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4-2009年全国毒蕈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作者:牛姬飞;涂文校;倪大新

    目的 分析2004-2009年全国毒蕈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毒蕈中毒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毒蕈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全国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311起,中毒1954例,死亡409例,病死率为20.93%.事件类别以"较大"事件居多(76.21%);多发生于夏秋季和我国的南方地区;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报告事件数的77.81%.结论 毒蕈中毒事件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应加强监督监测工作,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防止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蕈中毒的疗效观察

    作者:殷朝丽;陈亚利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治疗急性毒蕈中毒中的疗效。方法:10例急性毒蕈中毒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和肝功能、肾功能与心肌酶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中9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血液灌流对急性毒蕈中毒疗效肯定,但对中毒时间长,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及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毒蕈中毒患者疗效欠佳。

  • 农村家宴主要卫生问题与对策探讨

    作者:王晓红;邵国利

    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自办家庭宴席(以下简称家宴)招待亲朋好友频率逐年提高,但由于他们普遍缺乏卫生常识而导致食物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有增长势头.绍兴市2001-2003年发生农村家宴群发性食物中毒分别为2、4、6共12起(其中一起为毒蕈中毒,4起原因不明外,其余均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造成302人中毒,暴露出农村家宴卫生监督的薄弱环节,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 2004-2013年贵州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王娅芳;周亚娟;朱姝;杨蕙

    目的 通过对2004-2013年贵州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毒蕈中毒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查询2004-2013年期间贵州省上报的毒蕈中毒事件,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118起,中毒698人,死亡85人,病死率为12.18%.事件类别以“未分级”事件居多,占62.71%;“较大”事件占35.59%.夏秋季是毒蕈中毒多发季节,发生场所以农村家庭为主.结论 误采误食是毒蕈中毒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医生的诊治培训,提早预警通报,防止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 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6人死亡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作者:王黎荔;林丹;高四海;戴曙杰;张秀尧;蔡圆圆;山若青

    目的 对2015年发生的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中毒原因及毒素类别.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患者血液、剩余食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后,综合判断本次食物中毒原因.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为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暴露人数6人,全部发病并且死亡,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的食用有毒蘑菇后多脏器损害型症状,剩余食物蘑菇汤和菌体中均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两种毒素,但患者血液由于血液灌流后未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为防范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做好宣传教育,告知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若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情况及时就医治疗.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重症毒蕈中毒3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卫华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毒蕈中毒患者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各脏器的损害更小,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对重症毒蕈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案,能够减少毒蕈对人体各脏器的损害,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阿托品治疗毒蕈中毒及白杜鹃花中毒的效果探讨

    作者:施寿阳

    目的::探讨阿托品治疗毒蕈中毒及白杜鹃花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毒蕈中毒及白杜鹃花中毒的患者各30例,将其分为毒蕈中毒组和白杜鹃花中毒组,分析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给予阿托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0例毒蕈中毒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治愈率为100%;30例白杜鹃花中毒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阿托品治疗毒蕈中毒及白杜鹃花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及早洗胃、清除毒物,并给予阿托品是治疗毒蕈中毒及白杜鹃花中毒的关键,临床上应及早进行治疗,有效发挥阿托品的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裂皮纹鹅膏中毒的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熊佳慧;刘猛

    目的:探讨裂皮纹鹅膏中毒的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治急性毒蕈中毒患者1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裂皮纹鹅膏毒蕈中毒,一般治疗始终优于一般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

  • 血浆置换对毒蕈中毒合并MODS的疗效分析

    作者:韦继学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对毒蕈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毒蕈中毒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血浆置换对毒蕈中毒的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后,13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占比86.67%,治疗有效患者1例,占比6.67%,其中1例患者由于中毒时间较长治疗无效,占比6.67%;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毒蕈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及时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对病毒发展情况予以控制,由此提升治愈率.

