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BV-M模式与定量PCR关系

    作者:陈洪涛;汲振余;赵翠林;孙爱民;金志宏

    目的: 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关系.方法: 对1 2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V DNA荧光定量PCR分析,HBV M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水平变化.结论: HBeAg和HBV DNA有明显的相关,抗-HBe、抗HBc阳性者病毒未完全停止复制,只是复制水平降低.

  • 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凌宇;冯悦静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的发生与乙肝病毒( HBV)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138例PHC患者及13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及乙肝病毒DNA( HBV-DN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HC中HBV-M模式主要以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为主(57.25%),其次是HBsAg、抗-HBc阳性(21.01%)及HBeAg阳性者(19.57%),其他表达模式较少见。HBV-DNA定量在102~106 copy/ml者93例(67.39%),提示HBV复制在PH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HC高发年龄为40~60岁(71.74%),男:女比例为9.62:1。结论 PHC与HBV感染高度相关,HBV感染及HBV-DNA复制是PH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HB-sAg、抗-HBe、抗-HBc阳性,年龄在40~60岁,HBV-DNA水平持续增高的患者,尤其是HBV-DNA中低水平复制者,需要尽早干预,以降低PHC发生的风险。

  • 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严昌辉

    目的:为了观察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目的:我们用国产干扰素安福隆作为对照,治疗前、后查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46.88%和5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3.12%和53.12%,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3.75%与46.87%,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干扰素相似.

  • 乙肝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预防母婴传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效本;阮秀花;毋晶晶

    乙肝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乃至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为广泛、危害性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是我国公共卫生的一个严重问题[1].我国现有HBV感染者约1.2亿人,有30%~50%源于母婴垂直传播[2].可见,母婴传播是我国当前HBV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预防HBV母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的流行至关重要.为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预防母婴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对249名产妇血清与乳汁HBV免疫学标志物(HBV.M)和HBV-DNA及婴儿血清HBV.M和/(或)HBV-DNA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咸安区2008年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廖柳霞;金明

    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人们健康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当前流行广泛、危害性大的一种传染病疾病.应用乙肝疫苗现被公认为是预防并控制乙肝的佳方法[1].为进一步加强对HB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008年成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范围内的26 82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肝功能情况分析

    作者:魏新素;张平安;杨相升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与肝硬变、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由于这两种病毒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所以HBV和HCV的合并感染比较常见,流行率约10%~15%[2,3].

  • 抗结核药物致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死亡1例报道

    作者:曹钦;李之清

    近年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回升,抗结核杆菌药物的应用也有上升趋势,然而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可能引起肝毒性,尤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数都已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更容易发生肝功能损伤,甚至引起肝衰竭而致死亡.本文报道1例抗结核药物致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死亡的案例.

  • 乙型肝炎产妇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与哺乳指导

    作者:许细叶;陈红;刘海意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150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血清HBsAg阳性79例为单阳组,HBsAg及HBeAg均阳性71例为双阳组.分别留取产后3~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两组乳汁中HBsAg、HBeAg、HBcAb、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据HBV-M各项指标阳性的临床价值分析产妇初乳中HBeAg、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双阳者(HBsAg、HBeAg阳性)不宜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而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 乙肝病毒标志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与放射免疫测定的分析比较

    作者:袁汉尧;吕世静;黄日安;钟琼;尹斯利;李少华;王小梅

    为了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寻找灵敏度、准确度高的乙肝病毒标物检测方法,收集某院门诊病人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血清标本,采用TR-FIA和放射免疫法(RIA)同时检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TR-FIA法灵敏度除抗HBC为92.8%以外,其余四项均在95%以上,特异性在99%以上,准确率在98%以上.提示TR-FIA定量检测乙肝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放射性污染、方法简便、出报告快等特点,其灵敏度超过RIA法,是目前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理想的测定方法之一.

  • HBV-DNA含量及Pre-S1检测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道荣;郝晓柯;余妍;程小东;徐焰;苏明权;张小宁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HBV-M)与乙肝病毒DNA含量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的关系,为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程度、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微粒子酶免检测试剂盒对456例携带不同血清学标志物的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结果 五种HBV免疫模式中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其HBV-DNA定量阳性和HBV-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4.1%和81.2%;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4%和43.7%;其他不同血清学模式组也有不同的阳性率.结论 Pre-S1可敏感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乙肝病毒五项标志和前S1蛋白联合检测,对更好地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血清学调查

    作者:毛季琨;李宏燕;周毅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对211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并与同期220例非肝癌消化道肿瘤病人检测的HBV-M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肝癌组HBV-M阳性186例(88.15%),非肝癌组HBV-M阳性87例(39.55%),有显著差异(P<0.001).肝癌组乙肝病毒感染以"小三阳"为主,"小三阳"指标为阳性者占121例(60.75%),明显高于非肝癌组"小三阳"阳性31例(35.63%).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在原发性肝癌病因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荧光定量检测HBV DNA与血清五项指标对比分析

    作者:陈建设;刘友生;陈安定

    目的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与血清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HBV抗原、抗体,FQ-PCR测定HBV DNA.结果 在 1 600例血清标本中,FQ-PCR273例阳性,阳性率17.1%;在五项指标组合模式中以HBsAg、HBeAg和HBcAb均阳性者FQ-PCR检出HBV-DNA阳性率高为98.9%(180/182),HBV DNA平均拷贝数2.48×107;其次为257例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FQ-PCR186例阳性,阳性率72.3%,HBV DNA平均拷贝数3.92×105.结论 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都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同时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HBV DNA定量PCR的检测,更有利于临床对HBV感染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

