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及形态学研究

    作者:滕梁红;桂秋萍;卢德宏;徐庆中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颅内MGCT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使用OCT4、CD117、CD30、AFP、nestin等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结果颅内MGCT可以由多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组成,镜下病理形态多样.结论颅内MGCT的治疗和预后与病变包含的不同肿瘤成分有关,因此准确和完整的病理诊断十分重要,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陈红;金木兰;谢燕;黄晓楠

    目的 探讨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MGC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左侧睾丸增大,质硬.MRI显示为多结节样肿块.镜下肿瘤由两部分不同细胞构成,A区肿瘤细胞圆形或多边形,由纤维性间隔将肿瘤组织分隔成巢团状;B区肿瘤细胞由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组成.A区肿瘤细胞PLAP和CD117弥漫强(+),Ki-67阳性指数为50%;B区肿瘤细胞CK、α-inhibin、HCG和EMA(+),Ki-67阳性指数为90%.结论 MGCT是继精原细胞瘤之后第二个常见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镜下肿瘤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殖细胞组成,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MGC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

  •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李玲;贾青川

    目的 探讨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为其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技术对1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进行观察.结果 除相应部位的临床表现外,病理形态上肿瘤主要表现为多种恶性肿瘤成分相混合,各种肿瘤成分有其相应的免疫组化标记.结论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由多种成分构成,病理形态多样化,其分化成分的多少及不同的分化方向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 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诊治效果分析

    作者:赵亚鹏;张玉琪;段虹宇;马羽;梁晖;张庆辉;薛超强;罗斌;潘鑫

    目的 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合理化治疗策略.方法 对象为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7例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11.1±5.2)岁;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特异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癌胚抗原(CEA)的结果 、影像学检查结果 、病理学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状况.结果17例中9例全切除病变,8例近全切除病变;未复发患者8例(47.1%),其中有7例手术全切除病变,1例近全切除病变,术后均有至少4个疗程的化疗;复发患者9例(52.9%),其中有2例手术全切除病变,7例为近全切除病变,复发后的患者中有4例再次手术切除病变,有6例化疗后联合放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在17例患者的病理类型中含有畸胎瘤(包括成熟、未成熟或恶性畸胎瘤)成分的肿瘤有12例,占70.6%.随访时间自手术后算起,平均(17.5±12.1)个月,4例(23.5%)患者死亡.结论 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血清或脑脊髓液中肿瘤标志物特点,放、化疗状况以及病理学结果;全切除病变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的机会;合理的放、化疗有助于预后.

  • 卵巢畸胎瘤的不典型MRI表现

    作者:蔡宋琪;强金伟;赵书会;马凤华;李海明;李新

    目的:分析卵巢畸胎瘤的不典型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搜索医院信息系统和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发现术前有盆腔MRI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卵巢畸胎瘤共172例,其中14例MRI发生误诊或漏诊,我们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成熟囊性畸胎瘤误诊为囊腺瘤4例、内膜异位囊肿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1例和漏诊变性坏死1例;2例甲状腺肿分别误诊为纤维瘤和囊腺瘤;1例成熟实性畸胎瘤和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均误诊为未成熟畸胎瘤.MRI表现为:成熟畸胎瘤(9例)表现为囊性肿块少脂肪(4例)或无脂肪(2例)、合并内膜异位囊肿(2例)、伴并发症(1例);卵巢甲状腺肿呈实性或无脂肪(各1例),实性成熟畸胎瘤罕见表现(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分别为卵黄囊瘤和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混合、未成熟畸胎瘤和无性细胞瘤的混合).结论:了解卵巢畸胎瘤的MRI不典型表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畸胎瘤诊断的准确性.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春芳;刘冲;石群立;马捷;马恒辉;周航波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C,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13例原发性睾丸M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睾丸MGCT占我院同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24.1%(13/54),患者年龄2-53岁,平均28.3岁.全部病例均发生于单侧睾丸,左侧6例,右侧7例,左右侧比为0.86:1.睾丸MGCT病理形态多样,肿瘤成分包括胚胎性癌(11例,84.6%)、精原细胞瘤(8例,61.5%)、畸胎瘤(6例,46.2%)、绒毛膜癌及卵黄囊瘤(均为4例,23.1%).其中9例(69.2%)包含2种不同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3例(30.8%)包含3种不同的肿瘤成分,1例(7.7%)包含5种不同的肿瘤成分.结论:睾丸MGCT非常少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不同的肿瘤成分其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非常必要,免疫组化标记对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7例报告)

    作者:陈力博;刘志洪;王豪;刘世敏

    目的:探讨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纳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27例睾丸MGCT患者,其中儿童2例,成人25例;发病年龄7个月至63岁,平均年龄29.5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病理结果提示肿瘤成分包括卵黄囊瘤(13例,48.1%)、精原细胞瘤(13例,48.1%)、胚胎性癌(18例,66.7%)、绒毛膜癌(4例,14.8%)、畸胎瘤(17例,63.0%).其中15例(55.6%)包含2种不同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11例(40.7%)包含3种肿瘤成分.Ⅰ期18例(66.7%),Ⅱ期6例(22.2%),Ⅲ期3例(11.1%).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其中3例Ⅱ期、1例Ⅲ期患者行腹股沟或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同时术后行2个周期的顺铂+鬼臼乙叉贰+博莱霉素(BEP)规律化疗;3例Ⅱ期、2例Ⅲ期患者拒绝行RPLND,且其中1例Ⅲ期患者术后拒绝化疗,其余4例患者采用了2个周期的BEP化疗方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Ⅰ期及Ⅱ期患者失访5例(5/24,20.8%)、Ⅲ期失访1例(1/3,33.3%);3例Ⅰ期患者及2例Ⅱ期患者出现腹膜后转移,再次行RPLND后+2 ~3个周期BEP化疗,至今未复发;Ⅲ期患者死亡1例,1例随访38个月存活.结论:MGCT患者多以阴囊包块或阴囊不适就诊,病理类型多包括2~3种生殖细胞成分混合,胚胎性癌成分多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见;Ⅱ期及以上患者行RPLND,术后辅以2~3个周期BEP规范化疗有较高的生存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并且对于术后复发患者也有较好效果.

