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150例

    作者:王少华;张红霞;卢志远;张建春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30%~ 40%.由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IgA肾病的特效措施.约15%~40%成年患者在10年后会进展成终末期肾病,预后不好[1].2006-01-2010-06,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IgA肾病150例,结果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伴蛋白尿IgA肾病40例临床观察

    作者:崔爱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伴蛋白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苏蝉地黄汤,随证加减.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提高伴蛋白尿IgA肾病的疗效.

  • 化瘀通络解毒法治疗瘀血阻络型IgA肾病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云松;梁丽娟;谷艳丽;王聪慧;王月华;丁英钧;潘莉;赵玉庸;许庆友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血阻络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治疗.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2组血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变化,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外感次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外感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治疗IgA肾病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尿和蛋白尿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外感的发生,应用方便,安全可靠.

  • 中医治疗IgA肾病的展望

    作者:杨广悦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迄今为止,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对本病治疗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现就中医治疗IgA肾病进展综述如下.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峰;刘学永;甘志洲;陈晓明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脏免疫病理显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为特征。 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16~35岁的患者占总发病患者数的80%。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男女之比大约是2∶1。由于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及肾小球受损程度的差异较大,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肉眼血尿发作的频率、蛋白尿的程度、有无高血压及肾功能受损程度,而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我们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等量蛋白尿的IgA肾病40例,并与单独使用ACEI或ARB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通心络胶囊联合洛汀新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瑞格;吕芹;周蕾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洛汀新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洛汀新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对照组予洛汀新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ALB)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肌酐(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酶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47%,对照组总效率6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B、TC、TG及24 h尿蛋白定量、Cr、CCr、尿NAG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ALB、TC、TG、24 h尿蛋白定量、Cr及CC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洛汀新可通过抗凝、降脂等途径对系膜增殖伴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IgA肾病患者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较好.

  • 阿魏酸钠注射液肾囊注射治疗肾性蛋白尿疗效观察

    作者:张乾;李亚秋;赵会娟;李倩;宫彩霞;王占平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肾囊注射对肾性蛋白尿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内皮素-1(ET -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1组35例加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35例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加阿魏酸钠注射液肾囊注射,每周2次;对照2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3组均5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检测3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Ccr及ET -1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ET -1与对照1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照1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ET -1明显下降(P<0.05),Ccr上升(P<0.05).治疗组及对照1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2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阿魏酸钠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蛋白尿,疗效显著,在降低尿蛋白的同时,可拮抗血浆高ET -1水平对血管内皮的损害,保护肾功能,采用肾囊注射的方法给药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临床观察

    作者:卓启忠;罗静

    目的 观察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经肾穿刺确诊的IgA肾病肝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加减六味地黄汤水煎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减六味地黄汤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可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 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作者:张晓林;雷国栋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科疾病中极为常见.因其发病率高,且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迄今无特效西药,所以越来越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聂莉芳主任医师业医30余载,通过师承方药中、王绵之、时振声诸位前辈,把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在肾病辨治,尤其是在IgA肾病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益肾降浊方治疗原发性IgA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

    作者:王平;李松;刘海涛;杜立建;邢晓静;向广生

    目的 观察益肾降浊方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IgA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降浊方.2组均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计数(RBC)、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尿RBC、24 h尿蛋白定量、Cr、BUN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降浊方治疗原发性IgA肾病气阴两虚型,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相关实验室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浅析IgA肾病病理的中医病机

    作者:张小庆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与病理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药辨证治疗IgA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证候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证,兼证中则以湿热和血瘀证为常见[1].并已证实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分级及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对推测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2].因此,分析肾脏病理改变对指导中医辨证,补充传统宏观辨证的不足,具有一定价值.故而,如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识IgA肾病病理改变,对于辨证将有一定的益处.现从中医病机角度来探讨IgA肾病病理改变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 乙型肝炎HBsAg/IgM复合物阳性患者血清IgG, IgA, IgM水平分析

    作者:童金玉;吴雪云

    乙型肝炎病毒HBsAg/IgM特异性复合物的存在, 不仅和肝外症状有关, 而且可以作为衡量机体免疫状态及清除病毒能力的一个标志. 为了探讨HBsAg/IgM阳性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状态, 笔者检测了40例HBsAg阳性、 HBsAg/IgM阳性患者, 20例HBsAg/IgM阴性的HBsAg携带者以及30例正常人血清IgG, IgM, IgA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银屑病合并IgA肾病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张靖;张兰芝;温慧;张红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组以红斑鳞屑或丘疹鳞屑为主,尚可有水疱、脓疱等表现的慢性皮肤炎症性病变,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炎型和红皮病型,在我国的人群发病率为1%,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精神、饮食、内分泌因素相关[1].银屑病相关的肾损害近年屡见报道,其中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不少见.我们总结了收治的8例银屑病合并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 浅析IgA肾病患者的病理与临床关系

    作者:李素敏;杨林;傅淑霞;曾文;王建荣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也是主要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亦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据报道,IgAN发病后约9%~50%患者于20年内可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RSD)[1].影响IgAN预后因素较多,各家报道尚不一致,因此了解IgAN不同时期特别是肾穿刺病理变化与早期临床症状的关系,对控制、延缓IgAN的进展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316例IgAN的病理与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肾病 IgA 病理
  • IgA肾病患者血、尿骨形成蛋白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杨林;段惠军;王建荣;杨万霞;傅淑霞

