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王璐;杨幸;李永;董蕾;孙雅婷;徐静远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外科治疗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治疗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05例,其中使用外科手术治疗者为A组(33例),行内镜下单纯多次套扎治疗者为B组(37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的肝功能变化情况;同时分析规律套扎、预防套扎及套扎前行脾切除对套扎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ALT、AST水平、MELD评分及MESO指数均高于B组(P<0.05);B组患者的Child分级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及A组治疗前、后的Child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ELD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期间,规律套扎患者出血率明显低于未规律套扎患者(P<0.05);预防套扎患者食管曲张静脉根除率明显高于出血后套扎治疗患者(P<0.05);已行脾切除术后套扎治疗患者的食管曲张静脉根除率明显高于单纯多次套扎治疗患者(P<0.05).结论 与外科治疗相比,内镜下EVL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规律套扎、预防性套扎往往可获得更好的长期疗效,既往已行脾切除患者内镜下套扎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疗效.

  •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及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分级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张寅;王新月;江宇泳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功能CTP (Child-Turcotte-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乙肝后肝硬化标准的135例患者进行规范中医辨证、实验室检查,并对其肝功能CTP分级、MELD评分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CTP分级、MELD评分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伴随病情进展,证型分布呈动态变化,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是乙肝后肝硬化病情轻、中度阶段的主要证型,肝功能CTP分级以A级为主,MELD评分以小于10分为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三型是病情严重阶段的主要证型,肝功能CTP分级多为B、C级,MELD评分多在10分以上.结论 与中医关于肝硬化病机演变气滞、湿热-水停、血瘀-阳虚、阴虚的传统认识相符合.

  • MELD评分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宏斌;黄跃;谢家泰;黄淳;张生君

    目的 研究中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分级评分对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疗效预后分析.方法 对77例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肝功能进行MELD评分,将这些患者按MELD评分分为4组其中MELD≤9分18例,10≤MELD≤19分32例,20≤MELD≤29分15例,MELD≥30分12例,对这些患者随访其存活率、死亡率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4个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4.5%,84.6%,60%,33.3%)、(5.5%,15.6%.40%,58.3%)、(11%,25%,33.3%,66.7%),随着MELD评分的增高死亡率和再出血发生率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用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死亡率和再出血发生率与MELD评分直接相关,提示MELD肝功能评分对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终末期肝病3种评分体系对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

    作者:陈学兵;朱霞;唐红

    目的:评价MELD,MELDNa和KCH 3种终末期肝病评分体系在评估我国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按预后(好转和死亡)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来评估3种评分模型在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共有37例急性肝衰竭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其死亡率达70.3%,死亡组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比好转组明显延长(55.7±28.4vs27.8±7.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好转组明显降低(14.9±9.2vs27.9±8.3),二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中的MELD和MELDNa评分均明显高于好转组,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43.8±11.0vs31.0±5.4;43.4±9.9vs32.1±5.0,P=0.001).MELD和MELD-Na评分在评估患者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相同,分别为84.6%,81.8%,91.7%,69.2%和4.65,均高于KCH标准中相应的值(65.4%,63.6%,81.0%,43.7%和1.80).MELD和MELDNa评分的AUROC均高于KCH标准(0.858,0.867vs0.645,P<0.05);MELD和MELDNa评分间的AURO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ELD,MELDNa和KCH3种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对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MELD和MELDNa评分对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优于KCH标准.

  • MELD评分联合降钙素原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农桂东;陈月桥;梁潇月;凌春萍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MELD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和降钙素原(pro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评价MELD评分联合PCT对判断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治疗中心及广西田东县中医院肝病科ACLF住院患者83例,分为生存组43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TBil、Cr、INR、MELD评分和PCT等的变化。结果①治疗12周结束时,全部83例ACLF患者中共病死40例,总病死率49.43%。②治疗前比较2组TBil、Cr、INR、MELD评分和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0.644、0.215、1.326、0.053;P=0.554、0.522、0.830、0.188、0.958);治疗第2周后两组间比较,TBil、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94、1.160,P =0.324、0.250),Cr、PCT、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79、18.400、4.948,P=0.007、0.000、0.000)。治疗第4周后两组间比较,TBil、Cr、INR、PCT、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6、3.951、3.571、15.995、8.085,P =0.000)。③MELD评分联合PCT判断ACLF 12周内病死的AUC为0.751,高于单纯MELD评分的AUC 0.722和PCT的AUC 0.684。结论MELD评分联合降钙素原对ACLF患者近期预后预测效果良好。

