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全身麻醉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

    全身麻醉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镇痛、镇静和肌松,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完善,肌松药与镇痛药的大量应用,使得麻醉深度及意识状态变得难以判断.因而控制麻醉质量,全身麻醉监测的首要任务是良好的意识水平判断,以避免日益增多的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种神经功能监测指针相继引入临床麻醉领域,进行镇静和苏醒判断的监测,其中听觉诱发电位(AEP)具代表性,AEP中又以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或称AAI))为常用.本文就AEPI临床应用及相关评价综述如下.

  • 体外循环对脑电图双频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作者:丁伟;孟雷;曾因明;刘功俭;马正良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非搏动性血流灌注、流量、灌注压、温度、低温停循环和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电图(EEG)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AEP)的影响.方法 20例低温停循环患者分为Ⅰ组高流量和Ⅱ组低流量.每组设麻醉前、麻醉后等15个观测点.在平稳的麻醉状态下观察CPB非搏动性灌注、流量、灌注压、温度和低温停循环对BIS、AEP的影响.结果体外转流时、主动脉阻断时BIS、AEP明显下降(p<0.05).低温停循环时BIS、AEF显著下降(p<0.01).恢复循环后显著上升(p<0.01).心脏复跳后,体外停机后BIS、AEP明显上升(p<0.05). 结论 CPB非搏动性血流灌注对脑电活动和意识有明显的抑制.CPB低流量、低灌注压、低温均对BIS和AEP有明显的抑制.低温停循环亦可引起脑缺血再灌注δ脑电波.

  • 依托咪酯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血流动力学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作者:姜全威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应用于老年全身麻醉手术后对其认知情况、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和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33例,按照麻醉方式差异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67例,为依托咪酯复合麻醉方式进行,丙泊酚组66例,为丙泊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AEPI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于麻醉前1 h、麻醉后24 h比较其认知功能变化.结果麻醉后24 h,依托咪酯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评分总分、定向力、语言能力、延迟记忆能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及即刻记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均P<0.05);依托咪酯组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幅度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均P<0.05);依托咪酯组T2、T3时AEPI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均P<0.05).结论 在对老年人实施手术时,可采取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药物,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AEPI影响较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也有良好效果.

  • 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边文玉;唐俊

    自从麻醉应用于临床以来,极大地减轻了患者术中的疼痛.适当的麻醉深度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深度的判断有很多方法,目前临床体征是判断麻醉深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形式和节律、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等,但这些指标不易定量,而且手术和麻醉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更复杂的情况,因此不能准确判断麻醉深度.近年来,以脑电分析为基础的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 右美托咪啶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镇静有效剂量

    作者:颜巧巧;叶琦刚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3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待阻滞后30 min效果确切后,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啶,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估镇静水平,同时使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监测镇静深度。根据上下序贯法,设定第1例患者负荷量为1μg/kg,以0.1μg/kg为试验间隔,OAA/S≤3分为镇静有效,直到序贯反应曲线出现7个折点为止。结果臂丛神经阻滞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镇静的ED50为0.78μg/kg(95%CI:0.66~0.86μg/kg)。听觉诱发电位指数(X)与OAA/S(Y)呈直线正相关(R2=0.919,P=0.000),直线回归方程:Y=-1.43+0.109X。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镇静的ED50为0.78μg/kg(95%CI:0.66~0.86μg/kg)。

  • 脑电双频谱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研究

    作者:高耀星;徐学富

    复合麻醉通过合理的麻醉剂量达到佳麻醉效果,对患者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全身麻醉时,血压、心率等传统意识体征,已不能准确反映麻醉深度.近年来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麻醉深度上具有简便、实用、快捷的特点.该文综述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监测临床麻醉深度研究的进展.

