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难后幸存博士的夙愿

    作者:李作明

    父子仨博士意外中毒2002年8月1日,旅美生物学博士黄海宁归国后与妻子陈剑芬在浙江宁波喜生贵女.几天后,他的父亲--中南大学教授、国内知名土木工程博士黄赛超和爱人肖铁肩,他的弟弟--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筑学院攻读博士的黄海帆,特意从长沙乘飞机前来道喜.多年来,一家六口天各一方,如今在异乡一间临时租来的小屋里团聚,其乐融融.8月15日,雨后天晴,凉风送爽,一家人去天童寺森林公园游玩,并采了一大袋野蘑菇.黄海宁看了后开玩笑说:"可别是毒蘑菇啊."他知道父母都曾在农村生活过,时常采野生蘑菇,也就没有在意.

  • 食殇-- 从一例毒蘑菇中毒事件 谈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尹争春

    深夜,一个老人的凄厉喊声,一阵阵传来,撕裂了小山村的宁静。闻讯赶来的村民,看到一位老人躺在院中的泥水里,手指堂屋,神智不清;屋里,一双儿女躺在充满呕吐物的床上,气息微弱,生命垂危。

  • 毒蕈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初探

    作者:谢立璟;周静;龙鑫;唐丽萍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防治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及效果,为今后的毒蕈中毒控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调查医务人员对毒蕈中毒防治知识、小学生对毒蕈识别知识掌握情况,研制预防毒蕈中毒健康教育媒体材料.针对医务人员发放毒蕈防治手册4000册,向小学生发放宣传折页200份.对265名医务人员及176名小学生实施面对面授课,并评价其短期干预效果.结果 研制5类7种媒体材料,包括手册(全国版、云南版)、折页、幻灯片课件(专业版、科普版)、招贴画、仿真示教标本.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结果示毒蕈中毒临床分型知识知晓率为31.54% (82/260);毒蕈中毒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分为(68.02 ±18.00)分;医务人员希望了解毒蕈中毒防治知识的方式为面对面授课(73.85%,192/260).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毒蕈识别知识问卷平均分为(56.73±17.23)分;小学生希望了解毒蕈中毒预防知识的方式为网络(74.42%,128/172).医务人员、小学生干预(授课)前后知识问卷平均分分别由(68.02 ±18.00)分提高到(86.55±14.17)分、(56.73±17.23)分提高到(90.45±1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内预防毒蕈中毒的健康教育内容应以纠正毒蕈识别误区、加强专业人员毒蕈中毒诊疗知识培训、加强公众不随意采食野生蕈菌意识为主要内容.面对面授课等健康教育方法对毒蕈中毒防治起到一定干预作用.

  • 毒蘑菇毒素的分类与识别研究进展

    作者:李林静;李高阳;谢秋涛

    由于某些毒蘑菇与野生大型可食真菌外形极其相似,导致我国每年都有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发生.文章概述了毒蘑菇毒素种类、中毒机理、中毒类型及识别方法,指出目前毒蘑菇识别存在的局限性;毒蘑菇识别研究逐步从个体水平向分子水平发展,近红外等技术在识别毒蘑菇方面有发展之势.

  • 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作者:付萍;刘志涛;梁骏华;戴月;刘成伟;朱姝;郭云昌

    目的 分析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发生场所和引发因素.方法 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480起,累计发病17 651人,死亡111人.已知原因事件中,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多,分别占38.0% (437/1 151)和58.1% (8 181/14 093);毒蘑菇导致的死亡人数多,占56.5%(61/108);已明确的原因食品(除误食毒蘑菇外)中,主要为肉类和蔬菜类食品,其事件起数分别占14.7%(186/1 265)和13.5%(171/1 265).发生场所主要为餐饮服务场所,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37.1%(549/1 480)和51.0%(9 008/17 651).引发因素明确的事件中,主要引发因素为误食误用和对食品的加工不当,事件起数分别占31.1%(348/1 118)和27.3%(305/1 118).结论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家庭误食毒蘑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场所对食品加工不当是引起暴发的常见原因,误食误用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危因素.

  • 广州市四起毒蘑菇中毒的调查与防治对策

    作者:何洁仪;马林

    2000年3~9月广州市发生了4起近二十年来从未发生过的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共29人,死亡8人;其中2种毒蘑菇在我省首次引起中毒。“白毒伞”中毒事件,由于毒性较大,且患者救治不够及时造成了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惊动了全省乃至全国,成为2000年上半年国内食物中毒死亡人数多的事件之一。现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毒蘑菇的毒性分析及防治对策报告如下。

  • 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6人死亡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作者:王黎荔;林丹;高四海;戴曙杰;张秀尧;蔡圆圆;山若青

    目的 对2015年发生的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中毒原因及毒素类别.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患者血液、剩余食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后,综合判断本次食物中毒原因.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为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暴露人数6人,全部发病并且死亡,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的食用有毒蘑菇后多脏器损害型症状,剩余食物蘑菇汤和菌体中均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两种毒素,但患者血液由于血液灌流后未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为防范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做好宣传教育,告知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若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情况及时就医治疗.

