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板尿道袖珍随意皮瓣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作者:董玉明;曹棣辉;翟圣涵;杨镇铿

    我院1994年1月~2001年1月收治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47例.采用原板尿道去除瘘孔周围表皮加随意皮瓣修复,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海绵体部尿道憩室巨大结石超声表现1例

    作者:王珍荣;王义;邹林娟;郭玲

    分炎性瘢痕组织后行尿道成形吻合术.

  • 2例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治疗硬化性苔藓样病致尿道狭窄的护理

    作者:付冉冉;王玲;陈春兰;阎淑芹

    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病(male genital lichen sclerosus, MGLSc)是一种病程较长、慢性获得性渐进性疾病,伴有皮肤萎缩纤维化,常累及阴茎头部尿道,疾病进展会导致尿道狭窄而引起排尿障碍。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科在2014年收治了2例由其引起的前尿道狭窄。临床上常采用尿道扩张术或尿道外口切开整形术治疗,但是复发率较高,长期反复尿道扩张或尿道外口切开不但增加病人痛苦,而且增加经济负担,远期效果也不理想,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2006年 Si-monato 等[1]首先报道以舌黏膜作为替代物行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狭窄,并取得满意效果。口腔黏膜与阴茎和阴茎头尿道鳞状上皮细胞在结构上相似,组织较韧且富有弹性,适于湿润的环境[2]。口腔黏膜移植片易于获取,供者不会形成可见的瘢痕组织,已成为尿道重建的理想替代材料[3]。我院泌尿科2014年实施2例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治疗硬化性苔藓样病所致尿道狭窄,手术顺利,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正位尿道开口阴囊纵隔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67例分析

    作者:马宏祥;高云生;周建生;冯秀忠;任进斌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尿道畸形,其发生率为0.8%[1],目前国内外一期治疗尿道下裂术式较多,但仍有较高的失败率(包括尿瘘或皮瓣坏死).本院1994年9月至2002年9月采用正位尿道开口阴囊纵隔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67例,疗效满意,现就治疗中的有关问题作一回顾性分析.

  • 复杂性尿道下裂成形术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扈新;杨艳;张玉泉;王海临;郭志全;刘秀军

    目的:探讨游离口腔黏膜尿道下裂成形术联合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复杂性尿道下裂成形术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复杂性尿道下裂(尿道板发育不良并尿道板缺失以及多次手术后尿道下弯矫正、尿道瘢痕去除后尿道板缺失)不适宜于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患者,对于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改良使用。结果:12例复杂性的尿道下裂使用游离口腔黏膜尿道下裂成形术联合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中,术后阴茎下弯均获得矫正;9例术后一次成功,3例术后发生尿瘘(25%),术后二期行尿瘘修补术均获得成功,其中2例发生尿道狭窄(16.7%)合并尿瘘,其中1例尿瘘合并尿道狭窄患者经过尿道扩张治疗后愈合,成功率高达83.7%。结论:游离口腔黏膜尿道下裂成形联合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应用作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改良,对于尿道板发育异常或纤维瘢痕组织较多[1],严重弯曲者不适宜使用Snodgrass手术的患者,以及多次手术后瘢痕形成并无多余皮肤组织可以转移的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并取材比较方便,黏膜下层较薄,且血运丰富,易于存活。

  • 45例尿道下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

    作者:卢冰

    目的:探讨45例尿道下裂患儿及其家长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特殊的心理护理,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护理.结果:45例尿道下裂患儿及家长都能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论:尿道下裂目前尚无一种完美的手术方法,所以护士要耐心帮助和鼓励患儿及家长正确认识疾病以及正确对待 ‘治疗效果,全面配合医生治疗,以获得疾病的痊愈.

  • 尿道狭窄的原因:损伤还是其他?