  • 9006例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陈建东;苏惜香

    目的为传染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取在校学生的血液,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SGDP,用EPI info 6.0v统计分析.结果市区学生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农村学生,而免疫人群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结论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加强农村乙肝防治工作的宣传.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LP检测意义及其与PreS1抗原、HBV DNA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程振波;谭黎明;李建英;毛玉环

    目的 初步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的乙肝大蛋白(HBV-LP)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对其与PreS1抗原、HBV DNA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92例HBV感染者血清中的HBV-LP,PreS1抗原及HBV分子标志物(HBV M),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 结果 192例HBV感染者血清HBV-LP、PreS1抗原、HBV DNA及HBeAg阳性率分别为67.18%、54.17%、52.60%和9.38%,HBV-LP阳性率高于PreS1抗原阳性率(x2=6.82,P<0.05)、HBV DNA检测阳性率(x2=8.50,P<0.05)及HBeAg阳性率(x2=135.80,P<0.05);HBV-LP含量(A值)与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呈正相关关系(r=0.798,P<0.05). 结论 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 DNA的拷贝数相关性较好,HBV-LP能准确的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是HBeAg、PreS1抗原的重要补充.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沈颖

    观察拉米夫定(3CT)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用拉米夫定(3CT)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同时设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18%,HBV-DNA转阴率为78%,抗-HBe阳转率为42%,而对照组分别为6%、10%、1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此外治疗组ALT下降幅度及复常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3CT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等作用。

  • 三种方法检测HBV-M结果分析

    作者:雷秀霞;陈小辉;徐邦牢;陈英姿

    目的比较MEIA、TRFIA、ELISA三种方法在测定HBV-M时结果的符合程度、灵敏度、特异性,了解TRFIA法测定HBV-M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用三种不同方法对56份临界值或强阳性血清作HBsAg、HBsAb、HBeAg、HBeAb四项指标测定;170份随机标本同时用TRFIA及ELISA法作乙肝两对半测定.结果 HBsAg、HBsAb、HBeAg 阴阳结果经配对资料的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BeAb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RFIA法测定HBV-M特异性、灵敏度及结果符合率较ELISA法高,TRFIA作为定量的方法,可为临床疗效的观察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依据.

  • TRFIA法检测乙肝少见、罕见模式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原因

    作者:叶巧国;薛国平;查长森;叶振望;卢德权;冯万初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肝少见、罕见结果模式时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间,用TRFIA法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测时出现的少见、罕见和可疑的阳性结果模式样本,同时采用胶体金法对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进行检测,并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上述样本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 在73例少见和可疑的阳性结果模式中,3+5:14例,2+3+5:8例,1+2+5:17例,1+2+4:9例,1+2:6例,高浓度的4+5:19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32例,乙肝e抗原阳性有22例;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6例,乙肝e抗原阳性21例,并检出2例TRFIA法乙肝表面抗原结果为阴性的样本,但对低浓度的7例乙肝表面抗原和2例乙肝e抗原检测不出;而用CLIA法检测该73例两对半,模式中三个抗体的结果与TRFIA法并无太大的差异,但乙肝表面抗原检出38例(P<0.05),乙肝e抗原检出24例(P>0.05).结论 乙肝病毒变异等因素可致TRFIA法出现假阴性,胶体金法可起到一定的排查作用,但对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有漏检;可用CLIA法对可疑样本进行定量复核,以利于临床的诊治.

  •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分析

    作者:姚叶珊;邝炎波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感染状况,指导母乳喂养.方法检测378例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及初生婴儿血液以及产妇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亲HBsAg(+)、HBeAg(+)、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8.97%(258/2875),母亲HBsAg(+)、抗-HBe(+)、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1.17%(36/2875);母亲HBsAg(+)、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0.35%(10/2 875).结论①"大三阳"、"小三阳"及HBsAg(+)、抗-HBc(+)产妇都有可能发生垂直传播,使婴儿感染HBV,对这部分孕产妇和婴儿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HBV在母婴之间的传播;②对HBVM全部阴性的孕妇应加强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志阳;杨素冰;钟亮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HBV-DNA定量和HBV-M模式对我院3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大三阳检出率(96.1%)高,其次为小三阳检出率(77.9%),再次为HBsAg(+)HBcAb(+)(63.9%).大三阳的检出率与HBV-DNA的含量同其他HBV-M模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V-DNA和HBV-M模式的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早期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不同年龄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邝炎波;姚叶珊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年龄组人员19639例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检测结果按年龄组和结果模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HBsAg、HBeAg、抗-HBc三项同时阳性7 9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4.03%(791/19639),主要分布在10~29岁年龄段;HBsAg、抗-HBe、抗-HBc三项同时阳性1619例,占总检测人数的8.24%(1619/19639),15~64岁年龄段阳性率较高且各年龄组的阳性率较接近,并且明显高于0~9岁年龄段;HBeAg、抗-HBc二项同时阳性4 2例,其中0~4岁年龄组占36例,主要是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幼儿HBV感染;有保护性抗体抗-HBs的占56.72%(11140/19639);HBV-M五项全部阴性占23.29%(4575/19639).结论 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占12.93%(2540/19639);有保护性抗体抗-HBs占56.72%;未受乙肝病毒感染者占23.29%.

168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