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心室不同间隔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姚丙南;仇萍;韩世琴;李建新;王爱国;吉越英

    目的 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及不同间隔部位(室间隔高位、中位、低位)起搏患者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时限,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植入VVI或DDD型起搏器患者122例,按照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高位组(RVSP1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中位组(RVSP2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低位组(RVSP3组),观察4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出现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线和起搏器植入,并完成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RVSP2组较RVAP组显著减低(4.5%对40%,P<0.05).术后RVAP组QRS时限宽,RVSP2组起搏QRS时限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患者RVAP、RVSP1、RVSP3组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RVAP组高(P<0.05);4组患者LVEDV术后18个月与术前比较,RVSP3组与RVAP组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其中RVAP组增加显著(P<0.05);术后18个月RVSP组LVEF均无显著减低(P>0.05),而RVAP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 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起搏QRS时限窄,患者NT-proBNP水平低,可能为起搏器植入患者理想的起搏部位.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建飞;张晓红;周跟东;程鹏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植入技术参数和心电图的变化,以及间隔部起搏1年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患者80例,30例行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植入(被动电极组),50例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螺旋电极植入(主动电极组),两组在植入时间、曝光时间、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分析对比,及间隔部起搏1年后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对心功能的影响变化.结果 主动电极组较被动电极组植入时间及曝光时间长[(20.00±3.48)min比(15.00±2.67)min、(9.45±3.48)min比(6.78±2.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动电极组QRS时限及QTc时限较被动电极组短[(0.1192±0.0421)s比(0.1423±0.0324)s、(0.4035±0.0268)s比(0.4427±0.05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主动电极组,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螺旋电极间隔部起搏较被动电极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生理性起搏,是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主动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

    作者:张东会;许玫;郑旭东;乔振奎

    目的 观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主动导线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被动导线起搏方式对远期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植入DDD起搏器的6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中RVA被动导线起搏组33例,RVOT主动固定导线起搏组33例.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QRS波宽度.术后随访观察的时间为植入后第1、3、6、12个月及以后每半年1次,随访内容为心脏彩超、体表心电图及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并与安装起搏器之前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9~42个月.主动导线组手术时间较被动导线组长[(73.45±11.21)min vs(68.34±11.43)min,t=2.12,P<0.05)];X线曝光时间较被动导线组长[(9.13±3.04)min vs(7.11±2.21)min,t=3.58,P<0.01)].主动导线组QRS波宽度明显窄于被动导线组[(0.11±0.03)s vs(0.20±0.04)s,P<0.05].植入起搏器后第12个月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被动导线组为(2.02±0.13)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主动导线组为(2.68±0.19)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室间隔部主动导线起搏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影响较小.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植入术的护理

    作者:周国英;彭巧庆;李敏;郑肇敏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心尖部起搏损害心功能,并不能改善预后.生理性起搏的含义及作用机制在不断更新,间隔部生理性起搏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间隔部起搏可减轻功能性房室瓣返流,增加左心室充盈,明显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缩短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预防褥疮的发生,尤其对老年患者能够容易接受手术,使患者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 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海;任勇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A组,从我院既往行心尖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之匹配的100例患者作为B组,采用1∶2配对研究,分析两种起搏位点对QRS波群的影响,并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的心排血量(C0)、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BNP的变化.结果 A、B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起搏器类型、基础QRS波宽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术后A组的QRS波宽度明显比B组短[(150.93±20.71)ms比(182.22±18.00)ms,P<0.05];术前A、B两组的CO、SV、EF、LVEDD及BNP无明显差别,而随访1年时A组的CO、SV、EF明显高于B组[CO(3.63±0.09) L/min比(3.13±0.07)L/min,SV (68.83±3.99)ml比(60.65±3.53)ml,EF(60.57±3.28)%比(53.50±3.79)%],而A组的BNP水平及LVEDD明显低于B组[BNP(56.13± 18.36)pg/ml比(77.02±16.15)pg/ml,LVEDD(43.68±5.17)mm比(46.13±3.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QRS波时限明显低于心尖部起搏组,并且间隔部起搏可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预后.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置入导线的应用观察

    作者:任晓庆;张澍;浦介麟;王方正

    目的 通过间隔部起搏导线的置入和长期随访资料,观察长期起搏电极性能状况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36例间隔部主动电极置人患者和39例心尖部被动电极置入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两组在置入时和随访时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心尖部组比较,间隔部组在置人时的起搏阈值较高,起搏QRS波群宽度较小.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在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导线阻抗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心尖部位相比,间隔部长期放置导线性能稳定,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可作为起搏首选置人位点.