    作者:张小明;胡卫列;宋波

    先天性尿道狭窄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的前尿道.血尿是其主要的症状.获得性尿道狭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医源性:多发生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镜操作、长时间留置尿管、尿道下裂术后及前列腺切除术后等;感染性尿道狭窄包括医院手术后细菌尿引起的尿道狭窄和尖锐湿疣引起的病毒性尿道狭窄;炎症性尿道狭窄主要是硬化性结节病的慢性进展性炎症过程;前尿道的钝性损伤多是会阴部骑跨伤,后尿道损伤多伴有骨盆骨折,枪弹的穿透伤可全尿道损伤.儿童和女性的尿道损伤和狭窄罕见.文章主要对先天性和获得性尿道狭窄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张旦红;严向明;朱晓琴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8/1000,目前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均因术后并发症多而效果不满意,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5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 自制套管式负压引流器在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兰

    尿道下裂是泌尿男生殖系先天畸形中较多见的一种[1]。尿道成形术方法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Dernis Browne法。成形尿道部位的引流有:烟卷式引流、胶皮膜引流、细胶管引流等。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观察,发现引流均不够充分彻底。因引流液残留于尿道成形部,细菌不断生长繁殖,渗出物逐渐增多,造成伤口感染,脓汁从尿道外口溢出,缝合皮瓣不能及时愈合,致使手术失败。究其原因,多数在于感染。由此可见,改进引流方法,使引流液充分彻底引出,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1 临床资料及护理1.1 材料选择及制作。自1994年我们设计制作的套管式负压引流器是由外套管、内套管、20 ml注射器、12号针头等材料组成。下面分述如下。1.1.1 外套管:用F16~18号硅胶导尿管,其前端自剪有数个侧孔作为尿道成形时的支架管,将它置于成形尿道部,从而成为套管式引流器的外套管,此管不插入膀胱。它与传统橡胶管相比,具有表面光滑、细菌不易粘附、质地柔软、对尿道损伤小、对创面刺激小等优点[2]。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1.2 内套管:是前端带有侧孔的F5~6号输尿管导管,此管长于外套管。局部创面渗出液通过外套管底部侧孔渗入内套管内,再用20 ml无菌注射器与12号针头相衔接插入内套管外露末端,进行间断负压启动抽吸,即成为套管式负压引流器。1.2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2.1 术后病人平卧位,身体上放离背架,将内套管用粘膏固定于外套管末端,以免内套管脱出。同时,也使两管(内、外套管)之间的空隙不与外界相通,成为封闭系统。1.2.2 针头与注射器要衔接紧密,勿漏气。1.2.3 术后72 h内每30~60 min用注射器负压抽吸1次,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使渗出液不在局部存留,成形尿道创面经常保持干燥,促进缝合皮瓣早日愈合。1.2.4 每次负压抽吸排液后,再将注射器连带12号针头一同插入内套管外露末端,并存放于无菌塑料袋内以备下次抽吸使用。勿将注射器直接放于床面上,以免造成污染或逆行感染的可能。1.2.5 术后第1天,渗出液往往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减少,若引流液反而增多,应考虑创面有感染或活动性出血的可能[3]。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对症措施。1.2.6 根据病情,每日2次或多次用0.5%洗必泰棉球擦拭尿道外口。1.2.7 渗出物连续较多时,可遵医嘱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8万 U或16万 U,硫酸丁胺卡那霉素0.2 g或0.4 g,通过内套管外露末端注入其底部,再通过其侧孔渗入外套管底部,再通过外套管侧孔直接冲洗创面,从而达到消灭细菌、控制感染发生的目的。1.2.8 术后10~12 d拆除缝合线,其后24 h拔除套管式负压引流器,关闭膀胱造瘘管,待病人经尿道排尿通畅,则拔除膀胱造瘘管,病人预约出院。1.3 一般病人引流与套管式引流效果对比,见表1。另外,套管引流的尿道口位置、勃起程度均好于一般引流。

  • 利用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下裂

    作者:龙云;朱辉;龙道畴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但造成患者的排尿和生殖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尿道下裂男女均可发生,主要见于男性.国外Sweet(1974年)报道,出生男婴中发病率为0.32%;我国报道发病率约为0.2%~0.3%.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0~200年[1],迄今已有200余种方法.手术通常分为两期完成,Ⅰ期修复阴茎弯曲,Ⅱ期尿道成形.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对阴茎弯曲的彻底修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Ⅰ期修复尿道下裂也被广泛应用[2].本文主要复习阴囊皮瓣对尿道下裂的修复.

