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评价

    作者:孟帅;李红;金泽宁

    目的:本研究以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为目的,分析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120例STEMI患者,随机双盲将其分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早期应用组于术前30分钟给药,并维持至术后36 ~ 48小时.对术前罪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术后TIMI血流及心功能[术后即刻及术后3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进行评价.对术后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安全性评价.对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随访.结果:早期应用组PCI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TIMI0级32(53.3%)vs.46(76.7%),3级15(25.0%)vs.6(10.0%),P<0.05].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慢血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功能显示,早期应用组LVEF及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LVEF(58.63±6.78)vs.(51.72 ±8.34)%,P<0.05;BNP 145(80,290)vs.210(90,480) ng/L,P<0.05];术后30天两组LVEF及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MACE发生率早期应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3%vs.15%,P<0.05);术后30天(5% vs.23.3%,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分级,及早恢复PCI术后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率.

  • 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探讨

    作者:戴敬;吕树铮;宋现涛;张闽;张东风;张明多;王蔚;玉献鹏;李伟

    目的:探讨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实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他汀标准组与他汀强化组.他汀标准组73例,术后起阿托伐他汀20mg/天,持续1个月.他汀强化组70例,术前给予负荷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80mg,继之给予40mg/天,持续1个月.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超声心动图、化验检查结果等.胸痛发作12小时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收集并阅读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光盘及手术记录等资料,电话随访了解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了解他汀的肝肾及肌肉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他汀标准组术中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为17例(23.3%),他汀强化组为14例(20%,P=0.39);前组手术结束前仍为慢复流者为4例(5.5%),后组为3例(4.3%,P=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标准组1个月内MACE事件发生12例(16.4%),他汀强化组发生6例(8.6%),P=0.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2组均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分别为2例(2.7%)vs.1(1.4%),P=0.51;缺血驱动靶血管血运重建分别为[9例(12.3%) vs.5例(7.1%),P=0.22];支架内血栓分别为[1例(1.4%)vs.0,P=0.51].他汀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分别为[3例(4.1%)vs.4例(5.7%),P=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期间未发现STEMI患者行急诊PCI围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及改善临床预后,也未增加肝肾及肌肉损害发生率.

  • ABO血型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东凤;陈亚磊;吕树铮;宋现涛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病12h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PCI的STEMI患者.根据血型检测结果分为两组:非O型血组(n=662)及O型血组(n =220).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生化指标及造影情况,通过电话及门诊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MACEs189例.两组患者相比,总的MACEs(24.2%vs.13.2%,P=0.001)、再发心肌梗死(7.7%vs.1.8%,P=0.002)及1年内MACEs(8.0% vs.3.2%,P=0.014)在非O型血组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型血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及院内死亡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O型血可能是STEMI患者PPCI术后远期MACEs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OR=1.717,95%CI:1.085 ~2.718,P=0.021).结论:非O型血可能是STEMI患者PPCI术后远期MACEs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慢血流或无复流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冯新星;薛强;张伟华;杨栋;宋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中、术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CSRF或NR)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符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中急诊PCI适应症的1048例AMI患者,根据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与异常血流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及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诊PCI患者中异常血流发生率为18.2%.统计分析表明既往血运重建、killip心功能分级、缺血时间、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病变血管、冠脉弥漫病变、血栓征象、术前血流TIMI分级、瘤样扩张、介入治疗方法及是否使用替罗非班与异常血流相关(P<0.05).应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缺血时间、血栓征象、术前TIMI分级、病变为弥漫病变、介入方式可作为CSFP或NR发生的预测因素,使用替罗非班可作为预防CSFP或NR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时间、血栓征象、术前TIMI分级、弥漫病变、介入方法可作为CSFP或NR发生的预测因素,使用替罗非班可作为预防CSFP或NR的保护因素.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栾一;李伟;吴立荣;刘兴德;李屏;梁金峰;韦波;沈正;谢登海;李安敏;陈云;熊国宝;伍洪令;李董江;段宗刚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2个月内的预后情况.方法 按标准入选的375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合并糖尿病的STEMI患者140例作为糖尿病组,血糖正常的STEMI患者235例作为血糖正常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置入支架类型、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12个月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年龄[(63.0±12.5)岁比(58.1±13.6)岁,P=0.001]、高血压病(59.3%比37.9%,P<0.001)、高脂血症(53.6%比37.4%, P=0.002)、入院时Killip 心功能分级≥Ⅲ级(9.3%比3.8%,P=0.030)比例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吸烟率(55.0%比72.8%,P<0.001)低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40.7%比28.9%,P=0.019)、合并左主干病变(13.6%比7.2%, P=0.044)比例及术后慢血流/无复流(12.9%比5.5%,P=0.013)发生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支血管病变(27.9%比44.7%,P=0.001)比率低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6.4%比1.7%,P=0.020)、术后12个月内再次血运重建(7.9%比0.9%, P=0.001)及心力衰竭(7.9%比2.6%,P=0.017)发生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STEMI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的比率较高,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三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发生率较高,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术后随访期内心源性死亡率及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此类患者可能从早期介入治疗中获益更大.

