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起搏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秋菊;王冬梅

    1958年世界上首例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用于临床,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50多年的历程,起搏器的电极导线在材料、绝缘性能、形态、固定方式、起搏部位上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上由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有着到位容易,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等优点,因此一直是起搏器植入时常用的导线.随着人们对右心耳、右室心尖部起搏危害性及心脏特殊部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高位房间隔、低位房间隔等)起搏有益作用认识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这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 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应用

    作者:彭宇镇;龚浩;戴朝晖;胡威

    目的 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加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8~81岁.21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固定,19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心尖部固定.结果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置入时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0.20)V和(0.66±0.18)V,(804±115)Ω和(853±188)Ω,P均>0.05).结论 使用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与被动电极一样是安全可行的.

  • 被动固定电极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起搏2例报道

    作者:张卫玲;秦中胜;韩麦丰;王育惠

    于被动同定电极导线置人右室心尖部容易,且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脱位率低,因此一直是目前国内起搏器置入时常使用的导线.但少数患者因有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有退行性病变,心肌纤维化的存在往往使心尖部位达不到理想的起搏阈值.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已被公认.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上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1,2].现多采用螺旋电极主动同定在RVOT起搏.笔者对2例被动同定电极到心尖部起搏不理想的患者采用RVOT电极置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建军;李学文

    右心房因缺乏肌小梁结构,心肌平滑,故传统所使用的被动固定电极难以固定,而心耳部具有深凹的肌小梁,并呈囊袋状,有利于被动固定电极的放置与固定,且长时间起搏电极脱位率低;因此右心耳成为临床常用的右心房起搏部位.但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追求的日渐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右室心尖部起搏所存在的弊端明确后,右心耳起搏的弊端正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

  • 心房螺旋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高洁;王晓群;李畅;王义龙;顾刚

    目的:探讨心房起搏使用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入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瑞金医院心脏科置入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共109例.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螺旋电极组(n=68)和被动固定电极组(n=41),观察两组在置入术中即刻和术后1、3个月的起搏参数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起搏阈值明显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1.12±0.40)V对(0.67±0.28)V,P<0.01],术后1、3个月[(0.49±0.12)V及(0.42±0.13)V]较术中即刻明显降低(P均<0.01),但与被动固定电极组[(0.45±0.16)V及(0.41±0.15) 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旋电极组术后3个月的起搏阈值明显低于其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P<0.01).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454.56±82.51)Ω对(526.51±93.06)Ω]、术后1个月[(370.53±87.86)Ω对(533.63±89.64)Ω]、术后3个月[(371.07±86.14)Ω对(535.17±90.64)Ω]的阻抗均明显低于被动固定电极组(P均<0.01);螺旋电极组术后1、3个月的阻抗均明显低于其术中即刻阻抗(P均<0.01),术后1、3个月之间的阻抗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2.84±1.17) mV对(3.20±1.34) mV]、术后1个月[(2.75±1.36) mV对(3.15±1.42) mV]、术后3个月[(2.61±1.27) mV对(3.03±1.31) mV]的感知与被动固定电极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各时间点之间的感知也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炎、心包填塞、心脏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心房螺旋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治疗安全可行.

  •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体会

    作者:陈炬;张鑫;顾园清;傅国胜

    传统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具有易操作、固定可靠、植入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对心脏生理性起搏的深入研究和对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益处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主动同定螺旋电极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心室主动与被动电极植入后起搏疗效的研究

    作者:邢杨波;郭航远;游斌权;周妍;彭放;裘宇芳;何益平

    目的 比较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 方法 将入选患者按植入电极分为螺旋电极组(n=50)和被动电极组(n=50).测定两组术中,术后1周.术后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起搏阈值、V波电压及阻抗. 结果 螺旋电极组术后1周起搏阈值和阻抗均较术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变化不明显;被动电极组起搏阈值、阻抗术后1周较术中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略下降(P>0.05),术后6个月内保持稳定状态,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V波电压测定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时间点V波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主动螺旋电极安全,脱位率低,术后起搏参数稳定,可用于长期稳定起搏.

