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及睾丸原位癌中鞘糖脂GB3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康举龄;李宇同;夏明汗

    目的 检测鞘糖脂神经酰胺三己糖苷(GB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及睾丸原位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及14例睾丸原位癌组织标本中GB3的表达.结果 62例生殖细胞肿瘤中,54例GB3(+)(87%);14例睾丸原位癌中,11例GB3(+)(78.6%),其中8例强(+),其曲细精管内支持细胞及残留生精细胞均呈GB3(-).结论 睾丸原位癌是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早期阶段,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及睾丸原位癌细胞中鞘糖脂成分GB3改变,提示GB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作用.GB3可作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标记物,特别在睾丸原位癌早期诊断中有实用价值.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陈红;金木兰;谢燕;黄晓楠

    目的 探讨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MGC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左侧睾丸增大,质硬.MRI显示为多结节样肿块.镜下肿瘤由两部分不同细胞构成,A区肿瘤细胞圆形或多边形,由纤维性间隔将肿瘤组织分隔成巢团状;B区肿瘤细胞由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组成.A区肿瘤细胞PLAP和CD117弥漫强(+),Ki-67阳性指数为50%;B区肿瘤细胞CK、α-inhibin、HCG和EMA(+),Ki-67阳性指数为90%.结论 MGCT是继精原细胞瘤之后第二个常见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镜下肿瘤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殖细胞组成,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MGC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作者:曹登峰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相对少见,但却占睾丸原发肿瘤的95%[1-2]。由于相对较少见,很多医师对其病理形态不是很熟悉。此外生殖细胞肿瘤之间以及跟非生殖细胞肿瘤(特别是在转移时)在形态上有一定的重叠,有时候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来辅助诊断。本文先介绍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形态和鉴别诊断,然后对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进行简单的归纳。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行睾丸部分切除术的1、3、5年生存率分析

    作者:杨山;汪超军

    目的:分析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行睾丸部分切除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110例来我院行睾丸部分切除术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术后行不同辅助治疗方式患者的1、3、5年生存率。结果:本研究中11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行部分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为99.8%,3年生存率为92.8%,5年生存率为87.8%。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6.6%、86.5%;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8.7%、92.3%、80.2%,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1);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术后辅以不同的治疗方式1年、3年、5年生存率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与病理类型及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有关,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谭转胜

    目的 探究分析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70例,根据其肿瘤类型,分为A组精原细胞肿瘤40例与B组非精原细胞肿瘤30例,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发病特点与临床治疗效果等,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 采取相应临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中A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不同肿瘤分期患者的随访生存率发现,随着分期级别增大,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临床诊断效率的同时,要尽早治疗,防止肿瘤继续恶化,并且要根据肿瘤类型对症治疗,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现代治疗

    作者:吴永安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多发生于婴儿期、青春前期和老年早期.婴儿常患胚胎癌和畸胎瘤,青年人常患畸胎瘤、胚胎癌和绒毛膜上皮癌,老年人常患精原细胞瘤(SGCT),均属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故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非常重要[1].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王宇;刘春

    尽管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并不高,在男性中只占1%左右,但却是恶性肿瘤研究领域备受重视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睾丸肿瘤有以下特征:①生殖细胞肿瘤是年轻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5~35岁好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②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睾丸肿瘤的诊断、分期、风险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③GCT是实体瘤综合治疗的成功典范,放疗、化疗及手术能达到95%的治愈率[1]。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CD117的表达及其对精原细胞瘤的鉴别意义

