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38例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指导

    作者:王青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指导,术后进行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并加强并发症防治及护理.结果: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经3~4周住院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作者:王善付;殷钰涵

    目的:通过研究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探讨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关节置换术后发热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获得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象等信息,经筛选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证候要素可归纳为气虚、阴虚、气(郁)滞、血瘀、血虚和湿热6类,其中以阴虚、气虚出现频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热表现为单一证候或者两证相兼出现,证候合并中则以气虚合并血虚、阴虚及血瘀较多见.结论: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以气、阴、血等亏虚为主,血瘀、湿热、气(郁)滞等病理因素兼见.本病的发病特点既可表现为单纯的虚证,也可表现为虚实夹杂的发病特点.

  • 中药外敷配合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90例分析

    作者:王桂娥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增加而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老年人体质较差并常伴心脑血管、内分泌等疾病,使治疗的危性大大增加,非手术治疗的缺点多.死亡率高.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达到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康复.自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作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固定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9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 后外侧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臧献辉;臧家训;齐国英;臧超群;田家林

    目的 :探讨后外侧单切口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26例,后外侧单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8例,记录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病员对切口外观满意度等,结果单切口手术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着性.单切口THA组切口长度平均8.3 cm,常规THA组切口长度平均16.6 cm,单切口微创THA组病人早期能做主动直腿抬高动作,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切口外观美观,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THA.

  • 补阳还五汤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作者:史明;杨有猛;徐鸿育;黄海多;黄成建;谭家昌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属于骨科大手术[1],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深静脉血栓较为常见.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已成常规,但对于理想抗凝药的选择,却一直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焦点.2009年2月-20lO年9月,笔者以在本院行THR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补阳还五汤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1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继忠

    目的:探讨人工全翻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可靠性.方法:对3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其治疗要点,疗效.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消除,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人工全锁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 糖尿病关节置换术前糖化血红蛋白不一定能降至7%以下

    作者:丁香园

    在美国,接受关节置换的病例中约8.5%为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是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糖控制不佳会加大此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是否良好的标准之一。研究发现HbA1c>7.0%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增加,但与术后深部感染并无特别关系。美国学者Giori NJ等所在医院从2004年10月1日起对所有拟行全关节置换的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术前HbA1c水平。如果HbA1c>7.0%,则要求患者由其初级保健提供者(primary care provider,PCP)继续控制糖尿病,直至HbA1c≤7.0%时才能进行全关节置换手术。

  • 目标管理在骨科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金施恩

    目的:探究目标管理措施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管理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013年5~11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未采用目标管理,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目标管理,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目标管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目标引导,科室所有成员根据所制定的方案措施来开展各自的护理工作,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应用于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涛;房传武;祝宗华;蔡靖宇;吴富章;郑华龙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骨性关节病伴髋半脱位1例.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3个月,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90分以上11例,80~89分14例,70~79分2例,平均91.3分.结论: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切口定位方便.

  • 全髋置换术中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玥;孔荣

    目的:比较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手术入路为前外侧及后外侧的初次全髋置换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作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间比较,在手术出血量、髋关节术后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内在手术前后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切口的选择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无影响.

  • 人工关节置换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

    作者:高明堂;蒋电明;刘军;鲁培;符孔龙;张陆;高松明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关节置换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9月~2009年10月,对病理活检确诊的38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采用Rosen T19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化疗4~6个疗程.其中,按Enneking分期为IA期2例,IB期3例,IIA期23例,IIB期10例.结果:38例中,3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8~42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成活,无假体松动和折断.膝关节按ISOL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4例,良6例,差7例,本组患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8%.结论:对于早期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的有效措施.

  • 抗生素骨水泥剂量差异对行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再发感染风险的影响

    作者:唐江安;张岩;应辉

    目的 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剂量差异对行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再发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38)和高剂量组(n=38),低剂量组将40 g常规骨水泥与1 g万古霉素搅拌均匀加入骨水泥单体,高剂量组将40 g常规骨水泥与2 g万古霉素搅拌均匀加入骨水泥单体.选择同期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接受传统不含有抗生素的常规骨水泥作为间隔体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感染情况、血清学指标和Lysholm-Tenger膝关节运动水平评分.结果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术后屈膝角度分别为(122.39±15.17)°和(122.63±15.09)°,大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5.95±0.84)d和(5.91±0.82)d,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感染,其余两组未出现感染病例.三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相近(P>0.05).治疗7 d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73.25±9.39)分和(73.41±9.35)分,Tenger评分分别为(5.57±0.83)分和(5.61±0.7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抗生素骨水泥作为间隔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有助于控制术后感染,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但1 g万古霉素骨水泥和2 g万古霉素骨水泥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效果相近.