  • 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疗效分析

    作者:方建凯;潘晨;高海兵;张娟娟;周锐;周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292 例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4 组:A 组为一般内科治疗组、B 组为一般内科加核苷类似物治疗组、C 组为一般内科加人工肝治疗组、D 组为一般内科加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组,研究这4 组病例治疗8 周的疗效.对治疗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分值(X1 )、核苷类似物治疗(X2 )、人工肝治疗(X3 )进行赋值,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并计算治疗组间的比值比(OR ).结果 A 组、B 组、C 组、D 组治疗8 周的有效率分别为37.50 %、55.74 %、60.00 %、68.57 %,4 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73,P =0.001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得出Logistic 回归方程:P /(1 -P )=e ^(2.335 -2.191X1 +0.596X2 +0.841X3 ),根据该方程可以计算出在相同治疗方法时,MELD 分值≤29 分者与MELD 分值>29 分者的OR 值为8.944 ,在相同MELD 分值范围时,D 组与A 组治疗方法的OR 值为4.208 ,D 组与B 组治疗方法的OR 值为2.319 ,D 组与C 组治疗方法的OR 值为1.814 ,OR 值均大于1 .结论 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例中MELD 分值≤29 分者疗效优于MELD 评分>29 分者,在一般内科基础上加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评分系统对短期预后的分析

    作者:吴吉圆;张冬琴;刘菲菲;焦方舟;王鲁文;龚作炯

    目的 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钠(MELDNa)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院后3个月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120例单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统计研究对象出院后3个月内病死率并评估上述评分系统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3个月病死与生存患者的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532、-6.674、-6.399,P均<0.001),MELDNa评分模型预测效果佳(AUROC=0.882,P<0.001).结论 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都能准确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3个月)预后,MELDNa评分模型能够改进预测效能,但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 影响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因素分析

    作者:孙丽杰;于建武;赵勇华;李树臣

    拉米夫定可通过降低HBV DNA载量,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阻止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发生和进展[1].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系统的分值与ACLF患者的预后相关[2-3].本研究应用MELD评分系统探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载量动态变化及相关因素对乙型肝炎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

  • 再次肝移植进展

    作者:樊华;陈大志

    本文对再次肝移植的原因、术前评估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再次肝移植围手术期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术后感染的特点进行简要综述.

  • 术前肝功能评价在肝癌肝移植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作者:徐泱;樊嘉;周俭;邱双健;吴志全;余耀;黄晓武;汤钊猷;王玉琦

    目的 评估各种术前肝功能评价系统及指标在肝癌肝移植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山医院近5年来289例肝癌肝移植病例,Kaplan-Meier生存率统计分析术前Child-Pugh-Turcotte(CPT)分级、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INR、肌酐、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与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不同CPT分级、MELD评分、血清总胆红素、INR、肌酐及白蛋白水平间在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前血清总胆汁酸(P=0.001)及前白蛋白水平(P=0.034)与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 术前CPT分级及MELD评分系统不能作为肝癌肝移植预后判断的依据和术前病例筛选的指标;术前血清总胆汁酸>100 μmol/L和(或)前白蛋白<0.18mg/dl是肝癌肝移植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

  • MELD评分评估肝硬化肝功能储备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玉石;韩德恩;邰升;周令望;钟翔宇;姜明山

    目的 准确评估肝储备功能可大大促进肝胆外科的发展,本实验旨在通过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及肝纤维化定量评估间关系的研究,了解MELD评分系统对评估肝硬化病人肝功能储备力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9例正常对照组和23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病组病人术前测定MELD评分,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肝病组病人肝组织标本的纤维化程度,分析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及肝纤维化定量评估间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病人MELD评分与肝纤维化面积百分比间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84,P<0.01),Child A、B、C三组间MELD评分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ELD评分是评估肝硬化病人肝储备功能的较好方法.

