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志英;贺春艳;薛红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3份临床血清标本采取ELISA 法进行定性检测,并依据乙肝两对半定性结果进行分组,再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结果:大三阳模式中HBV-DNA 定量阳性率为95.52%,PCR定量拷贝数为(4.32±1.63)×106/ml;小三阳模式中阳性率为54.79%,拷贝数为(2.45±2.23)×105/ml;HBsAg(+)、HBcAb(+)模式中阳性率为35.71%,拷贝数为(6.74±1.18)×104/ml;HBsAg(-)、HBeAg(-)模式中阳性率为5.13%,拷贝数为(2.14±1.11)×104/ml.结论:PCR定量测定HBV-DNA 可以真实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及病毒载量情况,且检测快速准确.

  • 乙肝e抗原与乙肝病毒含量相关性探究分析

    作者:陈红;刘庆丰;吕丹

    目的:探讨乙肝e抗原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58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DNA 检测和乙肝免疫标志物五项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92例HBsAg+HBeAg-HBeAb+HbcAb+,其中71.7%患者其乙肝DNA含量<103IU/ml,;63例HBsAg+HBeAg+HBcAb+(HBcAb-),对应65.1%患者含量>107IU/ml,34.9%为103-107IU/ml;3例HBsAg+HBeAg-HBeAb-HBcAb+,66.7%患者乙肝DNA 检测结果为103-107IU/ml;结论:乙肝病毒含量与乙肝e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不能仅凭乙肝免疫标志物检测结果来对判断患者传染性的强弱和乙肝病毒复制程度,还必须结合乙肝病毒DNA 的含量检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及转归来更加直观、全面地判断.

  • 分析乙肝病毒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作者:魏颖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乙肝患者.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82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乙肝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乙肝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等.利用化学发光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免疫模式与乙肝病毒DNA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HBsAg)、3(HBeAg)、5(HBcAb)与1、3阳性组HBV载量较高.大多105 U/mL以上.1、4(HBeAb)、5阳性与1、5组HBV载量相对较低.大部分患者在105 U/mL以下.结论 HBsAg、HBeAg、HBcAb与乙肝病毒DNA呈高度相关,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对乙肝患者进行分组有利于临床治疗.值的临床借鉴.

  • 乙肝病毒DNA及五项指标定量检测分析

    作者:张莉;刘艳;普永冰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与乙肝五项指标异常模式.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用超敏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乙肝感染282例,未感染乙肝11例,HBsAb阳性5例.结论:HBV-DNA与乙肝五项指标结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琳

    为探讨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HBV-M)和乙肝病毒DNA(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分离618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显示,618例患者血清中,HBV-DNA和HBV-M不同组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和HBsAg (+)+HBeAg(+)模式HBV-DNA阳性率和含量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模式HBV-DNA的阳性率为35.5%,含量4.1×105 copies/mL; HBsAg(+)+HBcAb(+)模式HBV-DNA的阳性率为55.6%,含量为3.3×104 copies/mL;HBsAb(+)+HBeAb(+)+HBcAb(+)HBV-DNA的阳性率为4.5%,含量为4.7× 103copies/mL;在HBsAb(+)+HBcAb(+)、HBeAb (+)+HBcAb(+)和HBcAb(+)模式中未检测到HBV-DNA.结论:乙肝患者HBV-M和HBV-DNA含量之间存在联系,联合检测HBV-M和HBV-DNA能够更好地解释病情,对临床诊断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 HBsAg定量与HBV-DNA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矫淑媛;张学平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表面抗原定量检测与HBV-DNA相关性,并探讨其检测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200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治疗前、治疗中HBsAg与HBV-DNA水平,并随访20例治疗后HBV-DNA转阴患者HBsAg与HBV-DNA水平变化,探究HBsAg定量检测临床意义.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剂治疗前HBeAg(+)患者HBsAg与HBV-DNA水平显著正相关(r =0.683,P<0.05),HBeAg(-)患者两者正相关性,但相关性较低(r=0.273,P<0.05).治疗过程中HBsAg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1),65.5% (131/200)的变化规律为HBsAg随HBV-DNA含量的下降而下降.20例HBV-DNA治疗后转阴(HBV-DNA<500拷贝/mL)患者,其中6例治疗期间HBsAg定量持续下降,HBsAg定量均< 250IU/mL,停药后24周复检HBV-DNA仍为阴性.14例治疗后乙肝病毒定量转阴患者(HBV-DNA< 500拷贝/mL),治疗期间HBsAg定量不降或上升,停药后24周复检病毒定量有4例(4/14)出现反弹(HBV-DNA> 500拷贝/mL).结论 血清HBsAg含量与HBV-DNA具有相关性,临床可将HBsAg含量与HBV-DNA联合检测,用于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情程度预判,监测临床治疗疗效.

