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振武;陈洪尚;田纪青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种手术人路,较传统手术入路具有显著的优势[1].目前多数报道应用在T11~L3椎体骨折的手术中[1,2].笔者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经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8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上臂前外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相关提示

    作者:胡强;宋恒平

    笔者分析自2002-12-2010-12收治的采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1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资料,与同道共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3~51岁,平均38.2岁.左侧6例,右侧12例.车祸伤10例,摔跌伤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桡神经损伤7例.肱骨中下段斜形骨折5例,螺旋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9例.来院就诊时间2h~3d,骨折同时伴同侧或对侧锁骨骨折3例,伴同侧或对侧胫腓骨骨折2例.

  • 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100例

    作者:木太里甫·艾尼瓦尔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骨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即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椎体内植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局部cobb角矫正率以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进行术后回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以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熟手局部Cobb角矫正率,研究组较对照组矫正效果好。结论:经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更简单,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能有效复位固定胸腰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福嘉欣;肖联平;王树森;李晓东;韩立强;王铜浩

    背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恢复胸腰段患者矢状面序列,但按照传统的经脊柱正中沿棘突两旁显露剥离肌肉的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固定后容易出现肌肉失神经支配及慢性背痛.传统方法为跨伤椎4钉固定,长时间随访发现容易出现伤椎高度进一步塌陷及丢失.目的:对比胸腰段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康复情况,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胸腰段骨折患者96例,入院后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方法治疗42例,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54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引流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内固定复位情况,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①随访时间: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随访8-12个月,平均13.4个月;AF钉棒系统组随访8-14个月,平均12.1个月.②疗效:与AF钉棒系统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出血量、引流量、固定后Cobb角度、固定后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减少(P<0.05),骨折椎体复位率增加(P<0.05)、固定后ASIA分级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较好(P<0.05);③结果证实:采用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优于AF钉棒系统.

  • 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作者:徐新华;胡家美

    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多伴有骨质疏松,是脊柱外伤事故的高发人群[1,2].脊柱毗邻解剖结构复杂,脊柱外伤常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因而脊柱骨折不仅是骨科的急诊,也是重症[3].一经诊断,手术往往是有效的治疗方案[4].脊柱骨折的手术方式多样,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沿棘突剥离骶棘肌椎弓根行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但这种手术方式损伤组织较大,术后并发症多[5].理论上经骶棘肌及腰方肌肌间隙入路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很大程度上保留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的临床疗效.

  • 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作者:李惠锡

    目的 研究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选择首次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颈3~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1 d、7 d和14 d VAS评分降低,JOA评分改善率中优良率增加,并发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永强;何鑫东;潘山;张伟伟;袁波;梁国钧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其可行性. 方法 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间,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实验组,n=32)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照组,n=36)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1,3,7天血清肌酸激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实验组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可以推广.

  • 经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沈洪弟;崔烨平;魏志祥;程毅;王雷

    目的 比较经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常规TLIF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Ⅰ、Ⅱ度腰椎滑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TLIF手术组(常规组,25例)和经肌间隙入路TLIF手术组(研究组,2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观察术后14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后6个月融合率、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满意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术后14 d VAS评分、术后3个月ODI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融合率、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满意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TLIF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近期疗效可靠.

  • 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童汉明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观察组( n=25 )和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对照组( n=25 ). 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了解其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更佳(P<0.05). 但手术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相比,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改善预后.

  • 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两种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作者:朱辉;原超;张文财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两种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皮组采用经皮入路(n=19),经肌间隙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n=19),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观察手术前后腰背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椎体后凸Cobb角等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2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经皮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均优于经肌间隙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经肌间隙组(P <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两种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与经肌间隙入路相比,经皮入路具有出血少、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缓解迅速等优点.

  • 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陈志刚;吕书军;李立东;周广鑑;洪晔;林俊安;丁春劲

    目的 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术(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25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手术(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TLIF组)10 例,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开放组)15 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血肌酸激酶值(creatinekinase,CK).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而手术时间却长于开放组(P<0. 05).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 周、1 个月和3 个月VAS评分MIS-TLIF组患者低于开放组患者( P<0. 05),术后第1天、第3天CK值MIS-TLIF组明显低于开放组( P<0. 05),但术后第7天两组CK值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患者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MIS-TLIF组出现1例未融合.结论 MIS-TLIF治疗单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融合率,同时具有出血少、椎旁肌损伤小、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 经后正中与肌间隙入路取腰椎内固定系统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志刚;吕书军;李立东;洪晔;丁春劲

    42例患者行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20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A组),22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B组),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术后腰痛程度轻、恢复快,可作为一种更佳的入路用于取腰椎内固定装置。

  • 经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对椎旁肌影响的观察

    作者:杨立新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对椎旁肌的影响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40例,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接受经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则接受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手术2周后椎旁肌MRI的T2信号强度、腰背部视觉模拟疼痛程度对比以及手术1年后腰背痛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20例患者手术2周后的T2信号强度已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手术2周后的T2信号强度明显高于正常;治疗组在手术2周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0.20分,对照组在手术2周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1.10分;治疗组患者在手术1年后随访存在腰背痛1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1年后随访存在腰背痛的4例.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比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