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基化缺陷的血清IgA1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合量的研究

    作者:张军军;于峰;徐丽霞;张颖;赵明辉

    目的:观察糖基化缺陷的血清IgA1是否可以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结合,并比较正常血清IgA1及糖基化缺陷的血清IgA1与HUVEC结合量的异同,探讨血清IgA1尤其是糖基化缺陷的IgA1在IgA肾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Jacalin亲和层析提取正常人血清IgA1,唾液酸酶和/或半乳糖酶去除血清IgA1分子铰链区O-糖上连接的唾液酸和/或半乳糖,形成糖基化缺陷的IgA1,分别形成去唾液酸IgA1 (DesIgA1),去唾液酸去半乳糖IgA1 (Des/DeGalIgA1).分别用特异结合半乳糖或N-乙酰氨基半乳糖的花生凝集素(PNA)和蚕豆凝集素(VVL),以ELISA的方法检测酶切的充分性.流氏细胞技术检测并比较正常血清IgA1及糖基化缺陷的血清IgA1与HUVEC的结合量.结果:正常IgA1及DesIgA1,Des/DeGalIgA1均能与HUVEC结合.IgA1, DesIgA1,Des/DeGalIgA1与HUVEC的结合量用免疫荧光强度的中位数表示分别为2.67±0.35,4.62±1.09, 4.08±0.41(IgA1与DesIgA1相比,P=0.015;IgA1与DesIgA1/DeGalIgA1相比,P=0.049;DesIgA1与DesIgA1/DeGalIgA1相比,P>0.05).结论:IgA1分子可以与HUVEC相结合,唾液酸和/或半乳糖缺失的IgA1与HUVEC的结合量显著高于正常IgA1分子,提示血清IgA1尤其是糖基化缺陷的IgA1在IgA肾病的血管损伤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 尿调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IgA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刘颖;陈育青;周晶晶;韩佳;梁彧;李雪迎;张宏

    目的:建立尿尿调蛋白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方法,并对IgA肾病患者的尿尿调蛋白水平监测进行进一步验证.方法:以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尿调蛋白的快速双抗夹心检测方法,检测其精确性及重复性,随机选取55例尿液标本,同时以商品化试剂盒与本实验方法进行检测,比较166例IgA肾病患者和正常人的尿尿调蛋白水平.结果:获得的标准曲线为0.78 ~ 12.5 μg/L,实验室内变异系数为7.5%,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7.9%.55例尿液标本的商品化试剂盒与本实验方法结果比对,相关系数为r=0.615,P<O.001;166例IgA肾病患者的尿尿调蛋白/尿肌酐比值低于正常人.结论:尿尿调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灵敏,重复性较好,可运用于大样本的人群检测,IgA肾病患者的尿尿调蛋白分泌低于正常人.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魏日胞;蔡广研;王涌;吴杰;陈香美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分析13例DM合并IgA肾病的临床资料、病理改变及治疗反应.结果:DM可以合并IgA肾病,在我院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NDRD)中占46.3%.这些患者具有不同于糖尿病肾病的特点: ①糖尿病病程一般短于5年; ②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尿; ③高血压普遍存在; ④组织学病变符合IgA肾病的病理改变,但血管病变较单纯IgA肾病患者严重. ⑤表现肾病综合征但病理改变轻微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完全缓解.结论:DM合并肾脏损害不等于全部都是糖尿病肾病,DM合并NDRD病例中IgA肾病常见,肾脏损害以IgA肾病为主,肾血管病变严重.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在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的情况下,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 IgA肾病患者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

    作者:邱强;白雪源;陈香美

    目的:测定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DNA序列,试图在IgA肾病(IgAN)患者中发现该基因编码区DNA序列的异常.方法:应用双脱氧末端终止DNA测序技术,对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IgA肾病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50例)之间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组序列之间的差异. 结果:两者的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编码区序列无差异.结论:未发现IgA肾病患者有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的异常,提示该基因编码区与IgA肾病患者IgA1的O-糖基化异常可能无关.