  • 远段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自同;沈鑫;穆叶赛·尼扎提;李国庆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远段溶栓与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STEMI患者(发病<6 h,血栓负荷重)分成远段溶栓组(46例)和血栓抽吸组(50例).远段溶栓组采取治疗措施是经微导管将尿激酶原注射至闭塞段以远进行溶栓;血栓抽吸组采取措施是对闭塞血管行血栓抽吸后,再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术后进行30 d随访.比较两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灌注情况,心源性死亡及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结果 远段溶栓组TIMI血流≤Ⅱ级比例(2.2%比12.0%, P=0.008)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但TIMI血流Ⅲ级比例(97.8%比88.0%,P=0.017)、2 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65.2%比42.0%,P=0.019)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远段溶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54.1±8.6)%比(52.8+7.3)% ,P=0.047]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44.3±7.2)mm比(46.5±6.8)mm,P=0.038]、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117.8±71.8)μg/L比(161.2±72.3)μg/L,P=0.025]均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且心源性死亡及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术中远段溶栓与血栓抽吸相比,可能降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改善30 d左心室收缩功能.

  • 北京市延庆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年生存率调查

    作者:王建斌;陈少敏;王立新;李富军;刘东庭;杨丽

    目的 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5年生存率.方法 对2002年8月至201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691例STEMI患者进行5年随访,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5年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5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 691例患者中442例(64.0%)未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249例(36.0%)接受直接PCI.未接受直接PCI和接受直接PCI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3.8% 和93.6%.未接受直接PCI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为女性、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期间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前壁心肌梗死和未接受择期PCI,而接受直接PCI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是年龄和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结论 接受直接PCI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接受直接PCI的患者.两组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有所不同.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非梗死相关病变处理策略选择及预后

    作者:丛占春;赵昕;荆全民

    目的 对靶血管存在非梗死相关(non-infarct related lesions,N-IRL)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策略及临床预后进行研究.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4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75例.根据N-IRL是否行PCI进行分组:研究组在处理梗死相关病变(infarct-related lesion,IRL)的同时干预N-IRL,共33例;对照组仅干预IRL,共42例.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再住院(复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3.16±6.88)mm比(46.24±3.48)mm,P=0.014]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2.47±5.31)%比(59.07±6.87)%,P=0.02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N-IRL位于IRL近端比例(57.6%比33.3%,P=0.036)、平均置入支架数[(1.88±0.66)枚比(1.07±0.26)枚,P<0.001]、平均使用支架总长度[(51.41±19.15)mm比(25.45±9.48)mm,P<0.001]及平均对比剂用量[(140.61±45.41)ml比(119.05±35.32)ml,P=0.02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PCI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可疑的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和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其中心源性死亡、TVR及再住院的风险比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 1.07,95%CI 1.01~1.12,P=0.019)、前壁心肌梗死(HR 4.10,95%CI 1.26~13.33,P=0.019)、N-IRL血管直径(HR 0.19,95%CI 0.06~0.60,P=0.004)、左主干(LM)或左前降支(LAD)近段病变(HR 3.01,95%CI 1.01~8.96,P=0.048)为MACE的预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 1.07,95%CI 1.01~1.13,P=0.015)、N-IRL血管直径(HR 0.25,95%CI 0.08~0.86,P=0.027)依然为MACE的预测因素.以N-IRL位于IRL远端为亚组A,亚组A中研究组MACE(HR 0.20,95%CI 0.05~0.80,P=0.022)和TVR(HR 0.10,95%CI 0.01~0.89,P=0.039)的风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亚组A中两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再住院的风险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N-IRL位于IRL近端为亚组B,亚组B中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结论对于IRL远端的N-IRL,选择药物治疗是合理的;对于IRL近端的N-IRL,必要时行PCI可能是合理的.

