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肛瘘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比较

    作者:徐志伟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肛瘘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2例混合痔并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患者接受外剥内扎术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将其设定为对照组;51例患者接受P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尿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 d的伤口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和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混合痔并低位单纯性肛瘘,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肛瘘切除术的效果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联合肛瘘切除术,其可促使患者的机体康复.

  •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现状

    作者:刘光普;唐学贵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其主管穿过肛提肌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口的肛管直肠瘘.据相关文献报告高位复杂性肛瘘发生率约占全部肛肠病例的5%~10%[1].由于部位深,故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许多满意的疗效.因此本报道就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现状总结介绍如下.

  • 主灶切开对口引流高位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

    作者:侯显会

    目的 分析主灶切开对口引流高位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南阳医专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术式分为观察组(主灶切开对口引流高位胶管引流术,40例)与对照组(肛瘘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39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段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和复发率;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1、2、6个月括约肌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5.0%(2/40)]与对照组[15.38%(6/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术前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灶切开对口引流高位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效果显著,对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伤口换药要点

    作者:施萍

    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一般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个部分组成.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肛深部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口.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换药.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术伤口应辨证换药.

  • 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肛门成形术患儿的护理

    作者:纪春荣;胡敏

    对1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并舟状窝瘘患儿行直肠内瘘修补肛门成形改良术.结果10例(90.9%)获得成功,术后排便顺利,无粘膜外翻、瘘管复发及大便失禁.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术前饮食护理、肠道准备,术后肛门护理、定期扩肛和随访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肛瘘术后患者长强穴注射亚甲蓝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姚义珍;陈尚清;刘艳红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患者长强穴注射亚甲蓝的镇痛效果.方法将84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粒塞肛,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甲蓝长强穴注射.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及术后12、48、72、96、144 h创面疼痛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肛瘘术后应用亚甲蓝长强穴注射,有长效止痛作用,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

  • 高位肛瘘外切内挂114例报告

    作者:曹新;王静;杨传永

    目的 观察和评估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06年9月对114例肛瘘病人施行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人住院时间为3~4 d,愈合时间为2~3周,无一例需伤口切开引流.术后疤痕小,肛门变形轻,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复发5例,复发率为4.4%.结论 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高位肛瘘既能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 ,又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的形态和功能,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疤痕小,手术复发率低,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

  • 巨大膀胱结石致膀胱直肠瘘1例

    作者:周永兴;陈锐永;李永林;李力

    患者,男,36岁.因反复排尿困难8年余并阵发性脓尿半年余,加重5 d入院.无大便带血、脓大便等症状.体检:下腹正中可触及一质硬、活动度差的包块.

    关键词: 膀胱结石 直肠瘘
  • 尿道直肠瘘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鸿宾;徐月敏

    尿道直肠瘘是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一种比较罕见的损伤.由于损伤的原因多样,瘘道位置的不同、大小不一,尤其是伴有长段尿道狭窄者,其处理是泌尿外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难题.本文就近期对尿道直肠瘘的相关研究进展中,从病因学、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 限制性后人字入路直肠肛门成形及外括约肌成形术治疗中低位无肛合并直肠会阴瘘

    作者:刘贵麟;周薇莉;苏刚;王政;刘洲禄

    目的 针对中低位无肛合并直肠会阴瘘的患儿改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使之较现行的方法如Pena、后切术更加简便、更符合生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切口采用限制性(即限制在3 cm以内)后人字切口,显露瘘管和直肠下端,在直肠下端的后方将肛门外括约肌复合体部分切开,将两侧的肌纤维环包于直肠下端.完成外括约肌成形术,在中线后切瘘管及直肠壁,于正常肛隐窝处完成肛门成形.结果 24例先天性无肛合并直肠会阴瘘(X线侧位片直肠盲端在P-C线或至Ⅰ线间)患儿进行了该手术,术后全部病例进行随诊:除1例5岁患儿术后便秘,全部患儿恢复自主排便,可控制,无失禁及溢粪.1例患儿术后肛门切口轻度感染经切开引流治愈.结论 该手术较Pe(n)a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局部创伤小,术后避免直肠回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且术后不必扩肛;不同于传统的"后切术",术中进行肛门外括约肌成形,术后随诊疗效满意.

  • 无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廷冲;陈亚军;白继武;邱晓红;彭春辉;李乐;庞文博

    目的 总结治疗无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手术方法 的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无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按肛门外观和功能不同,采取两种手术方法 :肛门外观和功能良好的22例采用肛门前会阴矢状入路直肠尿道瘘修补、肛门成形术,肛门外观和功能较差(直肠回复严重5例及肛门开口前移1例)的6例采用后矢状入路直肠尿道瘘修补、肛门成形术,修补直肠尿道瘘,同时肛门成形.结果 无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存在明显的瘘管样结构,管长约(0.8±0.3)cm,瘘管的尿道开口大都位于尿道膜部.27例尿道瘘修补Ⅰ期愈合.25例获得随访,尿道无狭窄,无憩室;肛门功能临床评分21例优,4例良,与术前比较意义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8±11.2)min, (105.6±14.6)min(P<0.05). 结论 通过肛门前会阴矢状入路和后矢状入路修补无肛术后残留的直肠尿道瘘,成功率高,肛门功能明显提高.肛门前会阴矢状入路尿道瘘修补术术野清楚,操作方便.

