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中的应用

    作者:龙隆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2018年5月-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经护理专案质量改进之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各自的肢体肿胀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早期肢体总肿胀率和干预后的VAS评分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早期肢体肿胀中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四肢闭合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治

    作者:周广明;田东;袁秀云

    本文就作者诊治的26例闭合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中男23例,女3例;年龄8~43岁,平均26岁。骨折部位及血管损伤类型:锁骨骨折致锁骨下动脉部分破裂2例,肱骨髁上骨折致肱动脉痉挛2例、受压1例,股骨髁上骨折致动脉挫伤9例、部分破裂2例、痉挛1例,胫腓骨上段骨折致胫前动脉受压5例、挫伤4例。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4例血管破裂,骨折部迅速出现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血肿,肢体剧痛、麻木,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伤肢末端颜色苍白,毛细血管反应不良,血肿区可闻及与心率一致的搏动性杂音;肱动脉受压表现为骨折后尺桡动脉搏动消失,肢体远端缺血症状,骨折近端向前明显移位,肘部肿胀轻微,复位后缺血症状迅速消失;胫前动脉受压表现为早期无血流障碍,骨折复位固定后数小时出现胫前区高度肿胀,肢体疼痛剧烈,足趾运动、感觉障碍,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血管痉挛症状和血管受压相似,但致压源解除后缺血症状无改善;血管挫伤表现为骨折端移位明显,骨折区肿胀轻微,早期无或轻度血循环障碍,数小时后出现肢体进行性疼痛加重及血循环、运动、感觉障碍。血管损伤的处理时间:6小时内得到处理的有血管破裂4例、受压1例、痉挛1例,12小时内得到处理血管受压4例、挫伤8例、痉挛2例,12小时后处理血管挫伤5例、受压1例。2 治疗方法  对血管部分破裂迅速手术探查、修补破裂血管,复位、固定骨折;肱动脉受压行骨折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解除压迫;胫前动脉受压给去除外固定,切开胫前筋膜减压,用外固定架或内固定固定骨折;血管痉挛行血管内液压扩张解痉;血管挫伤行自体静脉移植修复9例、挫伤血管切除后直接端端吻合2例,移植血管失败后截肢4例;因血管挫伤后肢体已坏死直接截肢2例。3 治疗结果  对26例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截肢6例,缺血性肌挛缩2例,部分足趾或肌肉缺血性坏死6例,总致残率53.8%,肢体运动、感觉正常12例,占46.2%。

  • 冰硝散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明慧

    四肢闭合性骨折,是指四肢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中断.肢体肿胀是骨折术后患者常出现的症状.有时甚至会导致张力性水泡的形成,更有甚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影响了患者骨折的愈合,延长了患者病程,增加了患者痛苦.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肿胀的进展,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的病程.冰硝散外敷于患者的肢体肿胀部位,可达到消肿止痛,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

  • MEBO在小儿四肢闭合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恒良

    目的:探索MEB0在小儿四肢闭合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小儿四肢闭合性骨折,应用MEB0治疗.结果:治疗的16例患者,皮肤均健康兄损,町消肿止痛,骨折愈合快,不留后遗症.结论:MEBO在小儿四肢闭合性骨折中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 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前后的用药情况

    作者:周毅强;郑重践;谢剑灵;许恺;林国文;陈志斌;陈淘;陈文龙;张建新

    目的 对比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前后骨折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三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34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疗程、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施前组与实施后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上下肢分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前组患者使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及限制性抗菌药物分别为20例和151例,实施后组患者使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及限制性抗菌药物分别为165例和12例,组间差异患者有统计学意义(χ2=232.15、P<0.001).实施前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分别为(4.006±2.279)d、(839.180±678.177)元和(4.674±3.727)%;实施后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分别为(1.492±0.948)d、(58.081±175.449)元、(0.239±0.54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12.998、-14.746、-15.270,P均<0.001).实施前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339%和(20.440±16.838)d;实施后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为1.695%和(20.050±13.922)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后,本院骨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日趋合理,在未增加感染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级别及费用,并缩短了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 血清降钙素原与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忠;唐慧琳;陈伟富;陈海啸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检测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闭合型骨折患者5800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2例与非感染组5738例,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检测PCT、CRP及IL‐6水平变化。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非感染组术后第7天 PCT水平与术后第3、5、7天CRP、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感染组术后第3、5、7天PCT、CRP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术后第3、5、7天PCT、CRP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及IL‐6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较PCT、CRP及IL‐6三者单独检测灵敏度高。结论血清PCT、CRP及IL‐6是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重要检测指标,可用于疾病感染的早期诊断,且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调查

    作者:陈锋;马刚;肖识愚;张莉;栾仕波;杨蓉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与专项整治活动后进行对比分析,对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1 026例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74例与对照组552例,对照组术前、术后均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观察组术前不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仅于术后24 h内酌情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一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体温、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无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45%(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时间,非必要情况下避免联合用药.

  • 分析桃红四物汤、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及影响机体炎性细胞因子的实际效果

    作者:冯遵浩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应用于经手法复位后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临床实际效果及对其机体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n=29)、对照组(n=29).对照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治疗前VAS量表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量表评分、IL-6及TNF-α 水平均较之前有所下降,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35.13±2.17)个月显著少于对照组(45.62±2.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607,P<0.05).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尽快愈合,有利于降低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效果观察

    作者:倪靖;李卓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敷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制动和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1周疼痛控制率;干预前和干预1周患者疼痛评分及肿胀周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 外敷组1周疼痛控制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少于干预前,且外敷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加速疼痛和肿胀消退,减轻患者痛苦,可为尽早手术创造条件,有利于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 自制纸夹板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白福生

    骨伤科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有许多外固定方法和材料,本文介绍一种草纸板制作的纸夹板作为治疗闭合性骨折外固定材料的方法。自1989—1998年,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全身各类骨折1 759例,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材料质量轻、可塑性强、固定牢靠、适用灵活、调整方便、舒适合体、副作用少,有利于患肢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 退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蔡荔青

    目的:观察退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疼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退黄散外敷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骨折后1d肿胀、3d肿胀和疼痛程度、7d肿胀消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后1d肿胀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实验组骨折肿胀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d实验组骨折肿胀消退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退黄散具有消肿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疼痛疗效好.

