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Y-盒结合蛋白-1核定位与P-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磊磊;许文林;秦茹娟;唐华容;沈慧玲;施洋

    Y-盒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1,YB-1)是冷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与多种基因启动子区的CCAAT盒相结合,调节基因的转录与转译,参与多种生物过程.YB-1的表达及其意义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鲜有报道.我们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研究对象,检测YB-1与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与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其与肿瘤特性的关系.

  • 冠心病相关基因肌细胞增强因子2A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核定位研究

    作者:田然;张抒扬;吴炜;戴宇翔;颜毅;陈连凤

    目的 构建冠心病相关基因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的野生型及三种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人胚肾293T(human embryo kidney 293T,HEK293T)细胞后的核定位情况.方法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MEF2A的第11外显子测序,选择在1258~1290(CAG)n和1291~1293CCG/-两个多态性位点存在△Q424~430,△Q430,△Q429△Q430△P431突变的患者,应用巢式PCR(Nested PCR)的方法扩增出MEF2A基因全长,构建野生型及三种突变型pEGFP-N1-MEF2A重组表达质粒,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系293T,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MEF2A蛋白表达及核定位情况.结果 经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证实各突变型MEF2A插入正确,成功构建pEGFP-N1-MEF2A重组表达质粒.经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染野生型及突变型pEGFP-N1-MEF2A重组载体后,代表MEF2A蛋白的红色荧光均集中于细胞核内.结论 MEF2A野生型及△Q424~430、△Q430、△Q429△Q430△P431三种突变型载体均成功表达GFP融合MEF2A蛋白.三种突变型蛋白与野生型蛋白一样,均位于细胞核内,提示达三种突变对MEF2A的核定位无影响.

  • MRI影像技术在苍白球腹后核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黄永安;尹震;张宝国;程钢戈;马宏伟;肖承志

    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帕金森病28例.男16例,女12例.按Hoehn & Yahr分级: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1例.行单侧苍白球腹后核(PVP)毁损术27例,分期双侧PVP毁损术1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定位,共29例次.

  • 血管生成素研究进展

    作者:黄欣;王金凤;徐东刚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属于RNase超家族的一员.它的立体结构包含3个功能元件:RNase活性中心、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位点和核定位序列.ANG能有效地促进血管新生,并参与调控其他血管生成因子.它还具有RNase活性,故有抑制蛋白合成等作用.ANG促血管生成途径包括:经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核转位途径.ANG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特别是肿瘤的增殖与血管新生.

  • X刀小剂量损毁杏仁核及致痫区治疗原发性颞叶癫痫的应用研究

    作者:韦鹏翔;周玉嘉;孙龙;李丹青;王革生;王建中;栾永昕;门斯烨

    原发性癫痫(ITLEp)又称复杂部分发作癫痫,占癫痫患者的25%[1].这种癫痫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单侧或双侧颞叶出现病理性棘慢波改变.CT或MRI显示:患侧侧脑室颞角轻度扩大.杏仁核是ITLEp发作扩布的必经途径之一,应用X刀一次或分次超大剂量(1次140 Gy,2次140 Gy,2次间隔24 h)损毁杏仁核治疗ITLEp已取得肯定作用,但治疗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风险[2].近年来国外采用一次小剂量(1次30~40 Gy)损毁杏仁核等脑功能性核团,治疗脑功能性疾病取得了初步成果[3].本研究采用24 h EEG、CT、MRI对病理性致痫区和杏仁核定位,首次应用30 Gy小剂量损毁杏仁核,10~15 Gy小剂量损毁致痫灶治疗ITLEp患者20例.2~24个月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的核定位

