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食管超声评价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作者:张丽华;王岩;刘爱琴;封淑文;黄建新;杜巧

    目的 运用经食管超声对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评价,探讨超声在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门诊筛查选择适合经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50例,于术中及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经食管超声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右室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手术前后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术后左、右房室腔的径线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5),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排血量(CO)均较封堵前明显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LVSV)及排血量(CO)均较封堵前增加,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以及左室和右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变化.术后肺动脉瓣上大血流速度、三尖瓣口E峰流速、三尖瓣反流大流速及肺动脉收缩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减小(P<0.05),二尖瓣口E峰流速显著增大(P<0.05).结论 经食管超声可及时反映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评价手术效果提供参考.

  •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作者:闫鹏博;郭文彬;李红昕;朱梅;梁皓

    目的 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TTE诊断为SASD的58例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前行RT-3D-TEE检查,明确SASD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以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于RT-3D-TEE引导下放置封堵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1周后复查TTE.结果 58例患者均封堵成功,3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TTE检查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均无残余分流.结论 RT-3D-TEE可立体显示SASD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选择封堵器型号、全方位引导放置封堵器及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偏心型封堵器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勤;高雷;徐新华;赵天力;杨进福;王欣;谢立;熊炼;尹倪;金万存;杨一峰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
      方法:对179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适用偏心型封堵器的缺损类型、大小及形态,及通过随访评估偏心型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的疗效。

  •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苏红梅;谢霞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1至2015-04期间73例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患儿资料,以1~2个月35例患儿为对照组,3月份开始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38例患儿为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以住院时间为横轴,以患儿术前检查和评估(包括入院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完善术前抽血等检查),术后治疗和护理措施(针对经胸介入的特点如封堵器脱落、出血、心律失常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及术后),出院指导(出院服药及注意事项)等为纵轴,建立表格式程序图进行具体实施。以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评价护理效果,以出院前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达标检测评价患儿家属满意度。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术后护理经验

    作者:葛怡;潘湘斌;郭菁蕾;张婧;蔡晓南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术后的护理经验。
      方法: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我科共6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术。其中房间隔缺损26例,室间隔缺损29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平均年龄(35.1±19.7)月,平均体重(14.4±4.7) kg。通过观察心律变化、呼吸道管理、抗凝治疗及伤口护理,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有特点的围手术期宣教指导。

  •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婴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中的治疗经验:中期随访结果

    作者:梁飞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封堵指征、疗效及并发症等。
      方法:回顾分析2010-09至2014-03我院实施经胸微创封堵术的87例膜周部VSD的婴儿患者资料,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57例患儿经胸骨正中剑突上小切口(正中组),穿刺右心室,应用直接输送系统对VSD进行封堵;30例患儿经右胸骨旁第四肋间小切口(右胸组),经右心房荷包,应用特制的乙形探条输送系统对VSD进行封堵。术中记录VSD和所用封堵器的大小、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等。随访1~3年,记录有无封堵器脱落、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损伤等并发症。

  • 升主动脉内巨大血栓术中脱落并自溶1例

    作者:赵健;程兆云;权晓强;袁建军;孙俊杰

    患者 女,65岁.活动后胸闷、气促1个月.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21 mm×15 mm.凝血功能、D-二聚体无异常.血氧分压76 mm Hg(1 mm Hg=0.133 kPa).2011年6月行术前常规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排除血管狭窄,整个过程约30 min,操作顺利,冠状动脉血管、主动脉及心室腔无异常.2011年7月在食管超声引导下行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1].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汤颖

    目的:分析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TEE检查治疗的88例空间隔缺损(VSD)患者资料,对超声监护情况、终手术结果和实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8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达到97.7%,封堵成功术后,患者产生胸腔积液现象和心包腔积液现象,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几天后得到缓解,同时左室前后径也减短,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微创封堵术时,采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术后疗效评价以及封堵器的选择有利。

  • 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后的护理

    作者:李红敏;李小聪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的心脏及血管的各种畸形,常见的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其中房间隔缺损发生率高,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0%[1].当前的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经导管封堵术、经胸微创封堵术、完全胸腔镜下修补术、非体外循环下闭式修补术和机器人修补术等,各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2].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共33例,手术创伤小,效果好.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并对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探讨.

