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

    作者:郭安臣;李学坤;澹台冀澄;孔令娜;左萍萍

    目的评价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缺陷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自发运动、Morris水迷宫和转杆实验对小鼠的行为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模型小鼠的自发运动次数明显减少,水迷宫寻台潜伏期延长,转杆时间缩短.经单侧和双侧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后2周、4周和8周,PD模型小鼠的自发运动次数明显增加,水迷宫寻台时间显著缩短,转杆时间延长.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改善PD模型小鼠的行为缺陷.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波幅的研究

    作者:孙丽君;赵世刚;李春阳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波幅的变化(amplitude of 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 amp).方法:实验分两组,健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PD模型组)28只,②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2只,选取右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与中脑腹侧背盖(ventra tegmental area,VTA)为手术靶点,实验组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制模前、制模后1周、3周分别行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检查.结果统计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MEP am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身左右侧TMS-MEP比较,左下肢波幅较右下肢增加(P<0.05);制模前、术后1周、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MEP amp进行性增加(P<0.01),实验组大鼠右下肢波幅三个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左侧及右侧下肢波幅三个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模型大鼠损毁侧皮层兴奋性增加,PD模型大鼠病情越重、病程越长,波幅增加越明显.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的研究

    作者:孙丽君;贺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cortical latency (CL)和中枢传导时间central conduction time (CCT).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PD模型组)28只,②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2只,选取右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与中脑腹侧背盖(ventra tegmental area,VTA)为手术靶点,实验组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制模前、制模后1周、3周分别行双下肢CL、 CCT检查.结果统计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术后1周,左下肢CL、 CCT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身左右侧TMS-MEP比较,左下肢CL、 CCT较右下肢降低(p<0.05);制模前、术后1周、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CL、 CCT进行性降低(P<0.01);实验组大鼠右下肢及对照组大鼠左侧及右侧下肢CL、 CC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模型大鼠损毁侧皮层兴奋性增加,PD模型大鼠病情越重、病程越长,CL、 CCT缩短越明显.

  • 神经生长因子鼻腔给药对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慧楠;蒲小平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鼻腔给药对于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致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自主活动实验和滚筒实验研究动物的行为表现,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观察脑纹状体多巴胺的变化,检测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的活性.通过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x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程度.结果:在注射MPTP前鼻腔给予NGF,能够改善其行为学,增加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增加纹状体内SOD以及GSH-S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鼻腔给予NGF后,TH阳性细胞数有所增加.结论:NGF鼻腔给药对于MPTP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6-OHDA诱导帕金森病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徐焱;郑祝剑;于海胜;邱模昌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退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dapamine,DA)能神经元选择性地调亡,使黑质--纹状体通路DA释放减少,从而导致基底节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在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一系列症状.目前PD的病因尚未清楚,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年龄、环境、氧化应激、以及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线粒体功能丧失,免疫异常、兴奋性氨基酸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死亡.

  • 多巴丝肼片对MTPT诱导C57BL/6J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作者:崔明昊;向绍杰;包玉龙;孟莉;张慧颖;陈贺;宋达夫

    [目的]建立MTPT诱导C57BL/6J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探讨多巴丝肼片对MTPT诱导C57 BL/6J小鼠帕金森病模型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6J雄性小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多巴丝肼片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MTPT诱导C57 BL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使用多巴丝肼片灌胃进行预防给药,观察小鼠爬杆实验时间与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数据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多巴丝肼片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爬杆实验时间(P<0.01)与明显提高悬挂实验评分(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对MTPT诱导C57BL/6J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有预保护防作用.以上结果为多巴丝肼片临床应用防治帕金森病提供了部分药效学实验依据.

  • 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纹状体及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

    作者:石娇;于维军;孙桂媛;祝素文

    目的探索大脑皮质、纹状体及黑质密部器官型脑片的体外培养.方法选出生2d内的Wistar乳鼠,取大脑皮质、纹状体及黑质致密部,切成300μm厚的脑片,共同转至带有Millicell微孔膜插件的培养皿中.分别培养0d、10d、20d和30d,倒置显微镜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脑片摄取溴化已啶(EB)能力.结果黑质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TH阳性)及突起逐渐长入纹状体中,约20d左右,纹状体及黑质致密部脑片长在一起,脑片中所有细胞EB染色呈阴性,说明无坏死细胞.培养30d时,脑片约10%神经元呈EB染色阳性,细胞变性坏死.结论培养20d内脑片已经形成多巴胺能神经元从黑质密部到纹状体通路,可用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组织模型.

