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超诊断浸润型胃癌1例报告

    作者:吴波

    女,36岁,因腰背部疼痛不适住院,3日后患者出现腹胀不适.次日呕吐一次,为咖啡色样胃内容物.查体于剑突下可扪及肿物.B超检查,胃饮水充盈后发现大量胃内容物潴留,胃液逆流明显,排空受阻.于近胆囊内下方的胃幽门窦部前壁显示7.2cm×1.6cm低回声区,近胰头侧的胃幽门窦部后壁可见6.8cm×1.8cm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缘欠规则,均向胃腔内凸起,以致胃液流经幽门窦部时,胃腔呈线状狭窄暗区,局部蠕动消失.B超诊断:厚壁型胃癌合并胃潴留.

  • 我国胃癌研究居国际先进行列

    作者:

    据健康报2001年3月21日报道,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陈峻青教授等连续承担的“六五”至“九五”国家攻关及卫生部、辽宁省胃癌研究课题——“早期胃癌诊治与进行期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的系统、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历经40载,达国际先进水平,不久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0年代初,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就确立了以胃癌“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生物学行为临床应用为主的研究方向。1972年报告了全国首例早期胃癌。率先完善了胃癌的诊治规范,并在国内首先提出了“特殊类型早期胃癌”及“一点癌”的诊治标准和应注意的问题。在癌前病变的系列研究中,他们提出了五种胃黏膜异型增生为癌前病变及恶变指标,其中两种为新发现型。 该科研制的腹腔脱落癌细胞杀灭剂,用于术中腹腔灌洗,使灌洗组4~5年生存率提高了20%;对浸润型胃癌开展术前动脉栓塞化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提高27%。研制的癌浆膜面封闭胶,可防止术中癌细胞脱落。该科还开展了保留迷走神经的胃癌根治术、胃癌顺行切除术等新手术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40年来,他们采用临床与基础结合,多学科协作的方法,着重从临床角度深入研究了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提出胃癌的外科分型、浸润生长方式分型、转移淋巴结分型、分级及胃癌浆膜分型等新的观点及理论。他们以胃癌生物学行为指导外科治疗,使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46.7%。

  • 浸润型胃癌的误诊误治分析

    作者:徐秋花;黄贺勋;赵蓝天

    浸润型胃癌是指自黏膜层发生后向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浸润的一种特殊生物学类型的胃癌.分局部浸润和弥漫浸润.弥漫性浸润又称革袋状胃.浸润型胃癌发病隐袭,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临床发现多属晚期,生存率低.重视临床症状及病情演变,采取联合检查手段,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 16层螺旋CT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张义;颜小杭

    目的 分析16层螺旋CT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接诊的80例浸润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16层螺旋CT与手术病理TNM分期的符合情况以及16层螺旋CT与胃镜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6层螺旋CT诊断浸润型胃癌T分期总符合率为91.25%(73/80),N分期总符合率为93.75%(75/80),M分期总符合率为96.25%(77/80).胃镜诊断符合率为57.50%(46/80),16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2.50%(78/80).2种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16层螺旋CT诊断浸润型胃癌的准确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胃镜诊断的不足,有助于术前TNM分期.

  • 基于局限型与浸润型胃癌自身特点的预后对比探讨

    作者:王冬旭;刘阳;刘金;张鑫宇

    目的 对局限型和浸润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比较两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此次所收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根据其分型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两者这性别和病灶位置以及浸润深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局限型胃癌患者来说,其的预后与其病灶的位置以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然而浸润型胃癌患者的预后主要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以及病灶大小等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对两种类型的胃癌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种类型胃癌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根据患者胃癌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 上消化道下低张力缺陷钡双重造影诊断各型胃癌的回顾分析

