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冠心病人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晓明;朱怀玉;陶升鹏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胸科手术围手术期和术后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术中和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及循环的影响

    作者:王敬秋;杨文华

    资料与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18~64岁,包括子宫切除术、卵巢瘤切除术、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术前均无重要脏器严重器质病变.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每组20例.

  •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研究

    作者:谢文吉;周建英;薛冬云;杨玉欣;YANG Yu-xin

    目的:观察依托咪醋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和E组(依托咪酯组),每组30例.行硬膜外穿刺麻醉效果满意后应用靶控输注系统,E组输注依托咪酯,P组输注丙泊酚,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分钟(T3)、术中探查时(T4)、拔管后5分钟(T5)时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0)、心排指数(CI)、外周阻力(SVR),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6小时内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T0时P组MAP、HR、C0、CI、SVR与T1时及E组T,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2组MAP、HR、C0、CI、S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6小时内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都可以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依托咪酯更易于维持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比较

    作者:刘永勤;陈惠荣;吕立波;王定力

    目的通过对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的用药量、血液动力学、血糖浓度和肺功能变化等资料的比较,对两种麻醉方式进行评价.方法随机将32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16)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n=16).A组单纯静脉诱导插管;B组则先于胸8-9椎间隙行硬膜外腔阻滞,尔后按A组方法行全麻诱导插管.观察两组病人诱导前后、切皮、去肋、病灶切除、手术结束及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环流图、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及清醒时间、术中血糖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病人诱导前后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但切皮、去肋时,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至手术结束时,A组平均动脉压仍然显著高于B组(P<0.05);②两组间气道压、平台压、肺顺应性及肺环流图无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病人术毕到恢复至各清醒指标的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1);④A组术中维持麻醉用药量均明显大于B组(P<0.01);⑤两组间血糖浓度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麻醉药量及内分泌扰乱减少,术后苏醒快,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较为平稳,不影响气道压及肺顺应性.

  • 两种麻醉方式对腔镜子宫全切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

    作者:曾建强;温小平;钟昭迎;曹晓慧;彭冬兰

    目的 本次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为例进行研究,探讨麻醉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应激反应产生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手术时行常规全麻,观察组在全麻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复合硬膜外麻醉,通过统计并比较围手术期间心率、血压、血糖、CRP、气道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判断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高低.结果 在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观察组患者中,气道压力、心率、血糖、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值得推广.

  • 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林毅;王松清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和单纯全麻(GA)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文分别采用GEA和GA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并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β-内啡肽(β-E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监测指标均随着麻醉的进行呈现上升趋势,而在拔管时两组患者的Cor均高于麻醉前(P<0.05);在切皮时、切皮后1h,GA组明显高于GEA组(P<0.05).GEA组拔管时的A-Ⅱ明显高于麻醉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切皮后1h、拔管时均较麻醉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β-EP术中、拔管时均上升,与麻醉前G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IL-10术中、拔管时均呈上升趋势,但GEA组患者拔管时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GA组(P<0.05).GEA组的血压、心率在切皮时和切皮后1h均明显小于麻醉前(P<0.05);而GEA组血压、心率在切皮时和切皮后1h均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相比,可以减轻但并不能完全抑制上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

  •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作者:张惠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全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麻醉组(对照组)、全硬麻醉组(观察组),各20例,每组均于T0、T1、T2和T3,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BG)、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及血流动力学,如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的变化。观察术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SpO2和PETCO2在T1、T2、T3时间点分别与T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SpO2高于对照组,T1、T2时PET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对照组T1的MAP、H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的MAP、HR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各时点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的CRP和IL-6与T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的CRP和IL-6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及腹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硬联合麻醉是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三种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颖;张卉;祖正儒;李振英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各15例,于麻醉前10min(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40min(T2)和术后10min(T3)4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BG)、儿茶酚胺(CA)、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浓度,并观察PETCO2、SpO2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与T0相比,A组T1时MAP、HR显著下降(P<0.05),B组T1、T2时MAP、HR、BG和CA明显升高(P<0.05),C组各时点MAP、HR、BG和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时3组CRP和IL-6显著升高(P<0.05);组间相比,C组各时点MAP、HR、BG、CA、CRP和IL-6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地调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

    作者:张玉梅

    目的:比较异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异氟醚吸入全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的影响.方法: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组和异氟醚吸入全麻(GA)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手术90min、术毕60min、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外周静脉采血,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术毕60min时,GEA组血糖、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7,P=0.004,P=0.015).术后第1天时,GEA组血浆胰岛素、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5,P=0.042),GEA组的ISI值明显高于GA组(P=0.024).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轻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反应和术后胰岛素抵抗.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作者:叶智荣;王松;廖海湃;陈达和;刘芙蓉