  • 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比较

    作者:赵晓亮;朱钧;徐志新

    目的 比较BIS和AAI监测麻醉深度指导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病人对刺激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56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AAI组(术中监测AAI)和BIS组(术中监测BIS),麻醉诱导方法相同,诱导后根据病人BIS值50±5或AAI值20±5调整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靶控浓度,每次以1ng/ml为增减变量.记录诱导前T0、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T2、人工气腹开始T3、人工气腹开始后10minT4、手术结束停止给药后5min后T5等各时点AAI或BIS值,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后计算两组雷米芬太尼总用量.结果 两组诱导后AAI和BIS均迅速下降,在插管时,AAI组AAI值明显升高,BIS组BIS值无明显变化,两组平均动脉压在T1降低,T2、T3时点升高,且与T0比明显升高(p<0.05,p<0.01),组间比较T3时点BIS组高于AAI组,且BIS组发生高血压比例明显大于AAI组.结论 AAI和BIS都不能很好预测伤害刺激的心血管反应,但AAI比BIS相对较敏感.

  • ProSeal喉罩在腹腔镜手术的运用

    作者:冯昌盛;陈兵;杨小霖;万勇;涂发平

    目的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是监测麻醉深度的一项新指标,ProSeal 喉罩是一种新型通气喉罩.本实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两种麻醉通气法中听觉诱发电位与传统监测指标的优异.方法 100 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ProSeal 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在全麻诱导插管期比较两组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血糖,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诱导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插管期ProSeal 喉罩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比气管插管组更平稳.两组中血糖、平均动脉压、心率也有类似变化.结论 ProSeal 喉罩能减轻全麻插管的应激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比传统监测指标能更好地反应插管应激.

  • 小儿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的评价

    作者:周丽萍;张亚军;贾乃光

    目前,多种由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衍生的麻醉深度监护仪被应用于临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熵指数(entropy,En)、伤害趋势指数(narcotrend index)、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line ARX index,AAI)被证明都能随着麻醉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与麻醉药剂量有可靠的相关性.

  • 舒芬太尼用于全凭静脉麻醉40例研究

    作者:王曼;余剑波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时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血流动力学和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病人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随机分为Ⅰ组(舒芬太尼组)和Ⅱ组(芬太尼组),记录两组病人麻醉期间各时间点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值、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pO2.结果:Ⅱ组插管后1 min、2 min的收缩压较Ⅰ组升高,而插管后1 min的心率较Ⅰ组降低(P<0.05);Ⅰ组插管后1 min、2 min和3 min时的AEPI值低于Ⅱ组(P<0.05);Ⅰ组拔管后至定向力恢复的时间较Ⅱ组长(P<0.05);Ⅰ组丙泊酚的用量较Ⅱ组少(P<0.05).结论: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较芬太尼的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可以使病人达到更为合适的麻醉深度,并能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咪达唑仑辅助区域麻醉镇静深度的临床观察

    作者:康耀明;许阿木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可用于监测麻醉镇静深度,笔者研究AEPI监测咪达唑仑辅助区域麻醉不同镇静深度的数值变化及咪达唑仑的用量.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孟春;梁禹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靶控输注及喉罩应用于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40例ASAⅡ-Ⅲ级,动脉瘤分级Ⅱ~Ⅳ级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应用丙泊酚靶控-瑞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维持麻醉,插入喉罩进行机械通气.A组为AAI指导组,通过维持AAI值于20~25来调节丙泊酚的靶浓度值;B组为对照组.凭借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节丙泊酚的靶浓度值.记录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AAI的变化、麻醉药物用量、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有无发生术中知晓.结果 40例患者均安全顺利经过介入治疗过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毕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及术毕清醒时间少于B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术中知晓.结论 AAl作为一项新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可被有效地应用于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全麻监测,实现给药个体化,提高麻醉安全性.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 AAI和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预测全麻意识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纪洪波;张守林

