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限切开内侧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

    作者:毛汉兴;黄燕峰;孙华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侧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4-12采用有限切开内侧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2例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内踝骨折者予2枚空心钉固定,腓骨中下段骨折用弹性髓内钉或者钢板内固定,用1或2枚空心钉从前向后固定后外侧较大的Volkmann骨折块.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8~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2周,平均17周.术后未发生皮肤坏死、伤口裂开、血管神经损伤及骨不愈合等问题.术后疗效按AO-FOS踝与足评分标准评估:优17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 有限切开内侧解剖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桡骨远端斜T形接骨板在肩胛骨颈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刘兵;叶蜀新;樊元胜

    目的 探讨应用桡骨远端斜T形接骨板治疗肩胛骨颈部骨折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03-2013-05对15例肩胛骨颈部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斜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其中13例颈部骨折,2例颈部合并上体部骨折,15例中6例合并其他损伤.结果 15例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后8~12周15例均达到临床愈合.按Constant和Murley评分标准评价:优11例,良2例,可2例.结论 采用桡骨远端斜T形接骨板固定肩胛骨颈部骨折贴合紧密,能到达骨折线两端有效牢固固定,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AO-A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试验研究

    作者:张俊;卫琰;倪明;沈燕国;曹师锋;蒋垚

    目的 对单侧、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干骺端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 笔者于2016-04-2016-06选取8个配对的经防腐处理的成人股骨标本,建立AO-A3型骨折模型,随机分为2组,单侧钢板组用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双侧钢板组外侧用解剖锁定接骨板、内侧用直型接骨板固定.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单侧与双侧钢板组进行生物力学检测,比较2组垂直加压、循环垂直加压及极限载荷下的稳定性.结果 单侧钢板组在垂直加压、循环垂直加压及极限载荷测试中均劣于双侧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钢板或螺钉断裂,载荷-位移曲线斜率未发生较大变化.载荷去除后,2组均恢复原来的状态,具有较好的即刻稳定性.结论 单侧或双侧钢板固定干骺端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均能达到有效的力学稳定性,一般无需双侧钢板固定来增加固定强度,单侧钢板固定弹性更佳,可能有利于骨折端的微动及骨折愈合.

  •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马宁;夏江;赵宏谋;于涛;俞光荣;袁锋

    目的 比较单侧钢板(外侧解剖锁定板)和双侧钢板(外侧解剖锁定板结合内侧重建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33例股骨远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侧钢板组(20例)和双侧钢板组(1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均获平均24个月(14~36个月)随访.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膝内外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侧钢板固定相比,双侧钢板固定股骨远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遵循生物力学固定原理,固定更稳定,固定强度更高,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手术效果更显著.

  •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俊;沈燕国;曹师锋;邱永敏;尹伟忠;丁菊红

    目的 比较单侧钢板(外侧解剖锁定钢板)与双侧钢板(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8-12-2014-12治疗35例A3型股骨远端骨折,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侧钢板组(16例)和双侧钢板组(1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3,P<0.001);2组术中出血量(t =-1.023,P=0.314)、术后引流量(t=-0.359,P=0.722)、骨折愈合时间(t=0.455,P=0.652)、膝关节活动度(t =0.874,P=0.389)、VAS评分(t=0.103,P=0.918)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x2=0.036,P=0.9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各有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限制负重后均愈合.结论 单侧或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单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短,且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张先龙;戴克戎;汤亭亭

    目的明确应力松弛接骨板体内应力遮挡率变化及其对骨折愈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兔两侧胫骨干横形截骨后,分别以应力松弛接骨板(Stress-relaxation plate SRP)和传统坚硬接骨板(Rigid plate RP)固定,观察其应力遮挡率变化及愈合骨力学性能变化.结果两组固定初期,应力遮挡率均在70%左右,此后,SRP组随着固定时间延长,应力遮挡率逐渐下降,8周后,明显低于RP组;与此相应,愈合骨力学性能也逐渐增加,至48周达到正常骨的93.63%.RP组,24周后愈合骨力学强度逐渐下降,48周时,大三点弯曲强度仅为正常57.95%.结论应力松弛接骨板体内应力遮挡率的下降与固定时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应力遮挡作用的减弱,促进了愈合骨力学性能的恢复.

  • 小切口取股骨接骨板26例

    作者:王成江;林雪林

    股骨骨折愈合后常需将内固定物取出.2004年4月~2005年4月,笔者用小切口取股骨接骨板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张雪冰;于燕春;何英敏;刘永;李玉祥;王大伟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又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1].自2007年2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疗效满意.

  • 接骨板后置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

    作者:孟朝中;党立;刘全祥;任延辉

    Pilon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踝关节面的正常解剖关系,采用可靠稳固的固定方法,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小腿远端软组织的解剖特点,当存在开放性骨折时,常规的接骨板前侧或内侧内固定术难以顺利进行,存在软组织坏死、接骨板外露的可能.自2003年4月~2005年12月,笔者应用AO苜蓿叶接骨板后置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17例,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 锁定接骨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

    作者:沈权;张怀保;林垂聪;滕红林;陈雷;叶澄宇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临床上较常见,自2003年1月~2004年3月笔者采用AO近端锁定肱骨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0例,取得初步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上臂前外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相关提示

    作者:胡强;宋恒平

    笔者分析自2002-12-2010-12收治的采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1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资料,与同道共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3~51岁,平均38.2岁.左侧6例,右侧12例.车祸伤10例,摔跌伤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桡神经损伤7例.肱骨中下段斜形骨折5例,螺旋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9例.来院就诊时间2h~3d,骨折同时伴同侧或对侧锁骨骨折3例,伴同侧或对侧胫腓骨骨折2例.

