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光凝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作者:接传红;宋剑涛;郭欣璐;严京;许超;赵丹丹;陈子燕

    目的 观察多波长激光光凝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评价视网膜光凝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选择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106例(170眼),随机分为1、2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视网膜光凝治疗,其中2组58例(96眼)在光凝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中重度水肿者联合球后注射曲氨萘德.治疗前后检查两组患者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根据患者视力和黄斑水肿情况,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光凝联合药物治疗组较单纯光凝组视力改善明显,黄斑水肿吸收较单纯光凝组快,总有效率为47.9%,高于单纯光凝组的31.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时联合服用中药,严重者配合注射曲氨萘德较单纯应用光凝治疗效果更好.

  • 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温海燕

    目的:观察氩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Ⅲ,Ⅳ,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中随时调整能量,以小能量输出达到Ⅱ级光斑为宜;治疗组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同时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术后随访6 ~12个月,比较两组视网膜光凝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改善;两组治疗后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目、视网膜出血及渗出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视网膜血管造影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联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可畅通眼络,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增强代谢,促进出血、渗出的吸收,以弥补光凝治疗的不足,使治疗有效率提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视网膜光凝联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冬雪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应用视网膜光凝联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82例(93眼)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47眼)和对照组(40例,46眼),对照组患者采用视网膜光凝治疗,研究组采用视网膜光凝治疗同时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视网膜出血、水肿及渗出等眼底病变改善情况(91.49%)、新生血管消退情况(95.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3.91%、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度可以达到95.7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度可以达到8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视网膜光凝联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DR患者眼底病变、促使新生血管消退,提高患者视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激光近视矫正术前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及预防性激光治疗的意义

    作者:周水莲;许小毛;曾爱兰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性光凝对于激光近视矫正术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眼行术前预防性光凝治疗.结果 对136例(158眼)患者术前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后,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行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 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裂孔

    作者:张子武

    目的 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无或合并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视网膜裂孔对预防和阻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中发现并采用Novus L型眼科氩离子激光机光凝治疗的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周边变性合并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合并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共22例23眼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3~24个月随访,裂孔封闭22眼,1眼裂孔未封闭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而行视网膜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术.全部病例术后视力不变或改善.结论 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能有效地预防和阻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发展.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术后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作者:刘丽娜;刘利莉;化金凤;琚雁琼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microscopy,UBM)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激光治疗术后眼前节变化.方法 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116例(197眼),激光治疗术前、术后均经UBM检查,观察术前术后睫状体结构.结果 应用UBM观察显示,DR患者术前均无睫状体脱离,激光术后并发睫状体脱离者81例(134眼),发生率为68%.结论 DR激光术后易发生睫状体脱离,应重视激光术后早期眼前段结构的观察.

  •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作者:郭振山;乌云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14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后5~7天行小梁切除手术,术后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原发病。结果:随访3~6个月,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平均眼压20.29±3.69 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57.71±7.17 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良好。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张沧霞

    目的 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例(1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及硅油填充术,术后局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散瞳滴眼液应用联合中药口服.术后2周~2个月行双眼FFA检查,明确术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例,补充完成广泛视网膜光凝.12例均于3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术,继续随访3个月以上,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网膜均在位.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首先处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及时行FFA,在其指导下进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

  • 小梁切除术术前应用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颖;葛翠洁;谢丽丽;李跃峰;张兰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前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0例(30眼)的资料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待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随访30个月.观察治疗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27眼(90.00%)虹膜表面新生血管于玻璃体内注药后3 ~7d完全消退;另3眼术后3d明显减少,10 d完全消退.眼压治疗前平均(41.23 ±8.96) mmHg,治疗后降至(15.93 ±2.91) 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前后眼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完全控制成功26眼(86.67%),部分控制成功4眼(13.33%).佳矫正视力3眼(10.00%)提高.25眼(83.33%)视力无明显变化,2眼(6.67%)下降.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无明显并发症,小梁切除术中发生前房积血4眼(13.33%),术后无浅前房、玻璃体积血或滤过泡漏.结论 小梁切除术前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及术后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NVG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率高,远期控制眼压效果理想.

  • 玻璃体腔内注气联合光凝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

    作者:王宇宏;赵晓曼;解传奇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11月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中选择16例(16眼)行玻璃体腔内注气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 16眼中有10眼视网膜复位,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治愈率为62.5%.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裂孔小且位于周边部,视网膜脱离范围小者用玻璃体腔内注气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徐蕾;王大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后行广泛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行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 0.5 mg,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18例行广泛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光凝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 A组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 2 ~3 d后,所有患眼的虹膜新生血管消失,1个月内分次行广泛视网膜光凝,1个月后19眼眼压均高于30 mmHg(1 mmHg=0.133 kPa),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平均眼压为(11.35 ± 3.28) mmHg,术后1个月眼压为(12.37±5.13)mmHg,术后3个月眼压为(14.45±5.38)mmHg,术后6个月眼压为(16.27 ±4.28)mmHg.B组18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后行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1周平均眼压为(13.35 ±3.27)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为(20.48±4.25) mmHg,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为(24.45±6.27) mmHg,术后6个月眼压为(26.27±7.28) mmHg.两组术后眼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组有2例虹膜新生血管复发,B组有8例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后行广泛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可靠.