    作者:张德义;党润民;杨毅;攸连秀;杨连生;苏明春;曲亚罡;曲保忠

    胃癌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男性在我国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女性位于宫颈癌、乳腺癌之后第三位,男大于女。它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癌前病变,后导致胃癌。如:胃息肉、慢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等均可引起。我科1987年~1996年通过上消化道低张力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发现的58例胃癌,分析了各型胃癌的生长形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58例均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8例胃癌中感到腹胀者35例,有梗阻25例;触诊腹部包块者17例;黑便者21例;呕吐者3例;胃痛者27例。其中男性35例占61%,女性23例占39%,年龄30岁~76岁。早期胃癌男性8例,女性4例。晚期胃癌男性27例,女性19例。本组58例病人中,年龄30岁~76岁,根据临床表现、发病机理、性别及上消化道下低张力气钡双重造影诊断各型胃癌中,临床多角度观察、对比、回顾性分析,病人以40岁~60岁者高发,分型以溃疡型、浸润型胃癌多,混合型次之,浸润型再次之。1.2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检出率:见表1。

  • 局限性浸润型胃癌影像学诊断

    作者:乌志文

    胃癌是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胃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浸润型胃癌,它无明显特殊的特征,无腹部包块,仅可有便血和腹痛,个别患者因贫血而就诊.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影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主要因素.另外,与影像学医师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无关系.为此,我们把近年来所发现的36例不同部位浸润型胃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浸润型胃癌的CT诊断

    作者:汪秀能;周建勤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病死率仅次于肺癌,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1].近年来,CT扫描速度和分辨力的提高,胃蠕动已不再影响图像质量.

  • 超声引导经皮活检诊断消化道浸润型肿瘤的评价

    作者:杜心芳;顾世明;齐幼萍;周舜辉

    胃、结肠纤维内窥镜和气钡双重X线造影是目前诊断消化道肿瘤常用方法,但对Borrmann弥漫或局限浸润型胃癌及向外浸润型结肠癌诊断较困难[1].我院自1996年8月~2000年8月,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胃、结肠活检,确诊了经上检查方法未能确诊的胃癌12例,结肠癌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胃癌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81岁,平均63.9岁.无症状患者4例,有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8例.结肠癌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6~72岁,平均48岁,无症状患者2例,有便秘、腹泻、血便等症状4例.所有病例均曾经胃、结肠纤维内窥镜或气钡X造影检查未能确诊者.1.2 方法应用ALOKA-650超声诊断仪及3.5MHz凸阵探头;BARD全自动活检枪配以18G槽式活检针,准备活检包及灭菌石蜡油、灭菌探头胶套、皮肤消毒液、标本固定液等.患者分别于空腹及清洁灌肠后常规作胃、结肠超声探查(不用造影剂),确定肿瘤的大直径为穿刺方向(一般取胃、结肠壁厚处与胃、结肠壁纵轴的斜形切线上),定位标记后,再确定皮肤至病灶边缘的距离为穿刺深度,然后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麻、探头套上无菌胶套,涂上无菌石蜡油,再次扫查定位.术者根据肿块大小,选定取样长度,逐步按确定的方向、深度进针至肿块边缘,激发板机,响即迅速出针.取出标本后迅速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平卧观察半小时.

  • 胃镜、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浸润型胃癌的体会

    作者:徐天光

    胃镜、胃肠双重对比造影是诊断胃部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对胃粘膜表现结构有良好的显示,对腔内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限度.超声内镜对胃壁浸润性病变有良好的诊断能力,但基层医院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目前不可能引进超声内镜,为了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尽可能解决病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腹部胃超声检查.现就6例已经手术证实为浸润型胃癌的临床资料,谈谈对联合诊断的体会.

