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调查研究

    作者:封继宏;孙增涛;刘恩顺;王强;付敏;李小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缓解期与发作期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哮喘证候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性以气郁、痰阻多见;哮喘缓解期脾气亏虚多,且往往兼夹两种甚至多种脏腑亏虚症状,并与发作期证候有一定关系;哮喘患者随年龄增长,病性表现从风哮、热哮到冷哮、虚哮和病位从肺及脾至肾的由轻到重的演变规律.结论:了解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哮喘的防治.

  • 高血压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世林;谭晓宇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影响.方法:对两家三甲医院122例术前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且符合其它各项标准的病例,按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完成中医病史的采集及证型的辨别,后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合并高血压者的气滞、血瘀、痰浊、气虚、阴虚证分布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对CHD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的证型分布及演变产生了长期的、广泛的影响,导致不同阶段的气滞、血瘀、痰浊、气虚、阴虚等证明显增多.

  • 糖尿病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世林;谭晓宇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影响.方法:对两家三甲医院62例术前诊断为冠心病合糖尿病且符合其它各项标准的病例,按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完成中医病史的采集及证型的辨别,后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24小时至术后3月气虚证明显增多(P<0.05或P<0.01),阴虚证在术后1月明显增多(P<0.05),所有病理阶段痰浊证均明显增多(P<0.01),气滞证在术后1周明显增多(P<0.01),血瘀证在术后1月、术后6月时明显增多(P<0.05).结论:糖尿病主要对CHD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的痰浊证、气虚证,对血瘀、气滞证、阴虚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高危人群对CHD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海玉;李世林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对冠心痛(CHD)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影响.方法:对两家三甲医院131例术前诊断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且符合其它各项标准的病例,根据性别按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完成中医病史的采集及证型的辨别,后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气滞证在术前至术后1月的分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血瘀证在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3月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寒凝证、气虚证在各阶段的分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阴虚证在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6月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阳虚证的分布在术后1月至术后6月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高危人群主要影响CHD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的本虚证,对其气滞、血瘀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血脂异常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世林;谭晓宇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冠心病(CHD)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影响.方法:对两家三甲医院140例术前诊断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且符合其它各项标准的病例,按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完成中医病史的采集及证型的辨别,后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合并血脂异常者的血瘀证、痰浊证分布明显增多(P<0.05或P<0.01).介入治疗对其血瘀证、气蒂证有明显效果,同时也加重正气的损伤.结论:血脂异常主要对CHD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的痰浊证、血瘀证产生明显影响.

  •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证素演变规律探讨

    作者:傅静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感染期、迁延期、感染间歇期,其病机证素是不断变化的,本文就此进行相关探讨,明确病性、病位及其演变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 凭脉辨识中风病演变规律脉案两则

    作者:吴慧慧;吴冉冉;齐向华

    在临床上,要客观辨治疾病,不可拘泥于书本,并期通过脉诊,评定中风病的发展演变规律,为临床辨治疾病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途径.

  •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候演变规律研究现状以及进展

    作者:许雄杰;江少波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是男性泌尿科常见、多发病,临床以发病缓慢、反复发作、症状多样、缠绵难愈为特点,估计在全世界男性中的患病率为9%~14%[1],多发于25岁到50岁,流行病学和病理学检查研究发现,在中老年男性中较为常见,并与前列腺增生有重叠性[2].中医中并无此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可以归属祖国医学的“白浊”、“精浊”、“劳淋”、“肾虚腰痛”等病的范畴[3].《金贵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篇指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与CP的尿频、尿急、尿痛、余沥不尽,或者会阴及小腹、腰骶胀痛等症状相似.

  • 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概况

    作者:王莉;段呈玉;瞿广城;李艳萍;赵竞;方路;马克坚

    本文依据中医古代文献及近年文献阐述了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艾滋病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研究.艾滋病是新型致死型传染病,可累及多脏腑、多系统,变化无常,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不同病程的病、证、症不同,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记载.应根据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和证候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形成完整的中医辨证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中医证候标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 浅论皮肤性病学研究生科研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作者:顾华;李玉叶;刘玲;万屏;邹勇莉;李红宾;何黎

    目前,皮肤性病学涉及的病种约3000多种,与各临床学科、基础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且大多数疾病只知其发病的临床表现,不知其发病机理及演变规律,临床治疗常局限于对症处理,这成为制约皮肤性病科学科发展的重要瓶颈.加强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科研成果和研究突破,是破解制约皮肤性病学科长远建设和发展难题的根本路径.要推动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取决于科研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这不仅为科研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证,也是确保学科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基础[1].而加强科研精神及能力培养,是提高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 不同时期心电图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演变规律及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徐伟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在不同时期时心电图变化的演变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具有突出特点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与心、肺功能代偿期患者在肺型P波、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II、III、avF 导联ST-T的改变率上存在的差异显著(P<0.05);而在QRS电轴右偏或胸导联顺钟向转位、肢导低电压和RV1+RV5≥1.05mV的出发生率方面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慢性肺心病早期患者心电图中ST-T的改变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出现等情况,早期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的状况,减少心肌损伤以求降低该病死亡率.