  • 广东省首起误食剧毒裂皮鹅膏菌所致食物中毒死亡分析

    作者:倪锡河;张泽武;黄琼;张巧利;叶新;张萌;邓旺秋

    目的 调查分析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蘑菇种类,提出防控措施,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 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及病例搜索、病例访谈、食谱调查、现场采样和毒蘑菇的形态学鉴定等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5名外来务工人员自行采摘并进食野生蘑菇约150 g,8.3~10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炎症状,临床检测提示病例肝功能损害.经洗胃、血浆置换、放置活性炭吸附、补液及护肝护胃等清除毒物和对症治疗后,其中2例病例出现假愈期,1d后病情又急剧恶化.随后几天所有病例均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罹患率和病死率均为100% (5/5).食谱调查显示除了自行采摘的蘑菇外未见其他可以引起中毒的食物,经形态学鉴定为裂皮鹅膏菌.本起事件系由于病例误食了M公园山上采集的野生蘑菇所致的食物中毒,毒蘑菇为剧毒的裂皮鹅膏菌.结论 误食裂皮鹅膏菌中毒在广东省为首次报道,本起事件对裂皮鹅膏菌中毒的疾病自然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该菌与部分可食菌类外观极其相似,难以分辨极易误食,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醒民众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是预防毒蘑菇中毒根本的方法.

  • 河北省一起误食黄盖鹅膏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作者:陈磊;田美娜;牛蓓;宋立江;刘长青

    目的 调查分析河北省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引起中毒的野生蘑菇种类,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本起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1人,死亡3人,病死率为27.27%.采集施工现场野生蘑菇,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鉴定为黄盖鹅膏.结论 该中毒事件为河北省首次明确报道的黄盖鹅膏中毒,今后工作应注重加强监测预警和宣传教育,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 2012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作者:李薇薇;朱江辉;兰真;马晓晨;薛春洪;李宁;徐娇;刘秀梅;郭云昌

    目的 分析2012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917起,累计发病13 679人,死亡137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多,分别占27.81%(255/917)和50.03%(6 844/13 679),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多,占55.47% (76/137).家庭和餐饮服务单位是主要发生场所,暴发事件起数分别占41.77%(383/917)和34.68%(318/917).结论 微生物性因素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毒蘑菇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 2010-2016年浙江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孙亮;陈莉莉;廖宁波;陈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毒蘑菇中毒发生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的预警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浙江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7年内共报告毒蘑菇中毒暴发事件42起,累计中毒病例192例,死亡13例,死亡例数占浙江省同期食源性疾病暴发总死亡例数的76.5%(13/17).事件起数多的是2016年,占总数的40.5%(17/42).6~10月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中毒事件起数、发病例数分别占95.2%(40/42)和97.9% (188/192).死亡例数均集中在6~8月.家庭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占总事件起数的83.3%(35/42).事件起数在前3位的地市是杭州市、金华市、绍兴市,事件起数在前3位的县(市、区)是宁海县、桐庐县、嵊州市.病例症状以胃肠炎型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72.4%(139/192).发病潜伏期短为18 min,长为15 h,中位数为2h.从两起严重脏器损害型事件的毒蘑菇中检测出鹅膏多肽.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浙江省造成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对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 2011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作者:李薇薇;朱江辉;甄世祺;梁效成;蒋玉艳;李宁;徐娇;刘秀梅;郭云昌

    目的 分析2011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09起,累计发病14 057人,死亡113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多,分别占26.2%(212/809)和37.6%(5 292/14 057),化学性因素引起的死亡人数多,占39.8%(45/113).结论 微生物性因素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化学性因素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应不断加强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增强报告意识.

  • 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4人中毒死亡的调查报告

    作者:朱匡纪;蔡祖华;季荣根

    2001年8月25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梧桐村的深山里,发生一起本省缙云籍民工食用自采的野蘑菇而致6人中毒4人死亡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剩余野蘑菇真菌分类鉴别,以及采菇者标本图谱辨认为"鳞柄白毒伞".死亡病例分别在误食后24、39、40和81 h抢救无效死亡.