  • 细菌性阴道病阴道菌群失调与局部sIgA含量的关系

    作者:侯朝晖;杨琳;杨景云;曹晋桂;任力;刘华平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①细菌性阴道病(BV)组:32 例,年龄 21~47 岁,平均 32.4 岁,选自1998 年 10 月至 1999 年 4 月在空军总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按文献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者.

  • CD71和IgA在IgA肾病肾小球上共位表达分子研究

    作者:王自良;张爱平;任绪莹;刘鹏

    1材料和方法1.1分组2005年6月月~2006年6月对78例肾活检患者,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20~55刚,分为2组:①IgA肾病组35例.

  • 浮肿、血尿、发热、急性肾功能不全

    作者:孙金涛;程庆砾;陈香美

    1 病例摘要女性患者,39 岁,因乏力、双下肢浮肿 6 个月,恶心、呕吐、少尿 3 d 于 1999 年 6 月 24 日急诊入院.缘于 1999 年 1 月,患者劳累后出现乏力、双下肢浮肿,同年 6 月 10 日自觉乏力、浮肿加重并波及眼睑、面部,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 5 g/L,红细胞 250/μl,血尿素氮 18.0 mmol/L,肌酐 460 μmol/L,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 血清IgG、IgM及IgA检测对慢性乙肝所致肝衰竭患者的意义

    作者:陈少;胡娟娟;周丽

    目的 研究血清IgG、IgM及IgA的检测对慢性乙肝所致的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分别以56例的慢性乙肝所致的肝衰竭患者(肝衰竭组)及56名心、肝、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健康组)为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情况下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静脉采血5 ml,采用免疫混浊法对两组人群的IgG、IgM及IgA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健康组和肝衰竭组人群的IgG、IgM及IgA水平是否具有差异性,以及比较早期肝衰竭患者组和中晚期肝衰竭患者组人群的IgG、IgM及IgA水平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 本研究通过分析健康组和肝衰竭组发现:肝衰竭组的IgG平均值为(15.34±3.11),健康组为(11.36±2.11),肝衰竭组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衰竭组的IgA平均值为(2.84±0.72),健康组为(1.88±0.63),肝衰竭组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衰竭组的IgA平均值为(2.79±0.65),健康组为(1.60±0.49),肝衰竭组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分析不同程度的肝衰竭组发现:早期肝衰竭组组的IgG检测结果为(12.56±3.02),中晚期肝衰竭组的IgG检测结果为(15.36±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肝衰竭组组的IgA检测结果为(2.62±0.74),中晚期肝衰竭组的IgA检测结果为(3.02±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衰竭组的IgM检测结果为(2.01±0.63),中晚期肝衰竭组的IgM检测结果为(2.65±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IgG、IgM及IgA检测对慢性乙肝所致的肝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反映患者的肝衰竭程度,即IgG、IgM及IgA水平越高,肝衰竭程度越重,可以作为其肝功受损的指标.

  •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罗佩谊;陈谨萍;林雪仪

    目的 探讨西替利嗪滴剂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50例.西医组采用西替利嗪滴剂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IgE、IgA、IgG水平.结果 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的IgA、IgG、IgE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干预后的IgA、IgG、IgE水平显著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滴剂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机体免疫力,且不增加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析血清 IgG、IgA、IgM 测定的意义

    目的:熟悉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中的 igG、iga、igM,掌握 igG、iga、igM 测定 igG、iga、igM 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标本,送检。结论测定免疫球蛋白能提供有关体液免疫状态的重要信息,预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

    关键词: 血清IgG IgA IgM 测定 意义
  • AECOPD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IL-6、IgA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沈魏;郭忠良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标本中25(OH)D的变化与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关系.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72例,正常对照组58例,测定并比较2组间血清25(OH)D水平.根据AECOPD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将其分为2组,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测定此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6、IgA水平,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AECOPD病例组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2.04,P <0.05).AECOPD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组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P<0.05),缺乏组中IgA水平明显低于维生素D正常组(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IL-6、IgA与AECOPD患者血清25 (OH)D水平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AECOPD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IL-6、IgA存在相关关系.IL-6水平与25-羟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P<0.05),IgA水平与25-羟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P<0.01).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通过加重COPD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AECOPD的发生.