  •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源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彭雅南;赵振强

    背景: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源神经元的出现解决了胚胎干细胞来源的伦理学问题,为帕金森病移植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细胞替代资源。
      目的:总结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流程及其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应用进展。
      方法:以英文检索词“iPSC and Parkinson’s disease,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 s and Parkinson’s disease,ES cel s and Parkinson,PD model,Parkinson and Lewy bodies”由第一作者检索1980至2015年PubMed数据库,查阅近年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源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文献,终保留40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文章综述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不同来源,应用的各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方案,不同帕金森病模型的选择以及多位学者神经元移植试验的数据,详细呈现当前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源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根据路易小体的帕金森病机制来分析移植后路易小体的产生机制,为将来避免移植后路易小体的产生以及移植效果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优化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条件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行为学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等检测手段可以更系统的评价移植效果。

  • 淫羊藿苷脂质体经嗅区入脑对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影响

    作者:程志清;黄建平;朱文宗;赵应征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脂质体经鼻给药能否有效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方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D/in组)、空白脂质体经鼻组(空白PGL/in组)、淫羊藿苷脂质体经鼻组(ICA-PGL/in组)、淫羊藿苷经鼻组(ICA/in组)、淫羊藿苷脂质体静脉给药组(ICA-PGL/iv组).持续干预2周后,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考察淫羊藿苷脂质体对鼻黏膜的安全性.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区相关指标的变化来观察淫羊藿苷脂质体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疗效.结果:淫羊藿苷脂质体对鼻黏膜无明显损伤.淫羊藿苷各治疗组大鼠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旋转次数较PD/in组大鼠显著减少,双侧前肢功能较PD/in组均有提高,黑质区TH阳性表达较PD/in组显著提高,而黑质区Caspase3阳性表达较PD/in组显著减少,治疗组中以ICA-PGL/in组作用为显著(P<0.01).结论:淫羊藿苷脂质体经鼻入脑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神经元有修复作用,且对鼻黏膜的安全性较好.

  • 骨髓基质多能成体祖细胞在帕金森病大鼠体内移植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研究

    作者:周瑞祥;孙圣刚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分离的多能成体祖细胞(MAPCs)通过系统移植(即尾静脉注射)方式进入大鼠脑组织内并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方法制作实验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在体外纯化、增殖和已用5-溴-2脱氧尿苷(BrdUrd)处理过的MAPCs通过尾静脉注入帕金森病大鼠体内.3个月后,对移植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技术、RT-PCR、免疫电镜、行为学评定等方法鉴定移行入大鼠脑组织内的MAPCs、其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以及神经功能的修复.结果MAPCs能移行入大鼠脑组织内并在中脑黑质和纹状体区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6-羟多巴诱导的大鼠行为损伤有明显恢复;多巴胺-β-羟化酶、神经生长因子和多巴胺转运体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电镜下观察到MAPCs所分化的神经细胞与其它神经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这些资料表明MAPCs能在大鼠脑组织内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并发挥相应的神经功能.结论骨髓基质分离的MAPCs能通过系统移植方式进入大鼠脑组织内,在中脑微环境中可自主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并有效地修复6-羟多巴诱导的神经功能缺损.因此,MAPCs有望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体移植治疗的佳候选干细胞之一.

  • 老年中脑黑质神经型钙黏附蛋白表达增加可能参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

    作者:刘洪梅;刘美英;刘庆飞;王海燕;杨雨静;刘鑫峰

    目的:探讨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在老年中脑黑质内表达变化,是否与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退行性变有关.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病(PD)假手术组、PD模型组、老年组.动物被快速断头取脑,行免疫印迹检测,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及N-cadherin表达量;动物被麻醉、灌注、固定、冷冻切片,行TH及N-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PD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中脑黑质TH表达量降低,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减少;相反,N-cadherin表达量明显升高,N-cadherin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增加.老年组小鼠中脑黑质TH及N-cadherin的表达变化与PD模型组小鼠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老年中脑黑质N-cadherin表达增加可能参与黑质DA能神经元退行性变.

