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出血CT灌注成像的护理

    作者:曾龙英;黄婕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CT灌注成像的相关护理.方法:对24例行脑灌注CT成像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脑出血患者CT灌注成像均一次成功,无1例发生对比剂过敏.2例发生穿刺部位对比剂少量外渗,1例非一次穿刺成功,21例无任何不适.结论:认真做好CT灌注成像的护理工作,对确保显影良好,检查顺利、安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李艳;闫如意;费军;董中兴;沈慧君;郑冬;刘军华;夏志强

    目的 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CAS)术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六医院行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0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 d采用CT灌注成像检测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开始时间(rTS)、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患者术前与随访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术前及术后14 d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rCBF、rCBV、rTS及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4 d大脑中动脉rTTP短于术前(P<0.05).随访6个月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术前,BI评分高于术前(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术后14 d大脑中动脉rTTP差值与颈动脉狭窄患者随访6个月NIHSS评分(r=0.644)、mRS评分(r=0.578)呈正相关(P<0.001),与BI评分呈负相关(r=-0.499,P=0.001).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大脑中动脉rTTP缩短,且与患者预后有关;CT灌注成像能客观反映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手术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国云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SPN患者73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原发性肺癌者50例(A组)、炎性结节者10例(B组)、结核瘤者13例(C组).所有患者给予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比病理结果.结果 A组和B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系数(PS)高于C组(P<0.05);B组的BF、BV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PS高于B组(P<0.05).SPN时间-密度曲线形态:A组在30 s内出现明显的上升,在30 s后达到平衡,一直到180 s,其峰值的维持时间为30~ 180 s;B组的时间密度曲线呈逐上升型,60s后达到高峰,仍有继续升高的趋势;C组的时间密度曲线呈平坦型,无明显的高峰.结论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SPN的诊断中,不仅能准确、有效地求出病灶的灌注值,还能获取病灶的动态增强值,其鉴别诊断效果显著.

  • 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石柱;黄丽雪;吴俊峰;赵瑞华

    目的 利用CT灌注成像(CTPI)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特点.方法 对26例HCC患者行CTPI检查,检测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肝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比较,肝癌组织BF、HAP、HPI、P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VP、MT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PI可在显示肝脏及肝癌结构的同时,直观定量地反映肝癌病灶血流情况,对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特点的研究

    作者:张宏伟

    目的 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测定肝脏灌注指标,研究肝硬化程度与肝脏灌注参数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正常组15例,肝硬化患者50例,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方法分为A、B、C级.对15例正常组和50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利用肝脏灌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肝脏灌注参数.结果 肝动脉灌注量:除正常组与A级组、B级组与C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正常组与B、C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门脉灌注量:正常组、 A、B及C各级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总血流量: A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和C级组患者与正常组及A级组比较、C级组与B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灌注指数:A、B、C各级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很好的反映肝硬化的血流灌注特点,提供有价值的血液动力学信息,为临床进一步准确评估病情、判断预后以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 射频消融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其对CT 灌注成像、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赵俊江;王文进;金志林;何文志;朱丽娜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其对CT灌注成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4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晚期肺癌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射频消融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射频消融术+放化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CT灌注成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2 y.72%vs.42.73%,χ2=8.932, P <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 PS)等CT灌注成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 MT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15.019、-15.165、9.761、-11.529, P <0.05);试验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17.159、12.275、13.573、6.384, P <0.05)。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可显著降低肺癌血供,且对免疫系统影响较小,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 一站式CTP联合CTA扫描指导颈内动脉夹层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

    作者:傅懋林;张永刚;肖雪玲;张乾营;刘旭红;戴为正;王双虎;何文钦

    目的 探讨一站式CT灌注(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扫描对颈内动脉夹层(ICAD)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本研究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一站式CTP联合CTA扫描筛查出的ICAD致AIS且代偿差患者共39例,其中观察组17例,均急诊行ICAD闭塞处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若合并远端大血管栓塞者予行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对照组为不同意介入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22例,选择静脉溶栓或/和抗凝治疗.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对比,(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月后临床预后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高灌注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对比剂过敏、造影剂肾病等介入操作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通过一站式CTP联合CTA扫描从超早期AIS患者中筛查出ICAD致AIS且侧支循环差、代偿不足的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既能有效地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率,且明显改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分析

    作者:李琛;曹旭华;马志昭;郑俊青;张皓峰;胡福广;王立群

    目的 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的60例烟雾病(MMD)患者分析,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在MMD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MMD患者60例,结合术前及术后头颅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成像(CTP),客观评估其预后.结果 60例患者,均在经颅多普勒(TCD)辅助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38例术后症状消失,16例术后症状改善,1例术后遗留言语不利,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术后肢体肌力较术前下降,1例患者71岁死亡).所有患者术后5~7d复查头颅CTA,可见颅内外搭桥血管通畅.术后3~6个月随访,4例并发症患者均较出院时有所恢复,其余55例患者症状消失,未再出现相关脑血管病事件,复查头颅CTA及CTP可见颅内外搭桥血管通畅,同侧脑组织血流供应较术前改善.结论 MMD是一种常见的颅底异常脑血管网病,可分为出血型和缺血型,其中缺血型多见,可有反复发作等特点.该病的成人患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儿童患者可行硬膜翻转颞肌贴附术.随着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发展,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成为目前治疗MMD常用的方法,其对于改善患者脑血流供应具有明显效果.