  • 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磊;郑晔;盛吉章;王云飞;曹绪芬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行起搏器治疗的102例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间隔起搏组(RVS组,n=43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n=59例),分别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left ventricular 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二尖瓣舒张早期速度(the blood now velocitv of mitralannulus during early diastole,E)与舒张晚期速度(the blood now velocity of mitralannulus during atrial contraction,A)的比值即E/A比值,以及Em/Am比值进行检测以评估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评价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的心脏舒张功能评价RVS组优于RVA组。结论:右室间隔起搏对于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低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能为起搏器植入患者理想的起搏部位。

  • 心室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及血浆ANP的变化

    作者:刘亮;李学文;王雄;刘向东;赵太生;王群;吴萍;吕吉元

    目的 本研究采用不同部位的右心室起搏,观察各组起搏后QRS波时限及血浆心房利钠肽(ANP)的变化.方法 将60例植入起搏器患者分为右室心尖部(RVA)组、右室间隔部(RVS)组和对照组,各20例.测量术后的心电图QRS波时限,分别测定患者术前、起搏1周及起搏3个月后静脉血浆ANP,比较不同时期不同起搏方式下ANP水平变化.结果术后RVS组和RVA组QRS波时限分别为(112.25±15.02) ms、(146.95±20.27) ms,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ANP水平,RVS组为(144.97±29.07) pg/mL,RVA组为(220.89±40.96)pg/mL,对照组为(132.68±23.13)pg/mL.RVA组与RVS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RVS组术后3个月ANP水平与R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3个月ANP水平较RVA组低;对照组与RV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起搏QRS波时限较RVA起搏窄.

  • 右室起搏部位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彤;杨玉雯

    起搏器植入以来,右室心尖部起搏一直为传统起搏位置,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新的起搏部位研究主要集中在右室流出道、右室中位间隔、右室流人道、直接希式束、希式束旁及心室双部位起搏,现对上述几种起搏部位的电极固定位置、及其对心电、机械活动及对心功能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 高比例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顺宝;高风美;郭衍清;孙莉

    目的:探讨高比例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腔起搏器置入术的58例患者,,根据心室累积起搏比例,将患者分为高起搏比例组(心室累积起搏比例≥40%,n=34)和低起搏比例组(心室累积起搏比例<40%,n=24),比较不同时间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起搏QRS时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LVEF、LVEDD、自身QRS时限,术后1周起搏QRS时限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时,高起搏比例组患者LVEF、LVEDD与术前及低起搏比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起搏QRS时限与术后1周及低起搏比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时,高起搏比例组患者LVEF、LVEDD与术前及术后1年相比均有明显恶化,起搏QRS时限与术后1周及术后1年相比均有明显延长(P均<0.05),各项指标与低起搏比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起搏比例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长期高比例右室间隔部起搏会导致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下降.

  • 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与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骁琦;盛晓东;周建龙;范韬;季勇;朱宗成

    目的 探讨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与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因起搏部位不同是否对心功能产生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因高度房室阻滞行双腔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共148例.随机分为高位室间隔组及中位室间隔组,随访术后18个月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Tei指数,并测定NTpro-BNP浓度.结果 术后18个月中位室间隔组与高位室间隔组比较,LVEF明显提高,LVEDD则明显缩小;中位室间隔组NTpro-BNP和Tei指数明显低于高位室间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位室间隔组术后与术前比较,LVEF有降低趋势,LVEDD有增大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室间隔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同样LVEF有降低趋势,LVEDD有增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间隔部中位起搏较右室间隔部高位起搏可明显减少对心功能的影响.

  •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曙东;陈弹

    [目的]比较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组均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固定,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使用被动固定电极.术前、术后6个月在同一起搏频率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结果]RVITS间隔起搏组术后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RVA起搏组术后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降低(P<0.05).[结论]RVITS起搏六月随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RVITS起搏较RVA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 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赵菁;卢文杰;邱春光;胡大一;郭继鸿;李学斌;张萍;张菲斐;何飞;黄振文;刘瑞云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为心室起搏(VVI)心尖部起搏、现需更换起搏器的患者2例和心动过缓需安装起搏器的新患者33例,共35例.评估QRS波宽度、S-QRS问期,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测量左室12个节段的QRS波起始点至各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0.Ts)和左室12个节段的Q-Ts大差值(Max-△Ts).结果:RVOT起搏组的S-QRS间期较RVA起搏组缩短[(31.35±7.27)ms vs (54.35±9.03)ms](P<0.05).RVOT起搏组的QRS时限较RVA起搏组缩短[(72.44 ±10.36) ms vs (91.47 ± 10.56) ms](P<0.05).与RVOT起搏相比,RVA起搏术后1 d的LVEF、FS均降低(P<0.05).RVA起搏组的左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O-Ts与RVOT起搏组相比,均延长(P<0.01).结论:RVOT起搏较RVA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 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昌兴;徐广马;刘伶;覃绍明;林虹;伍广伟;韦开福;吴旭斌;林英忠

    目的 比较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12~2009-12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0例(RVS组)与同期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20例(RVA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中即刻及术后1个月随访起搏参数RVS组与RV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S组稍长[RVS组为(315±69)s,RVA组为(213±43)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