  • IgA肾病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作者:张丽萍;闫喆;杨林;傅淑霞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高脂血症对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51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IgA肾病患者,肾组织病理定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借助肾小球足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物WT1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准确的密度定量分析.结果 IgA肾病患者三酰甘油与足细胞病变呈正相关(r=0.549,P<0.05),与血清肌酐、肾小球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770、0.698,P<0.01),与24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随着病变加重,硬化肾小球增加,肾小球内足细胞表达减少(P<0.01),IgA肾病患者足细胞病变与24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但与血清肌酐、肾小球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765、0.679,P< 0.01).结论 IgA肾病脂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加重IgA肾病进展.

  •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IgA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向玲;傅鹏;张魄;陈乾

    目的 探讨人体中14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抗体与IgA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IgA肾病患者45例(IgA肾病组),健康体检者2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和滴度水平.结果 IgA肾病组患者中食物特异性lgG总的阳性率达到68%,健康对照组达到40%;对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根据试验结果干预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其中25例患者根据试验结果改变了饮食习惯,其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明显.结论 使用EIJSA法测定IgA肾病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lgG抗体水平,有助于了解IgA肾病患者的食物过敏状态,防止肾病的复发和发展.

  • 孟鲁司特在治疗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丽军;潜丽俊;朱亚非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由于发病机制终涉及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分泌大量IgA和IgE,故临床治疗在祛除致病因素的同时,抗过敏治疗是主要手段.我们应用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过敏性紫癜,发现其能明显缩短病程,现报道如下.

  • 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伴低C3血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宗运;李霞;周世菊;赵东;刘金彦;吴玉梅

    目的:对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伴低C3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低C3血症在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分析肾活检确诊且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的135例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清C3水平,分为低C3组(34例)和正常C3组(101例)。以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1 g或肾穿刺时血清肌酐(SCr)值正常者出现SCr异常或肾穿刺时SCr异常者出现SCr升高1倍以上为随访终点,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肾脏生存率,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53.4±21.9)个月,低C3组有27例(79.41%)、正常C3组有32例(31.68%)进入随访终点。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C3组肾脏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正常C3组[(46.7±9.1)个月比(68.4±9.9)个月,P=0.014]。应用Cox回归方法分析显示血清Scr异常(RR=1.147,95%CI:1.129~1.395,P=0.008)、低C3血症(RR=1.028,95%CI:0.672~1.495,P=0.039)、尿蛋白定量>1 g/24 h(RR=2.066,95%CI:1.242~3.838,P=0.006)以及肾穿刺时的病理指标Lee分级Ⅲ~Ⅴ级(RR=2.820,95%CI:1.249~5.638,P=0.041)、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或粘连(RR=1.232,95%CI:1.065~1.520,P=0.040)、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RR=2.604,95%CI:1.748~4.104,P=0.037)、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RR=0.872,95%CI:0.491~1.275,P=0.042)、细胞性或细胞纤维性新月体(RR=1.528,95%CI:1.073~2.385,P=0.009)是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伴有低C3血症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更重,预后不良,对此类患者在早期积极控制微量白蛋白尿的同时,应进行密切随访及早期干预治疗。