  • Brn-4在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吕琦;秦建兵;田美玲;张蕾;朱蕙霞;金国华

    目的:探讨Brn-4在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用6-OHDA注入80只SD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行为学检测得成功PD模型48只,随机分成7d、14d、21d、28d 4组,每组各12只.每组中的6只动物和6只正常对照大鼠的纹状体进行Brn-4 Western blot检测;另6只动物的纹状体进行Brn-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Brn-4的相对表达量(Brn-4/β-actin)正常对照组为0.123±0.02,7d组为0.538±0.04,14d组为0.192±0.05,21d组为0.122±0.02,28d组为0.084±0.02;而模型侧/正常侧纹状体Brn-4阳性细胞的比值7d、14d、21d和28d组分别为1.560±0.14,0.855±0.15,0.638±0.11和0.369±0.10.结论:PD大鼠模型纹状体中Brn-4蛋白于前脑内侧束注射6-OHDA后7d表达量急剧增高,而14d后则急剧下降,到28d时已低于正常水平.

  • 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猴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初步观察

    作者:徐斌;江澄川;朱剑虹

    目的:观察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偏侧帕金森病灵长类动物模型脑内后动物的行为学和纹状体多巴胺代谢的改变.方法:恒河猴3只,戊巴比妥钠全身麻醉,立体定向下以6-羟多巴溶液行右侧黑质致密部的多靶点毁损.以MRI、PET验证靶点部位.3个月后在右侧尾状核头部、壳核多点移植人类神经干细胞.行为学观察指标包括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计步器测量的肢体活动次数、肌张力、震颤、趴伏动作、步态等.以SPECT和PET检验毁损侧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含量在移植前后的变化.结果:SPECT、PET检验显示移植后毁损侧黑质、纹状体代谢减低有所恢复.行为学观察显示6-羟多巴损伤对侧肢体活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并有静止性震颤,步态异常,趴伏动作增多,移植后上述症状改善.结论:偏侧部分损伤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在进行尾状核头部、壳核的人类神经干细胞多点移植后,症状有改善,多巴胺代谢有恢复.

  • 帕金森病小鼠和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中胆绿素还原酶B的表达

    作者:周冰莹;赵欣;孙泓;姜尧;蒲小平

    目的 探讨胆绿素还原酶B(biliverdin-Ⅸβ reductase,BVRB)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帕金森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内的表达.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黑质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以确认模型的成功建立.对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小鼠及6-OHDA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黑质纹状体内TH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而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水平在两种模型中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黑质纹状体BVRB的高表达可能与帕金森病的氧化应激机制相关.

  • 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作者:黄丽平;马阮昕;冯真英;邓敏贞

    目的 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定位于SPF级SD大鼠左脑的内侧前脑束(前囟后:-4.4 mm,中线旁:-1.2 mm,硬膜下:-7.8 mm),注射24μg的6-羟基多巴,造模1个月后,将造模大鼠腹腔注射0.5 mg/kg的阿扑吗啡,大鼠向健侧旋转数大于7圈/min为成功PD模型.将40只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模型组,左旋多巴组(60 mg/kg),β-细辛醚组(15 mg/kg),联合用药组(左旋多巴60 mg/kg+β-细辛醚15 mg/kg).给药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一天2次,给药30天.末次给药1h后,冰上迅速分离皮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皮质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 1,ZO-1)、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肌动蛋白(Actin)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5(Claudin-5).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都显著减少(P<0.05),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都显著增加(P<0.01),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都显著减少(P<0.05);与左旋多巴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联合用药组大鼠的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都显著减少(P<0.05).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β-细辛醚联合左旋多巴具有一定提高PD模型大鼠皮质中BBB通透性的作用.