  • 不同类型肝炎妊娠期妇女中HBV DNA与PreS1Ag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曹登成;杨淑哲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清中乙肝病毒(HBV DNA)与前S1抗原(PreS1 Ag)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乙肝病毒(HBV DNA)检测的558例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 DNA表达载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PreS1 Ag的表达.结果 221例HBV DNA阳性标本中,PreS1 Ag的阳性率为88.6%(196/221),阴性率为11.4% (25/221);337例HBV DNA阴性标本中,PreS1 Ag的阳性率为56.9%(192/337),阴性率为43.1% (145/33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 DNA阳性的标本中,随着病毒载量递增,PreS1Ag阳性率并未升高(P>0.05).结论 HBV DNA的表达与PreS1Ag阳性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病毒载量与PreS1 Ag阳性率不相关,HBsAg/HBeAg/HBc三项阳性(俗称“大三阳”)模式中HBV DNA与PreS1 Ag表达具有相关性.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俗称“小三阳”)模式中HBV DNA与PreS1 Ag表达无相关性.提示对于小三阳的妊娠期女性HBV DNA监测更具临床意义.

  • 346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及前S1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懿;洪伟

    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1],据统计在我国约有1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了解HBV感染者的感染状况、病毒复制情况、病程预后和药物疗效观察等,目前HBV血清学检测项目主要是乙肝“两对半”.但实际上它并不能完全反映HBV在患者体内复制与传染性情况[2.HBV-DNA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金标准[3].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前S1抗原对乙肝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对346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了乙肝“两对半”、HBV-DNA及前S1抗原检测,并探讨各指标间的关系.

  • 全血标本冷藏保存一周对血清HBV DNA复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晓乐;章晓鹰;张珏;李黎

    目的 探讨全血标本冷藏保存1周对血清乙肝病毒DNA(HBV DNA)复检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乙肝患者外周全血150例,及时2~8℃保存,分别于采血后第1天和第7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150例全血标本第1天、第7天时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5.50±1.46、5.64±1.53,结果呈小幅升高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1天结果为基准,第7天时结果偏倚绝对值为(4.26±0.03)%,其中15例偏倚大于±7.5%.结论 以分析中质量控制为前提,全血标本冷藏保存l周对血清HBV DNA复测结果的影响符合ISO 15189室内质控要求,能满足临床追加检测或复查申请;操作误差和FQ-PCR方法学的不足仍是造成复测较大偏差的主要原因.

  • HepG2.2.15细胞模型功能的重新评价:分泌HBV DNA、cccDNA及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韩建;王晓娟;刘鹏;卜秋宁;朱永红;王玲

    目的 研究HepG2.2.15细胞分泌特点及动态变化,建立稳定的抗HBV药物筛选平台.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培养HepG2.2.15细胞株,于第3、6、9、12、15d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HBsAg和HbeAg,采用Abbot试剂盒定量检测HBV DNA,采用Roche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HBV cccDNA.结果 HepG2.2.15细胞分泌preS1、HBsAg、HBeAg、HBV DNA的量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其中HBsAg在第9d达到分泌高峰,其余均在第12d达到分泌高峰.HBV cccDNA在第9d检测值仍为0,第12d时检测值达24×103copies/ml.结论 HepG2.2.15细胞具有稳定的分泌HBV病毒及相关抗原的生物学功能,是比较理想的病毒复制及抗HBV DNA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本研究所用细胞株及实验方法可靠、稳定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抗HBV药物筛选等研究.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及抗病毒治疗后PCR HBV-DNA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刘济纯;彭海洪

    目的 对乙肝两对半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HBsAg(+)]患者和抗病毒治疗后复查的病人作乙肝病毒DNA(HBV-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探讨HBV-DNA PCR检测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SIA)分析法和HBV-DNA PCR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检测.结果 在ELSIA检测后HBsAg(+)的530例患者中,HBV-DNA PCR阳性者为432例,阳性率达到81.50%;59例复查HBV-DNA PCR患者中,复查结果HBV-DNA PCR(-)者占32.20%.结论 对HBsAg(+)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HBV-DNA PCR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以跟踪了解其病情的归转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DNA的关系

    作者:付立础;王文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有多篇文章论述了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关系[1-3].共同结论是前S1抗原与HBV-DNA高度相关,前S1抗原阳性是提示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无资格开展PCR技术的医院可以通过检测前S1抗原来判断病毒是否复制.众所周知,HBV-DNA定量数值的增减是判断抗乙肝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但是,无资格检测HBV-DNA的医院是否可以通过检测前S1抗原,依靠前S1抗原数值的增减来判断抗乙肝治疗是否有效呢?这些问题在上述文章均无论述.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 中药方剂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HBV DNA低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芳莉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乙肝病毒(HBV) DNA低水平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二科收治的86例HBV DNA低水平CHB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葡醛内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时的 HBV DNA 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及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血清学转化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4、8、12周时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学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HBV DNA低水平CHB患者自拟中药方剂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刘荷蕾;曾爱中

    目的 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其发生率因地区HBV感染率、检测方法及研究人群等不同而异,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率在HB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及肝病患者中较高.