  • CT灌注成像指导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赵惠荣;元小冬;郭晶;郭庆乐;王燕玲

    ①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检查指导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②方法选取发病9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29例,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CTP、CTA检查,对存在缺血半暗带且同意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0例患者给予rt-PA 40mg静脉溶栓治疗。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h、24h、10d、30d NIHSS评分及溶栓前、溶栓后30dBarthel指数评分,并进行比较,复查头颅CT,监测并发症。③结果纳入的10例患者治疗前 NIHSS 评分为(10.90±4.04),溶栓治疗后2、24h、10、30d NIHSS评分分别降至(6.90±3.60)、(6.70±4.11)、(4.10±3.60)、(3.20±3.19),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38.50±22.24),溶栓后30dBarthel指数评分为(78.53±3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牙龈出血1例,无颅内出血、再闭塞及死亡病例,CT复查8例患者显示病灶较CTP低灌注区明显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④结论 CTP指导的 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筛选适合溶栓的患者,并能扩大治疗的时间窗。

  • CT脑灌注成像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玉斌;王菲;杨文武;谷守维;李新星;雒静文;康庆鑫;于鑫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 CTP )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例,总结其CT灌注参数及图像,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对患者病情进行预判,在治疗过程中早期给予干预,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CT平扫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挫伤灶,大部分病例合并有周围脑实质低密度灶,CT灌注参数显示脑组织低灌注20例,经给予针对性处理后病程明显缩短,预后明显改善,术区及挫伤脑组织高灌注5例,3例未见明显脑组织灌注异常,显示低灌注者预后较高灌注者差,脑组织灌注正常者预后较好。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CT灌注检查,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对患者手术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对治疗过程中的适时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CT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作者:李卫来;李琳;李岩;郭晓玲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发病6h 内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 例为研究对象,35例行CTP 检查CBF比值为0.20~0.35,提示有可逆性缺血半暗带,其余40 例行 CTP 检查无缺血半暗带,两组均给予rt-PA 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溶栓后24h、7d、30d、90d 的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存在IP 组溶栓治疗后48h 内出血转化1 例,无IP 组溶栓治疗后48h内出血转化4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 IP 组溶栓后无死亡病例,无 IP 组溶栓后14d内死亡1例,无显著性差异(P=0.095). CTP 组溶栓治疗后 24h、7d、30d、90d 时的 NIHSS 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中,依据CTP 检查结果指导制定个性的治疗方案,预测溶栓治疗后继发性出血的风险,对于神经功能的缺损的改善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 CT灌注成像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动脉栓塞化疗前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贾彦斌;王书行;李杨;吕增禄

    目的::CT 灌注成像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后肝转移的灌注参数特征和改变。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后行CT灌注扫描,测量治疗前后肝转移瘤和周围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结果:对比30例患者治疗前后与肝实质在CT灌注成像上表现:①结直肠癌肝转移瘤与正常肝实质比较:ALP、HAF、PVP 大于周围肝实质,BF、BV、PMB小于周围肝实质。以上BF、BV、PMB、ALP、PVP、HAF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与正常肝实质比较:PVP、HAF大于正常肝实质,BF、BV、PMB、ALP 小于周围肝实质,以上参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客观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瘤TACE后肝转移瘤的血供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 星形细胞肿瘤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相关性分析

    作者:凌国辉;李建生;陈玉桂

    目的 分析与探讨星形细胞肿瘤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并探寻星形肿瘤细胞CT灌注成像对于手术前分级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星形细胞肿瘤患者20例,对其于手术前3~7 d进行常规CT与CT灌注成像检查,并对其手术后病理学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检查,使用单克隆抗体CD34对血管进行标记.结果 本文20例星形细胞肿瘤患者共8例低级星形细胞肿瘤,12例高级星形细胞肿瘤.且星形细胞肿瘤患者其脑血流量、表面通透性、脑血容量均比正常人高(P<0.05),而高级星形患者的脑血流量、表面通透性、脑血容量也明显高于低级星形细胞肿瘤患者(P<0.05).由以上结果可得,肿瘤的脑血流量、表面通透性、脑血容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呈现正相关性.结论 对星形细胞肿瘤进行术前CT灌注成像检查,其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呈现正相关,该检查不仅能够帮助医师准确地对肿瘤进行术前分级,还能为脑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区分提供有效证据.