    作者:韩建军;黄秉仁;王欣;马晓骊;陈虹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 用重叠PCR法构建IGFBP-6的核定位序列缺失体(pEGFP-C1-BP6ΔNLS)及突变体(pEGFP-C1-BP6-Mut)质粒,与野生型IGFBP-6质粒分别转染PC-3M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并计算这些转染阳性细胞中绿色荧光强度的核质比(Fn/c).结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野生型IGFBP-6绿色荧光信号在细胞核内聚集分布,与转染EGFP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Fn/c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过表达pEGFP-C1-BP6ΔNLS的细胞中,绿色荧光信号在细胞核内聚集的现象消失,在整个细胞呈均匀分布;过表达pEGFP-C1-BP6-Mut的细胞中,细胞核内绿色荧光信号也有所减弱;两者的Fn/c与转染野生型IGFBP-6的细胞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GFBP-6可以定位于细胞核内,它在细胞核内的分布与其核定位序列相关,为进一步研究IGFBP-6不依赖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 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立宏;ZHU Xun;曹玉华;WANG Lei;陈勇;DU Bai-Rong;李桂英

    目的:构建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编码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基因(AD5N)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N,利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CF-7细胞,RT-PCR、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该胞内抗体基因AD5N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及抑瘤效应.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分析发现,成功构建编码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D5N,基因片段为855 bp,编码28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0 kD.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仅在转染胞内抗体基因的MCF-7细胞中存在该胞内抗体的表达,并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区域.与野生型MCF-7细胞和转染空质粒的细胞相比,在MCF-7/pcDNA3.1-AD5N细胞中AD5N的表达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使G0-G1期细胞周期指数增高12.64%,S期指数下降15.22%,凋亡细胞指数上升9.15%.结论:细胞核定位的抗Cyclin D1胞内抗体AD5N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展,并诱导细胞凋亡.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核定位表达与肾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叶学荣;鲍一;王志向;刘冰;宋尚卿;曲乐;陈俊明;李鹏;王林辉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趋化因子受体CXCR4核定位表达与肾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413例肾癌组织CXCR4的亚细胞定位表达,根据染色结果分为核定位阳性表达组及核定位阴性表达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413例肾癌组织中170例CXCR4核定位阳性表达,243例CXCR4核定位阴性表达,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核定位阴性表达组相比,核定位阳性表达组Robson分期高、癌栓发生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远处转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定位阳性表达组生存率为86.5%(147/170),低于核定位阴性表达组97.1%(236/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肾癌组织中CXCR4核定位表达与Robson分期高、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患者预后差相关.

  • MK-EGFP融合蛋白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核定位

    作者:赵宁

    目的 构建MK-EGFP真核表达质粒,研究该融合蛋白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定位.方法 RT-PCR技术扩增MK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中,重组质粒pMK-EGFP转染肝癌细胞Hep-G2,显微镜下实时追踪观察融合蛋白的胞内表达与定位.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质粒pMK-EGFP,真核转染后,在宿主细胞内发生核定位,融合蛋白在核仁区富集.结论 转染产生的MK-EGFP融合蛋白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大量表达,并发生明显的核定位现象.

    关键词: MK 转染 核定位
  • α突触核蛋白作用核苷酸序列的体外筛选研究

    作者:马开利;宋连昆;苑玉和;张莹;李莉;杨金玲;朱平;陈乃宏

    目的:体外筛选α突触核蛋白可能作用的核苷酸序列。方法根据碱基组成特征合成一系列的核苷酸序列,与α突触核蛋白-绿色荧光蛋白(α-synuclein-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α-syn-GFP)融合蛋白混合,采用圆二色谱分析色谱峰的变化情况。结果α突触核蛋白-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混合入GC-box样核苷酸序列后导致色谱峰发生较大变化。结论α突触核蛋白转位进入细胞核后,可能通过作用于GC box样核苷酸序列,参与细胞核内的基因表达调控,从而发挥其生理或病理作用。

  • Apoptin及其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福庆;王庆宝;韩国新

    一般认为,人类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造成的.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受阻可能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核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白志刚;张忠涛;叶颖江;王杉

    目的 探讨定位于核的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胃癌组织中核PTEN蛋白表达水平并随访,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相互关系及其预后价值.结果 核PTEN在61例(71.76%)胃癌组织中过表达,核PTEN过表达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胃癌患者Laurea's分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1,P=0.023).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核PTEN低表达,核PTEN与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是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

  • 甘草酸、甘草苷对肿瘤细胞中硫氧还蛋白的核定位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潘博宇;王荷花;张小骥;黄娟;吴元欣;陈孝平

