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验指标.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

  • 铬酸盐职业接触者健康监护指标的循证研究

    作者:顾永恩;钱琴;余善法;张济;王丽;赵祖昌;宋艳双;陈田;杨敬林

    目的 对铬酸盐职业接触者现有健康监护方案监护指标进行循证研究,对该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方法 于2011年12月以六价铬与肝损伤、微核、尿铬为主要检索内容,检索“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 library)”、“PubMed”、“OVID Medline”、“Web of knowledge”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并对检索到的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共计22篇;依据牛津证据分级标准,对其进行分级评价.结合作业场所现场调查及健康体检工作及卫生经济学手段,并以总成本与总存活生命年数计算成本效果比,对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 循证研究提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不足以充分反映肝功损伤;尿铬与反映机体损伤的指标关联性较好;外周血淋巴细胞双核细胞微核率可反映铬酸盐接触的遗传损伤.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健康监护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ness,C/E)为42 321.61元/年,而在普通人群中C/E >252 868.97元/年.结论 建议将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改为检测肝功能全项,尿铬由选检项目提升为必检项目,并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双核细胞微核率作为选检项目.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徐波;朱光辉;翁杰锋;蔡文松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肝储备功能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中确定手术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间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联合术)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比较,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结果 同一Child-Pugh分级的患者MELD评分结果并不一致,在各级别间有交错现象.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组(6例)的MELD评分均值为(24.6±6.6).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组(34例)的MELD评分均值为(1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ELD评分分为A组16例(MELD评分<10),B组17例(MELD评分10-20),C组7例(MELD评分>20).A组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0,B组为11.8%(2/17),C组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Ⅰ级26例,Ⅱ级14例.Ⅰ级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15.4%(4/26),Ⅱ级为14.3%(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肝储备功能,对外科术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用于公共卫生体检领域检测意义的研究

    作者:潘国绍;蒋兴祥;陈金堃;曹栋青;赵丹燕;见明智;张屹

    目的 通过检测餐饮从业人员、学生等体检人员中乙肝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proteins,HBV-LP)的情况,探讨乙肝病毒大蛋白用于公共体检领域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两对半(HBV-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HBV-DNA,对各类体检人员的709份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1)HBV-LP法与HBV-DNA 法检测709例中HBsAg阳性的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和P值分别为1.47和0.23.(2)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中HBV-LP法与HBV-DNA法的检测结果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和P值分别为2.67,0.60,0.00和0.10,0.44,1.00;(3)HBV-LP S/A值与HBV-DNA的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59,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能够有效、真实地反映HBV病毒复制情况,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体检领域.

  •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含量测定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冼永超;杨景毅;徐茹;黄成军;吴洛琳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不同程度肝脏病理损害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70例CHB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同时行肝活体组织检查,对肝脏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分期.分析ALT、AST、GGT与CHB之间的关系.结果 (1)ALT、AST、GGT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上升而上升,但到G4和S4后则下降.GGT随ALT、AST的升高而升高,ALT、AST和GG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328(P<0.05).在保肝治疗后,ALT较快降至正常且GGT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为轻度CHB,而随着ALT下降,GGT仍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的为中度及重度CHB,其中重度CHB的GGT水平有所波动.结论 血清GGT比ALT、AST更准确的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GGT的活动度给临床判断慢乙肝的炎症提供了重要的判断依据.

  • 常规生化项目鉴别诊断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孙志强;毛远丽;陈小倩;郭静霞;刘立明;丛玉隆

    目的 通过对现有的15项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回顾性分析,筛选出应用价值较好的项目,并且通过合理的组合,建立慢性肝病与肝硬化鉴别诊断的评估模型,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 查阅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病历447份,获得15项肝病相关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总胆汁酸),以该组数据作为训练组,运用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建立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模型;留取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213份,测定以上15项指标,并以该组数据作为验证组,对已建模型进行验证.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诊断模型及各单个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鉴别诊断模型由CHE、DBIL、ALB、ALT、GLO五项指标组合构建,训练组AUC达到0.87,验证组AUC达到0.83.结论 由CHE、DBIL、ALB、ALT、GLO五项指标组合构建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鉴别诊断模型,应用效果优于单项指标.