  •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有毒植物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龙鑫;谢立璟;孙承业

    有毒植物中毒是对健康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其易获得性、传统用药习惯和误用滥用等原因,植物中毒发病率居高不下.2000-2006年我国食物中毒原因中,有毒动植物(包括有毒蘑菇)中毒病死率远高于微生物中毒与化学物中毒,居首位[1].

  • 秋游别采蘑菇吃

    作者:张可

    由于夏天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适宜蘑菇生长.许多公园近期公布在公园内发现有毒蘑菇,提醒游人注意.因此,路边的蘑菇千万不要采,也不要购买无照摊商出售的野生蘑菇,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毒蘑菇大约有100余种,人误食了毒蘑菇后会经历潜伏期、症状期、内脏损害期等几个阶段,由于儿童和老人的体质较弱,他们发生中毒死亡的概率也相对较大.

  • 9例白毒伞中毒救治体会

    作者:王润萍

    本院2002年4月至5月共收治白毒伞中毒患者9例(本组9例患者来自两个家庭误食毒蕈中的白毒伞,属极毒蘑菇),现将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9~34岁,从服食白毒伞到入院时间为37~72 h.9例均于误食后7~16 h,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色水样便,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精神萎靡,其中7例于2~3 d后出现多脏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6例出现肝大、肝区压痛、叩痛、黄疸,4例出现少尿或无尿,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4例出现心动过速,5例出现神智不清,1例有发热.

  • 山西河津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作者:郎楠;吴黎明;李海蛟;周静;袁媛;孙健;何仟;孙承业

    目的 分析山西河津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为做好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流行病学、临床救治资料和可疑毒蘑菇样本,并对蘑菇样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毒事件患者均食用炒蘑菇,食量不等,潜伏期0.5~1.5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流涎、乏力,其中4例出现瞳孔缩小、视物模糊,2例肝功能指标异常.给予洗胃、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8d后全部治愈出院.通过鉴定蘑菇样本为墨汁鬼伞、毛头鬼伞和丝盖伞属.结论 墨汁鬼伞、毛头鬼伞和丝盖伞属均属毒蘑菇,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判定此事件是一起因食用多个种属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

  • 青褶伞中毒的物种鉴定、中毒特征及救治

    作者:李海蛟;孙承业;乔莉;章轶哲;孙健;张宏顺;周静;龙鑫;马沛滨

    目的 探索褶伞属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总结青褶伞中毒诊断及救治方法,为该蘑菇造成的中毒事件处理和中毒患者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收集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救治资料和可疑毒蘑菇样本,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青褶伞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进行梳理.结果 2名中毒患者食用了不等量的,自行采集的白色野生蘑菇;发病潜伏期约4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呈稀水样便),一名患者伴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另一名患者呕吐少量淡红色液体,并在第2天伴有淡血性稀水便.给予足量补液、激素、保肝、青霉素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3d后全部治愈出院.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结论 该中毒事件是一起由青褶伞引起的经口中毒,青褶伞菌为有毒蘑菇,主要引起消化道刺激性改变,病情较轻,病程短;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是识别青褶伞的有效方法.

  • 一起蘑菇致急性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与鉴定

    作者:章轶哲;孙承业;李海蛟;孙健;张宏顺;马沛滨;姚群梅;余成敏

    目的 调查分析云南省南华县一起蘑菇中毒事件的处置过程,鉴定引起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为做好此类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事件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对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均食用自行采摘并炒制的蘑菇,食量不等,潜伏期2h,出现呕吐、抽搐、意识不清等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假褐云斑鹅膏和小豹斑鹅膏.结论 本事件是因误食名为假褐云斑鹅膏和小豹斑鹅膏引起的急性中毒.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患者临床表现,证实了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假褐云斑鹅膏和小豹斑鹅膏的物种鉴定具有适用性.

  • 亚稀褶红菇中毒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特征及救治

    作者: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章轶哲;孙健;张烁;周静;马沛滨;李朝宏

    目的 探索亚稀褶红菇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症状及救治措施,为该物种造成的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及病患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救治调查分析,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亚稀褶红菇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方法进行系统整理.结果 2名中毒患者2015年7月26日晚食用了自己采集的“火炭菌”,潜伏期2~3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伴有酱油色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并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肌酐等的上升,终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符合以往报道的亚稀褶红菇的中毒表现.2位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保肝、保肾、抗氧化等对症支持治疗,一名患者于40余天后死亡.另一名患者虽然历经转院治疗,至2016年2月底仍未出院,预后不佳.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结论 亚稀褶红菇是一种毒性高的有毒蘑菇,其在我国分布较广,形态学分类结合分子生物学(使用ITS片段)方法是物种鉴定的有效方法,此蘑菇中毒者潜伏期短,人中毒靶器官主要为横纹肌,重症患者预后差.

8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