  • 结直肠癌16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分析

    作者:尹兰英;李庆啸;李彩英;韩帅;张铁亮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MSCT血流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结直肠癌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2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螺旋CT灌注的参数包括血流量( BF)、血容量( BV)、平均通过时间( MTT)和表面通透性( PS)。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癌组织的MVD、VEGF和Ang-2的表达,对CT灌注参数与癌组织的MVD、VEGF和Ang-2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中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P <0 M.05)。直肠癌MSCT血流灌注参数与MVD、VEGF、Ang-2无明显相关性( P >0.05);在VEGF阴性组中,BV值显著高于阳性组( 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VEGF和Ang-2均能反映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状况,但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CT灌注参数PS、TTP及TDC走势对单发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陈玉姣;白晓苏;曾丽红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甲状腺单发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甲状腺手术前行CT灌注检查的患者77例,其中良性结节50个,包括甲状腺腺瘤13个和结节性甲状腺肿37个;恶性结节27个,全部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对患者的灌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CT灌注成像参数分析结果显示,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的PS显著升高(t=1.182,P<0.05),而TTP显著降低(t=0.894,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以Ⅰ型和Ⅱ型TDC较为常见,而甲状腺恶性结节以Ⅳ型TDC较为常见,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06,P=0.000).采用Ⅳ型曲线诊断单发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58.2%、89.7%、69.6%、80.3%、78.5%.结论 CT灌注参数PS、TTP以及TDC走势在单发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CT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涛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受阻,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产生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1]。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三类,而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死亡率也较高,要降低死亡率则必须在患者发病时尽快确诊。我院为探讨CT灌注成像对超早期脑梗死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 CT灌注成像在宫颈癌放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黄平生;彭划斌;黄星星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宫颈癌放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36例自愿接受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CT灌注扫描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及峰值CT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BF、BV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时平均峰值CT虽略高于治疗前,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BF值、BV值及峰值C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根据宫颈癌患者肿瘤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判定临床治疗效果,是宫颈癌的放化疗效果判定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CT血管成像评价缺血脑组织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意义

    作者:瞿梦媛;胡春梅

    目的 分析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应用于缺血脑组织侧支循环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动态容积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根据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程度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组间侧支循环情况;利用镜像技术测量脑卒中病人患侧对应脑组织的灌注参数的具体值.结果 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中,轻中度狭窄组40例,重度狭窄或闭塞组22例,两组的韦利斯氏(willis)环后循环开放率分别为37.50%和81.81%,轻中度组明显低于重度或闭塞组(x2=12.01,P=0.000),且轻中度组的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明显低于重度或闭塞组,差异显著(x2 =6.95,P=0.008).62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23例侧支血液较好,与血液减少责任区相比,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均显著降低(P=0.012,0.018),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和延迟时间(DLY)均显著升高(P分别为0.025,0.002,0.003).结论 CTA和CTP技术联合不仅可以清晰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且对脑侧支循环的开放状态也有更直观的了解,可为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CTA联合CT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郎胜坤;马铁柱;郝芊芊;孙艳;王慧敏

    目的 利用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方法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相关性.方法利用CTA与CTP技术分析116例SAH病人,CTP指标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在病人入院时、病情恶化时间段及入院后14 d记录CTA图像显示的脑血管痉挛程度和迟发性局灶脑缺血的发生情况,评估发生痉挛的脑血管支配区域与脑灌注图上血流灌注面积间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脑血管痉挛导致脑血流灌注和DCI发生之间的差异.结果 45例病人无脑血管痉挛,占38.8%;51例病人发生中等程度脑血管痉挛,占44.0%;20例病人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占17.2%.61.2%脑血管痉挛病人,少的脑缺血灌注区域与痉挛严重血管的血流区域一致,无血管痉挛区域与严重脑缺血区域CBF明显不同.20例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病人中14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51例发生中等程度的脑血管痉挛病人中7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45例无脑血管痉挛病人中4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血管痉挛降低脑血流灌注,但只有66.67%病人脑血管痉挛与乏血供的灌注区域相一致,33.33%严重脑血管痉挛的病人无迟发性脑缺血.结论 虽然严重脑血管痉挛能降低脑血流的灌注水平,但血管痉挛不会直接导致迟发性脑缺血.

  • 肺癌多排CT灌注成像与P53蛋白异常表达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小琴;钱农;潘昌杰;王翔

    目的:探讨肺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与肺癌组织中P53基因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0例肺肿块性病变进行CT Perfusion成像和P53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PCR法)检测P53基因表达程度,测定肿瘤组织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isit Time,MTT).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的BF、BV及MTT之间有密切关系.结论:P53基因突变代表肺癌的生物学行为,癌基因检测结合CT Perfusion表现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并更客观地评价其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和预后.

491 条记录 7/25 页 « 12...45678910...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