    关键词: 直肠瘘 肛门闭锁
  • 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联合修补术后复发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

    作者:汤绍涛;阮庆兰

    目的 介绍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肛门手术后复发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方法 5例术后多次复发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3~13岁.腹部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远端尽可能从骶前向盆腔分离肠管,近端肠管游离保证正常结肠能无张力拖至肛门处吻合.低位盆腔肠管分离通过后矢状位切口(肛缘后上1 cm),正中切开直肠后壁,直肠内剥离黏膜至齿状线,直视下修补瘘口,近端切断结肠,将正常结肠拖出与肛门吻合.结果 所有患儿排便功能良好,仅1例有轻度污粪,未见瘘管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游离结肠、直肠,创伤小,视野清晰,避开了粘连紧密的瘘管分离,完整结肠拖出避免了瘘管的复发,后矢状路直肠切开能直视下显示并修补瘘管.

  • 后天性肛周感染及肛瘘形成的病因探讨

    作者:

    研究小儿后天性肛周感染的发生与肛门直肠组织解剖学特点之间的关系,以探明其发病原因.对38例后天性肛周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总结,同时对12例非肛周感染致死的胎儿及婴儿尸体肛管的组织解剖进行研究,作出综合评价.38例肛瘘及直肠前庭瘘患儿中,34例(89.47%)瘘内口位于肛窦,28例(73.68%)在瘘管附近及肌肉组织间存在上皮细胞或上皮细胞碎片.12例尸体解剖中的10例(83.33%)有肛窦存在,3例(25.00%)在齿状线附近粘膜下发现有上皮细胞存在.在后天性肛周感染患儿中,肛窦为易感染部位.瘘管附近及肌肉组织间上皮细胞的存在是肛痿形成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 骶尾路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痿和阴道瘘23例分析

    作者:张佳勋

    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约90%的女性病儿合并有直肠瘘,其中以前庭瘘和阴道瘘为多见(1、2).通过会阴切口进行成形术,术后常有创口裂开,疤痕狭窄,大便失禁或瘘管复发.作者采用骶尾路肛门成形术(3)治疗前庭瘘和中,低位阴道瘘29例,无手术死亡,效果较好.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鼠仔的病理特点

    作者:

    为了解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用乙烯硫脲(ETU)诱发大白鼠产生肛门闭锁畸形鼠仔,观察其盆腔病理改变.结果:低位肛门闭锁肛门内括约肌正常;高、中位有瘘型肛门闭锁存在内括约肌,但直肠前壁短小,畸形位置越低,内括约肌面积越大;高、中位无瘘型肛门闭锁无内括约肌.有瘘型肛门闭锁及低位肛门闭j锁直肠远端或瘘管内覆未角化的复层上皮或角化的鳞状上皮,为正常肛管的异位.肛门闭锁畸形鼠仔外括约肌缺如、异位或正常.肛提肌薄弱.肛门闭锁畸形术中应充分保留瘘管近端及直肠盲端组织.

  •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瘘B型超声诊断定位的探讨

    作者:汪楚文;宋育麟

    报告应用B型超声对16例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瘘进行诊断、定位的方法.对会阴痿或舟状窝瘘13例,经瘘管插管向直肠内注水,使盲端充盈后定位.尿道瘘、膀胱瘘的3例,则直接显示盲端定位及观察膀胱内尿液.结果表明:①盲端高度定位与手术所测符合率达93.8%,并能满意地设立耻尾线,观察瘘管走向.②对膀胱瘘的检出,方法简便可靠,敏感性高.③可使其它合并畸形一并检出.

    关键词: 肛门闭锁 直肠瘘
  • 肛门成形术后直肠尿道瘘的处理

    作者:庞文博;张廷冲;彭春辉;王增萌;冯欣;陈亚军

    目的 总结肛门成形术后直肠尿道瘘的手术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肛门成形术后直肠尿道瘘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孩;年龄1~16岁,平均5.6岁.46例中44例为肛门成形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另2例为肛门手术时损伤尿道所致的医源性直肠尿道瘘.患儿均表现为排尿时自肛门漏尿或尿液中混有大便,其肛门外观和排便功能良好,肛门术后临床评分均在4分以上.所有患儿术前常规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和下消化道造影,以了解瘘管情况及直肠形态.其中有36例经上述检查发现尿道瘘,其余10例未显示瘘管.本组依据直肠内瘘口距肛门口位置高低选择术式,行经前会阴入路手术患儿44例,经肛门入路手术1例,经后矢状入路手术1例.结果 术后常规随访6个月.46例患儿中43例尿瘘一期愈合,3例术后尿瘘复发,其中1例黄连素溶液坐浴1个月后尿瘘自行愈合.结论 肛门成形术后直肠尿道瘘多为中位尿瘘,适宜经前会阴入路手术;对于直肠内瘘口位置较低的患儿,可采用经肛门入路手术.以上2种手术操作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无需结肠造瘘.对于直肠内瘘口位置较高的患儿,可采用后矢状入路手术,但应先行结肠造瘘粪便转流.

  • DWI联合常规MR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美芹;张现坡;孙新海;李娴;盛华强;胡喜斌;徐洁

    目的:评价DWI联合常规MR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临床怀疑肛瘘或有肛瘘手术史患者行常规MR扫描及DWI检查,比较肛瘘内、外瘘口,瘘管分支及脓肿的显示率.结果:常规MR扫描序列共显示瘘管22个、内口14个、外口22个、脓肿14个;DWI检查共显示瘘管25个、内口16个、外口23个、脓肿17个.结论:DWI联合常规MR扫描可提供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检出率,为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肛瘘的护理体会

    作者:毛芝莉

    肛管或直肠腔与肛门外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一般由内口、管道和外口组成,也有只有内口或外口者.其发病率在肛门疾病中仅次于痔疮[1].

  • CO2激光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80例

    作者:何大伟

    自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CO2激光切开脓肿引流并瘘管一期切挂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8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的6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206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