  • 青春期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

    作者:蒋莉萍;张杰;肖凤;邱瑜

    患者女性,13岁,发现腹部肿块1月余,于2012年4月3日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呈持续性隐胀痛,未向其它处放射,后无意中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查体:下腹部稍隆起,腹壁尚软,中下腹部触及一包块,大小6 cm×7 cm×8 cm;上至脐水平线,下至盆腔,界限尚清,活动度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CT示:盆腔内可见一12 cm×9 cm大小肿块,其内密度不均,膀胱受压.实验室检查:术前除碱性磷酸酶增高,AFP升高,其他血睾酮、血雌孕激素、血清催乳素、促卵泡生长激素、CA125、CEA等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诊断为腹部肿块性质待定,行肿瘤完整切除术.术中见下腹腔内见一11 cm×9 cm×8 cm大小的肿块,向下入盆腔,向上挤压膀胱,向下探查见其蒂位于左侧卵巢,与盆底稍粘连.子宫、右侧附件、肠管未见侵犯.

  • 原发于输卵管伞端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作者:韩爱军;吴红樱;何德平

    患者女,32岁.因下腹部疼痛6天,加重1天并昏倒1次急诊入院.伴有肛门坠胀感.体检:急性痛苦面容,贫血貌.下腹部压痛.宫颈举摆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临床诊断:宫外孕.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伞端有活动性出血,伞端有赘生物.腹腔内有约500 ml不凝血;其中可见一灰白、质偏硬组织.有血凝块约200 g.经仔细探查,双侧卵巢及子宫表面光滑、形态结构正常.盆腔无其它病灶.切除右侧输卵管伞端并将质硬组织送病检.病人于术后第5天出院.

  • 基底节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雷军;姚丽青;池彬;吴在增;齐兴峰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底节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经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确诊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其内含有卵黄囊瘤(55%)及生殖细胞瘤(25%);另见成熟型畸胎瘤(20%),其内可见正常脑组织及节细胞胶质瘤成分。结论基底节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非常罕见,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应广泛取材以免误诊、漏诊,肿瘤预后不良。

  • 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谢彬;漆松涛;邱炳辉;方陆雄;陆云涛

    目的 研究松果体区肿瘤(PRTs)的病理分布特点及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经手术治疗并取得完整病理资料的133例PRT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 133例患者中生殖细胞肿瘤61例(45.9%),松果体实质肿瘤17例(12.8%),神经上皮肿瘤28例(21.1%),其他肿瘤27例(20.2%).生殖细胞肿瘤中男女比例为14.25:1,平均15.3岁.松果体实质肿瘤中男女比例为2.4:1,平均24.7岁.神经上皮肿瘤中男女比例为1.15:1,平均28.1岁.有33例血清免疫学检查异常,除1例为转移瘤外,其余均为生殖细胞肿瘤.结论 PRTs病理类型多样,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及活检均不能准确判断病理类型,积极手术获得完整病理标本对于PRTs的病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理特点及其起源探讨

    作者:肖罡;方陆雄;邱炳辉;漆松涛

    目的 通过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成分探讨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起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致2010年9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术前影像学表现和病理标本.结果 影像学表现,12例存在钙化,10例含有囊变,5例含有脂质.矢状位类圆或类椭圆状6例,边缘均较光滑,不规则形状9例,边缘多突起;术中所见,所有肿瘤均位于大脑大静脉蛛网膜袖套包绕形成的松果体隐窝内;病理成分,13例含有生殖细胞成分,9例含有畸胎瘤成分,4例含有胚胎性癌成分,3例含有绒癌成分,7例含有卵黄囊瘤成分,3例含有横纹肌瘤成分.在7例标本边缘发现牛殖细胞瘤,10例患者生殖细胞瘤成分与其余成分相互穿插或被其它成分包绕.结论 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起源于松果体周围残余生殖细胞,其极有可能来自单一的原始生殖细胞.

  • 4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卡娜;刘辉;侯敏敏;邓凤;郄明蓉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案等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其临床特征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4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包括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6例(38.1%)、未成熟畸胎瘤12例(28.6%)、无性细胞瘤6例(14.3%),卵黄囊瘤4例(9.5%)、绒毛膜癌1例(2.4%)及胚胎癌1例(2.4%)等.42例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0例在初次手术中保留了生育功能,34例在术后给予BEP方案(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或BVP方案(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化疗.2年生存率97.5%(39/40),死亡1例(Ⅳ期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复发率37.5% (15/40),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复发占66.7% (10/15);5年生存率88.2%(15/17),死亡2例(均为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不同病理分期、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和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及规范化的BEP或BVP方案化疗,5年总体生存率较高,但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预后相对较差.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分期、肿瘤直径及肿瘤类型与生存率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