  • 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早期使用骨折治疗仪的效果分析

    作者:白杰

    目的:研究和分析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早期使用骨折治疗仪的效果。方法:收集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早期患者共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局部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局部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早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肿胀和疼痛情况,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藿香平胃散加味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细明;邱荣标;蔡树辉;王凯波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为2004-02-2007-03本院骨科四肢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90岁,平均45.7岁,体温37.9~40.2℃,平均38.53℃.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89岁,平均46.3岁,体温37.8~39.8℃,平均38.48℃.2组在年龄、术后体温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 伤愈膏透皮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后肿胀疼痛62例

    作者:邵春奇;范朝阳;宋剑飞;吴郑佳

    目的:探讨伤愈膏透皮治疗在四肢闭合性骨折后出现肿胀、疼痛的疗效评价.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本院有记录的四肢闭合性骨折伴肿胀、疼痛的患者119例,在使用伤愈膏和未使用伤愈膏的情况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监测初诊时、诊后3日、诊后7日、诊后14日患肢的肿胀周径、疼痛VAS评分,来测定肿胀改善率和疼痛改善率.结果:在119例患者中,治疗组在诊后3日、诊后7日、诊后14日肿胀改善率和疼痛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愈膏可以有效地改善四肢闭合性骨折后出现的肿胀、疼痛,疗效显著.

  • 固肾续骨活血颗粒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64例

    作者:张亚军;陈金洪;王勇;王峥峰

    本观察探讨固肾续骨活血颗粒治疗对四肢闭合性骨折肾虚血瘀证患者炎性因子、血流变学的影响,以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观察组男41例,女23例;年龄19~72岁,平均38.25±8.76岁;病程1~6d ,平均4.38 ± 1.27d;骨折部位:股骨28例,胫腓骨18例,肱骨12例,尺桡骨6例.对照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18~74岁,平均37.80±8.43岁;病程1~7d ,平均4.36 ± 1.38d;骨折部位:股骨27例,胫腓骨20例,肱骨10例,尺桡骨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玉凤

    目的 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2012年共8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外敷如意金黄散及对照组(B组),在治疗前及用药后第1、2、3天观察其对疼痛肿胀的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 外敷如意金黄散治疗的40例骨折病人在相同的时间点对比,实验组VAS均值及肿胀值均在治疗的第1、2、3天比对照组低,且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外敷如意金黄散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对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疗效满意,能缩短病程,使患者尽快手术,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对"AO技术"治疗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探讨

    作者:朱通伯;颜小琼

    瑞士AO集团(AO是德文Arbeitsger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的缩写,原意是接骨手术集团)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他们是强调手术治疗的.AO技术的两大基本特点是:(1)做手术应用加压钢板固定长骨干骨折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2)由此而获得所谓的"骨折一期愈合",即骨折断端解剖复位挤紧后,通过哈佛氏管模造而相连,在X线片骨痂不明显.AO集团企图将骨折内固定的目标,从保证骨折的正常愈合和早期的功能锻炼发展到伤肢的早期使用.

  • 医用聚氨酯绷带的临床应用

    作者:桑井贵;鲁凯伍;王建华;吴岳嵩;朱亚中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天灾人祸及各种意外事故的频频发生,尽管人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外伤骨折患者发生率在全国各地仍然不断的增高,就如何治疗仍是一个医学界争论的难题.对骨折患者来说,行石膏绷带外固定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但它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极易引起石膏内搔痒及炎症,而且石膏笨重,不透气、干固后无弹性,活动时易折断,强度差、不耐磨及X线穿透性也差,绷带拆除时也容易污染环境等.因此,寻找一种既有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点,又能克服其缺点的外固定材料,是临床上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医用材料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自1985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浙江黄岩医用材料厂研制的医用聚氨酯绷带替代石膏绷带固定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1 234例,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伤科止痛膏对四肢闭合性骨折围手术期肿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姚平;王强;顾云峰

    目的:观察伤科止痛膏外敷对四肢闭合性骨折围手术期疼痛、肿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予以外敷伤科止痛膏,对照组25例予以外敷体积分数75%医用酒精,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皱褶出现时间、肿胀程度、疼痛情况、血液流变学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①首次出现皮肤皱褶时间:治疗组为(4.34±0.77)d,对照组为(5.42±1.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肿胀程度:治疗组治疗后的24 h、48 h、72 h,改善肿胀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疼痛评分:治疗后两组第1天、第2天、第3天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④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⑤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伤科止痛膏在改善骨折围手术期肿胀、疼痛等方面疗效确切,对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显著.

  •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前后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

    作者:周毅强;郑晓韵;林蔚莘;许恺;谢剑灵;郑重践;张建新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的实施对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用药合理率的影响.方法 从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给药时机、用药疗程、术后感染率等方面考察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34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结果 实施前组用药指征、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为100% 、11.70%、100%、5.84%,术后感染率为2.34%;实施后组用药指征、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为100%、93.22%、100%、58.76%,术后感染率为1.70%.两组用药指征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有所提高,在未增加感染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药物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