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欧足国;翟建伟;卢兰芳;韦柳丹

    目的:探讨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CM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应用基础上联合使用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两组BCVA(佳矫正视力)提高值、CMT(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下降值、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BCVA提高值0.72(s=0.08)明显低于对照组,CMT降低值385.56μm(s=25.26)及临床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视力矫正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效果

    作者:周治国

    目的:探讨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给予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颞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按病程分为晚期纽和早期组,均给予多波长激光治疗.结果:早期组黄斑水肿消退率较晚期组显著要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视力均明显改善,而早期组视力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BRVO可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可促选出血、渗出吸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金玉子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患者2340例,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340例中,男1094例,女1246例;年龄12~80岁,平均43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8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2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560例,黄斑部病变480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21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110例,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105例,其他(包括FFA未见异常者)64例.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邱颖杰;郭秀华;相义会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优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确诊的BRVO继发性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采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抗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BCVA升高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92、7.522,P<0.01);CMT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85、15.388,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0,P<0.05),治疗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89,P<0.01).早期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优于单纯光凝的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且能更快、更好地保护改善视力及促进水肿吸收.

  •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作者:何巧玲;赵学军

    目的 评价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98眼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其中缺血型52眼联合532nm激光治疗,随访6~12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出血和黄斑水肿变化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98眼经过治疗后治愈77眼,好转13眼,无效8只眼,总有效率91.84%.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可促使患者的出血吸收、黄斑水肿减轻及视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刘中文;李勋赤;温树灶

    目的 评价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20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诺迪康胶囊治疗,并联合西医药针对病因治疗、防治血栓形成和激光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西医药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6.6%,西医组为73.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 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松华;王艳宁;郭凌坡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患者48例(5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芦丁、肌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4周.同时观察患者出、凝血时间以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32%,总有效率84%;对照组治愈率12%,总有效率52%.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安全、有效率高.

  • 吕海江以止血化瘀、疏肝健脾为法治疗视网膜分支 静脉阻塞经验

    作者:吴改萍;沈瑞翔

    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吕海江教授辨治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脾密切相关,可归因于脉络瘀滞,血溢于外致使神光发越受阻.治疗上应以止血化瘀,疏肝健脾为法.临床用药还应审因论治,在化瘀的基础上分别辅以祛湿利水、清虚热及散结之品以治他变,并运用自拟止血明目方加减,对本病有较显著的疗效.

  • 行气化瘀方联合577nm黄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29例临床观察

    作者:肖胜燕;李慧丽;王春燕;李小丹;傅燕

    目的 观察行气化瘀方联合577 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BRVO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31眼)和实验组29例(29眼)o对照组采用单纯577nm黄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行气化瘀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1个月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1个月EDTRS字母个数均较治疗前增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行气化瘀方联合577 nm激光治疗BRVO黄斑水肿能明显改善视力和黄斑水肿,且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 氩激光光凝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预后的影响

    作者:钱进;王光璐;张风

    为探讨氩激光光凝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预后的影响,随机选择23例(23只眼)经一般药物和氩激光光凝治疗(光凝组),16例(16只眼)给予一般药物而未予光凝治疗(对照组),比较分析其视力预后、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改变.结果,光凝组与对照组的视力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凝组促进眼底出血吸收的有效率(91%)较对照组(62%)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凝组大部分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封闭而无扩大;对照组大部分无灌注区有扩大.说明光凝治疗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视力预后影响不大,但可以促进眼底出血吸收,封闭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从而预防新生血管的形成.