  • MELD评分和CTP分级评估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死亡风险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忠山;江艺;蔡秋程;杨芳;吕立志

    目的:应用MELD评分及CTP分级系统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8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ELD评分分成3组,A组:≤10分;B组:>10~20分;C组:>20分。根据CTP评分分成3组,a组:5~6分,b组:7~9分,c组:10~15分。根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以及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1)A、B、C 3组主要临床指标在Cr、PT、PT-INR、TBIL、失血量、输血量、平均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在ALB、PT、PT-INR、TBIL、失血量、输血量、平均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高总胆红素和术中输血量增加是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3)术前PT升高、高MELD评分、术中输血量增加和平均尿量减少是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MELD分值和CTP分级越高,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术前高胆红素、术前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差是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

  • 多种评分方法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戴静毅;雷华;庄林;段丽平;李晖

    目的 比较CPT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和i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法对24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入院当日的临床资料,计算CPT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及iMELD评分.以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4个时间点患者的存活情况为依据,运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以上4种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249例患者中有77例于3个月内死亡,存活组(172例,69.1%)与死亡组(77例,30.9%)比较,AUC预测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生存期的价值均为:iMELD评分>MELD-Na评分>MELD评分>CPT评分.iMELD评分的分辨力显著优于其他评分系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PT分级、MELD评分、MELD-Na评分和iMELD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iMELD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价值更佳.

  • 作者:

    关键词:
  •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梦丹;侯玉丽;覃岭;孙坚萍;王文静;李昂;房忠军;于艳华;娄金丽;张永宏;赵艳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联合PLT对乙型肝炎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2015-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02例HBV-ACLF患者分为28 d存活组和28 d内肝移植/死亡组,进行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检测,寻找与预后相关的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BIL、ALB、BUN、Cr、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MELD评分可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入院28 d预后,入院28 d内肝移植/死亡组患者年龄、T-BIL、BUN、Cr、PT、APTT、INR、NLR、ALBI评分、MELD评分较28 d存活组高,而ALB、PTA、PLT较28 d存活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ELD评分和PLT为影响ACLF患者入院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评估ACLF患者28 d预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0.4%.结论 MELD评分联合PLT对于评估HBV-ACLF患者28 d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吲哚菁氯潴留率对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预后评估

    作者:李雅洁;金瑞放;黄智铭;吴建胜

    目的 分析吲哚菁氯潴留率( ICG - R15)与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吲哚菁氯排泄试验检测10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并根据ICG - R15分为3组,比较3组间1年内再出血率的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CG - R15、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以及Child - Pugh评分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各评分标准对再出血的预见能力.结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随着ICG - R15的增高而增高,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ICG - R15在判断再出血的敏感度高达97.4%,特异度高达75.0%,AUROC大.结论 ICG - R15有助于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

  • 评价终末期肝病肝脏储备功能的进展

    作者:蒋忠胜;江建宁

    准确评价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有利于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特别是近年来肝移植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精确、简便和客观的标准.肝功能分级(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用于临床已有40多年了,在判断终末期肝病的肝脏储备功能上越来越显示其局限性.终末期肝功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是近年来创立的判断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的新方法,其在临床应用尤其在肝移植方面已显示出许多优越性.该文主要对CTP分级和MELD评分的产生、特点、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 MELD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短期预后的评价

    作者:车龙;魏倪;杨方;张建民

    目的:评价MELD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对112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计算MELD评分,同时计算C-T-P评分,并随访3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并按是否存活分组进行比较.结果:MELD均值(17.02±8.23)分,C-T-P均值(10.29±2.51)分.出现严重并发症共98例(87.50%).随访3个月病死率为28.57%,1年病死率为32.29%.分组比较:ALB对3个月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77),Cr值对1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124),其他各生化指标MELD、C-T-P评分以及并发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48).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预后判定,应综合MELD及C-T-P评分进行.

  • MELD评分对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分析

    作者:冀文丽;王勤英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重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判断价值,对重型肝炎患者MELD评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3个月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MELD评分,观察MELD分值的差异.结果 80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死亡组MELD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且MELD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结论 MELD评分系统可以用于我国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判断.

  • 外周血NLR、PCT及MELD评分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岭岭;李谦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及MELD评分系统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3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8名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并根据入院后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常规肝脏生化指标、凝血4项、血常规、PCT,以正常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记录体检者查体时的血常规、PCT,分别计算MELD、NLR.结果:肝衰竭组入院时的NLR、PCT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入院时NLR、PCT、MELD值高于生存组,感染组NLR、PCT、MELD值高于非感染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死亡率分别为65.0%和35.71%;通过绘制ROC曲线,肝衰竭组入院时NLR、PCT、MEL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573、0.694;Logistic分析入院时的NLR与MELD评分是影响肝衰竭近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外周血NLR、PCT及MELD评分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有预测价值;入院时NLR、MELD评分是影响肝衰竭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