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结核

    作者:张庆;王万春;彭丹;张湘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结核的方法.方法通过踝关节镜下手术进行踝关节结核的病灶清除术和关节融合术.结果通过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了12例踝关节结核病人,术后病人一般情况迅速恢复,关节全部达到骨性融合,结核没有复发.结论通过关节镜技术施行踝关节结核手术是一个损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的方式,而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上颈椎椎管内肿瘤外科考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林莉;邹明向;刘匆聪;邓幼文

    目的:评估钉棒系统用于颈椎后路关节融合术治疗上颈椎脊髓肿瘤患者的手术考量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因上颈髓肿瘤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肿瘤切除及颈椎后路关节融合术的22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其中包括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16~60岁.所有患者接受肿瘤切除,通过多轴钉棒系统对上颈椎(颈1~3)进行后路关节融合术.所有患者接受平均5年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65.5个月.22例患者共置入114枚螺钉,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神经鞘瘤16例,脊膜瘤3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神经节神经胶质瘤1例,混合肿瘤(成分包括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鞘瘤)1例.所有病例均获成功融合,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为13.9分,治愈率为51.4%.1例术后发生颈椎后凸和肿瘤复发,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未发现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术后神经根病、螺钉拔出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多轴钉棒系统行颈椎后路关节融合术用于治疗上颈椎脊髓肿瘤,能够获得满意的长期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马文杰;陈德生;魏海强;张德新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性关节炎2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的系统康复练习.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 ~18(中位数1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行走时步态明显改善,踝关节无肿胀及明显疼痛.术后1年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2.5±0.3)分与术前(8.3±0.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为(79.93 ±7.01)分,较术前的(28.40 ±5.77)分明显增加(t=-32.32,P=0.000),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踝关节融合术操作简单,术中创伤小,不破坏踝周组织结构,融合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早期效果良好,患者获得稳定、无痛的踝关节,能够从事部分体力劳动,是踝关节融合的理想方法.

  • 改良膝关节融合术在晚期全膝关节结核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作者:张大刚;邓章云;胡兆洋;游红林;胡波;蒲川成

    目的 了解松质骨螺钉联合外固定支架行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4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采用松质骨螺钉联合外固定支架行膝关节融合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随访11~36(21±4)个月,14例病例膝关节全部融合.结论 松质骨螺钉联合外固定支架行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

  • 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Ⅳ型骨折17例报告

    作者:尚静波;杨冰

    目的 观察关节融合术治疗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跟骨Ⅳ型骨折37例,其中严重骨折(切开复位无法修复距下关节面)17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及跟骨钢板内固定关节融合取髂骨植骨术治疗.手术入路选用外侧入路.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8~68(26±5)个月,优良率达82.4%.结论 跟骨Ⅳ型骨折常合并有严重粉碎骨折和跟骨后关节面或距骨后关节面的软骨损伤.很难自行愈合.即便愈合后易可能早期形成骨性关节炎,因此应早期行关节融合术且疗效满意.

  •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在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曾伟南;周宗科;杨静;沈彬;康鹏德;裴福兴

    目的 探讨应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行晚期全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病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4岁(28~40岁),病程3.1年(9月~5.1年).8例患者均采用前正中切口,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后使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加压融合,并使膝关节处于功能位,术后继续正规抗结核化疗18个月,以获得骨性融合为观察终点. 结果 本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20.5周(16~24周),患肢平均缩短4.9cm(3 cm~5cm),膝关节外翻角度5.2°(4°~7°),屈曲15.3°(10°~20°),无病例发生明显的旋转畸形,无切口感染、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病例,无外固定支架失败病例,其中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结论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 分析探讨经腓骨截骨并植骨加螺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栋

    目的 对经腓骨截骨并植骨加螺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68例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以34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经腓骨截骨并植骨加螺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7.1%、73.5%,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AOFAS评分水平(89.6±5.3)分、(74.1±9.7)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腓骨截骨并植骨加螺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在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手术治疗--术后2~24年临床疗效及症状性骨关节炎进展

    作者:

    近年来,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又称为Lisfranc损伤)的治疗方式不断变化,从闭合复位石膏固定(伴或不伴经皮克氏针固定)到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再到关节保留技术和关节融合术。手术治疗能够为Lisfranc损伤患者提供稳定的解剖复位和良好对线,短期及中期效果良好,但长期疗效,特别是与症状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相关的预后效果报道有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经关节螺钉ORIF或Ⅰ期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术后2~24年随访的临床疗效、症状性OA发生率以及发生OA的危险因素。

  • 双踝胫距关节新鲜异体骨软骨移植术

    作者:邓景成(译);章莹(审校)

