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变率成像结合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早期冠心病左室心肌舒张功能

    作者:Cyprien MBA MBA;邓又斌;毕小军;王文璇;朱美华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结合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早期冠心病左室心肌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对2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大剂量DSE,测量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进行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缺血节段SRe在Dob剂量20μg/(kg·min)时达到大,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Dob剂量30和40μg/(kg·min)时降低,与正常对照组、非缺血节段同一负荷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Dob剂量40μg/(kg·min)时SRe≤1.70为截断值,预测缺血心肌舒张功能异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83.3%.结论 SRe是反映心肌局部舒张功能变化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 M型、二维或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

    作者:郑昭伦;张运;季晓平;邢艳秋;王勇;张薇;张梅

    目的:对比M型、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三种技术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和相对准确性。方法:在43例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M型超声Penn方程、二维超声双平面Simpson方程和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分别测量左室心肌重量,以Framingham研究确定的左室肥厚诊断标准,对比了三种超声技术对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以三维超声的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了M型和二维超声的诊断准确性。结果:M型、二维和三维超声技术对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分别为14.0%、16.3%和20.9%,与三维超声诊断相比M型和二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4%和90.7%(P均<0.05)。结论:对于左室肥厚的诊断,三维超声具有较M型和二维超声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左室肥厚合并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三维超声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技术。

  • 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定量分析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和时间指标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

    作者:杨莉;伍卫;王景峰;张小玲

    目的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定量分析并比较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梗)患者二尖瓣环长轴方向上运动速度和时间变化,探讨其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组16例、心梗组34例,对照组16例.记录二尖瓣环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的运动频谱.测量舒张早期(Ea)、晚期(Aa)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Ea/Aa,舒张早期波开始时间(QEa)、达峰时间(TEa)和局部等容舒张时间(IVRTa),计算4个位点的均值,分别以Em、Am、Em/Am、QEm、TEm和IVRTm表示.结果心绞痛组和心梗组Em和Em/A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梗组Em又低于心绞痛组(P<0.01);心绞痛组和心梗组QEm、TEm及IVRTm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或P<0.05),心梗组IVRTm又长于心绞痛组(P<0.01).结论脉冲DTI所测Em、Em/Am、QEm、TEm及IVRTm均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异常,Em和IVRTm尚可反映心肌缺血损害的严重程度.

  • 基于超声心动图的改良Carpentier分类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彧;王竞;张嬿;何兰芳;彭汇涓;孔令秋

    目的 研究左室不同部位心肌梗死(MI)所致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与改良Carpentier分类和左室整体重构的关系.方法 对65例临床诊断为MI合并中度二尖瓣反流而无器质性瓣膜病变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整体重构指标,采用基于超声心动图的改良Carpentier法对二尖瓣反流机制进行分类.结果 (1)左室下壁MI 29例,27例为ⅢC型(93.1%,27/29),表现为二尖瓣后叶运动明显减低,瓣叶对合错位,偏心性反流沿后叶走行;2例为ⅠC型(6.9%,2/29),表现为左室下壁基底段局限性MI,二尖瓣叶运动正常,MR呈中心性.左室前壁MI 36例,31例为ⅢB型(86.1%,31/36),表现为二尖瓣前后叶运动减低,MR呈中心性;5例为ⅠC型(13.9%,5/36).(2)反映左室整体重构指标LVEDV、LVEF和SID在左室前壁MI组ⅢB型中的改变较左室下壁ⅢC型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部位MI所致IMR机制有所不同,基于超声心动图的改良Carpentier分类有助于判断左室MI部位.