    作者:刘东亮;卢一平;石海燕;朱蜀侠;吕健为;李卫峰;荣霞

    目的:探讨CD117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睾丸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中的价值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CD117单克隆抗体对74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20例正常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不同组织中CD117表达的阳性率、染色密度和染色强度,采用免疫反应积分(IRS)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4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45例(60.8%)CD117表达阳性,IRS为(3.89±3.41)分.32例精原细胞瘤中,CD117阳性表达31例,阳性率为96.9%,IRS(6.82±2.76)分,表达部位以细胞膜为主;11例混合性精原细胞瘤中,CD117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为90.9%,均为在精原细胞瘤成分中呈弱阳性表达,IRS为(1.25±0.42)分;31例非精原细胞瘤中CD117表达阳性者仅4例,阳性率为12.9%,并且均为胞质内弱阳性染色,IRS仅为(0.60±0.16)分.不同组织来源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两两之间CD117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正常睾丸组织CD117均为阳性表达,IRS为(7.30±1.89)分.结论:CD117在睾丸精原细胞瘤细胞膜上有较为特异的表达,其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对于鉴别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有重要价值.

  • 免疫组化染色及FISH检测12号染色体短臂捕获对Ⅱ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意义

    作者:沈勤;饶秋;余波;夏秋媛;鲍炜;陆珍凤;石群立;周晓军

    目的:分析Ⅱ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GCT)的各亚型病理形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分子生物学改变,探讨免疫组化染色(IHC)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TGCT诊断分型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97例TGCT(含有精原细胞瘤成分75例,胚胎癌成分17例,卵黄囊瘤成分11例,成熟性畸胎瘤16例,未成熟畸胎瘤3例,表皮囊肿1例),正常睾丸组织20例,以及非生殖细胞肿瘤的睾丸肿瘤6例.通过IHC检测TGCT各亚型对于不同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并运用FISH技术检测各亚型中12号染色体短臂等臂和扩增的发生率. 结果:TGCT各亚型的免疫表型各有不同,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及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广谱、敏感性高,CD117及人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在浸润性精原细胞瘤和原位生殖细胞瘤(GCNIS)中强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生精小管不表达.卵黄囊瘤显著表达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范围和强度均优于人调节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3(GATA3)和甲胎蛋白(AFP).胚胎癌表达人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OCT4、CD30.绒癌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浸润性TGCT中12号染色体短臂发生等臂和扩增的阳性率为96.7% (29/30). 结论:临床病理工作中,绝大部分病例单凭组织形态观察即可诊断TGCT,IHC检测利于更精确的分型,对于个体化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意义重大.12号染色体短臂捕获是Ⅱ型TGCT的特异性分子改变,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变.

  • 新疆地区AR基因CAG、 GGC及POLG基因CAG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相关性分析

    作者:冯富鹏;牛越;陈鹏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TGCT)是20 ~ 40岁青壮年男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肿瘤的1% ~1.5%,占所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5%,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然而,TGCT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新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TGCT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目前确定的危险因素有:隐睾、TGCT家族史、睾丸萎缩、不育、个人睾丸肿瘤史、小管内生殖细胞瘤(intratubular germ cell neoplasia,ITGCN)、生殖系统畸形以及其他围产期因素等,均提示TGCT与个体遗传环境密切相关[3-4].

  •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解斯杰;丁涛;徐仁方;巢志复;经浩;车文俊;王建平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PMLT)是发生于淋巴结外的生殖腺恶性淋巴瘤,其临床特征有别于常见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我院1991年~2006年共收治13例,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如下.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作者:段胜华;陈鹏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严重危害青壮年男性身体健康的疾病,目前其病因尚未探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病年龄较早、没有明确环境致癌因素、存在明显种族发病差异、有较高遗传度;因此从人群肿瘤遗传易感性角度着手研究,更有助于探究发现其病因,为筛查、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利用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研究方法,近来国外发现了多个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相关基因,使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 双侧睾丸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学东;陈士超;杨海珍

    目的 探讨睾丸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spermatocytic seminoma,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双侧睾丸SS组织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双侧睾丸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组织学上肿瘤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肿瘤细胞弥漫分布,黏附性差,由3种类型细胞组成,缺少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肉芽肿反应.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CD117、BCL-2阳性,CK、CD3、CD7、CD20、CD30、inhibin、PLAP、CK18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50%.结论 SS是一种罕见的睾丸肿瘤,与经典性精原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均不同,好发于老人,双侧发生者更为罕见.其与经典性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和淋巴瘤鉴别非常重要,单纯睾丸切除后不需进一步治疗,预后良好.