  • 122例急性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田树萍;于艳华;辛咏梅;赵秀英;孙桂珍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动态变化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动态变化

    作者:娄国强;朱秀亚;龚慕瑜;刘惠敏;刘宏景;屠士行;陈效先;吴惟一

    肠道内正常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体系,其“平衡失调”与人的疾病状态密切相关〔1〕。据报道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2〕。而慢性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及其在肝硬化后的变化情况,迄今国内外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于1996年8月至1997年5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住院患者50例,其中男46例,女4例,年龄17~52岁。按诊断标准〔3〕分成5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重度组、慢性重型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每组均为10例。选健康成人10例为对照组,年龄18~45岁,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肝功能试验证明未患过肝炎

  • 肝血管瘤栓塞治疗后肝功能及瘤体大小变化

    作者:田锦林;杜亚辉;罗军;李春雷;张林医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及肝功能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肝血管瘤患者共59个病灶[直径平均(4.4±3.1)cm],检测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前及栓塞后3、6、9、12、18天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T)、总胆红素(TB)、直接(DB)及间接胆红素(IDB)的变化,以及术后1、6、12个月病灶缩小情况.结果 术后3天AAT升高明显,以后逐渐下降,术后18天所有患者AAT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3天AAT>100 U/L者中存在靶向外栓塞(灶周血管分支碘化油沉积、邻近肝实质碘化油沉积)者多于无靶向外栓塞者(P<0.05).胆红素栓塞前后变化不明显.术后6个月所有瘤灶均缩小或消失,大径平均减小(2.4±1.6)cm.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肝功能下降与靶向外栓塞有关,一般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

  • HBV五项标志物监测指标中的几种特殊表现

    作者:李磊

    本文对2315例HBV感染者的五项血清标志物存在状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到大多数指标的检测结果符合一定的转归规律,但也有一些极为少见的特殊模式,作者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1 对象和方法检测对象系2000-07~2000-12门诊及住院患者、HBV携带者、乙肝疫苗接种者及健康体检者.全部采用ELISA法,常规操作.二对半(HBVM)试剂盒由厦门创新科技公司提供.

  • 婚前健康检查1235对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作者:刘桂兰

    为了探讨婚前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我们对来我院婚前健康检查的1235对健康人进行了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报告如下.

  •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的意义

    作者:段春兰;王爱鱼;吴昆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检测肝功能的特点.方法 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肝功能检测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加重,DOB、MV峰值逐渐降低,峰值时间明显延长,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的MVmax40、CUM40和CUM120值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3C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灵敏、定量的肝功能检测方法,能准确、直观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

  • 周口市1998~2003年度大中专学生无偿献血者检验结果调查

    作者:胡小兵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10-01~2003-11-30周口市16所大中专学校学生无偿献血者28 012人次,年龄18~23岁,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以下简称街头献血)22 412人次,学校计划献血(以下简称校内献血)5 600人次.

  • 河北省邢台市56 767名饮服从业人员肝功能检查项目与频次调查

    作者:马洪棉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占我国人口的8%~10%.血清中HBsAg阳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为保障消费者卫生安全,有效地预防控制HBV传染,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实验室肝功能检查项目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HBsAg是1 a 1次的必检项目,并要求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BeAg.邢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邢台市56 767名饮服从业人员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调查研究,认为从业人员肝功能检查项目与检测频次的规定需要进行修订.现报道如下.

  • 丙型肝炎合并乙肝病毒重叠感染400例调查

    作者:朱庆华

    近年来,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重叠感染逐渐增多.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使病情逐渐加重,造成临床治疗困难.也愈来愈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研究对400例HCV感染者和47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分别做了HBV5种标记物的检查,并对其相互关联加以分析探讨.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正常兔肝后肝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维红;刘颖;李远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正常兔肝损伤后,机体在不同时间点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2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7和14d抽取耳缘静脉血进行肝功能的测定,在动物处死前后分别在超声二维图像和肝标本上测量射频消融毁损区的范围,并对肝标本行病理检查,将肝功测定结果与病理改变综合分析.结果:射频消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在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降到低;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第1天开始明显增高,第3天达高值.碱性磷酸酶在第7天恢复正常,其余指标均在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恢复到正常,以上肝功能变化与射频消融毁损区范围有关,且与消融后病理相对应.结论:正常兔肝射频消融后,射频消融毁损区范围越大,肝功能变化越大,且均在14d内自行恢复.