  • 组织速度、应变率与应变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田新桥;钱蕴秋;李军;张海滨;李红玲;郭文怡;梁军

    目的 比较组织速度成像(TVI)、应变率成像(SRI)与应变成像(SI) 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VI、SRI和SI测定55例冠心病患者与42例正常人左室前间隔与后壁径向、各室壁节段纵向收缩期及快速充盈期的峰值速度(V,包括VS和VE))、应变率(SR,包括SRS和SRE)和应变(ε,包括εS和εE)参数,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比较该3项技术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结果 径向SRS、SRE诊断心肌缺血的Sp显著高于VS与VE[(0.83±0.06 vs 0.71±0.05)cm/s,(0.80±0.10 vs 0.73±0.07)cm/s;P<0.05].纵向SRS和εS的Se及Sp显著高于VS(Se:0.83±0.06和0.77±0.07 vs 0.71±0.07;P<0.01;Sp:0.80±0.07和0.74±0.07 vs 0.68±0.08;P分别小于0.01和0.05).纵向SRS的Se与Sp均明显高于εS(P分别小于0.01和0.05).结论 SRI与SI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优于TVI,而SRI检测缺血心肌收缩功能异常优于SI.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

    作者:程蕾蕾;王斌;康瑜;陈海燕;舒先红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 对13例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实时3D-STI检查.结果 术后1周,患者的LVEF降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峰值平均值从(-11.34±7.05)%降低到(9.38±7.34)%(P<0.05),环向应变从(-13.84±11.40)%降低到(-6.24±7.05)%(P<0.01),面积应变从(-22.57±11.26)%降低到(-11.44±11.38)%(P<0.01),径向应变从(38.78±10.14)%降低到(16.15±15.60)% (P<0.01).结论 3D-STI可以精确反映同一心动周期内局部心肌收缩活动的变化,是敏感检测心肌节段运动异常的新方法;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造成损伤,至少术后1周尚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后左室扭转功能

    作者:刘力;夏焙;李姝娜;王缨;李长钢

    目的 评价柔红霉素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左心室短轴心肌扭转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I)对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于柔红霉素化疗前和化疗后对左室短轴基底段和心尖段的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旋转运动作定量检测,计算左室心肌收缩期峰值扭转角度.6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白血病组化疗后心脏功能指标EF、E/A比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童左室短轴表现为基底段心肌呈顺时针旋转、心尖段心肌呈逆时针旋转的扭转.白血病组化疗前,左室短轴扭转方向和角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左室基底段旋转减小、左室扭转减小,与对照组(11.4°±3.8°对12.3°±3.7°)和化疗前(11.4°±3.8°对12.4°±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存在心脏扭转功能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无创性定量评估患儿心脏功能的变化,对临床评价柔红霉素的心脏毒性,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徐锦晖;郭瑞强;陈金玲;周青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29例AMI患者[A组(IVEF≥45%) 15例和B组(LVEF<45%)14例]与30例对照者,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房问隔的应变率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的mSRs及mSRe降低,mSRa升高;与A组相比,B组mSRe降低,mSRa升高;AMI组的mSRe和mSRa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MI患者左心房的储蓄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辅泵功能增加;STI技术能够评价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

    作者:崔红;李荣;王志斌;付秀秀

    目的 应用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MS患者50例为MS组和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在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和左心室心尖长轴切面,应用SRI技术测量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 MS组左心室壁各节段Ss和SRs均小于对照组相应节段(P<0.05,0.01).结论 SRI技术能够准确评价风湿性MS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

  • 多普勒组织成像鉴别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

    作者:颜如玉;白蓉;吴文海;林荣;戴若竹;吴兵;陈天宝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否鉴别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方法OMI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患者68例,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脉冲多普勒(PWD)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E/A、E峰减速时间(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肺静脉收缩波(S)、舒张波(D)、S/D及心房收缩波(Ar);转换DTI速度模式,测量左室侧壁缘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结果OMI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患者与正常人的年龄和血流频谱E、A、E/A、IRT、D、S/D及二尖瓣环Aa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T缩短和S波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静脉血流Ar较正常人升高,而二尖瓣环Ea及Ea/Aa较比正常人明显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TI检测二尖瓣环Ea及Ea/Aa比值可鉴别OMI患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