    目的 观察IgA肾病患者血、尿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在本院肾内科住院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89例.根据光镜切片病变轻重将患者分为3组:A组(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47例;B组(中、重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29例;C组(增生硬化和硬化性IgA肾病)13例.检测患者的血压、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尿中TGF-β1和BMP-7水平;计算病理切片中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结果 血、尿BMP-7浓度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肾小管萎缩的增多、肾间质纤维化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1);血BMP-7水平与尿BMP-7水平呈正相关(r=0.802,P<0.01);血、尿BMP-7水平与CCr呈正相关(r=0.840,P<0.01);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排泄率、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r=-0.808、-0.783、-0.726、-0.830、-0.827、-0.815,均P<0.01);3组IgA肾病患者血、尿TGF-β1浓度随着肾小球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P<0.01);而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较多、肾间质广泛纤维化时,血、尿TGF-β1浓度明显下降(P<0.01);血TGF-β1水平与尿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792,P<0.01);血、尿TGF-β1水平与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307,0.237,均P<0.05).结论 TGF-β1血、尿在IgA肾病系膜增生严重时明显增加,肾脏广泛纤维化时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BMP-7血、尿随肾脏病变的加重,明显降低,可能导致其抗肾纤维化作用减弱.临床上测定血、尿BMP-7和TGF-β1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判断IgA肾病患者肾脏病变进展程度的新手段之一.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肽性与IgA肾病的关系

    作者:李荣;张宁;康莉;夏天;苏如松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AT1R)基因多肽对IgA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64例IgA肾病患者和80例健康献血者,分别测定AGT、ACE和AT1R基因多肽性,并观察患者的尿蛋白,肾功能、血压.结果 ①患者具有ACE DD基因型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2.59±0.75) g明显高于ACEⅡ基因型者(1.80±0.57) g,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E DD基因型患者的血肌酐(134.0±22.5) μmol/L明显高于ACEⅡ基因型患者(92.0±19.2) μ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具有AGT TT基因型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2.32±0.78) g,明显高于AGT MM基因型(1.79±0.58) g和MT基因型(1.87±0.63)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AGT TT基因型患者的血肌酐(135.0±23.8) μmol/L明显高于AGT MM基因型(98.9±17.3) μmol/L和MT基因型(105.1±25.3)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患者具有AT1R AA AC CC基因型之间血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ACE与AGT联合作用结果发现ID+TT组24 h尿蛋白(2.10±0.81) g高于其他基因组,血肌酐(110.4±25.7) μmol/L高于其他基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TT组及DD+MT亦有24 h尿蛋白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基因多肽性与IgA肾病进展相关.联合基因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需加大样板数,加入IgA肾病其他易感基因联合分析.

  • HLA-DR4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IgA肾病关联性的研究

    作者:黄莉;廖蕴华;孙安远

    目的研究HLA-DR4等位基因与广西汉族IgA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30名广西汉族IgA肾病患者及60名汉族正常人的HLA-DR4基因频率进行检测.结果广西汉族IgA肾病组的HLA-DR4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广西汉族HLA-DR4基因阳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预后指标与广西汉族HLA-DR4基因阴性IgA肾病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HLA-DR4基因与广西汉族IgA肾病的发病无关.

  •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IgG亚类与尿系列酶、尿4项微量蛋白的相关性

    作者:雷晓燕;王三萍;熊海金;张宏;康永莉

    目的探讨IgG亚类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发生中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6例急性肾炎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的IgG亚类水平,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尿4项微量蛋白,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测定尿系列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相关性.结果 26例急性肾炎患儿IgG1和IgG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35±1.20)g/L和(0.70±0.61) g/L vs (5.61±2.02) g/L和(2.35±1.02)g/L(P<0.01),IgG3高于正常对照组(0.68±0.62) g/L和(0.41±0.16)g/L(P<0.05);急性肾炎组IgG1与尿微量白蛋白(MA)呈明显负相关性,标化后的回归系数为-0.857,P<0.05,IgG2与γ谷氨酰转移酶(GGT)呈负相关性,标化后的回归系数为-0.669,P<0.05.结论 IgG亚类失调,尤其是IgG1、IgG2下降参与了肾炎的发病,与GGT、MA呈明显负相关,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有一定的价值.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谱的变化一项来自单中心的数据

    作者:董慧;张蓓茹;李璐婷;何平;王艳秋;孙广萍

    目的 分析近年肾穿刺活检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评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6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肾穿刺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及穿刺活检时的临床表现,按照肾穿刺时间、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分析PGN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同时观察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行肾穿刺活检诊断PGN患者1642例,其中膜性肾病(MN)多见,共556例(33.86%),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多见,且其发病率逐年增加.IgA肾病(IgAN)为第二位,有511例(31.12%),且有逐年下降趋势,虽然在青年组仍为主要病理类型,但是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次于MN.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临床表现有差别,MN患者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而IgAN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合并血尿.结论 PGN 疾病谱近些年发生改变,流行病学资料的获得将有助于分析其原因,进一步明确肾小球肾炎的可能致病因素.

  • 血清IgA-FN、Ⅳ型胶原在IgA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贞琼;王玉梅;刘建社;邓安国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清IgA-纤维连接蛋白聚合物(IgA-FN)水平与其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IgA肾病患者,根据肾脏组织病理学程度改变分为Ⅰ~Ⅲ级组、Ⅳ级组、Ⅴ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IgA-FN、Ⅳ型胶原水平,并分析其与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血清IgA-FN水平在Ⅳ级组高,Ⅴ级组低(P<0.05);②Ⅰ~Ⅲ级组、Ⅳ级组患者血清IgA-FN与Ⅳ型胶原呈正相关性(r=0.63,P<0.05),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58,P<0.05),Ⅴ级组二者无明显相关关系;③血清IgA-FN水平与血肌酐水平和血压无相关性.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FN水平与IgA肾病病理严重程度有关,早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631 条记录 7/32 页 « 12...45678910...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