特征,放射抗拒性与SP细胞的比例存在一定关联.高的放射诱导凋亡率可能意味着放射越敏感,放疗效果越好.

  • 辐射引起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中STAT6蛋白活化

    作者:秦琴;谢丛华;曹传华;彭冰;张阿丽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能否导致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中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6(STAT6)蛋白活化,从而探讨肿瘤出现放射抗拒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29细胞接受2 Gy射线照射后30 min、1 h、2 h细胞内STAT6蛋白的活化情况.结果:HT-29细胞接受射线照射后出现STAT6的活化,在照射后1 h达高峰(P<0.01),2 h后稍高于照射前水平(P<0.05).结论:射线可以引起HT-29细胞中STAT6蛋白的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出现放射后的凋亡抑制,可能部分解释肿瘤细胞的放射抗拒性.

  • 上调人食管癌Eca109细胞Shh-Gli1信号通路对放射抗拒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余今菁;贺昱霖;刘佳琪;姚菲;刘群;龙辉;吴清明

    目的:通过上调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Gli1,探究Shh信号通路与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性及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用过表达Gli1质粒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记为Eca109-ox-Gli1组;转染空载质粒为阴性对照组;以不作处理的亲本细胞株为正常对照组.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内Gli1的表达,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分布.结果: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Eca109-ox-Gli1组的Gli1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集落形成实验显示2 Gy射线照射后,Eca109-ox-Gli1组的存活分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转染后细胞对射线敏感性降低,放射抗拒性增加.Eca109-ox-Gli1组中S期细胞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再照射6 Gy后,3组细胞均出现了G2/M期阻滞,正常对照组相比于Eca109-ox-Gli1组G2/M期细胞分布显著增高(P<0.01).结论:上调S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Gli1能够增强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抗拒性,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实现的.

  • 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GR2放射抗拒性的诱导

    作者:程金建;胡震;夏云飞;陈忠平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脑胶质瘤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脑胶质瘤放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放射相对敏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进行放射诱导得到具有稳定放射抗拒性的后代细胞,从而为研究胶质瘤放射抗拒机制提供具有可比性的成对细胞.方法:选取对X射线相对敏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GR2[2 Gy照射下的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of 2 Gy,SF2)为0.180±0.05]进行间歇性大剂量X射线照射(每次2 Gy,共3次,而后每次5Gy,共2次),每次照射后的细胞继续培养,待5~8周存活的细胞状态稳定后进行下一次照射,整个照射及培养过程历时11个月,终得到的后代细胞命名为MGR2R(MGR2radiation induction).采用MTF法检测MGR2和MGR2R细胞生长的倍增时间,平板集落形成法和线性二次模型(L-Q模型)拟合MGR2和MGR2R细胞的存活曲线并计算相关放射生物学参数和SF2值.血清饥饿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检测MGR2和MGR2R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MGR2的倍增时间为3.6天,MGR2R的生长速度减慢,倍增时间为4.0天.MGR2和MGR2R的α值分别为0.447和0.089(t=4.524,P=0.011),β值分别为0.177和0.141(t=1.562,P=0.193),SF2值为0.208和0.478(t=-6.062,P=0.040),MGR2R的放射抗拒性增加.细胞周期同步化后MGR2的细胞周期分布为G1期54.8%,S期30.9%,G2期14.3%,去同步化后G1期35.9%,S期51.2%,G2期12.8%,MGR2R正常生长时存在G2期阻滞(81.7%),同步化后G1期55.7%,S期27.8%,G2期16.6%,去同步化后分别为G1期56.4%,S期26.7%,G2期16.9%,MGR2R存在G1期阻滞,去同步化后两者细胞周期改变不同.结论: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GR2经间歇性大剂量X射线多次照射后得到的后代细胞MGR2R具有稳定放射抗拒性.MGR2R生长速度减慢,倍增时间延长,同时存在G1和G2期阻滞,可能与其放射抗拒性的产生有关.

  • 采用反复照射方法建立放射抗拒性鼻咽癌细胞系亚株

    作者:彭露杏;陈甲信;程金建;刘斐;焦伟;庞强;冯国生;李善观;莫晓云;伍欣星

    目的 为成功建立放射抗拒性鼻咽癌细胞系亚株,并探讨鼻咽癌放射抗拒机理.方法 采用类似临床放疗的照射模式反复照射从人鼻咽癌细胞系CNE-3中分离出具有放射抗拒性的新细胞系亚株.结果 采用类似临床放疗的照射模式反复照射分离出具有放射抗拒性的新细胞系亚株CNE-3R,,其在传代3个月后仍表现出较稳定的放射抗拒性,其SF2值均>0.5.结论 采用该研究方法能成功建立放射抗拒性鼻咽癌细胞系亚株,为研究鼻咽癌放射抗拒机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 10 Gy X射线照射鼻咽癌移植瘤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初步筛选

    作者:马慧;卢小迪;曲颂;赵伟;李龄;郭亚;黄元娇;付强;岑卫健

    目的 比较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筛选出与鼻咽癌放射抗拒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建立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及其放射抗拒性细胞(CNE-2R)裸鼠移植瘤模型,予X射线10Gy单次照射移植瘤,提取瘤体组织总蛋白质并酶解成肽段,用iTRAQ试剂分别标记后再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在LTQ-Orbitrap高分辨率质谱仪上鉴定并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基因功能分类.结果 共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61个,其中上调17个,下调有44个,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分解代谢、信号通路调节、压力应激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结论 Annexin2、PDIA3、Ubiquitin、14-3-3δ/ζ、CKAP4、HSPA8、NLRC4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与鼻咽癌放射抗拒性相关.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