  •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局部视网膜光凝的疗效

    作者:张竖;姜士军

    目的 观察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效果.方法 65例(65眼)非缺血型CRVO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药物口服,B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C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进行轻度广泛视网膜光凝,B组和C组必要时行黄斑区局灶性光凝或格栅样光凝.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视野及视网膜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各组视力及视网膜情况均有改善,B组和C组均较A组好(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均缩短,A组时间差为(4.72±1.08)s,B组为(5.70±1.32)s,C组为(5.24±1.39)s,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视野平均缺损值较治疗前均有降低,A组视野缺损度治疗前后差值为6.16±1.91,B组为7.81±1.49,C组为6.59±1.70,B组较A组差值大(P=0.002)、B组较C组差值大(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缺血型CRVO患者,局部光凝可促进视网膜水肿及出血的吸收,有利于视力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FP-7 Ahmed阀植入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

    作者:戴冬姝;王志学;李静;吴月敏;董宪岗

    目的 探讨FP-7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行FP-7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8例(38眼).随访6 ~ 24个月,观察眼压、手术并发症及成功率.结果 患者术前眼压为(42.95±12.04)mmHg(1 mmHg =0.133 kPa).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眼压分别为(12.82±3.78)、(14.55±4.31)、(14.91 ±5.01)、(16.37±4.42)、(17.71 ±3.22) mmHg.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1.58,P<0.05).术后各时间点的累积总成功率分别为100%、97%、92%、86%和79%.术后共有7例(18.42%)出现了并发症,其中4例于用药后恢复,3例需手术处理,无一例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比较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 广泛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作者:袁玮;吴航;张健;刘大川;戴惟葭

    目的 探讨广泛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NPDR 30例(60只眼),分为治疗组(32只眼)和对照组(28只眼),分别给予PRP及一般治疗,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第6个月各象限和全周平均RNFL厚度.结果 第6个月,治疗组下方象限[(126.08 ±24.52) μmvs.(151.43±18.04) μm,t=-3.156,P=0.004]、鼻侧象限[(71.58±22.07)μm vs.(93.06±20.29)μm,t=-2.670,P=0.013]和平均[(105.08±24.19) μmvs.(119.93±9.72)μm,t=-2.237,P=0.034)],RNFL厚度较对照组薄.治疗组第6个月下方象限RNFL厚度较第1个月薄[(156.13±42.72) μm vs.(126.08±24.52) μm,P=0.018)].结论 PRP可以损害NPDR患者RNFL厚度.

  • 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富贵;董敬民;周晶;徐璐;张良慧;崔境倩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5例(48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注药后1周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术后2周眼压降至正常后,再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内注药后2~7d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或大部分消失.末次随访佳矫正视力提高者16只眼(33.33%),不变者22只眼(45.83%),下降者10只眼(20.83%).术前眼压为(43.73 ±9.64) mmHg,术后末次随访眼压为(19.21±3.18)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04,P=0.000).结论 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控制眼压,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保护患者视功能.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不同疗法的效果

    作者:马丽;沈玲;侯明杰;许超

    目的 比较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64例(64只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其中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并视网膜光凝术者32例(32只眼)为A组;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并视网膜光凝术者32例(32只眼)为B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A、B两组术前分别为(0.72 ±0.19)和(0.74±0.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分别为(0.53±0.27)和(0.36±0.26),均获得显著改善(P=0.002,0.000),而B组优于A组(P =0.013).两组手术前后C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复发率(25.0%)高于B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史慧敏;黄毅;周妍丽

    目的 探讨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例(1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接受青光眼阀植入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效果,其中6眼同时行晶状体摘出,4眼同时行晶状体摘出、玻璃体切除.术后随访8~24个月,分析术前与术后的眼压、视力、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45.90±7.84)mmHg(31~67 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周为(14.15±3.35)mmHg,2周为(16.30±4.20)mmHg,4周为(17.85±3.15)mmHg,12周为(15.60±2.75)mmHg,末次复诊眼压(18.50±3.75)mmHg.术后末次复诊视力提高11眼,视力不变5眼,无视力下降或丧失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积血3眼,前房形成迟缓及低眼压6眼,引流管堵塞1眼,脉络膜部分脱离1眼.16眼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退,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既能及时降低眼压,又能拯救或提高视力,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微脉冲半导体激光与氩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及修复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何晓静;陈雪艺;钱一;胡汉华

    目的 观察微脉冲半导体激光与氩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和修复的组织学反应.方法 在黄斑水肿治疗参数下分别对兔眼行微脉冲阈下光凝和氩激光光凝,观察视网膜组织学改变.结果 微脉冲阈下光斑不可见而氩激光可见;激光后两者光镜下视网膜感光细胞损伤不明显但脉络膜小静脉轻度充血,4周后消退;电镜下氩激光光斑处外节排列稀疏,色素上皮细胞(RPE)和节细胞肿胀,外核层细胞异染色质增多,4周后RPE和胶原增生明显,脉络膜内色素颗粒增生;而微脉冲光斑变化不明显.结论 微脉冲激光光凝视网膜较氩激光损伤更轻微.

  • 巩膜条带前房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李书林;裴国宾;李珂

    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目前方法较多,但其临床效果均不甚满意,我们于1995年开始,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条带前房植入术,术后给予或不给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1例,31眼,经定期观察、随访、疗效满意.观察报告如下:

  • 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许超

    目的 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在球后麻醉下行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及广泛视网膜光凝,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 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虹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结论 该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退虹膜新生血管,控制眼压,消除眼痛症状.

162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