  • 异型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苏权

    目的:总结分析异型接骨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疗28例32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男21例(24足),女7例(8足);年龄18~58岁,平均38岁;单足27例,双足7例。采用异型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术中注意关节面、B?hler角的复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3~30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外露等并发症。依照MF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22足,良6足,一般3足,差l足,优良率为87.5%。结论:异型接骨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韩江涛;冯建芳;韩国华

    目的:探讨对儿童股骨骨折利用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儿5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2组,将这2组患儿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儿利用弹性髓内钉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儿利用接骨板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结束治疗之后,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2组患儿在经过治疗之后,其骨折均愈合,2组患儿之间差异显著;观察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观察组患儿均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儿童股骨骨折,利用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患者骨折尽快愈合,利用弹性髓内钉方法所需要的手术时间要短于接骨板治疗方法,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少,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尽量选择弹性髓内钉方法进行治疗。

  • 接骨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飞

    目的:分析接骨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以往就诊的8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状态、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全数病人平均手术时间127.45±20.83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265.91±105.47ml,安置7孔接骨板者35.37%,9孔者43.90%,13孔者20.73%;膝关节屈曲病人优良率占91.46%;其中有15例加以外固定,经回访观察愈合延迟2例,内固定无效3例;而病人治疗中并发症总产生率占13.41%.结论: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股骨远端骨折病人其治疗效果较佳,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良好,临床具有运用价值.

  • 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实忠;梁王班;陈可锋;陈定启

    目的:探究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在跖跗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跖跗关节损伤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7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治疗的优良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62.00%),P<0.05.结论:跖跗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 接骨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效应(综述)

    作者:李立钧;王耶

    骨骼具有一定刚度,保证肢体受力后得以支持,无显著形变,是肢体行使功能的基础.当骨骼遭受严重创伤时,骨某一区域应力超过骨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紧密连结的骨组织间就会发生断裂、骨折,表现为断端间的不稳移位.

  • 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施忠民;顾文奇;梅国华;薛剑锋;邹剑

    背景:距骨颈骨折是距骨骨折中常见的类型,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是经典的手术方式,但总体疗效仍不尽人意,尤其是采用单切口时,内翻畸形愈合率较高,且对于粉碎性骨折,螺钉固定效果也不佳.双切口是目前临床推崇的手术入路,结合接骨板固定,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13例闭合距骨颈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Hawkins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X线检查及CT扫描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粉碎程度,待肿胀消退后择期行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并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综合评估终治疗效果,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边缘和皮瓣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X线结果显示,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为8~12周,平均10.4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5分,平均1.09±1.64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72~95分,平均84.55±7.29分.SF-36评分为70~96分,平均85.00±7.84分.未见畸形愈合发生.结论:采用双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技术要求简单,在获得稳定固定的同时,还可维持距骨颈力线,避免畸形愈合,是治疗距骨颈粉碎性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 锁定螺钉取出的特点分析——一种新方法尝试

    作者:杨慎达;李庭;王满宜

    目的 探讨锁定螺钉的结构特点并对使用电改锥取该钉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9月~2008年7月所收治的病例,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152枚,并尝试使用小切口取出接骨板.结果 共152枚螺钉,均顺利取出.结论 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相比常规使用手改锥,不仅提高了取钉效率,而且能有效避免因螺钉溢扣而造成的取钉困难.

  • 附加接骨板联合自体植骨治疗下肢长骨髓内钉术后不愈合

    作者:陈楚鹰;何久盛;张永林

    背景:临床上髓内钉固定技术广泛应用于下肢长骨骨折的治疗,并且疗效显著。但是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发生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目的:探讨附加接骨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固定后下肢长骨不愈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应用附加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28例股骨或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19~65岁,平均(34.6±11.3)岁;左侧骨折12例,右侧骨折16例;股骨骨折13例,胫骨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骨折20例。结果:全部2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3~28个月,平均(19.3±4.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已达到骨性愈合。13例股骨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7±1.3)个月,15例胫骨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9.1±1.6)个月。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保留髓内钉给予侧方附加接骨板固定的同时,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髓内钉固定下肢长骨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 新型钛合金颈椎前路接骨板的三维稳定性试验

    作者:韩秀鑫;朱悦;吴亚俊;郝玉琳;赵卫东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接骨板已经广泛应用于颈椎创伤、畸形、退行性变以及颈椎肿瘤的治疗.目的:应用新型钛合金研制颈椎前路多功能接骨板(multifunctional cervical plate,MCP),并且对其进行三维稳定性试验.方法:收集24具6个月左右宰杀的猪颈椎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具标本.在连续的4种状态下,即完整状态、植骨状态、接骨板固定状态以及疲劳测试后状态,对颈椎C3-C7施加2.0 Nm的纯力矩,测量标本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范围(rang of motion,ROM)和中性区(neutralzone,NZ).结果:所有节段在6个方向的ROM上,MCP固定状态、MCP疲劳状态、C-mark接骨板(C-mark plate,CMP)固定状态、CMP疲劳状态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完整状态、植骨状态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前屈、左右侧屈方向的ROM上,植骨状态与完整状态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屈伸NZ上,MCP固定状态、MCP疲劳状态、CMP固定状态、CMP疲劳状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完整状态、植骨状态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屈NZ上,除完整状态与其他状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他状态之间没有差异(P>0.05).在旋转NZ上,所有状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生物力学研究表明MCP能够给颈椎提供足够的三维稳定性,在进行扭转疲劳试验后仍然可以保持三维稳定性.

272 条记录 2/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