    ①目的 研究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Line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AAI)值变化在全麻意识恢复中的作用.②方法 28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全麻维持效应部位浓度异丙酚(propofol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PROP) 2.5μg/mL,瑞芬太尼2ng/mL,监测AAI、HR、DBP、SBP、SPO2.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麻醉药物注射,观察意识恢复时AAI值与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③结果 患者意识恢复时AAI为43.0±5.8,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128±0.088)μg/mL,二者相关系数r=-0.800(t=7.020,P<0.001).④结论 AAI与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均可作为意识恢复的观察指标,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估计意识恢复比较适合临床.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预测PACU病人苏醒和拔管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闫焱;佘守章;许学兵;许立新;邬子林

    目的: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对全麻插管术后PACU病人意识恢复判断的有效性,及其预测苏醒和拔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40例,ASA I-II级.术毕病人带管送至PACU后,待呼吸恢复(VT≥400ml/次,RR≥12次/min),病人对言语指令有反应(OAA/S =3),且脱氧10~20min 维持SpO2≥95%,拔除气管导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术毕及呼之睁眼(OAA/S=3)、吸痰、拔管后1min、5min各时点(分别记为T0、T1、T2、T3、T4、T5)的AAI、BIS、HRV、SEF、MAP、HR,计算T2时点AEPindex和BIS的ED50和ED95.结果: ①T1时点,AAI、BIS、SEF所测数值均明显低于术前病人清醒时所测基础值(P<0.01),HRV则与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 T2时点的AAI值明显高于T1时点,接近术前清醒值;BIS值虽较T1有所升高,但仍低于T0时点;SEF与BIS反应一致.③AAI在T3时点明显高于T0(P<0.01),T4时回复至T0水平;BIS在吸痰拔管强刺激下可上升至基础值T0水平,拔管后1min与T0值接近(P>0.05),SEF与其变化一致;HRV在T3时点则明显高于T0(P<0.01).结论: AAI对全麻插管术后PACU病人意识恢复的判断是有效的,其对拔管刺激较其它几项指标反应更灵敏,可作为预测病人苏醒和拔管的一项可靠指标.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膀胱镜检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民;崔斌斌;杨勇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 index)作为控制变量反馈控制无痛膀胱镜检中丙泊酚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门诊行膀胱镜检查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2组(n=10),镜检前均静注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5 mg/kg.A组(AEP index反馈控制组)依据AEP index预定范围(AEP index值在25~35)来追加丙泊酚;B组(对照组)依据术中出现轻微体动来追加丙泊酚.观察麻醉过程的各项生理指标,镜检时间,丙泊酚用量,体动次数,清醒时间,离室观察时间,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 AEP index反馈控制组在体动次数,清醒时间,离室观察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时间、丙泊酚用量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AEP index反馈控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行膀胱镜检,极大地提高了麻醉质量,安全、快捷,对门诊患者尤为适用.

  • 听觉诱发电位在乳腺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泽宇

    目的 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乳腺短小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80例ASA(I-II)级择期行乳腺短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AAI)给予瑞芬太尼2-3ug/kg后缓慢推注丙泊酚,使听觉诱发电位(AAI)指数维持在30以左右,即之以丙泊酚6-12mg/kg.h、瑞芬太尼0.15-0.4 ug/kg.min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麻醉药,待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升至40以上时呼唤患者名字使之回应,升至60以上时表明患者已完全清醒,B组麻醉方法给予瑞芬太尼2-3 ug/kg,丙泊酚1.5-2mg/kg,凭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医师经验进行麻醉给药,以丙泊酚6-10mg/kg.h、瑞芬太尼0.15-0.4u g/kg.min静脉泵注维持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离开(手术室)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MAP、HR均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SpO2低于90%B组多于A组.结论 结合AAI监测可更全面的反映麻醉深度并可指导麻醉用药.