  • 尿激酶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作者:夏娣;刘春艳;崔国栋;苏金梁;于洋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7月~2010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住院患者46例(46眼),均为发病后第1时间就诊,荧光血管造影无视网膜新生血管产生,凝血系统功能检查确定无尿激酶全身及局部用药禁忌的情况下给予尿激酶注射液2万单位静脉注射,每天1次,共 10天.1个月再次行荧光血管造影,对用药前后视盘水肿及黄斑水肿变化进行分析,以及视力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盘及黄斑水肿明显减轻,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注射液对保护视功能,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微循环障碍有效.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作者:张静琳;吕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底疾病之一.目前有关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部分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因而也出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视神经放射状切开术、视乳头穿刺术、t-PA(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疗法、激光视网膜脉络膜静脉吻合术和动静脉鞘膜切开术等,初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对以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的定量研究

    作者:王凤华;申然;孙兰萍;郭黎霞;彭忆;梁远波;王宁利

    目的 研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的特点.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连续的BRVO患者58例,对照组为“邯郸眼病研究”中按匹配原则抽取的非BRVO者200例.方法 对被研究者的眼底彩色照片定性判读视网膜微血管局部改变;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IVAN software,Australia)定量测量视网膜微血管管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主要指标 视网膜微血管局部改变包括局部视网膜动脉缩窄(FAN)、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AVN)和动脉反光增强(OPAC).定量测量指标为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CRVE)和视网膜动静脉比值(AVR).结果 CRAE、CRVE、AVR在BRVO组和非BRVO组分别为(136.0±20.7) μm Vs.(152.0±19.3) μm (P=0.000);(207.2±23.1) μm Vs.(235.3±29.7) μm(P=0.000);(0.66±0.13) Vs.(0.65±0.06)(P=0.019).经多因素校正后视网膜血管局部改变FAN、AVN和OPAC在两组间比较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65(95%CI=1.77~18.03)、3.42(95%CI=1.48~7.89)和3.44 (95%CI=1.44~8.24)(P均<0.05).结论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在BRVO者比非BRVO者均变窄,视网膜血管的局部改变在BRVO者比非BRVO者显著,因此视网膜血管的定量、定性分析可作为BRVO的观察指标.

  •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灶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李毅斌;郝琳娜;李辽清;肖媛媛

    目的 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病变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设计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对象连续收集自然病程为3~6个月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复方血栓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方法 治疗组患者接受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每日3次和卵磷脂络合碘1.5 mg每日3次;对照组接受曲克芦丁120 mg每日3次和卵磷脂络合碘1.5 mg每日3次.所有患者连续观察6个月,每3个月复查一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定性描述病变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及侧枝循环的形成情况.当患者NPA >5 PD时给予病变区激光光凝.主要指标患者激光治疗率(NPA形成率),侧枝循环形成率.结果 观察期内,治疗组中31例(68.89%)因FFA显示NPA>5 PD或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而接受激光治疗,对照组中33人(73.33%)接受激光治疗,两组间激光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至随访期结束,治疗组中34例(75.56%)FFA显示侧枝循环建立,而对照组中24例(53.33%)FFA显示侧枝循环建立,两组间侧枝循环形成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有助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灶视网膜血管与正常视网膜血管间建立侧枝循环.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行的动脉改变及其对预后影响

    作者:郭嫱;赫红丹;邴寒;于洋洋;冯卓蕾;郭续媛;王莉;王峰

    目的 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行的动脉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黑龙江省医院121例(124眼)BRVO患者.方法 观察不同病程的BRVO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影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程伴行的动脉变化对视网膜无灌注区的形成、新生血管的发生及视神经的影响.主要指标FFA图像中视网膜动脉管径及充盈时间等改变.结果 早期患者64眼中,动脉管径扩张且荧光素渗漏严重者27眼(42.19%),其中19眼(70.37%)在病变晚期出现了超过7 PD的大片无灌注区,而动脉正常或受累轻微的37眼中仅7眼出现大片无灌注区(P<0.05).所有患者中38眼(30.68%)病变晚期发生小动脉闭塞;18眼(14.52%)阻塞静脉与伴行动脉的远端出现一致性闭塞;5眼(4.03%)伴行动脉干不同程度闭塞.65眼(52.41%)出现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其中49眼(75.38%)发生视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而与动脉有关的新生血管有16眼(43.24%).结论 BRV0伴发的视网膜动脉受累(如早期患者动脉充盈延缓、管径扩张,晚期患者动脉管径缩窄、小动脉闭塞等)程度可作为早期判断有无无灌注区、识别发生新生血管高危眼以及对BRVO分型的参考指征.