  • 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心理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爱莲;鲁雪梅;张艳雯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日—10月30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接受择期单侧人工全膝或全髋置换术的160例患者,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对患者进行评估,按是否存在负性情绪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存在负性情绪患者的比例以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VAS疼痛评分、有无慢性合并症、医疗费用承担方式,膝、髋功能评分等之间的差别.结果 44.4%患者存在负性情绪;40岁及以下的患者更易出现负性情绪(P<0.05);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更多见于来自农村(P<0.05)、具有慢性合并症(P<0.05)的患者;同时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VAS评分更高.结论 来自农村、年轻患者、合并慢性疾病和病变部位疼痛严重等因素与负性情绪存在正相关性.

  • 再障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作者:陈碧英;杨叶香;钟秋影

    目的探讨合并有再障的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原理及措施.方法将3例合并有再障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包括对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康复治疗3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节活动度达110~130°.结论合并有再障的患者,经术前积极有效的准备,针对不同患者行个体化准备,膝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

  • 关节置换术后定时夹闭切口引流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智飞;冯崴;赵月;张国强;王岩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术后定时夹闭切口引流对减少血液流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5年3月-2006年9月,筛选出94例拟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夹闭组和未夹闲组.对夹闭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每45~50分钟松开10~15 min后再夹闭,直至术后12 h.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以及术后72 h拔管后的引流量.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2组之间引流量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夹闭组患者术后24 h和术后72 h切口引流量平均分别为193 ml和260 ml;而未夹闭组患者术后24 h和术后72 h切口引流量平均分别为425 ml和505 m1.经成组t检验分析,夹闭组和未夹闭组在术后24 h和术后72 h切口引流量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相似.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接无负压引流,并定时夹闭引流管,能有效地减少切口引流量,减少了血液的过多流失.而且夹闭引流管对患者切口的愈合没有明显影响.

  •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髋关节置换患者健康教育行为依从性研究

    作者:周阳;杨土保;李映兰;余婕;曾必云

    目的:基于互联网平台将多媒体素材引入髋关节置换患者健康教育,使髋关节置换患者能接受更规范、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服务,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2013年3—8月的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建立健康教育信息平台,将健康教育内容云端化,开展口头、书面及多媒体素材视频教育。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行为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行为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行为依从性提升幅度更大的条目为专科相关内容和功能锻炼内容。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新模式能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患者行为依从性,对专科相关内容和功能锻炼内容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美国专家对关节置换术的新康复理念

    作者:廖灯彬;宁宁

    2005年8月,我院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联合开展了中国影响力大的"西部健走行"活动.通过前期的积极准备,此次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我科医护人员对美国专家对关节置换术的新康复理念也有了更直接、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 静脉瘀滞指数对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

    作者:邹林汝;谭开彬;高云华;王敏

    目的 初步探讨静脉瘀滞指数等超声指标对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方法 选取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检测患者术前股总静脉内径和流速、股总动脉内径、比目鱼肌静脉内径,计算股总静脉瘀滞指数及静脉、动脉内径比,并检测术后1、2、3、7d患者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1)发生血栓患者57例,患肢78条,血栓发生率为57%,均发生于小腿部,以比目鱼肌静脉为主,74%的患者血栓发生于术后第一天;(2)血栓组股总静脉瘀滞指数高于无血栓组(7.75±2.79 vs 5.92±3.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血栓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低于无血栓组、内径大于无血栓组(P<0.05);血栓组比目鱼肌静脉内径大于无血栓组(P<0.05);(4)两组的股总静脉、动脉内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术前瘀滞指数等超声指标有显著差异,将其用于术前检测对于术后血栓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训练

    作者:周中华;时国富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规范化、个性化的的康复训练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36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结果依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法,术前患膝平均值为56.2分,对侧为83.5分;术后2周患膝平均值为86.1分,术后6~12月随访平均值为93.6分.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应以人为本,辨证选择训练方案;同时注重控制疼痛、步态矫正、位置觉训练、心理训练等.

  • 关节置换术康复研究与现状

    作者:王宁华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关节替代和置换病损或损伤的关节.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施行关节置换术的数量成倍增长.20世纪80年代,美国约有50 000例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1997年上升到约144 000例(增长近3倍)[1],髋关节置换术更增至259 000例[2].香港以玛丽医院为例,20世纪80年代每年约有80例膝关节置换术,到2000年增至100例.

597 条记录 2/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