  • SALL4:一种新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断标记物

    作者:黄文斌

    90%以上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生殖细胞源性.尽管睾丸生殖细胞肿瘤(GCTs)是恶性的,但采用现代治疗方法是可以治愈的.然而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睾丸GCT具有不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临床治疗也不同,因此睾丸GCT准确的病理诊断和合适的分类对选择适当的治疗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

  • 11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预后多因素分析

    作者:舒博;刘丹丹;胡拉西·达吾提;杜新香;陈鹏

    目的:观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9月收治11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应用Cox模型将110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90.4%,5年生存率为86%.睾丸生殖细胞肿瘤Ⅰ期、Ⅱ期、Ⅲ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1.6%、82.5%,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91.6%、67.1%.将AFP、HCG、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这4个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Cox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结果仅显示临床分期(P=0.018),病理类型(P=0.033)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细胞的病理分型有关.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秦晓东;袁欣然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GCTs)是工业化国家年轻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肿瘤大多形成于胎儿发育阶段,深入了解TGCTs的发病机制比较困难.本文探讨了TGCTs发病的相关因素,包括种族、地理与环境、基因与信号通路、癌干细胞、精原细胞微环境等,从而为探究TGCTs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并为TGCTs的治疗开拓思路.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作者:向义;斯坎达尔;陈涤平;邵为民;许鹏;艾热提·阿皮孜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临床少见的肿瘤之一,占男性肿瘤的1.0%~1.5%,占泌尿系肿瘤的5.0%[1],15~35岁男性多见.近年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2].作者医院1996-03/2007-08月间收治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119例,现将本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 LRP、GST-π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罗小辑;金先庆;陈瑾

    目的:探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LRP(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GST-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术前未化疗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标本LRP、GST-π的表达.结果:LRP总的表达率为41.5%,Ⅱ+Ⅲ期为LRP的表达率73.3%高于Ⅰ期23.1%(P<0.05);LRP在精原细胞瘤中表达率为40.0%,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率为45.5%(P>0.05).GST-π总的表达率为34.1%,Ⅰ期表达率为38.5%,Ⅱ+Ⅲ期表达率为26.7%,在精原细胞瘤中表达率为30.0%,在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率为45.5%,GST-π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RP的表达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可用作判断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 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Skp2的表达研究

    作者:付光庆;黄进;梁勇;黄凤鸣;韩登俊

    目的 通过检测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Skp2蛋白质异常表达,探讨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正常睾丸组织和慢性睾丸炎组织中Skp2的表达.结果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Skp2阳性表达率为74.5%,正常睾丸组织中Skp2阳性表达率为20.0%,在慢性睾丸炎组织中Skp2阳性表达率为40.0%,在3种不同睾丸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p2表达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无相关性(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Skp2表达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Skp2高表达,提示细胞周期的异常调控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作者:张瑞丽;王文然;包永星;赵化荣;纪卫政

    目的:分析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3月~2005年3月间收治的56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资料.结果: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汉族占30.4%,维吾尔族占57.1%,其他民族占12.5%.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36例(64.3%),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20例(35.7%).睾丸生殖细胞肿瘤Ⅰ期、Ⅱ期、Ⅲ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8%、62.5%,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8%、31.3%,不同临床分期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睾丸精原细胞瘤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88.6%,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5%,不同病理类型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3).结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维吾尔族患者的构成比高于汉族;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构成比高于睾丸非精原细胞瘤;Ⅰ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好,患者可长期存活;睾丸精原细胞瘤的3年、5年生存率高于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