    目的 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IE组,20例)和静脉全麻(I组,20例)两组.IE组全麻诱导前选择T12~L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硬膜外导管后,两组静脉诱导下行气管插管,IE组以丙泊酚静脉泵注,辅以硬膜外麻醉维持;I组以丙泊酚为主静脉复合全麻.于麻醉前5 min(T0)、二氧化碳(CO2)气腹前(T1)、气腹后5 min(T2)、30 min(T3)、60 min(T4)、术毕10 min(T5)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烦躁、寒颤及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例数.结果 与T0时比较,IE组各时点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T2、T3、T4时MAP、HR显著高于T0时(P<0.05),组间比较I组T2、T3、T4时的MAP、HR显著高于IE组同时点(P<0.05),见表2.I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烦躁、寒颤及进入PACU例数与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均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前者术中心率、血压较后者平稳,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后者显著提前,术后烦躁、寒颤等不良反应较后者少.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白金宝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ASAI-II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切皮前50ml/min输入6 %HES130/0.4 1000ml.B组:输入等量的复方氯化钠.持续监测MAP、HR、SPO 2和PETCO2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术后第1天和第7天测定Hct、PT、APTT、Fib 的变化.记录术中输血量和输液量,计算出血量.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显著意义,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A组明显于B组(P<0.05).A组MAP明显低于B组(P <0.05),稀释后HR明显减小(P<0.05),CVP明显升高( P<0.01),但尚在正常生理范围.A组的Hct在稀释后及术中明显低于基础值及A组( P<0.05),便在术毕和术后第1天及第7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T、APTT 用Fi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直肠癌手术患者使用HES施行AHH可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及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 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明福

    目的 分析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手术患者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T1、T2、T3各点的SBP、DBP、HR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周广利;孙志刚;连京辉;刘明义;刘玉兰;栾秀香

    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麻醉和手术可进一步加重此趋势[1].术后免疫抑制与手术创伤引起的内分泌改变和应激反应增强有关,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上腹部手术的应激反应[2].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胃癌根治术病人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下围术期血清皮质醇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变化.

  • 硬膜外阻滞并发症脊髓震荡1例

    作者:包芳萍;李玉红;徐建红;祝胜美

    患者,女性,63岁,身高156 cm,体重65kg,因胃癌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全胃切除术.患者各项检查符合硬膜外麻醉指标,未见出血和凝血障碍的症状.患者右侧卧位,T9,10行旁入法穿刺(22G穿刺针,浙江省海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穿刺包),穿刺顺利,突破感明显,负压试验阳性,向头端置管5 cm,固定导管.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赖贵荣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择期行食道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并按照手术日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静吸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用药剂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状况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手术中运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中应激反应较弱,术后护理难度降低,且康复速度加快,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

    作者:杨力琼;张楠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诱导、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有无知晓,指导临床用药.方法3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采用TCI异丙酚,在硬膜外注药后麻醉平面满意的基础上,设定诱导时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为1.5μg/ml,复合咪唑安定2mg、罗库溴铵0.6mg/kg、瑞芬太尼1.0μg/kg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仍为1.5μg/ml,瑞芬太尼0.1μg·min-1·kg-1持续泵入,记录麻醉前、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4 min、气腹前、气腹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有无知晓.结果插管即刻HR、DBP、SBP、MAP比麻醉前有所上升(P<0.05)、气腹后DBP、MAP比麻醉前也有差异(P<0.05)、平均苏醒时间为(6±4)min,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结论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采用TCI异丙酚诱导及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苏醒安静迅速,术中无知晓.

  • 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穆春新;李敬东

    随着医学领域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单纯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胆囊切除的主要术式之一,以往麻醉多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目前我院采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此术式,取得良好效果.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对比观察

    作者:马晓莲

    为提高胃癌根治手术麻醉质量,减少围术期牵拉应激反应,保持循环和呼吸功能的稳定,我们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春暖;卢明江;张培美

    胸腹部手术创伤较大,术中要求镇痛完善,术后则宜尽早清醒,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老年患者术前常伴有合并症,致使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普遍高于青壮年患者,为了提高麻醉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我院自2008年1月起对260例老年胸腹部择期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波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应用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切皮前给予6% HES130/0.41000ml,50ml/min.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复方氯化钠.观察记录两组输血量、输液量、出血量的区别.结果 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患者使用HES施行AHH能有效减少输血量,并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