  • 空腹血糖对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辉;刘震宇;张抒扬;沈珠军;范中杰;曾勇;谢洪智;王崇慧;金晓峰;方全;朱文玲

    目的 研究空腹血糖对因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 2003 年 2 月至 2015 年 3 月因 STEMI 在北京协和医院行直接 PCI 的患者,排除既往有糖尿病史及入院后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入院 24 h内空腹血糖的中位数(5.4 mmol/L)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空腹血糖组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药物和介入治疗情况以及 30 d预后情况.结果 共入选721例,平均年龄(61.2±12.8)岁,男性 601 例(83.4%).空腹血糖>5.4 mmol/L 组与空腹血糖≤5.4 mmol/L 组相比,男性比例更低(79.9% 比86.5 %, P=0.017),入院心率更快[(82.9±17.2)次/分min比(79.4±16.7)次/min,P=0.00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率更高(3.8 % 比 1.3%,P=0.034),30 d全因死亡(3.5 % 比 0.5%,P=0.004)、心源性死亡(2.9%比 0.5 %,P=0.012)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更高(18.1% 比 7.4%,P < 0.001).经校正基线因素后,空腹血糖>5.4 mmol/L是30 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HR 6.030,95 % CI 1.235~29.447,P=0.026).此外,年龄(HR 1.059,95% CI 1.002~1.120,P=0.044)、入院心率(HR 1.036,95 % CI 1.003~1.070,P=0.034)、罪犯血管为前降支(HR 6.427,95 % CI 1.389~29.728,P=0.017)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HR 0.154,95 % CI 0.051~0.461,P=0.001)也是30 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因 STEMI 行直接 PCI 的非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升高是 30 d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分支闭塞的血管造影特征

    作者:周鹏;刘臣;谭宇;盛兆雪;李健楠;周金英;赵汉军;宋莉;颜红兵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分支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阜外医院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22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筛选出罪犯病变为分叉病变的患者共256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及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资料.结果 256例患者中,33例发生分支闭塞,223例未发生分支闭塞,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支开口狭窄程度重(比值比为1.06, 95%CI 1.03~1.09,P<0.001)和分支开口血栓(比值比为5.43,95%CI 1.23~23.93,P=0.025)是预测分支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分支闭塞与分支开口狭窄程度重和分支开口血栓有关.

  • 欧洲心脏病学会2017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之我见

    作者:洪涛

    2017 年 8 月 26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新版《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 2017 版指南)较 2012版指南相比,诊疗建议发生多处变化 [1] ,但是有些建议不一定适合我国临床实际,在临床实践中还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决策.针对 2017 版指南的一些主要建议提出几点具体想法,以供参考.

  •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D2B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作者:邱果

    目的 探讨STEMI患者D2B时间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死亡率提供指导.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42例STEMI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19人)及观察组(23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就诊治疗,观察组从进门完成首份心电图到进行球囊扩张术,严格按照D2B时间≤90分钟的标准执行.结果 观察组患者D2B完成各环节检查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D2B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缩短STEMI患者D2B时间,是有效开通梗死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灌注、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应对STEMI患者D2B时间引起重视.

  • 应用EXPORT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观察

    作者:王正忠;王守东;戴红艳;侯方杰;马颖;任永强;于忠祥;林宪如;王晏平;丁华民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对各项心肌灌注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10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栓负荷重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PCI组(n=53)及传统PCI组(n=55),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血浆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Ⅰ峰值及术后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血栓抽吸+PCI组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均明显优于传统PCI组(P<0.05或0.01),且血浆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Ⅰ峰值显著低于传统PCI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直接PC中应用血栓抽吸可以改善血流及心肌灌注情况、降低心肌标志物峰值.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点

    作者:王纬经;周国伟;杨文艺;张国兵;李为真;徐浩;王毅;赵军礼;刘少稳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点,试图发现其规律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快捷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至2014-06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STEMI患者IRA为第一对角支(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心电图资料28例,分析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各导联ST段抬高、压低的情况及演变期q波或Q波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19例(67.9%),孤立性对角支病变为13(46.4%)。28例患者从发病至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图形的时间大约为240(252±71) min。28例患者均有aVL导联ST段抬高;27例(96.4%)有I导联ST段抬高,其中15例(55.6%)患者ST段抬高介于0.5~1.0 mm ;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导联依次为:V2导联21例(75.0%)、V3导联16例(57.1%)、V1导联12例(42.9%)。ST段压低明显的Ⅲ导联28例(100%),其次为aVF导联27例(96.4%)、Ⅱ导联22例(78.6%)。演变期q波或Q波形成多的是aVL 导联22例(88.0%),其次为V2导联10例(40.0%)、V3导联9例(36.0%),I 导联7例(28.0%)。结论: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图形表现为aVL和I导联ST段抬高,但ST段抬高幅度近一半不到1.0 mm是其重要特点。