  • 尿道板镶嵌及尿道海绵体成形在TIP尿道下裂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谢林海;杨军;习娅琦;丁洪彪;李森恺

    目的 评估尿道板镶嵌及尿道海绵体成形在尿道板切开卷管(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TIP)尿道下裂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6例初次手术的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均行TIP术式修复.术中在尿道板纵切创面镶嵌移植包皮内板或颊黏膜,并将尿道板两侧分叉的尿道海绵体合拢成形,覆盖于再造尿道腹侧.结果 本组16例患儿均一期手术修复成功,术后随访6~ 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尿瘘及尿道狭窄发生,除1例尿道口退缩外,其余患儿尿道开口正位、裂隙状,阴茎无弯曲,术后外观好.结论 尿道板镶嵌及尿道海绵体成形可以减少尿道狭窄及尿瘘发生,对TIP术式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 双极电凝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明;何恢绪;胡卫列;吕军;聂海波;姚华强;邓志雄;王尉;赵永斌;杨槐

    目的 总结双极电凝在尿道下裂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先天性尿道下裂280例,其中冠状沟型26例,阴茎体型142例,阴茎阴囊型80例,会阴型32例.年龄1~8岁,平均4岁.分为A、B两组:A组140例,术中不采用双极电凝,采用压迫法、结扎法止血;B组140例,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所有患者均采用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或横形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比较其止血纱布使用的块数,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敷料血痂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 术中未使用双极电凝组与使用双极电凝组其术中所用止血纱布块数为(7.67±0.96)块和(2.12±0.63)块,手术时间为(112.52±3.88)min和(95.83±2.25)min,术后敷料血痂数为3.65±0.70和0.91±0.37,两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并发症尿瘘、尿道狭窄较后者增加.结论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手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手术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分析

    作者:翟秀宇;张胜男;王伟刚

    目的 评价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应用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8±16)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2)d.术后随访6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7、10d出现尿瘘,术后6个月经手术治愈;1例于术后2周出现尿道外口狭窄,经急诊全麻行尿道扩张排尿通畅.结论 应用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是安全有效的.

  • 改良Mathieu术治疗尿道下裂矫形术失败患儿尿道裂开及尿瘘25例临床观察

    作者:魏孝钰;陈锋;陈小华;汪洋;王长园

    2008年5月-2011年8月本科室收治尿道下裂矫形术失败患儿55例,其中应用改良Mathien术治疗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岁3个月~8岁5个月,平均年龄4岁2个月.所有病例均为尿道成形术后失败的患儿,其中已行1次手术16例,2次手术6例,3次手术3例;尿道外口在冠状沟下方者9例,冠状沟处尿瘘者(与尿道外口之间仅存在一狭窄皮条)10例,尿道外口在阴茎体前部者6例.其中伴有轻中度阴茎下弯者7例.

  • 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矫治(附1 000例报告)

    作者:张小明;何恢绪;胡卫列;吕军;聂海波;姚华强;杨槐;邱晓拂;张利朝

    目的:总结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矫治经验.方法:尿道下裂患者1000例,年龄1~26岁,平均4岁.冠状沟型118例,阴茎体型593例.阴茎阴囊型189例,会阴型100例.791例采用尿道板切开卷管成形法(TIP),117例采用Duckett+Duplay术,92例采用二期手术,一期行阴茎伸直及皮辩转移,二期行尿道成形术(TIP).术中遵循微创原则,使用显微器械,尽量保留原有的正常组织结构.结果:随访6月至2年,TIP术741例手术一次成功,Duckett+Duplay术99例一次成功,分期手术二期成功86例.并发尿道皮肤瘘51例,尿道狭窄17例,尿道憩室6例,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尿道下裂矫治手术中,首先保留尿道板手术,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阴茎严重弯曲者或重度尿道下裂患者可选Duckett+Duplay术或者分期手术.