  • 脉冲组织多普勒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作者:杨莉;伍卫;王景峰;张小玲;曹珊珊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比较心肌梗死(心梗)与非心梗患者室壁运动变化的异同,评价收缩速度和时间指标检测室壁运动异常的价值.方法冠心病非心梗组16例、前壁心梗组21例,对照组16例.记录左室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运动频谱.DTI检测指标:心肌收缩峰值速度(s)、局部射血前时间(PEP)、心肌收缩峰值时间(Ts)、局部射血时间(ET)、PEP/ET.结果前壁心梗组所有节段、非心梗组侧壁和前壁节段s均显著降低;前壁心梗组较非心梗组、梗死节段较非梗死节段s也显著降低.冠心病两组PEP、Ts显著延长.结论 DTI所测s、PEP和Ts可敏感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s还可反映心肌缺血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助于确定心梗部位.

  • 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中的应用

    作者:卢中秋;黄伟剑;计光;倪显达;张怀勤;徐湘挺;林捷;李海鹰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应用。方法:封堵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PDA直径、左心腔和肺动脉内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等,封堵器治疗1周后检测有否残余分流,并复测上述指标。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9例患者的PDA均为管型,PDA直径4~11mm,平均6.8mm,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量PDA的小直径为5~10mm,平均 6.3mm,两者测量值无明显差别(P>0.05)。封堵术后,CDFI显示88.9%(8例)无残余分流,11.1%(1例)有少量的残余分流;左房、左室及肺动脉内径明显缩小(P<0.002~0.05),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P<0.01),表明心脏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是一种创伤小、疗效高且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封堵术前PDA大小的判断、封堵术指征的选择、术后残余分流的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以及随访观察等有重要的价值。

  • 组织多普勒与二维应变评价家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整体功能

    作者:李爱莉;杨鹏;王勇;于长安;廖文强;柯元南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和二维应变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一个HCM家系进行研究,根据超声结果将家族成员分为HCM组和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测左室壁厚度、左房容积、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间隔侧收缩期速度(S′)、舒张早期速度(E′),计算E/E′和左室整体功能指数( GFI).二维应变测定左室长轴收缩应变(GSL)和应变率(GSrL),以及左室轴向收缩应变(GSC)和应变率(GSrC).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此家族HCM患者左室壁肥厚以后壁、侧壁和下壁为主;左房容积明显扩大(P=0.013);左室大小及LVEF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HCM组S′及E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E′及GFI高于对照组(P<0.05).HCM组GSL、GSrL及GSC、GSr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组织多普勒及二维应变能够敏感发现HCM患者的左室功能早期受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间隔缺损大小的初步研究

    作者:谢明星;王新房;杨颖;王静;费洪文;黄润青;陈欧迪;王良玉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2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超声测量值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实时三维成像能以多种视角观察间隔缺损的全貌并可对缺损面积进行三维测量,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0.78 vs r=0.9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可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整体形态,可对缺损面积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径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飞;赖玉琼;莫展;胡晖;蒋威;曹进进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于封堵术前分别应用经胸二维超声、经食管三维超声测量缺损大径,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并分析其与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经食管三维超声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径大于经胸二维超声(P<0.001),与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r=0.979)高于经胸二维超声(r=0.927).结论 经食管三维超声能准确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径,对指导封堵器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

  • 超声心动图评价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聂颖;冯新恒;高炜;郭丽君;崔鸣;张永珍;毛节明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冠状动脉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SC)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 43例前壁心梗患者接受标准的介入和药物治疗,BMSC组同时接受冠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两组于入选前、术后6、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BMS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12个月较前升高5%,对照组升高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MSC组术前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室室壁节段运动指数(LVW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70±11.34)g vs(163.80±7.14)g,P=0.02]、(104.8±5.48 vs 88.17±3.73,P=0.021 5)及(1.75±0.09 vs 1.50±0.06,P=0.02),至术后6个月、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及(E/Em)两组术后均无显著变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冠脉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可能改善左室重构;对心脏舒张功能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脏功能.

