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脑积水1例

    作者:侯锐;刘成国

    患者女,26岁.第1胎,孕18周,常规孕检发现胎儿畸形.超声所见:双顶径5.0 cm,脑室扩张,侧脑室左右径1.7 cm;胸腰段脊椎前凸成角畸形,椎体正常结构消失,呈"U"型;局部皮肤连续中断突起;四肢、内脏未见异常.

  • 超声诊断胎儿多发畸形1例

    作者:吴静;赵雪梅;王丽波

    孕妇28岁,孕3产0,早孕期间曾服用鲁米那三天,有两次流产病史.于妊娠22周来我院行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胸腰段脊椎排列不整齐,其它未发现异常,且胎儿发育符合孕周.提示:单活胎,建议复查.继后,该孕妇曾到一专科医院会诊,检查并未发现胎儿发育异常而继续妊娠.妊26周时再次来我院行超声检查,结果:双顶径6.6 cm,胎心搏动好,四肢及腹腔脏器未见异常,羊水深度8.2 cm;脊柱胸-腰段椎管宽0.7 cm,胎儿胸腔略欠规则;脐动脉A/B比值3.5;提示:①宫内单活胎,②羊水增多,③胎儿畸形--脊椎裂可能性大,不除外胸腔脏器畸形.建议中止妊娠,孕妇拒绝接受而继续妊娠,其间曾进行多次羊水监测及胎儿脐动脉A/B比值测定,发现二者均曾渐进性增多,至妊34周时,羊水深度达12 cm;脐动脉A/B比值3.9.于妊37周时剖腹产一女婴.胎儿生后无自主呼吸,出现重度新生儿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尸解报告:①胎儿右侧肺、气管缺如.②膈疝.③轻度脊椎裂.

  • CT诊断腰椎横突单纯性骨囊肿一例

    作者:王国华;张通;程楷;高玉庆;王胜国

    患者女,13岁。腰痛2个月余,呈持续性钝痛。体检:脊柱向右侧弯,L 2、3棘突左侧压痛,未触及包块。胸腰椎正侧位片;示胸腰段脊椎向右侧弯畸形,T9~L 5椎体及附件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螺旋CT扫描示L 3左侧横突呈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明显变薄,轮廓光整连续,病灶向上方明显伸延,大截面3.0 cm×2.7 cm,其内未见骨性间隔(图1)。软组织窗示囊性低密度灶内密度欠均,中心CT值9~17 HU,病灶下部可见液-液平面,CT值57~60HU,上方有少许条状软组织分隔影(图2)。三维表面遮盖法(SSD)成像完整展现出L 2~3左侧横突间骨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椎骨的相应解剖关系(图3)。

  • 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治探讨

    作者:贾延庆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措施及疗效果.方法 诊治的20例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 钉复住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切口都是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深部感染,未出现螺钉破出椎弓根、断钉、螺钉松动等严重情况.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X线复查结果 显示,骨折复位满意,cobb's角及伤椎前、后 缘高度都很大程度恢复.与术前cobb's角相比(24.5°),术后cobb's角明显减少(6.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相比(42.5%和 76.2%),术后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提高(94.1%和97.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 椎脊髓损伤,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作者:李松峰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施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拍片可见骨片复位、脊柱生理曲度、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及感染等并发症,未见钉棒弯曲、断裂及松动现象,伤椎高度恢复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有l~2级恢复.结论 后路切开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作者:李昊;肖延河;陈峰;司枫;杜发会;姜涛;张磊

    目的 对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笔者选取了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其中68例为男,42例为女性,年龄为14~83岁,平均(46.16±7.2)岁,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度有了显著的改善(P<0.05),且脊髓神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胸腰段脊椎前路手术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曾志远;黄杰聪;陈小青;蔡雅谷;卢天祥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椎(T10~L3)前路手术入路局部解剖结构指导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0具(男性6具、女性4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胸腰段脊椎(T12~L3)进行解剖学研究,并于2010年1月~2013年10月对30例脊髓压迫主要来自于椎管前方的胸腰段椎体暴散性骨折病人行胸腰段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38.5岁。均采用右侧卧位、左侧入路,切除左第十一肋骨,行T12、或L1、L2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其中T125例,L112例、L213例,所有病例均行相隔一个椎体、短节段固定。观察手术时间中出血并发症发生以及术后随访对比分析,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1.3)h,平均术中出血量(400~2100)800mL,术中胸腹损伤5例,术后胸腔引流3例,无大血管损伤及内脏脏器损伤,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病例。随访6~46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病例均获满意复位,随访期间无复位丢失,内固定位置佳,无松动断裂,均于5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结论对于胸腰段(T12~L2)椎体暴裂性骨折,脊髓压迫主要来自于椎管前方,熟悉脊椎前入路局部解剖,掌握前路技术要点,采用前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脊髓减压确实,术中植骨融合率高,手术效果好。

  • 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刘立国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给予椎体内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进行X线和螺旋CT检查,对伤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椎管占位率进行统计,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Charles标准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未有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发生.术前和术后1周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椎管占位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椎管占位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优良率为90% (27/30).结论 以椎体内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经胸膜外和腹膜外间隙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病变

    作者:刘祖德;王长蜂;魏梅洋;杨建东;袁文;贾连顺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腰段病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例胸腰段病变的患者,采用不经胸腔的和不切开膈肌的改良胸腹联合切口,直接暴露胸腰段椎体,实行各类脊柱手术.结果采用此手术切口治疗的19例病人,手术暴露时间平均为33 min,入路时的出血量约50~80 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切口对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好,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胸腰段脊椎病变的手术.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的比较

    作者:吴永平;陈维善;陈其昕

    胸腰段脊椎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目前国内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争议较大.我院从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对7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前或后路手术,现将两种手术方法作一比较.

  •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50例CT表现分析

    作者:杨仁权

    脊椎爆裂骨折多发生于胸腰段,CT已成为一项重要诊断手段.2004~2006年,我们共收治50例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现将其CT表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本组50例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男39例,女11例;年龄18~71岁,平均36岁.其中高处坠落伤25例,摔伤18例,车祸撞伤7例;有神经损伤症状20例,截瘫6例、不全截瘫14例.本组均行CI扫描,范围根据临床体征和平片或CR像显示的部位决定,扫描平面与椎体垂直,层厚、层距均为5 mm,并放大重建,摄软组织窗和骨窗片.

  • 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治探讨

    作者:谢宗乾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09-07~2011-07我院诊治20例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辅助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深部感染,未出现螺钉破出椎弓根、断钉、螺钉松动等严重情况.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X线复查结果显示,骨折复位满意,cobb's角及伤椎前、后缘高度都有很大程度地恢复.与术前cobb’s角相比(24.5°),术后明显减少(6.1°)(P<0.05).与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相比(42.5%和76.2%),术后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提高(94.1%和97.2%)(P<0.05).结论 经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前路稳定性减压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贺仕雄;姚国荣;袁九安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而实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椎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前路稳定性椎管减压术治疗1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脊柱稳定性.结果:13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中5例均有一级以上改善,C、D级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率92.3%.无椎体不稳,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结论:前路稳定性椎管减压不需要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大限度保留了脊柱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脊柱稳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