  • 脂肪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鼠

    作者:高华;王玉玲;杨新玲

    目的 探讨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诱导分化为巢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NSCs)后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16只)、生理盐水组(成功的PD模型大鼠22只)、细胞移植组(成功的PD模型大鼠22只).溴尿嘧啶(BrdU)标记NSCs( 1.2×106个/只),生理盐水12μl分别注入模型鼠右侧纹状体,在干预后2、4、8周分别观察行为学变化;脑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双标细胞;8周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数量变化;RT-PCR检测脑内TH mRNA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内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 ADSCs可定向诱导表达nestin的NSCs;细胞移植干预后4周(29±7)r、8周(21 ±4)r,PD大鼠行为学得到明显改善;在纹状体移植区可见BrdU/nestin、BrdU/NF-200、BrdU/GFAP双标的神经细胞,但未发现明显的BrdU/TH双标的细胞;脑内TH数量[(17.70±4.61)个/视野]、TH mRNA (2.79±0.40)及DA[ (25.60±0.79) μg/g]含量都有所增加.结论 脂肪源性的NSCs移植治疗PD大鼠可以有效改善行为学症状.

  • 脂多糖与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

    作者:李汶霞;胡波;孙圣刚

    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与神经元变性有密切的联系.体内外实验应用脂多糖可诱发小胶质细胞激活,使之释放大量的各种细胞毒性因子(包括NO等自由基),触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选择性使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降低酪氨酸羟化酶的活性,使多巴胺水平下降,终致帕金森病样病理改变.在脂多糖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中,干预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细胞毒性因子的释放,有助于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模型鼠的脑内炎症细胞因子变化

    作者:吕颖;张念平;徐丽萍;龙静怡;冯俊达;龙大宏

    目的 检测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脑内细胞因子的变化,为营造有利于细胞移植的微环境和神经免疫调节治疗做准备.方法 实验检测时间点为移植后1周、2周、4周,在SPF级SD大鼠内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成功稳定的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每组每个时间点各8只,分别进行脑立体定位注射神经干细胞和生理盐水,到检测时间点时取纹状体制备好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实验组各时间点纹状体的TNF-d、IL-1β、I 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TNF-α、IL-1p、IFN-γ、IL-4含量都升高(火0.05).与模型组相比,移植组的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IFN-y和IL-4含量在1周、4周时升高(P<0.05),2周时无差异.与正常组相比,移植组的TNF-α含量在1周、4周时无差异,在2周时稍低(P<0.05),移植组的IL-1β含量在1周时无差异,2周时下降(P<0.05),4周时升高(p<0.05),移植组的IFN-γ和IL-4含量在各时间点均升高(P<0.05).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帕金森模型鼠后引起了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NF-α、IL-1β水平下降和IFN-γ、IL-4水平升高,说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会使宿主微环境内的部分促炎因子(TNF-α、IL-1β)下降,抗炎因子(IL-4)升高,同时伴随具有神经再生和保护作用的促炎因子(IFN-γ)的升高.

  • 鱼藤酮致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与黑质病理损伤的关系

    作者:陈忻;张楠;赵晖;穆阳

    目的 研究鱼藤酮所致大鼠帕金森病模型行为学变化及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油乳液(2 mg/kg),按所建立的评分标准记分,有记分即终止给药.中脑黑质病理切片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鱼藤酮用药36 d,96%的大鼠出现行为学改变,记分为1~2分者51%,4~6分者15%,8~10分者30%.约3%不敏感.记2分及以上的动物,黑质细胞缺失显著.从黑质TH染色细胞胞体的形态及突起损伤程度见,随着行为学记分的增加损伤加剧.结论 动物行为变化主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受损和缺失所引起.行为学记分能相应反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程度.

  • 2,3-吲哚醌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芳;岳旺

    目的:探讨2,3-吲哚醌(ISA)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C57BL/61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ISA(200mg·kg-1灌胃)组和司来吉兰(0.5 mg·kg 1腹腔注射)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10 d,后3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随后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B(MAO-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AO-B活性略有升高,SOI)、GSH-px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ISA、司来吉兰组MAO-B活性明显降低,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ISA对MPTP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AO-B活性,减少毒性产物量,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氧化性应激损伤有关.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