  • 不同剂量高乌甲素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柏文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乌甲素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人工流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Sf、LA1、LA2、LA3四组,Sf组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其他各组分别静注高乌甲素0.06mg/kg、0.1mg/kg、0.15mg/kg,3min后静注丙泊酚2mg/kg,睫毛反射消失入睡后手术,术中有体动、皱眉时单次静注丙泊酚30~50mg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吸宫操作时(T3)、手术结束即刻(T4)、清醒时(T5)各时点MAP、SpO2、HR、AAI,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记录术中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呃逆、体动等发生情况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清醒30min VAS评分.结果:于T1比较四组MAP在T2~T4均明显降低;T2时Sf组较其他组明显降低,T3、T4时Sf组、LA1组明显低于LA2、LA3组.与T1比较Sf组在T2~T4时HR明显降低,LA1组、LA2组在T3、T4明显降低,LA3组在T3、T4明显升高;Sf组在T2时较其他组明显降低,LA3组在T3、T4明显高于其他组;与T1比较Sf、LA1、LA3组在T2、T3时SpO2明显降低,LA2组在T2明显降低,T3时其他组明显低于LA2组;与T1比较四组在T2~T4AAI值均明显降低,LA1组在T2~T4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总用量Sf、LA1组明显多于LA2、LA3两组,LA1组明显多于Sf组.清醒时间Sf组、LA1组明显长于LA2、LA3两组.清醒后30min VAS评分LA1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呼吸抑制、头晕、嗜睡Sf、LA1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LA3组心律失常、呃逆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呼吸抑制明显高于LA2组;LA1组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0.1mg/kg高乌甲素联合2.0mg/kg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 鼻内镜术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徐海涛;宁慧杰;孙彭龄;何星颖;赵舒薇;石学银

    目的 调查鼻内镜术中知晓的发生,研究其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30例鼻内镜手术病人,麻醉采用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2 ml、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 mg/kg和琥珀胆碱2 mg/kg麻醉诱导,以丙泊酚靶控输注(TGI)、芬太尼、阿曲库胺维持麻醉,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AEPI.麻醉医生根据血流动力学和经验调整丙泊酚TCI效应室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另安排一耳鼻喉科医生负责记录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置入鼻内镜后、鼻腔填塞及术毕时各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手术顺利,麻醉诱导后全组患者MAP和HR显著下降(P<0.05),全组与诱导后相比,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差异,全组患者基础AEPI值平均为76.9±9.6,诱导后明显下降(P<0.01);全组患者中3例出现术中知晓,发生率为10%,知晓发生时间分别在置入鼻内镜、鼻腔填塞时;全部知晓者无疼痛回忆.3例患者出现术中知晓时AEPI值均高于40,其余27例患者AEPI值无一例高于40.结论 鼻内镜手术时间短,凭经验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实施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高,表现为AEPI值偏高;以AEPI作为麻醉深度的指标,可减少或防止术中知晓的发生.

  •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青;戴茹萍;成芳丽

    麻醉深浅的调控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术后恢复的快慢及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麻醉深度的监测在临床麻醉中日趋重要,本文简要综述了全麻过程中各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以期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神经外科老年患者术中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孟春;梁禹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指导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的合理剂量,实现给药个体化.方法 将48例ASAⅡ~Ⅲ级颅内病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4组,每组12例,A组为对照组,不应用咪唑安定;B组,仅诱导时应用;C组和D组,全程应用咪唑安定直至关闭硬脑膜.所有患者在AAI(维持在20~25)指导下调节丙泊酚靶控-瑞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维持麻醉,记录AAI、血流动力学参数、丙泊酚总量、麻醉诱导时意识消失时间、术毕指令恢复反应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与T0期MAP比较,各组T1期、T2期数值降低,T5期数值升高(P<0.05);与T0期HR比较,各组T5期升高(P<0.05).与T0期AAI值比较,各组其他期均降低 (P<0.05);A组T1期和T2期均高于其他3组 (P<0.05);B组、C组和D组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组和D组丙泊酚总量低于A组和B组(P<0.05).诱导意识消失时间,A组长于其他3组 (P<0.05).术毕指令恢复反应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各组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2 h所有患者OAA/S≥4分且未发现术中知晓.结论 在AAI指导下应用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麻醉,可缩短诱导时间,术中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速,节约用药成本,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

6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