  • 首选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与曲安奈德对比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的荟萃分析

    作者:麻南;李丹;高付林;赵宏伟;白凤华;胡莲娜

    目的 综合评价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IVB)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对比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时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设计 荟萃分析(Meta分析).研究对象 Medline(1966-2012年)、EMbase(1966-2011年)、Cochrane图书馆(2011年)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1年)有关贝伐单抗与曲安奈德对比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资料.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上述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两种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主要指标 中央黄斑厚度(CMT),佳矫正视力(BC-VA),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IVB与IVT对比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对照研究8项(共376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首选IVB组与首选IVT组的患者CMT降低幅度的差异为12.76 μm(95%CI,-7.74 ~ 33.26 μm,P=0.22);提高BCVA幅度的差异为0.11(95%CI,-0.00~0.23,P=0.06).首选IVT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是首选IVB组的20倍(95%CI,8.3 ~50倍,P=0.000).结论 采用首选IVB与IVT对比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时,在降低CMT及提高BCVA方面两者疗效相仿,但安全性方面IVT明显较IVB差.二者间谁更适合作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首选治疗,尚需更多前瞻性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支持.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囊样水肿

    作者:李建军

    患者男性,59岁.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2012年6月7日以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来诊.左眼矫正视力0.3,眼底像见图A.OCT检查结果见图D~F.图D为经黄斑上方横向扫描图像,E为黄斑厚度地形图及测量厚度值,F为经黄斑中心凹的横向扫描图像.2012年6月28日复诊,左眼矫正视力0.4,视网膜出血稍减轻,黄斑水肿同前.

  •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继发顽固性高眼压的治疗

    作者:李建军;陈虹;段安丽;唐炘;孙兴怀;余敏斌;王宁利;Jonas JB

    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左眼主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4mg,术后15天左眼矫正视力1.0.术后28天开始出现眼压升高,已一直持续3个月余,高达到60mmHg,患者曾出现头痛、眼痛症状.左眼曾行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但降眼压效果不明显.

  • 单独注射雷珠单抗与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继发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比较

    作者:朱文魁

    目的 比较单独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与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BRVO继发黄斑水肿42例(4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和观察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视网膜532 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各21例.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率、视力和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5.990,P =0.000).两组治疗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治疗后BCVA (logMAR)分别为(0.38±0.15)和(0.49±0.17)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P=0.04).两组治疗前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分别为(187.0 ±164.2) μm、(265.1±177.3)μm.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3,P=0.03).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于BRVO继发的黄斑水肿治疗效果良好.优于单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

  •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与单独光凝治疗黄斑水肿效果对比

    作者:曹薇;张美萍;陈建梅;徐萍;马丽蓉;崔红平

    目的 比较雷珠单抗玻璃体内单次注射联合格栅样视网膜激光光凝与单独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方法 病程8周以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40例(4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20只眼)单纯行黄斑区格栅样视网膜激光光凝;第二组(20只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1次,然后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后的1、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变化.结果 第一组治疗后1、3、6及12个月,平均BCVA (logMAR)分别与基线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5,0.445,0.944,0.564,P>0.05);第二组治疗后分别与基线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4,4.675,3.823,3.616,P<0.05).治疗后12个月BCVA与治疗前比较,BCVA (logMAR)提高0.3以上者:第1组有5例(25.00%),第2组13例(65.00%) (x2=6.46,P=0.01).两组之间CMT比较,在1、3、6及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7,5.505,3.070,2.605,P<0.05).在随访12个月时,第1组CMT下降(230.4±107.6) μm,第2组下降(336.2±167.5) μm.结论 玻璃体内单次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安全有效,较单独格栅样光凝治疗取得效果更好.

200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