  • 胃镜、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浸润型胃癌

    作者:赵丹丹

    目的:探讨胃镜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浸润型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浸润型胃癌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胃镜检查和诊断,观察组给予胃镜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并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率。结果未经检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腔狭窄和变形,胃角正常形态改变,胃壁蠕动变差且僵硬,病变范围较广;腹部超声显示胃壁可见部分或全层弥漫性增厚,厚度约为1 cm,同时累及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大致相符24例,漏诊18例,诊断率为47.6%,观察组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相符40例,漏诊2例,诊断率为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浸润型胃癌具有互补作用,可有效提高浸润型胃癌的诊断率。

  • 超声微探头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丽安;陈爱莲

    目的 探讨超声微探头(ultrasound miniature probe,UMP)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胃镜下对可疑浸润型胃癌进行UMP检查,并与术后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UMP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53例UMP,病理及手术证实为中低分化腺癌46例,胃MALT淋巴瘤6例,Mentrier病1例.UMP诊断正确率86.7%.结论 UMP是当前应用于浸润型胃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MSCT及X线钡餐造影对浸润型胃淋巴瘤和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葛绪波

    目的:探讨MSCT及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浸润型胃淋巴瘤和浸润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浸润型胃淋巴瘤和24例浸润型胃癌患者MSCT及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表现。观察病变部位、胃壁厚度、强化程度、胃腔、黏膜及浆膜改变特征、胃周淋巴结及其他器官侵犯特点。结果浸润型胃淋巴瘤和浸润型胃癌累及多部位者分别占77%和16%。胃壁厚度分别为7-60mm(平均为21.3mm)和8-26mm(平均为12.4mm)。增强后胃淋巴瘤呈轻中度强化,强化增加值小于20HU,少见坏死;浸润型胃癌有明显不均匀强化并可见黏膜面出现“白线征”。胃腔形态固定、狭窄及梗阻者分别占8%和100%。病变部胃腔扩张度大于50%者分别为92%和0%。显示病灶处胃壁浆膜面光滑,胃周脂肪间隙清晰者分别占92%和0%。肝脾肿大者分别为85%和0%。肾门以下腹膜后淋巴结浸润者分别为61%和8.3%。两组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结合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浸润型胃淋巴瘤和浸润型胃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胃部疾病2例误诊分析

    作者:丁日光

    病例1:浅表浸润型胃癌误诊为胃炎.女,69岁.上腹不适2月,频繁呕吐10天,既往无胃痛史.查体剑突下轻度压痛.X线胃肠造影见胃内有中等潴留液,黏膜皱襞紊乱.充盈胃腔边缘不规则、高低不平、蠕动表浅、胃壁柔软、钡剂通过幽门顺利,X线诊断为肥厚性胃炎.手术见胃壁自贲门以下至幽门均遍布高低不平的菜花状肿物,大网膜及胃结肠韧带淋巴结肿大,较多腹水.病理为胃黏液腺癌淋巴结转移.

  • 基于局限型与浸润型胃癌临床不同病理的特点及预后思路探索32例

    作者:冯秀丽

    目的:探讨局限型与浸润型胃癌临床不同病理的特点及其预后思路探索。方法抽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局限型组与浸润型组在性别、病灶部位及浸润程度等病理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预后方面,发现病灶部位、淋巴结转移与局限型胃癌有关,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及病灶体积等与浸润型胃癌有关。结论不同类型的胃癌的病理特点、预后思路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并结合局限型与浸润型胃癌的不同生物学行为特征,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 浸润型胃癌的CT诊断(附28例分析)

    作者:王刚;周怀琪;杜富会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浸润型胃癌的CT表现特点,评价CT检查对浸润型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998年-2004年间在我院行上腹部CT检查、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和胃镜及病理证实的浸润型胃癌共28例,部分病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8例浸润型胃癌中,CT检出病变25例,21例得到病理证实.其主要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伴有或不伴有胃腔缩窄,增强扫描在动脉早期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轻度强化,在平衡期呈延迟明显强化;胃外表现包括:肝脏、胰腺受侵,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水和网膜转移.结论:服足量水、低张处理使胃腔充分扩张,行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浸润型胃癌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弥补传统钡餐造影易漏诊及胃镜检查阳性率低的不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