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光动力学疗法消除粘膜肠膀胱扩大术研究进展

    作者:许承斌;张南征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局部疗法,以往的研究重点是阐明PDT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更新型的光敏剂.近年来PDT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效应已引起部分学者的重视.PDT消除粘膜肠膀胱扩大术的实验研究结果令人鼓舞.现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结核性膀胱挛缩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湛海伦;周祥福;杨飞;李腾成;孙其鹏;蔡佳荣;王喻

    目的:提高对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复习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的临床应用。结果患者术后尿急及腰痛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造影提示膀胱形态良好,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流动力学复查膀胱容量达410 ml,大逼尿肌压力降至8.5 cm H2O。结论结核性膀胱挛缩是膀胱扩大术的适应证,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增加膀胱容量及顺应性,改善挛缩膀胱症状和肾功能。

  • 利用膀胱黏膜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尿动力学评价

    作者:孙小兵;张丽;陈雨历;李金良;陈维秀

    目的评价利用膀胱黏膜双层小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后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25例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性膀胱患者行利用膀胱黏膜的小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男16例,女9例.年龄4~14岁.21例获随访6~24个月.手术前后行IVU、尿动力学检查及临床评价.结果手术后膀胱容量(242.62±60.04)ml、膀胱顺应性(8.10±3.00)ml/cmH2O(1 cmH2O=0.098kPa)、大尿流率(7.60±2.90)ml/s均较术前[分别为(142.14±45.88)ml、(3.26±1.57)ml/cmH2O、(3.00±1.00)ml/s]增加,逼尿肌压力降低[术前(52.00±14.11)cmH2O、术后(33.33±15.39)cmH2O],剩余尿/膀胱容量较术前减小(术前0.33±0.11、术后0.16±0.10),P均<0.01.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和尿道闭合压无改变,无抑制收缩减轻.7例恢复尿意,9例输尿管返流减轻.结论利用膀胱黏膜的双层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可增加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降低逼尿肌压,减轻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程度.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逼尿肌反射亢进、尿道闭合压低是影响临床结果的主要因素.

  • 组织工程补片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帆;廖利民;陈国庆

    目的 探讨使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工程材料补片行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1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男10例,女性4例.年龄14~65岁,平均29岁.脊髓发育不良8例,脊髓损伤6例.尿动力学检查:大膀胱测压容量平均为(150.1±64.2) ml,膀胱顺应性平均为(5.2±3.9)ml/cmH2O(1 cmH2O=0.098 kPa),大逼尿肌压力平均为(44.1±29.2) cmH2O.14例均接受SIS组织工程补片膀胱扩大术,术中将补片锁边缝合至纵向剖开的膀胱浆肌层,达到扩大膀胱的目的,其中7例同期行输尿管抗反流再植术.对术后并发症、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参数、尿路核磁水成像及肾功能进行观察评价. 结果 本组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120 min.患者术后无代谢紊乱.复查肌酐水平均正常.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术后6、12、24个月大膀胱测压容量分别为(274.9±88.7)、(322.5± 144.4)、(279.9± 157.9) m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大逼尿肌压力为(20.1±9.8)、(20.2± 19.1) cmH2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膀胱顺应性为(26.1±29.4) ml/cmH2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例出现膀胱吻合口尿外渗,更换导尿管引流通畅后愈合.术后3个月,1例出现膀胱结石,行经尿道取石术后未再复发.术后12个月,4例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其中2例予膀胱逼尿肌A型肉毒素注射术,术后留置尿管3个月复查反流消失;2例保留导尿,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2次/d)和酒石酸托特罗定(4 mg,1次/d)6个月后,1例反流消失,1例仍存在反流.结论 SIS组织工程补片用于膀胱扩大术可达到有效增加膀胱容量的目的.生物工程补片的使用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提供了新的选择.

  • 单纯肠道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合并输尿管反流的初步结果

    作者:罗德毅;杨童欣;林逸飞;王坤杰;沈宏

    目的 探讨单纯肠道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合并输尿管反流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25例神经源性膀胱合并输尿管反流患者接受单纯肠道膀胱扩大术,同期未行输尿管再植术.25例术前均接受6个月以上的药物治疗无效.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均为脊髓损伤.术前评估内容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超声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25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反流.随访时通过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再次评估膀胱功能及输尿管反流状态. 结果 25例术后随访0.5~5.5年,平均2.2年.所有患者膀胱容量明显增加,膀胱顺应性明显改善.20例(80%)输尿管反流消失,3例(12%)明显改善,2例(8%)无任何变化.Ⅰ~Ⅲ度输尿管反流患者反流消失或改善率为89%(16/18),而Ⅳ~Ⅴ度患者反流消失或改善率为100% (9/9).未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 结论 对于高压、低顺应性的神经源性膀胱合并输尿管反流患者,单纯肠道膀胱扩大术治疗有效,可以考虑不常规行输尿管再植.