  • 糖尿病辨治六法

    作者:张瑞冬;秦铮然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基因遗传性复杂性疾病1.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认为“消渴”的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脏腑失养,饮食失节、劳逸失度、情志内伤等,病机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在其漫长的病变过程中,病理演变规律大致为:始则热盛阴伤,继则气阴两虚,终则阴阳两虚,病程中兼夹痰湿、瘀血为患.古今医家在该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结合临床归纳总结糖尿病常用六种治法如下.

  • 重症肺部感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延展1例

    作者:王美霞;刘静君;程海滨

    1病例简介
      患者男,77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痛伴喘憋1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入院查体:BP 110/7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急行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QR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5mv,V7~V9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05~0.15mv,Ⅰ、aVL、V2~V5导联ST段压低0.1~0.4mv。心肌酶学检查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诊断: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因患者及家属不同意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给予三联抗血小板、抗凝、稳定斑块及尿激酶静脉溶栓等治疗。溶栓后1h患者胸痛消失,ST段回落>50%,初步考虑溶栓成功,之后心电图符合心肌梗死的演变规律,第6d复查心电图示相关导联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心肌酶恢复正常范围。期间胸痛偶有发作,考虑梗死后心绞痛,强化调脂稳定斑块、抗凝、预防冠脉痉挛等治疗。第7d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少量黄色粘痰,高温度达38.9℃,查体:双下肺可闻及干湿罗音。查血常规:白细胞11.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4%,肺部CT示双侧肺炎,予以静滴头孢西丁钠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8.8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2%,降钙素原0.111 ng/ml,白介素-618.27ng/ml,将抗生素更改为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3g静滴2次/d。期间休息、大便等一般状况良好,血压、血糖控制理想,输液量及速度谨慎控制,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第10d凌晨2:00患者胸痛再发,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伴呼吸困难,查体双下肺干湿罗音较前加重,考虑并发急性左心衰,行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呈QR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25mv,V3R-V5R导联呈QS、Qr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05~0.3mv,心电图出现再梗后的演变规律,考虑梗死延展(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诊断。再次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因肺部感染加重难以控制,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默沙东)1g静滴2/d抗感染治疗。经5d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胸痛未再发作。复查血常规、感染指标及心肌酶均处于正常范围。复查心电图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

  •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作者:赵肖华;帕力旦;陈红霞

    高血压病为西医病名,一般将其归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而临床则以"风眩"作为诊断病名.近年来研究认为,高血压病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的疾病,其性质是本虚标实.而病变演变规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虚实间杂.

  • 酸解离HBsAg免疫复合物法对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意义

    作者:盛磊;殷勤;赵海军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HBV感染人体后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及其演变规律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并建立起相应的血清学标志物模式[1].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偶然发现与常见模式不符的结果[2].对此我们参见林晨氏报道的酸解HBsAg免疫复合物法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分析[3],现报告如下.

  • 心电图讲座第4讲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新民

    绝大多数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所致.心肌梗死发生后,大多数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系列心电图的动态观察,可呈现特异性很强的心电图演变规律.

  • 宋鲁成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经验

    作者:苑志龙;宋鲁成

    宋鲁成教授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研究30余年,对冠心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的临床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跟随宋鲁成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宋鲁成教授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经验介绍如下.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发作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常由于正气亏虚、寒凝气滞、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引起心脉不通,"不通则痛".例如陈可冀院士认为术后再狭窄属于血瘀证范畴,活血化瘀可以预防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再狭窄.胡元会、马民等[1,2]认为气虚血瘀乃PTCA术后RS的基本病机.邹旭等[3]观察发现大多数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为气虚痰瘀证.李世林[4]探讨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的分布及演变规律认为冠心病均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特征,标实证术前以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为主,术后24h以血瘀证、痰浊证为主,术后1周至术后6个月均以痰浊证为主.

  • 法医昆虫学在检案中应用 1例

    作者:卢嘉平

    自然界中,昆虫往往是各种动物死亡后尸体的先发现者。随着科学家发现昆虫在尸体上的发育、演变规律,以及昆虫学知识不断在法医检案中的成功应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法医昆虫学作为应用昆虫学的一门学科从昆虫学中分离出来。国内法医学在刑事技术方面为侦察和法庭审理提供依据的应用研究,也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和经验。现结合检案中所遇一例报道如下。

  • 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中医辨证分型及演变规律的临床观察

    作者:任维敏

    目的:观察中医理论下,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辨证分型情况及其演变规律.方法:参照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根据主症、次症、舌象、脉象对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参与研究的190例胸外科手术术后感染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其演变规律.结果:190例患者于术后1、3、5天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0%(4/190)、9.47%(18/190)、6.32%(12/190),总计发生34例,总发生率为17.89%.经分析可见,术后感染早期,肺部感染表现肺气亏虚,中期表现为痰湿肺阻,后期发展为气阴两虚.结论: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主要以由表及里、从实到虚、虚实夹杂的演变规律发展,基于其辨证论治原则,在帮助术后诊断和治疗上有积极意义.

139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