  •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对于判定HBV DNA复制的意义

    作者:孙颖;辛绍杰;雷厉;侯俊;貌盼勇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 DNA以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探讨HBV-LP对于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54份HBV感染血清的HBV DNA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HBV-LP、Pre-S1蛋白及HBVM进行检测.结果:大蛋白的检出结果与HBV DNA的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同HBV M模式的HBVDNA与HBV-LP的检出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表达具有相关关系(r=0.945,P<0.001),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变化的89%可以用HBV-LP A值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来解释.结论:HBV-LP能够反应HBV的复制情况,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 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 普通PCR技术和高灵敏HBV-DNA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的研究

    作者:邬俊勇;张小莲;江光荣;揭羽青;潘金平;欧阳致成

    目的 探讨普通PCR技术和高灵敏PCR在乙肝病毒DNA检测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8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普通PCR技术和高灵敏PCR技术进行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普通PCR检测的阳性率是0,高灵敏PCR检测的阳性率是46.5%,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组合中,高灵敏PCR检测的"大三阳"、"小三阳"和"小二阳"的阳性率都显著高于普通PCR的检测结果.结论 高灵敏HBV-DNA技术在检测乙肝病毒基因DNA上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和疗效观察.

  • 前列地尔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朱可伟;肖灿辉;白玉燕;平岖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系统随机化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替比夫定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乙肝病毒DNA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A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乙肝病毒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和IL-2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控制患者乙肝病毒DNA水平和hs-CRP、IL-6和IL-22等炎性因子水平.

  • 乙型肝炎病毒PreS1蛋白检测对HBV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哲;王香玲;雷珂;屈梦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对HB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和PreS1蛋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乙肝病毒DN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外周血HBeAg、HBsAg.结果 按13→135→145→15的模式转换次序PreS1阳性率依次为91.84% 、85.79%、71.01%、78.82%;PreS1阳性率随HBV-DNA水平升高而升高,对HBV-DNA的Se =0.81、Sp =0.27、kappa=0.1;在各模式中PreS1阴性组和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HBeAg定量>1 U/ml)对于PreS1的OR =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MH=4.34);PreS1阳性率随HBsAg定量水平升高而升高.结论 外周血PreS1受HBV-M模式、HBV-DNA、HBeAg、HBsAg的影响;在HB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结合上述因素对其检测结果作出综合评价.

  • 原位杂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在肾脏的存在

    作者:黄朝兴;吴淑珍;李凡凡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肾脏的致病作用.方法:应用地高辛素标记的HBVDNA两种探针原位杂交(ISH),检测15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V-GN)患者肾活检石腊包埋切片HBVDNA.结果:ISH采用HBVDNA全长段探针9/15例阳性(60%),其中5例阳性和4例阴性者再用HBVDNAX+C段探针检查,各获1例阳性(20%和25%),阳性信号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其次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呈胞浆型或核型.结论:用ISH技术检测证实HBV-GN患者肾组织中存在HBVDNA,提示HBV可能对肾脏有直接致病作用.HBV在肾脏复制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HBV DNA 检测在血清 HBsAg 与 HBsAb 共存模式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伟平;殷明刚;阮艳秋

    目的 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血清中HBV DNA的拷贝数,探讨其在相应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统计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血清学模式分布;荧光定量PCR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标本的HBV DNA病毒载量;在96例共存模式中,按S/CO比值高低将其分为A、B、C、D 4组,计算各组的HBV DNA阳性率.结果 在所有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中,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模式比例高,为53.1% (51/96);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模式所占比例为35.4% (34/96).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为86%;HBeAg阴性组HBV DNA 阳性率为53.1%,两组差异显著(P<0.05).HBV DNA阳性样本中,HBeAg阳性组的平均病毒载量对数值高于HBeAg阴性组(5.08±1.12/ml vs 4.43±1.15/ml,P<0.05).在共存模式中,以C组(HBsAg≥2,HBsAb 1.0~1.9)HBV DNA阳性率高,达61.5%(59/9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对于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的血清样品,可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来确定体内病毒是否处于复制状态和载量高低,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改进治疗方法.

10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