    对于经常活动的年轻患者来说,胫距关节炎的治疗选择方案是很有限的。尽管关节融合术的临床效果可以接受,但存在功能缺失、步态改变以及周围关节出现远期并发症等缺陷;而关节置换术则通常适用于那些年龄更大、活动水平不高的个体;全踝关节置换术即使采用严格的选择标准,其临床效果也是报道各异。本研究旨在评估双踝胫距关节新鲜异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进展性胫距关节炎的临床以及影像学结果。

  • 距骨全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学斌;余霄;张迪峰;庞清江

    距骨全脱位是创伤骨科较为罕见的损伤.距骨解剖结构特殊,无单独血管供应,全脱位后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其处理方法一直以来未能达成一致,治疗后并发症较多,效果欠佳.本文对距骨全脱位的损伤机制、治疗策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创伤骨科医师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 Chiari畸形合并颅颈交界畸形的处理策略

    作者:陈利锋;余新光;周定标;卜博;张远征;许百男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合并颅颈交界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Chiari畸形合并颅颈交界畸形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颅底陷入35例,寰枕融合25例,颈椎分节不全6例.病人均行颅后窝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术,行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21例.固定方式采用钛缆固定和自体骨移植41例,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和自体骨移植15例.结果 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例,脑脊液切口漏1例.55例随访6~60个月,平均42个月;植骨融合满意52例,钛缆固定和自体骨移植植骨未能融合3例;症状改善51例(92.7%),无变化4例(7.3%);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Chiari畸形合并颅颈交界畸形应行颅颈交界关节稳定性检查及评估,对有潜在颅颈交界不稳定病人应行后路减压并枕颈植骨固定融合术,单纯后路减压可能加重颅颈交界不稳定,症状难以缓解甚至加重.

  • 胫距跟关节融合术中应用逆行髓内钉或锁定钢板固定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晶晶;谢鸣;潘昊;方真华;黄若昆;刘丰;雷波;任义军

    目的 比较胫距跟关节融合时应用逆行髓内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治疗的47例患者资料,其中行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者28例(髓内钉组)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者19例(钢板组).统计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关节骨性融合率、骨性融合时间、返修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 47例患者的骨性融合率为80.9%(38/47),髓内钉组(71.4%)低于钢板组(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骨性融合时间分别为(5.0 ± 0.9)个月和(5.5 ± 1.1)个月,骨性不融合症状明显需返修率分别为17.8%(5/28)和5.2%(1/19),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0.6 ± 8.4)分和(79.5 ± 5.7)分,SF-36评分分别为(78.9 ± 7.1)分和(88.9 ± 7.7)分,以上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47.4%)较髓内钉组(17.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有伤口愈合不良、内固定激惹、神经损伤并发症存在.结论 在胫距跟关节融合中应用逆行髓内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疗效,锁定钢板固定较逆行髓内钉具有更高的融合率,但是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 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

    作者:方真华;胡家朗;赵晶晶;陈明;郑琼;任义军;勘武生

    目的 探讨使用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接受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2例后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46 ~ 79岁,平均62.2岁;其中原发踝关节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继发踝关节炎1例,踝关节置换术失败合并进行性距下关节关节炎3例,踝关节融合术失败合并进行性距下关节关节炎5例,马蹄内翻足合并继发性关节炎1例.术后采用影像学、EQ-5DTM功能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 结果 22例患者术后获14 ~38个月(平均21.3个月)随访,均获得功能位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3.9个月(2.4~6.2个月),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良好的后足力线.1例并发术后浅表感染,1例远端锁钉松动要求取出.术后1年的EQ-5DTM功能评分及AOFAS的踝-后足评分平均分别为69.3分(20 ~ 90分)及69.9分(45~85分). 结论 使用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可获得稳定的融合和良好的后足力线.

  • 前路双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的近期疗效

    作者:邹翰林;刘岩;郭永飞;陈爱民;苟三怀;张伟;曹振羽;余文超

    目的 探讨前路双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前路双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严重病损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2 ~59岁,平均39.2岁.创伤性关节炎9例,骨关节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通过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术后根据踝关节X线检查观察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9~18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全部踝关节均已骨性融合,融合时间9 ~ 28周,平均14周.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36.1±8.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2.7±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61,p=0.000).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局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至末次随访未出现螺钉、钢板松动、断裂等现象. 结论 利用踝关节前路双锁定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适用于病变严重、骨质缺损较多的患者,短期疗效确切.