  • 严重尿道下裂修复术改进Denis Browne's方法

    作者:孙庆波;董孝成;王铁汉;王立鹤

    在尿道下裂二期尿道成形术中应用膀胱粘膜尚少见报道.我院1994~2001年4月采用改进的Denis Browne's方法为32例患有严重的尿道下裂患儿施以二期尿道成形,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 尿道牵引套入术治疗外伤后尿道狭窄的体会

    作者:刘文峰;王春艳;王明义

    尿道牵引套入术又称Badenoch手术,或Jolovov-Badench手术.国内一些医院应用此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获得较好效果.我院1985~1997年共施行此手术2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年龄小10岁,大52岁.均为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狭窄.其中,14例曾行尿道会师手术或尿道成形修复术1~4次,但均失败.20例后尿道狭窄长度为1.5cm~3.0cm不等,5例采用Badenoth手术,15例采用改良的Badenoch手术.20例共行22次手术,一次手术成功者17例.3例因早期手术失败.失败的原因分别为牵引套松脱,损伤直肠致直肠尿道瘘以及假尿道牵引套入.前2例给第2次牵引套入术治愈.19例手术成功者,术后均能自行控制排尿,尿流通畅,各种尿瘘均愈合.术后16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6个月及18个月各1例,2~5年6例,6~10年8例.有的病例术后1年需作2~3次尿道扩张.随诊2年以上除2例需作不定期尿道扩张,效果不理想之外,其余12例至今排尿通畅,不须作尿道扩张.1例在抬重物时有部分尿失禁,1例阴茎勃起时有轻度弯曲,但无疼痛亦不影响性生活,1例外伤后已有阳萎,术后仍阳萎.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尿瘘发生.

  • 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治疗硬化性苔藓样病所致尿道狭窄的疗效

    作者:张长胜;孙天明;苟成毅;曲小勇;党乾元;高永峰;张志鹏;张军宏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治疗硬化性苔藓样病(lichen sclerosus ,LS)所致尿道外口及前尿道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提高对LS所致尿道狭窄的认识。方法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LS所致前尿道狭窄患者12例,手术年龄为26~68岁,平均为42岁。狭窄段长度为1.5~8cm,平均为4.32cm。大尿流率2.9~6.8mL/s,平均为4.24mL/s。将狭窄段尿道沿尿道外口纵形切开,采用口腔黏膜(颊黏膜或舌黏膜)分期或一期尿道成形治疗尿道外口及前尿道狭窄。结果12例患者手术后排尿通畅,随访6~55月,平均25月,至今有2例出现尿道外口再次狭窄,行尿道外口切开后排尿通畅,大尿流率14.9~36.8mL/s,平均为21.13mL/s。讨论口腔颊黏膜和舌黏膜是尿道重建中良好的替代物,口腔黏膜分期或一期尿道成形是治疗LS所致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 带蒂双面包皮皮瓣法治疗180例尿道下裂临床分析

    作者:周瑞锦;刘中华;姬彤宇;张祥生;李启忠

    目的 为提高一期修复尿道成功率,总结应用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PPDIF)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1991-2006 年间,应用单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40例,应用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80例,对比分析单面、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单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愈率75.0%、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愈率89.4%,双面皮瓣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单面皮瓣.结论 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成功率高,且成形后阴茎外形美观.

  • 不同类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董自强;许晓明;毛峥;李克军;胡敬祖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矫正手术成功率.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在切口设计、阴茎头隧道建立及矫形、尿道成形材料选择、皮肤外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与探索,共治疗69例尿道下裂.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一期手术成功66例,成功率(66/69)95.65%.2例尿瘘,1例成形尿道裂开.结论手术矫正尿道下裂成功的关健是既要保证成形尿道的充足血供与营养,也要保证外覆皮肤的充分血供与活力,还要兼顾外生殖器的美观.要达到以上标准就应根据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153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