  • 毒蕈中毒至多脏器损害患者单重血浆置换13例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作者:王丽;秦相义

    目的:观察毒蕈中毒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单重血浆置换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护理。方法:收治毒蕈中毒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13例,接受单重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经1~2个月综合治疗痊愈出院,3例明显好转出院退出治疗,2例死亡。结论:单重血浆置换是治疗毒蕈中毒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正确的护理为该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对毒蕈中毒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赵正和

    目的 研究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对毒蕈中毒的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毒蕈中毒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指标、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的C反应蛋白、心肌酶等都比对照组好,炎症因子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L-6为(50.6±43.1)IU/L,CRP为(23.41±12.8)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2,P=0.024);对照组为(55.4±11.9)IU/L,CRP为(20.91±14.2)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8,P=0.017).结论 对于毒蕈中毒的患者,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可以调节炎症因子,减少表达,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 毒蕈中毒10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蒋德涛;赵景平

    资料与方法2009年7月末~8月初收治毒蕈中毒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9~60岁,从误食到入院时间为16~48小时.临床表现:本组均在进食蘑菇后11~20小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3例伴有腹痛,1例伴有发热.

  • 一起褐鳞小伞毒蕈中毒事故分析

    作者:付延琨;戚凤友;韩同春

    2003年7月16日,山东省昌邑市一农村的5名居民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动物实验及蕈类生物学鉴定,确定为褐鳞小伞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误食毒蕈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作者:王广丽

    2010年8月,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发生一起因误食野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一家三口全部中毒,2人死亡.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及诊疗情况2010年8月12日上午,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六官镇化石沟村农民刘云苍在附近的山林中采集到1.5公斤野生蘑菇,当日中午其妻席桂花用新采集的野生蘑菇做面条卤,一家三口人食用.晚饭仍进食面条和蘑菇卤,8月13日凌晨1时左右三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迷等症状,次日到当地卫生所就医,按胃肠炎治疗无效,于15日晚去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16日晚女儿刘海霞出现躁动、诳语,医生向家属进一步询问病史,诊断为“毒蕈中毒”.

  • 小儿毒蕈中毒15例

    作者:廖德安;王兴勇;范永萃;罗雁红

    误食毒蕈而中毒,在儿科偶有发生,由于毒蕈种类不同,食入量各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误治.我院1989~1998年共收治毒蕈中毒1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江西省赣县聚集性猝死事件的调查分析

    作者:黄亮;刘雪兰;曹春水;殷勤

    2005年9月9日至15日江西省赣县两乡相继发生10例村民不明原因的猝死事件.同时部分死者家属出现系列发病症状,成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全面现场调查,患者病情观察治疗,同时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并随访一年后,确认该事件成因为毒蕈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 毒蕈中毒的分类诊治

    作者:黄亮

    毒蕈中毒是许多地区常见的临床急诊.由于毒蕈种类众多,所含的毒素类型更是纷繁复杂,各种毒蕈中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以及累及的脏器损害也迥然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中毒分型及治疗规范.新近国外学者提出按早发(<6 h)中毒型、迟发(6~24 h)中毒型和缓发(>24 h)中毒型分为三型,每型再按不同表现分成若干亚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诊治措施.

  • 重度毒蕈中毒1例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少坤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野生蘑菇因味美无污染而颇受青睐.但由于人们对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缺乏辨别能力,而频频出现中毒事件,其中危及生命者不在少数.重症中毒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我院于2007年4月至5月共收住毒草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重度中毒并肺水肿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而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毒蕈中毒 护理 治愈
  • 毒蕈中毒后人体脏器的超声表现

    作者:邹凯华;雷建明

    目的观察毒蕈中毒后人体脏器的超声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毒蕈中毒后患者的心脏、肝脏、胆囊、脾脏、肾脏及腹腔等脏器进行超声检查.结果心肌炎合并心包积液4例、肝肿大15例、胆囊壁水肿5例、脾肿大10例、肾损害8例、腹腔积液6例.结论毒蕈中毒后可以引起人体多脏器的损害,其中有超声表现的脏器有心脏、肝、胆、脾、肾及腹腔.

    关键词: 毒蕈中毒 超声
  • 血浆置换救治儿童急性毒蕈中毒

    作者:许煊;祝彬;余帮;高海涛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患儿进行血浆置换的效果.方法 4例患儿(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6、6、8岁,食用野生蘑菇0.5~1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经常规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出现肝及心肌损害.(发病后2~3 d)给予血浆置换及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入住儿童重症监护中心2周后患儿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 及时进行血浆置换能提高毒蕈中毒的救治率.

203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