  • 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佳纬;马礼坤;杨喆;范海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09至2014-01期间因急性STEMI就诊于我院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159例,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比伐芦定随机分为两组:比伐芦定组及肝素组。术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即替罗非班的应用由术者评估患者病情特点决定是否合并应用。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冠脉影像特点等一系列基线资料,并对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比较其中差异。
      结果:在终完成研究的153例样本中,比伐芦定组(n=72)与肝素组(n=81)比较,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6.5%比11.0%、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0%比1.2%以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9.7%比13.5%、 MACE发生率1.4%比7.4%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且其具有降低出血及MACE发生率的趋势。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王海波;黄宜杰;吴强;路雯;刘奕

    目的:观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新药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并将其与氯吡格雷的疗效进行对比,以获取关于替格瑞洛在国内临床应用方面的前瞻性临床数据。
      方法: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157例STEMI患者为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150例氯吡格雷治疗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血栓再形成发生率以及血常规等疗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1、3、6个月时的MACE事件累积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半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水平、ST段回落情况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出血事件发生率稍高,但并不影响治疗且不需采取特殊处理。
      结论:替格瑞洛在改善STEMI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心功能等方面的疗效与氯吡格雷基本相近,关于其国外所报道的临床疗效优势需进一步验证。

  • 国产比伐卢定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婧;田军;刘军翔;杨国红;李东霞;赵季红;周欣;姜铁民;李玉明

    目的:探讨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随机选择75例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术中用普通肝素(肝素组,n=35)或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比伐卢定组,n=40)抗凝。分别于PCI术前、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停药后30 min、1h、2 h检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用药前、用药结束后6、24、72 h静脉采血,检测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
      结果:比伐卢定组用药后5 min测定的ACT均能达到PCI手术所要求的ACT>225 s,而肝素组有1例患者未能达到要求需要追加剂量。PCI术中两组均能维持ACT>225 s。停药后,比伐卢定组较肝素组ACT降低,停药30 min、1 h、2 h的ACT值比伐卢定组均低于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与肝素组比较,术后凝血功能四项指标、PCI术后30 d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I术后24 h内轻度出血的发生率降低(0 vs 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肝素抗凝相比,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作为抗凝剂应用于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起效更快,效果更强,而且半衰期更短,提示国产比伐卢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急诊PCI术中的抗凝治疗。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心肌缺血后适应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昌琳(综述);乔树宾(审校)

    过去十年中,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心肌再灌注损伤在终心肌梗死面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再灌注时的缺血后适应已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前景的措施之一。本文将就缺血后适应在动物心肌梗死模型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研究,心肌缺血后适应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其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帮助未来关于缺血后适应的研究尽快获得成功,并促使该项充满希望的技术早日广泛应用于导管室再灌注治疗过程中。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作者:陈纪言;莫与京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治,策略是迅速、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迅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获益显著.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的策略也不断更新.本文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佳玉;王德昭;陈威;胡宏宇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52例,按性别分为两组,女性组102例,男性组3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检查、心脏功能和结构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发病年龄大[(66.4±10.6)岁比(58.4±11.1)岁,P<0.001],就诊时间晚[(4.6±4.9)h比(2.6±1.9)h,P< 0.001],GRACE评分高(206.5 ±45.1比186.7±50.5,P<0.001).此外,女性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14.7%比32.6%,P=0.037),术后发生慢血流及使用IABP比例高(11.8%比4.6%,P =0.008;11.8%比5.4%,P=0.026).女性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高敏肌钙蛋白Ⅰ和B型利钠肽峰值均显著高于男性组,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男性组(53.9%±10.3%比57.9%±8.2%,P<0.001).女性组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组(7.8%比2.3%,P =0.013).结论 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大,就诊时间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重,血管开通后发生慢血流比例高,术后心功能差,住院病死率高.

842 条记录 4/43 页 « 12345678...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