  •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双动脉干下型与肌部流出道型室间隔缺损

    作者:王树水;曾国洪;张智伟;岑坚正;李虹;潘微;李江林

    目的 总结双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与肌部流出道型VSD的经胸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二者的经胸超声鉴别方法.方法 对372例小儿双动脉干下型VSD及61例小儿肌部流出道型VSD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外科手术所见进行对照.结果 双动脉干下型VSD中,超声诊断正确353例,误诊为肌部流出道型18例,误诊为多发VSD 1例.肌部流出道型VSD中,超声诊断正确51例,误诊为双动脉干下型9例,误诊为膜周流出道型VSD 1例.结论 双动脉干下型VSD与肌部流出道型VSD容易混淆,但二者具有不同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多切面仔细扫查,有利于二者的鉴别.

  • 超声心动图在吸入伊洛前列素急性血管反应试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一丹;吴雅峰;马展鸿;杨媛华

    目的 在吸入伊洛前列素急性血管反应试验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这一无创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确诊肺动脉高压患者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25~75岁,平均(50±14)岁,其中40例行右心导管检查,3例漂浮导管失败改为超声心动图监测.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包括:三尖瓣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期大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压差、下腔静脉大内径、下腔静脉小内径,计算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输出量(RCO)并与右心导管作比较.结果 吸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SPAP、DPAP及MPAP与右心导管测值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904、0.823及0.861,均P<0.001);2种方法测得的右心输出量之间有相关性(r=0.946,P<0.001).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患者7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肺动脉压力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不能进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可以考虑作为替代检查,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依据.

  •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右心构型三尖瓣反流速度测量切面的研究

    作者:王竞;康彧;张嬿;何兰芳;王渠;胡敏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探讨不同右心构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速度的测量切面.方法 选取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成人患者80例.根据右心房室大小分为右心大小正常组和右心增大组.多切面观察反流束方向,测量声束-反流束夹角(θ)以及三尖瓣反流速度(TRV).结果 (1)在不同切面测量获取的TRV存在不一致性,67.5%位于1.96倍标准差区间之外.(2) TRVmax中θ角<20°占93.8% (75/80);胸骨旁四腔心平均θ值比心尖四腔切面更小(P<0.01).(3) TR束具有多方向性,右心大小正常组中心性与偏心性反流频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增大组以中心性反流为主(P<0.01).(4)偏心性TRVmax主要集中于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长轴和胸骨旁四腔切面,偏心性TRV平均值在上述切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性TRVmax主要集中于胸骨旁四腔切面,与其他切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性TRV平均值在该切面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不同右心构型TR特点,有助于经胸超声心动图选择TRV测量切面,提高测值准确度.

  • 应变率成像对正常青年人左室心肌舒缩变形的定量研究

    作者:田新桥;钱蕴秋;张海滨;张军;周晓东;李军;郑敏娟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检测正常青年人左室壁应变率,分析正常左室心肌舒缩变形特点.方法应用SRI对31例正常青年人左室前间隔与后壁径向、各室壁节段纵向收缩期、舒张早期和房缩期应变率SRs、SRe及SRA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左室径向SRs、SRe及SRA基本表现为后壁显著大于前间隔,后壁的SRs、SRe从基底向心尖依次递减,SRA各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室壁纵向SRs、SRe及SRA不同水平之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即心肌应变率(SR)呈较均衡分布;基底部不同室壁之间SRs、SRe有显著性差异,室间隔小,余水平各室壁SRs、SRe无显著性差异;各室壁的SRA仅中段有统计学差异,后、下壁低于其它室壁.结论 SRI能够定量分析局部室壁径向与纵向舒缩变形,是一种临床无创评价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

5226 条记录 3/262 页 « 12345678...26126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