  • 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和心尖部被动固定电极体表起搏心电图的研究

    作者:郑继锋;王迎;张建勤;孙勇

    目的 观察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被动电极体表起搏心电图的变化. 方法 比较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游离壁12例,间隔部16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电极(20例)起搏心电图的QRS波群主波方向及时间,比较6个肢体导联上起搏和自主QRS波形态的相似性. 结果 QRS时间间隔部起搏(0.113±0.020)S较游离壁(0.135±0.027)S和右心室心尖部10.151±0.032)s起搏短,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个肢体导联上,间隔部起搏QRS形态较接近自主QRS形态.间隔部起搏Ⅰ和aVL QRS波群主波向下的比例显著高于游离壁起搏(P<0.05).游离壁起搏ORS波群切迹比例显著高于间隔部起搏(P<0.05). 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可指导起搏器起搏位置的选择.

  •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曙东;陈弹

    [目的]比较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组均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固定,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使用被动固定电极.术前、术后6个月在同一起搏频率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结果]RVITS间隔起搏组术后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RVA起搏组术后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降低(P<0.05).[结论]RVITS起搏六月随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RVITS起搏较RVA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 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赵菁;卢文杰;邱春光;胡大一;郭继鸿;李学斌;张萍;张菲斐;何飞;黄振文;刘瑞云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为心室起搏(VVI)心尖部起搏、现需更换起搏器的患者2例和心动过缓需安装起搏器的新患者33例,共35例.评估QRS波宽度、S-QRS问期,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测量左室12个节段的QRS波起始点至各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0.Ts)和左室12个节段的Q-Ts大差值(Max-△Ts).结果:RVOT起搏组的S-QRS间期较RVA起搏组缩短[(31.35±7.27)ms vs (54.35±9.03)ms](P<0.05).RVOT起搏组的QRS时限较RVA起搏组缩短[(72.44 ±10.36) ms vs (91.47 ± 10.56) ms](P<0.05).与RVOT起搏相比,RVA起搏术后1 d的LVEF、FS均降低(P<0.05).RVA起搏组的左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O-Ts与RVOT起搏组相比,均延长(P<0.01).结论:RVOT起搏较RVA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 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芳;张建军;金炜;Jackson K;Lieberman R;孙宝贵

    目的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 例;年龄在 75.6 ±23.8(54~92) 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30例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主动电极组2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结果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62±0.19 V vs 0.78±0.09 V,P>0.05).在出院后1,3,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没有差异.只有1例出现主动电极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脱位.主动电极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明显延长(45.03±1.99 min vs 13.69±11.37 min;17.88±7.23 min vs 9.78±3.55 min,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 心房螺旋电极导线与翼状电极导线起搏阈值随访分析

    作者:谢陈玲;宋晓蓉;任继刚

    目的 对比安置双腔起搏器患者植入右心房螺旋电极与翼状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方法 60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其中右心房植入Medtronic 5076-52螺旋电极导线30例(螺旋电极组),同期植入Medtronic IMK 49JB-53心房翼状电极导线30例(翼状电极组),分别于植入时采用Medtronic5318测试仪测试心房导线起搏阈值,电流,阻抗,P波振幅及植入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试心房导线起搏阈值.结果 术后1周两组阈值均较植入时明显升高(P<0.05),翼状电极导线组升高更明显(P<0.01),但两组间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阈值高,3个月后逐渐下降稳定,两组阈值在随访期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两组均无电极导线断裂、脱位、心包填塞、心肌穿孔、胸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心房行永久起搏安全可行.

  • 螺旋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术15例护理体会

    作者:陈春霞;殷秋敏;张淑娟

    传统上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其操作简单、容易固定.但其严重的缺点是改变了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从而导致心脏组织、电学重塑及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终发生心力衰竭[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