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伤寒论》太阴病证治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腹泻的治疗

    作者:黄霞珍;危剑安;宋春鑫;王晓雪

    腹泻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中的描述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伤寒论》太阴病证治的角度探讨AIDS腹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为中医药治疗AIDS及其并发症提供研究思路及方法.

  • 太阴病腹满证治的现代机制探讨

    作者:林大勇;崔家鹏;王彩霞

    寒湿内盛是导致太阴病腹满的主要因素,太阴病腹满的特殊性在于吐下之后反增不减,说明寒湿之邪不仅在肠道之内,还停聚于肠道之外、腹腔之中.据太阴病提纲证“胸下结硬”的描述,可知太阴病当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充血性脾肿大之类的病症.四逆汤以其温化寒湿之功治疗太阴病腹满,体现出其具有促进肝硬化失代偿功能恢复的作用.

  • 《伤寒论》太阴病表证之探析

    作者:纪立金

    论文从寒热、汗、脉象、四肢、二便等诸方面,结合<伤寒论>的有关条文,对太阴病表证期的症状特点与病理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辨析,以期提高对太阴病表证的辨识能力,并从中领悟到仲景对太阴病表证为什么只言"脉浮"的深刻含义.

  • 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变化及理中汤干预的影响

    作者:吴萍;李杰;张发斌;张广梅;赵协慧;王仁嫒;陈湘宏;杨艳;刘占厚

    目的:探讨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变化及理中汤干预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模型组和药物组以大承气汤4.0mL/200g灌胃造模成功后,药物组以理中汤3.5m L/200g灌胃干预,空白组、模型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12d于子时、卯时、午时、酉时随机抽取空白组大鼠8只、模型组和药物组各10只,称重后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cAMP、cGMP含量.结果:空白组同一天不同时辰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cAMP含量、cAMP/cGMP在造模后第1~6天的子时、午时、卯时、酉时均低于空白组(P<0.05),药物组高于空白组(P<0.05);第7~12天各组趋于一致.结论:cAMP、cGMP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太阴病(脾阳虚证)发展中能量代谢的变化,是其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不具有时间生物学调控意义.

  • 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与脾和小肠结构变化的关系

    作者:郑靖;李杰

    目的:探究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的组织病理学基础,观察“四逆辈”代表方剂理中汤的治疗作用.方法:大承气汤室温灌胃法建立脾阳虚大鼠模型;制作脾、小肠组织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造模及理中汤子时和午时干预6d、12d后大鼠脾、小肠组织.结果:造模结束,模型组脾小梁静脉明显扩张充血,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渗出明显,间质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理中汤干预6d,模型组脾脏可见充血,子时、午时干预组虽不及模型组严重,但二者未见明显区别;模型组小肠渗出仍较多,子时干预组渗出消失,间质层淋巴细胞减少明显,午时干预组仍可见少量渗出,间质层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不明显.干预12d,模型组大鼠脾脏轻微充血,干预组大鼠脾脏未见充血;模型组小肠间质层仍有少量淋巴细胞,子时、午时干预组渗出均消失,间质层淋巴细胞数目恢复正常.结论:脾小梁静脉充血、小肠黏膜上皮渗出可能为太阴病的病理变化,理中汤能有效促进脾阳虚大鼠的恢复,且在太阴病“欲解时”中心时段干预更好.

  • 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胃的形态变化观察

    作者:王仁嫒;杨艳;李杰;吴萍;张发斌;张广梅;赵协慧;陈湘宏

    目的:观察太阴病“欲解时”胃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大承气汤灌胃建立太阴病(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分别观察正常组、模型组造模第1、6、12天太阴病“欲解时”(子时)实验动物胃组织形态学状况.结果:模型组和正常组子时胃黏膜腺体排列整齐,胃鳞状上皮及贲门腺体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未见异常.结论:太阴病(脾阳虚证)病变时胃形态学未发生异常改变.

  • 血清D-木糖与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及理中汤干预的研究

    作者:张广梅;李杰;吴萍;张发斌;赵协慧;王仁嫒;杨艳;陈湘宏;刘占厚

    目的:探讨血清D-木糖在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以及理中汤干预后的变化.方法:健康未孕SD大鼠1 8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480)、模型组(n=672)、药物组(n=672).模型组采用大承气汤灌胃法造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药物组在子时、午时灌胃理中汤,连续12d.造模结束及药物干预的同时,每天分别于子时、午时及卯时、酉时从各组中各抽取10~14只大鼠获取血清标本,观察血清D-木糖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D-木糖低于正常组,经子时、午时给予理中汤治疗后,血清D-木糖值升高,尤于子时明显.结论:太阴病脾阳虚证大鼠经理中汤治疗后,血清D-木糖值子时升高明显,与张仲景《伤寒论》太阴病欲解时相符合.

  • 从太阴病理法方药探讨经方美容

    作者:张心平;张守中;曹灵勇

    经方理法严谨,配伍精当,疗效卓著.六经至今百病,六经辨证在中医美容中大有可为.《伤寒论》太阴病篇虽只有8条条文,但其理法在辨治杂病中却至关重要.太阴病多涉及水、血,而水液代谢失常和血液亏虚瘀滞是导致很多损美性疾病的重要病机.文章从太阴病虚寒水饮、津血亏虚、水血同病等角度论述损美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并相应提出温化水饮、甘温补益和水血同治等治法方药.