    目的 通过选用甘草的主要单药活性成分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探索其对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1,Trx)在肿瘤细胞核中定位的影响.方法 选取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CA)、甘草苷(liquiritin,LQ)两种单药分别设置药物浓度梯度与作用时间梯度实验组.再将一定浓度的GCA、LQ分别与临床化疗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PTX)或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两两联用设置联合用药实验组.通过Western blot测定Trx在HeLa细胞核中表达量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结果 Trx在细胞核内的含量变化均随2种单药浓度的增大和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GCA、LQ对细胞的毒性较小,且其与低剂量化疗药物联用对细胞核中Trx表达量的影响,与单纯高剂量化疗药物作用效果相近.结论 GCA和LQ均可使Trx在HeLa细胞核中的表达下降,且其与临床化疗药物联用有望降低后者的使用剂量,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细胞系中RUNX3蛋白表达及定位研究

    作者:殷倩倩;马东慎;魏瑜;刘慧

    目的:检测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情况,为进一步揭示RUNX3的失活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5种乳腺癌细胞(MCF-7、T47D、SKBR-3、MDA-MB-231和BT-549)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RUNX3的蛋白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来普霉素B(Leptomycin B)抑制RUNX3的出核,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RUNX3的蛋白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的改变.结果:与MCF-10A细胞相比,5种乳腺癌细胞系中RUNX3的核定位减少、胞浆定位增多.经Leptomycin B处理后,CCK-8实验结果显示5种乳腺癌细胞的活力明显减弱,EdU染色显示5种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显示5种乳腺癌细胞胞浆中的RUNX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胞核中的RUNX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细胞中均存在RUNX3的胞浆转位失活现象,针对性地逆转RUNX3的出核过程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可能成为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 白介素6(IL-6)受体蛋白中核转运定位序列的研究

    作者:宋伦;沈倍奋

    目的:研究gp130胞内区的假定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是否具有核定位功能。方法:首先将编码 SV40大T抗原NLS(阳性对照)和 gp130胞内区假定NLS的cDNA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EGFPN1,构建成表达质粒 pSV-NLS-GFP和pGP-NLS-GFP。然后将这两种表达质粒分别转染 HeLa细胞并采用 genecitin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以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确定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稳定转染表达质粒pSV-NLS-GFP的 HeLa细胞中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分布在细胞核内;而转染了pGP-NLS-GFP的 HeLa细胞中绿色荧光在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呈现出均匀分布状态。结论:gp130胞内区的假定 NLS序列不具有核定位功能。

  • Apoptin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作者:王清明;贺福初

    Apoptin是一种来源于鸡贫血病毒的小蛋白,能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凋亡诱导作用.Apoptin的肿瘤细胞特异性与其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有关,在转化或肿瘤细胞中,Apoptin定位于细胞核,而在正常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质.Apoptin的磷酸化决定其核定位,在肿瘤细胞中,Apoptin被磷酸化,磷酸化的Apoptin进入细胞核,并诱导细胞凋亡.Apoptin诱导的细胞凋亡不依赖p53,不为bcl-2、bcl-xL的过表达所抑制,但Apoptin诱导的快速凋亡效应需要caspase-3的活化.Apoptin具有很强的形成聚合体的倾向,在细胞内表达的Apoptin以多聚体形式存在,但多聚体的形成和解聚并不是其诱导凋亡所必需的.Apoptin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可能与其DNA结合能力密切相关.

  • Grb2在MCF-7 乳腺癌细胞中的核定位研究

    作者:陈敏;陈彬;李渝萍;陈健;李强;钟小林;周度金

    目的构建Grb2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DsRed1-C/Grb2,并观察Grb2在MCF-7乳腺癌细胞的核定位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扩增Grb2 cDNA,与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C重组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C/Grb2,酶切、测序鉴定后,瞬时转染MCF-7 乳腺癌细胞株,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rb2的核定位情况.结果 pDsRed1-C/Grb2质粒有正确的阅读框,融合表达蛋白DsRed1-C/Grb2可定位于MCF-7 乳腺癌细胞核内.结论成功构建了Grb2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DsRed1-C/Grb2,在MCF-7 乳腺癌细胞株中,Grb2除存在于胞浆外,也可定位于细胞核内,可能与其参与核内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