  • 逼尿肌部分切除带蒂大网膜覆盖膀胱扩大术的评价

    作者:孙小兵;马光旭;张圣军;卜照耘;李宜生

    膀胱扩大术主要应用于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的治疗,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降低膀胱内压,避免上尿路功能损害,并获得良好的贮尿功能.目前常用的扩大材料有胃、结肠、小肠以及输尿管,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均不十分理想.临床医师都在积极寻求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为此,我们于2004-2005年对犬行逼尿肌部分切除后,带蒂大网膜覆盖膨出膀胱黏膜的膀胱扩大术,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 脊髓发育不良患者尿路功能障碍特征及手术疗效评估的研究

    作者:宋朝霞;廖利民;陈国庆;张芝华;靖华芳;李丹

    目的:探讨引起脊髓发育不良患者上尿路损毁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膀胱扩大术对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依据上尿路损毁的标准将150例患者分为有或无上尿路损毁2组,对年龄、性别、病程、既往脊柱手术史、膀胱管理方式、影像尿动力学参数是否与上尿路损毁有关进行研究。然后,从中筛选出曾行膀胱扩大术的37例患者,通过比较手术前后肾功能(以血肌酐值代表)、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储尿期大逼尿肌压,来评估膀胱扩大术的疗效。结果脊髓发育不良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中膀胱顺应性降低(79.3%)为常见,并且是上尿路损毁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01,OR =2.802,95% CI:1.510~5.199)。膀胱扩大术不仅能改善膀胱顺应性(P =0.000),还能增大膀胱容量(P =0.000)、降低储尿期大逼尿肌压力(P=0.008),进而改善肾功能(P =0.000)、肾积水(94.2%)、输尿管扩张(94.0%)和膀胱输尿管反流(94.1%)。结论脊髓发育不良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中膀胱顺应性降低为常见,并且是上尿路损毁的主要危险因素。膀胱扩大术能阻止、甚至改善或逆转上尿路损毁。

  • 回肠膀胱扩大术一例报百报告

    作者:刘彦斌;杨广庭;高建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病案号:50700.因左侧腰部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3年入院,入院后经查尿常规、尿查抗酸杆菌、血沉、血清结合抗体,诊断:左肾结核、左肾无功能,于2002年10月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左肾结核,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 借助腹壁膀胱扩大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韦振莹;王士平;何晓亮

    1材料与方法1.1 临术资料本组患者15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1.5岁.其中结核性挛缩膀胱3例,年龄18~26岁,女性,尿频尿急症状严重,每20~40分钟排尿一次,膀胱容量仅有50ml~150ml,严重影响了读书学习和工作.12例膀胱癌患者,20~45岁,男性,癌肿局限,在膀胱的一个壁,部分已浸润肌层.

  • 三种不同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分析

    作者:鞠彦合;廖利民;李东;梁文立;付光;熊宗胜

    目的 运用三种不同术式的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并观察疗效.方法 1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接受膀胱扩大手术.其中7例(10侧)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2例行自体膀胱扩大术,1例行输尿管膀胱扩大术.术后随访1~42月,经B超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肾功能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疗效.结果 与术前比较,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患者肾积水明显缓解或消失;4例血清肌酐明显下降;10侧膀胱输尿管返流均消失,膀胱容量和顺应性明显改善.自体膀胱扩大中的1例脊膜膨出患者.术后1月膀胱容量增加了13 mL,但顺应性改善不明显;另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自主神经过反射症状得到部分缓解.接受输尿管膀胱扩大术的1例隐性骶裂患者,术后膀胱容量增加显著,肾积水状况改善,血清肌酐下降.本组9例患者术后均能掌握并坚持自行间歇导尿术.结论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仍然是目前神经源性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治疗的金标准.有返流性巨输尿管的患者(尤其小儿)可选择输尿管膀胱扩大术.自体膀胱扩大术的选择要慎重,相对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来说其容量扩大有限,疗效尚待大样本长期的随访验证.

  • 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的护理

    作者:张萍

    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为膀胱颈悬吊、盆底肌加强、膀胱扩大术,加阑尾造口术或输尿管抗返流术.针对这些术式,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了病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神经源性膀胱病儿21例,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 神经源性尿失禁膀胱扩大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张大;王家祥;范应中;张伟宏

    目的:了解神经源性尿失禁回肠膀胱扩大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处理办法.方法:对我科治疗的149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早期术后并发症的特点、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主要的早期并发症有腹壁造瘘口尿瘘及术后瘘口愈合延迟6例(发生率为4.03%),泌尿系感染21例(发生率为14.09%),急性尿潴留19例(发生率为12.75%),粘连性肠梗阻2例(发生率为1.34%),经相应的处理后均完全恢复.结论:回肠去黏膜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可恢复,此种手术是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潘爱红;高红梅

    目的 总结结核性膀胱挛缩膀胱扩大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11例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行膀胱扩大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24 h排尿记录卡,完善常规及特殊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后加强病情监护,供给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加强基础护理、引流管的护理、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16.5 d,术后均未发生尿路感染、尿瘘、腹腔内和肠道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患者尿频、尿急症状和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未发生急迫性尿失禁.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BTX注射治疗膀胱过动症

    作者:张鸣;陈朝晖

    介绍目前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DO)的一项新的措施.抗胆碱剂通常是治疗DO的金标准,但其副作用和缺乏功效是考虑采取替代疗法的两个主要原因.直到近,对于难治性DO患者来说,介入手术(主要是膀胱扩大术)仍是唯一可用的治疗手段.文章认为,对于对抗胆碱剂治疗无反应的DO患者,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是替代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为了查询该文的文献,我们通过"肉毒毒素"、"膀胱过度活动"、"尿失禁"和"神经性膀胱功能异常"为关键词,在PubMed上检索2000年5月的文章(不包括综述文章),只有摘要中含有新的重要资料的文献才被采用.