  • 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正军;梁定;张元朝;郭山峰;刘文贵;马坤;汪有锦;柏成芳;沈湘蕾

    目的:评价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03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UN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的变化情况.对肝功能各项指标TACE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并根据TACE前后Child-Pugh分级改变,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灶数目、有无假包膜、是否外科术后、术中碘油用量、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支与否、有无癌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与否及TACE次数等相关因素进行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周内TBIL、DBIL、UNBIL升高,TP、ALB、PA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Child-Pugh分级改变者为29例26.16%,假包膜、门静脉癌栓、TACE次数及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支与否经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可引起近期肝功能损害,主要影响因素为TACE次数、门静脉癌栓、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支与否、有无假包膜.

  • 再评价常规肝功能检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洪涛;咸建春;李阳;肖丽;耿爱文;沈美龙

    目的 再评价常规肝功能检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住院并经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8例,用Spearman相关分析、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等方法分析临床上常规肝功能检查指标与肝脏炎症分级(G)、纤维化分期(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明显肝损害(G2~4,S2~4)的价值.结果 白蛋白(A)和白/球蛋白比(A/G)与G、S和病理分度的相关系数大,呈显著负相关.总蛋白(TP)与G、S无显著相关性;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与S无显著相关性,其他指标均与肝组织病理结果显著相关;而在与G有相关性的肝功能指标中,ALT的相关系数小,为0.198.根据ROC曲线得出以A<41.45 g/L诊断明显肝损害的准确性较低,而以A/G<1.37在诊断明显肝损害、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适应证中有一定准确性.结论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组织损害关系较密切的肝功能检查指标首先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A及A/G,在正常的低值(A<41.45 g/L、A/G<1.37)即对诊断明显肝损害有一定准确性,可用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筛选.

  • 间接法建立上海地区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作者:吴文浩;沈隽霏;吴炯;张春燕;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目的:间接法建立上海地区9项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参考区间,并与其行业标准参考区间进行比较,验证间接法可靠性。方法提取2012至2014年健康体检人群数据,通过偏度-峰度值检验数据的正态性,非正态数据使用BOX-COX转换成近似正态,通过四分位距法剔除离群值后使用Hoffman法获得参考区间,直接法结果进行比较,以各项目参考变化值( RCV)作为标准。结果9个项目当中ALT、AST、AKP、GGT、TP、BUN的相对偏差均小于RCV (<60.12%,38.12%,19.9%,41.53%,8.53%,37.5%),与直接法报道的参考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DH参考区间下限与ALB参考区间上限与直接法报道的参考区间存在微小差异(>26.65%,9.92%);男性UA的参考区间下限与实验室现行参考区间两者存在较大差异(>26.65%)。结论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的可靠性,适合广大临床实验室推广和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905-909)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染料排泄试验ICGR15检测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玉兵;房萌;张洁;沈佳斌;饶春美;高春芳

    目的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ICGR15检测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调查.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92例,其中男160例,女32例,男女比例5:1,年龄26 ~ 72岁,平均50.5岁.对1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脉搏光度法色素密度(PDD)法行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测定ICG 15 min滞留率(ICGR15),依据ICGR15检测值进行分段:ICGR15<10%、ICGR15 10% ~ 20%、ICGR15>20%,分析ICGR15分段值在Child-Pugh分级中的比例;在检测ICGR15当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TBA、TP、ALB、PA、ALT、AST、PT-INR、HA、LN、Ⅲ、Ⅳ、APRI、PLT等,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对ICGR15与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92例患者ICGR15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 =0.477,P<0.01),分段值分层分析表明:不同ICGR15各分段值在Child-Pugh分级中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2) Child-Pugh分级与肝储备功能指标比较: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递增,ICGR15值升高、ICG血浆清除率(ICGK值)和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ICGR15值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ICGR15值与TBIL、TBA、ALT、AST、AFU、GGT、PT-INR、HA、LN、Ⅲ、Ⅳ、APRI指数:[(AST/ULN)×100/PLT(×109/L)]呈正相关性(r=0.422、0.389、0.219、0.301、0.219、0.244、0.325、0.652、0.403、0.523、0.519、0.434,P值均<0.05);与TP、ALB、PA、SOD、WBC、PLT指标呈负相关(r=-0.290、-0.532、-0.546、-0.531、-0.256、-0.327,P值均<0.05).结论 ICGR15作为肝脏储备功能动态定量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与现有的临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肝功能生化指标相关,是反映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

395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