  • 经方的里阳证

    作者:冯世纶

    里阳证概念人体患病如症状反应在里,也会有阴阳证之分.<伤寒论>谓为阳明病者,当即指里阳证;谓为太阴病者,当即指里阴证.病在里,不论阴证阳证,病情多重、多急,故仲景论述颇详.

  • 经方的里阴证

    作者:冯世纶

    里阴证概念里阴证是与里阳证相对,是病位在里的阴性证,<伤寒论>称之为太阴病.<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 特定穴温针灸治疗太阴病45例

    作者:张云波

    太阴病是中医学的病证名,伤寒六经病之一,是三阴病中较轻的证型,为脾胃病专科的常见病证,临床表现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口不渴,舌苔白润而腻,脉迟缓.笔者运用特定穴温针灸治疗该病,现报告如下.

  •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作者:黄琰

    太阴病是《伤寒论》三阴病之一,“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仅8条原文,述证简略,未明主方,学者读其文似易,而得其要实难.笔者发现,在太阴病发病过程中,随着太阴脾家阳气亏虚程度的变化,其病证方药亦随之而转变.为此,笔者从太阴阳气亏虚的角度,讨论太阴病证治.

    关键词: 太阴病 阳虚 脾家实
  • 用五运六气解读太阴病

    作者:田合禄

    本文用五运六气理论解读太阴病,以太阴主冬三月至阴寒冷时候为依据,阐述太阴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原则和用药规律。

    关键词: 五运 六气 太阴病
  • 《伤寒论》"四逆辈"探讨

    作者:李宇航

    "四逆辈"一词,见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第22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四逆"此指四逆汤;"辈"犹类也.象这样用"辈"字来概括方药者,<伤寒论>中仅此一处.综观<伤寒论>,四逆汤主要针对下焦少阴肾虚寒证而设.根据原文,本条病机属中焦太阴脾脏虚寒,当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之法,采用理中汤予以对证治疗.仲景于此却以"四逆辈"统括而论,其意何在?

  • 析伤寒论276条“脉浮”

    作者:刘耕涛;岳妍

    太阴病篇276条言简意赅,没有赘述,但后世各家对此条理解却各有千秋。本文参阅了建国以前多位不同医家的注解,着眼于“脉浮”对此条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笔者认为脉浮提示太阴表证,但不能仅凭“脉浮”二字确定其病证。且本条是对太阴表证的高度概括。

    关键词: 太阴病 脉浮 病证
  • 中阴溜腑与伤寒三阴病

    作者:许伍;王海英

    <灵枢·邪气脏腑形篇>有"邪气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究其原缘为"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邪虽中五脏,则邪无由出路,只能还之于腑,俾六腑泻而不藏以逐邪外出.逐邪外出是机体基本的功能之一,伤寒三阳,邪中于阳则溜于经以汗泻之,而至三阴,则脏气与病邪作用,尽力使邪还腑而驱出.这就是伤寒三阴病多见腑证--下利之缘由,魄门亦为五脏使.只是伤寒至三阴节段,机体正气损伤很明显,大概都到了实质脏器损伤的程度,从太阴至少阴至厥阴,这种伤害逐渐加重,以致到厥阴病阶段,人体脏器损害已到了不可逆程度,很难驱邪还腑,现分述如下.

  • 中医适宜技术(八)三部六病纲要

    作者:马文辉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形有三,表、里、枢,合称三部.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部为病,则表部形成太阳病,厥阴病;里部形成阳明病,太阴病;枢部形成少阳病,少阴病,合称六病.

  • 竹药罐治疗太阴病60例

    作者:张云波;颜春艳;谢胜

    目的:客观评价竹药罐治疗太阴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将120例太阴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药罐治疗;对照组60例,予桂附理中丸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竹药罐疗法疗效突出,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简便易行,为太阴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 从太阴病论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晓玲;余静芳;刘莹;覃凤传;陈峭;韦金秀;李灿;李泽鹏

    目的:观察理中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48对照组例,治疗组给予理中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HBV-DNA转阴、HBe-Ag转阴,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经过理中汤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素均比对照组患者有所改善(P<0.05),但在肝功能的改善及HBV-DNA转阴、HBe-Ag转阴方面没有明显区别.结论:理中汤可显著改善大阴病脾阳虚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症状及内毒素水平,其可能通过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发挥作用.

  • 太阴病脾虚寒湿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机理探讨

    作者:樊新荣;黄贵华;朱文锋;伍参荣;王荣田;王雨青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客观性辨证指标.方法:实验大鼠连续14天每日经口灌服大黄与猪油造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观察该模型大鼠的活动、体温等基本情况;取大鼠血用间苯三酚法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D-xylose)的吸收功能,能量代谢相关酶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并观察胃、肝、脾、胰腺、小肠、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大鼠活动减少,体温略低,小肠吸收D-木糖的功能减弱,Na+-K+-ATP酶的活性降低,胃黏膜萎缩,小肠肠上皮细胞轻度肿胀,肝细胞明显萎缩、肝细胞排列紊乱,胰腺细胞深染、内外分泌腺基本正常,结肠细胞核固缩、排列紊乱,脾脏体积显著缩小、脾小体数目减少.结论:D-木糖的吸收率,Na+-K+-ATP酶的活性以及胃、肝、小肠、脾、结肠的部分组织形态学改变可作为此证的客观诊断指标.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