  •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

    作者:林建群;詹淑君;蔡隽燕;许哲;王乐浩;陈锡彬;吴佩玲

    目的 探究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对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27例,进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通过膀胱造影、尿道膀胱镜、尿动力学检查确诊.手术采用15~20 cm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前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行反流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剩余尿量>50 mL者辅以间歇性清洁导尿.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尿失禁发生率、肾功能、膀胱容量、储尿期大逼尿肌压力、输尿管反流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同时分析患者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结果 27例术后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60±5)个月.手术治疗后,仍有6例漏尿,但程度明显减轻;血肌酐由术前(259.2±117.5)μmol/L降至(109.4±27.7)μmol/L(P<0.01);膀胱容量由(58.2±33.1)mL增至(389.6±79.7)mL (P<0.01);储尿期大逼尿肌压力由(61.7±38.5)cmH2O (1 cmH2O= 0.098 kPa)降至(16.2±11.8)cmH2O (P<0.01);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由27例50侧减少至3例4侧.手术治疗后只有6例患者需长期间歇性清洁导尿,16例出现菌尿,其中3例需抗生素治疗;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例出现菌血症,1例出现膀胱结石,2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无尿瘘、术后伤口感染、自发性膀胱穿孔及膀胱肿瘤发生.结论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作为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

  • 膀胱扩大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

    作者:李泸平;范应中;李浩;张谦;苟丽

    目的 探讨回肠浆肌层补片代膀胱扩容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3年6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61例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资料.男36例,女25例;年龄6~ 23岁,平均10岁.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原因:脊髓脊膜膨出术后43例,腰骶椎椎管内脂肪瘤术后4例,胸腰椎椎管内畸胎瘤2例,腰骶椎脊柱裂12例.尿流动力学检查示:膀胱容量减小,残余尿量增多.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cystourethrography,VCUG)示:合并Ⅴ级输尿管返流6例(10侧),Ⅳ级7例(12侧),Ⅲ级6例(8侧).彩超检查示:轻度肾积水23例(41侧),中度25例(42侧),重度13例(22侧).13例术前血生化检查提示肾功能不全.采取回肠浆肌层补片代膀胱扩容术,术后指导康复功能训练.结果 手术时间(157±26) min,术中出血量(43±15)mL,术中均未输血.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6.0年,平均4.5年.术后4例并发膀胱瘘,5例次泌尿系感染,2例出现排尿困难症状,l例膀胱结石形成.术后1年,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显著优于术前(H=89.813,P=0.000).尿流动力学检查示:实测膀胱容量与理论膀胱容量差值、膀胱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大尿流率及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力均优于术前(P<0.05).彩超复查示:轻度肾积水34例(56侧),中度18例(33侧),重度9例(16侧).VCUG复查提示:膀胱容量增加,补片处均良好成活并黏膜化,未发现膀胱挛缩患者;输尿管返流较术前改善.13例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肾功能明显好转.患者尿常规复查均未见黏液丝异常增高.结论 回肠浆肌层补片代膀胱扩容术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可获得较好疗效.

  • 乙状结肠新膀胱肠粘液分泌规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附31例报道)

    作者:周忠惠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乙状结肠正位膀胱术后患者新膀胱内粘液分泌规律和特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方法从术后第2天至第23天,对31例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和膀胱癌根治术乙状结肠正位膀胱术的患者术后新膀胱内肠粘液进行测量、计算和统计. 结果新膀胱内粘液在术后第二天开始分泌,平均(60.4±10.3) mg/cm2,术后第9天达到高峰(550.8±19.6) mg/cm2,持续5-7天后,逐渐减少. 结论乙状结肠新膀胱内粘液的分泌具有规律性,膀胱冲洗时应注意,以防止术后并发症.

  • 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11例报告

    作者:谢庆祥;林吓聪;赵力;黄宏伟;谢智明;许伟杰

    目的 评价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因结核性膀胱挛缩行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缩短约1h,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每次尿量达200~372 mL,无排尿困难和尿失禁;肾功能改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常.结论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效果满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12例晚期肾结核

    作者:艾克拜尔·吾曼尔;倪泽称;张宇;汪清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晚期肾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晚期肾结核患者行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术后3月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结果 12例均成功完成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术后尿路感染4例,反复肾积水2例,肠梗阻1例,长期带膀胱造瘘1例.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是治疗晚期肾结核的有效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