  •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异常糖基化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书馨;刘红;陈琛;王媛媛;王伟;康喆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IgA1异常糖基化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N患者52例,其中Lee分级Ⅰ~Ⅲ级且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cm/min41例(IgAN-A组),Lee分级≥Ⅲ级且eGFR<60ml/min11例(IgAN-B组).另外选择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蚕豆凝集素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O糖链N-乙酰半乳糖胺低糖基化IgA1(Gd-IgA1),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终末氧化蛋白产物(AOPPs).结果 IgAN-B组尿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明显高于IgAN-A组[(3613±2247)mg/d比(1457±1342)mg/d、(8.30±2.92)mmol/L比(5.46±1.55)mmol/L、(155.09±57.97)μmol/L比(77.50±22.55)μmol/L和(466.73±120.97)μmol/L比(361.70±94.40)μmol/L],白蛋白和eGFR明显低于 IgAN-A 组[(36.45±4.71)g/L 比(39.37±3.97)g/L 和(50.71±26.50)ml/min 比(94.67±23.48)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A组与IgAN-B组IgG、IgA、IgM、C3和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组血清Gd-IgA1和AOPPs明显高于对照组[0.44±0.17比0.15±0.06和(120.3±48.5)μmol/L比(45.7±19.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B组血清Gd-IgA1和AOPPs明显高于IgAN-A组[0.59±0.23比0.35±0.12和(159.4±50.2)μmol/L比(90.9±4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组患者血清Gd-IgA1和AOPPs水平呈正相关(r=0.603,P<0.05).结论 IgAN患者血清异常糖基化可导致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且IgAN患者血清Gd-IgA1和AOPPs水平与IgAN的进展相关,提示Gd-IgA1联合AOPPs可能成为IgAN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 IgA肾病患者尿蛋白波动度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及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赵春秀;宋新梅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尿蛋白波动度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及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 把确诊的100例IgA肾病患者按尿蛋白变异系数(△P)分为两组,A组51例,△P≥中位数;B组49例,/p<中位数.研究IgA肾病患者尿蛋白波动度与病理分级(按WHO分级)的相关性,并在治疗3,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是尿蛋白定量的改变.结果 A组51例患者中WHO分级3级及3级以下37例(72.5%,37/51),4级及4级以上14例(27.5%,14/51);B组49例患者中WHO分级3级及3级以下11例(22.4%,11/49),4级及4级以上38例(77.6%,3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的尿蛋白变化:A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有26例患者尿蛋白减少,17例患者尿蛋白无明显变化,8例患者尿蛋白增加;治疗6个月后有38例患者尿蛋白减少,10例患者尿蛋白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尿蛋白增加.B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有14例患者尿蛋白减少,20例患者尿蛋白无明显变化,15例患者尿蛋白增加;治疗6个月后有18例患者尿蛋白减少,22例患者尿蛋白无明显变化,9例患者尿蛋白增加.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波动度与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尿蛋白波动度大的患者,其病理分级较低,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其预后较好;尿蛋白波动度小的患者,其病理分级较高,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减少不明显,其预后也较差.

  • IgA肾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作者:郭燕

    免疫球蛋白A(IgA)沉积于肾小球是IgA肾病的特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IgA亚类(IgA1)的异常O-联半乳糖基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针对IgA1铰链区聚多糖相关表位的自身免疫是必要的发病条件.已证明既存在循环免疫复合物也存在原位免疫复合物.先天免疫素质及中介系统,如补体系统也在临床发病及病情演变中起重要作用.对于IgA肾病详细机制的理解有助于改善诊断方法,也有助于对这一常见的原发性全球分布疾病做出更加精确的个性化预后预测及个性化治疗方法 的改进.

  • 扁桃体与IgA肾病

    作者:陈珊珊;柳晓明;陈英;肖青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也是发展为肾衰竭的主要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轻重不一,预后相差甚远,有关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扁桃体炎被认为是引起本病的因素之一.IgA肾病发作之前通常有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史,扁桃体反复感染后则常出现肉眼血尿或尿检异常加重.因此,IgA肾病与扁桃体的关系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氯替泼诺治疗前葡萄膜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gG、IgA和IgE的影响

    作者:颜廷芹;毕宏生

    目的 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氯替泼诺治疗前葡萄膜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gG、IgA和IgE的影响.方法收集72例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氯替泼诺治疗,而对照组单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IgG、IgA和IgE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G及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A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氯替泼诺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肯定,优于单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且能明显降低血清IgG、IgA和IgE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31 条记录 5/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