  •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董向阳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10—2015-10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修补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封堵成功率为100.00%,术中出血量为(16.23±6.72)mL.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7.50%,封堵成功率为97.50%,术中出血量为(310.23±53.23)mL.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封堵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术后一过性心率失常5例,心包积液2例,感染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玉展;李红昕;黄犇;刘海涛;似继承;曾祥瑞

    目的 总结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方法 、可行性和初步经验.方法 85例患者术前均用经胸超声筛查.取前胸壁长2~3 cm切口,右心室前壁缝荷包,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下由右心室荷包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结果 成功封堵83例,中转体外循环修补缺损2例.随访3~39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可作为适宜微创封堵的室间隔缺损患者治疗时的优先选择.

  • 食管超声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洁琼;米燕萍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其治疗方法为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开胸手术及介入封堵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治疗VSD在多家心脏中心应用[1,2].我院心脏外科与超声心动图室合作开展了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TEE在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董慧咏;董振咏;沈书斌;马小宁;高国华;孟香果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小儿房间隔室间隔封堵术24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连续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尿量及血气、电解质等.记录围术期呼吸、循环及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早期恢复良好.全部24例患者术后均于2h内拔管,平均时间(59.13±19.24) min,ICU停留时间平均(6.71±1.21)h,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术后6d内出院.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清醒迅速.

  • 经胸非体外循环微创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观察及护理

    作者:李乃艳;聂庆玲

    目的 比较经胸非体外循环微创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房间缺损(ASD)的疗效及护理,总结非体外循环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 经胸封堵术组50例,在全麻下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4~6 cm切口,经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缺损长径,选择适当封堵伞,TEE监测下释放封堵伞.了解有无残余分流等异常现象.心脏直视术组50例,采用全麻下气管插管,正中切口30例,右侧切口20例.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缺损.对以上10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两种治疗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全组无死亡;经胸封堵术组和心脏直视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8%和100%(P>0.05);两组治疗费用相似;经胸封堵术组和心脏直视术组的输血量、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刨封堵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强,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无需输血、术后循环稳定、护理措施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对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席秘密;余芸

    目的:探讨对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外科微创封堵术。手术结束后,对这些患儿均进行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护结束后,这些患儿均痊愈出院。在术后的1年内,无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确保患儿手术治疗的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儿童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作者:马晓静;黄国英;贾兵

    近年来,外科-介入镶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正在引起关注.本组近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指导2例小儿房间隔缺损(ASD)外科-介入镶嵌经胸微创封堵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林巍;符芳永;卢伟;伍成德;马西淼;林刚

    目的 探究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经胸非体外循环小切口封堵术治疗的40例ASD患者(观察组)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接受传统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的40例AS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临床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输血量和切口长度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值(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 vs 20.0%,P<0.05).结论 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治疗ASD疗效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治疗ASD的有效方法.

  • 右胸小切口微创非体外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严幸君

    房间隔缺损(at rial septal defect,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为体外循环下开胸心内直视修补,但手术创伤大.微创封堵术是由导管介入封堵法移植而来的新技术[1],具有无需体外循环、操作简单、创伤轻、痛苦小、切口美观、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本院对53例ASD患者实施右胸小切口微创非体外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 3岁以内室间隔缺损患儿行外科微创封堵手术围术期护理

    作者:杨鸿儿;凌华;贾婷

    目的 总结3岁以内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行外科微创封堵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42例3岁以内行外科微创封堵手术的VSD患儿,对其进行认真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观察.结果 42例患儿手术均成功.术后呼吸机辅助平均时间为(91.02±77.08)min,术后ICU平均时间为(609.40±48.31)min,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4.03±1.53)d,术后引流平均量为(49.98±20.84)mL.术后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及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无输血及死亡病例,术后复查胸部X线片、心脏彩超,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均痊愈出院.结论 认真做好围术期健康指导,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处理并发症,可以使微创封堵手术患儿得到更好的恢复.

  • 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直视手术疗效比较

    作者:张玉展;李红昕;黄犇;刘海涛;似继承;李娜;孙晓玉

    目的 分析比较经胸微创封堵及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16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80例行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直视组),85例行经胸微创封堵术(微创组),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残余分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感染、手术时间、输血量、医疗费用、住院天数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直视组室间隔缺损修补均获成功;微创组封堵成功83例,其中探条辅助封堵44例,直接输送封堵39例,2例封堵失败者转行体外外循环直视修补术;直视组1例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3例感染;2组手术时间、输血量、医疗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及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均为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术式,但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符合适应证者采用该方法治疗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