  • 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固定的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应用

    作者:张弛;顾文奇;施忠民;张长青;曾炳芳

    目的 总结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1例踝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4例;年龄33 ~67岁,平均48.1岁;原发疾病包括:创伤性关节炎6例,骨关节炎3例,距骨坏死2例;平均病程2年(1~3年).术前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45.5±11.1)分(30~64分).手术采用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 结果 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愈合.10例患者获平均24个月(12 ~36个月)随访.所有随访患者影像学证实术后平均12周(10~16周)融合处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无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0.1±7.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101,P=0.000). 结论 采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强度可靠,融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StephenⅢ型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作者:谢鸣;方真华;赵晶晶;陈明;郑琼;勘武生

    目的 评价l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Stephen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9年2月,采用一期距下关节融合、跟骨截骨并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二期纠正畸形治疗Stephen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19 ~49岁,平均32岁;左足15例,右足10例。既往累计手术次数1~5次,平均2次。术后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8.3个月(6~36个月)随访。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内、外翻畸形均得到完全或大部分矫正,可以用足底行走负重。距下关节均一期融合,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明显恢复。81%的患者取得内、外翻畸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AOFAS评分平均为79.4分,优2例,良18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0%。所有关节融合的部位后均获得骨连接,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外翻畸形需再次手术。结论 对于Stephen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用一期距下关节融合、跟骨截骨并Ilizarov外固定支架缓慢牵伸纠正畸形可获得良好疗效。

  • "双楔形"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作者:王岩;龚晓峰;王金辉;武勇;朱仕文;王满宜

    目的 探讨采用距下关节"双楔形"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6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Stephen Ⅲ型患者资料,男21例,女5例;年龄23~55岁,平均32.2岁;左足15例,右足11例.其中22例为后足内翻畸形,4例为外翻畸形.26例患者采用距下关节"双楔形"撑开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术中行跟骨外侧壁骨赘切除及腓骨肌腱松解;撑开距下关节并刮除软骨关节面,植入前低后高,外侧低内侧高(双楔形)的三层皮质的自体髂骨;再用2~3枚空心钛钉固定距下关节.比较手术前、后距骨第一跖骨角及距骨跟骨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获得平均18.9个月(12~38个月)随访.其中23例跟骨内外翻畸形明显改善,22例患足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未发生融合失败.3例切口皮缘坏死,经短期换药愈合.距骨第一跖骨角自术前17.40±2.90改善至术后6.1°±1.60°距骨跟骨角南术前16.2°±2.5°啵善至术后23.7±°3.0°,AOFAS评分自术前(34.8±8.2)分升至术后(83.9±7.0)分,疼痛评分自术前(7.8±0.7)分降至术后(2.1±1.5)分,以上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楔形"撑开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可明显改善跟骨内外翻畸形及疼痛症状,避免了复杂的跟骨截骨移位术.该术式并发症较少,是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较好选择.

  • 应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微创胫距跟关节融合术

    作者:叶添文;欧阳跃平;苟三怀;刘岩;钱齐荣;康辉;徐盛明;陈爱民

    目的 探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变的疗效. 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应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踝关节病变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25~68岁,平均47.2岁.创伤后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严重类风湿踝关节炎3例,马蹄足内翻2例.手术距原发病时间5~25年,平均13.6年.通过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踝负重下摄片和美国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个月(10~36个月)随访.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骨不连和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7周(12~21周).后一次随访结果显示:无疼痛8例,轻度疼痛4例.7例运动和日常生活不受影响,5例运动受影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7例在任何路面行走不受影响,5例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困难,无一例患者明显跛行.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47.3分(40~57分),术后平均74.2分(50~87分). 结论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变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β-TCP人工骨治疗跟骨严重粉碎性骨折

    作者:袁太珍;陈义泉;龚国龄;廖建中;王进东;张志成;赵敏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之一,治疗较为困难,常遗留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行走不稳等功能障碍,相当数量的患者需行关节融合术.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经过了否定与肯定的艰难历程,现已基本达成手术治疗的疗效要优于非手术治疗的共识[1].我科自2002年7月~2006年7月对20例(24足)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国产β-TCP人工骨植骨加跟骨异形钢板固定,取得满意效果.

  • 切开复位外侧边缘骨皮质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

    作者:朱孟勇;王彩娇;滕晓;李小亚

    跟骨骨折是跗骨中常见的骨折,占跗骨骨折的20%~30%[1].目前,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包括患肢的抬高、冷敷、早期关节活动、石膏外固定以及夹板固定.手术治疗包括闭合的经皮撬拨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距下关节融合术[2].近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人和内固定器材的发展,对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越来越多的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内固定加植骨术取得成功[1,3].但骨源多为髂骨和人工骨.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外侧边缘骨皮质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221 条记录 8/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